岳陽樓記怎樣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21-03-03 21:01:39 字數 2051 閱讀 5270

1樓:亞於兵臨

居廟堂之高

因為「先天下」只是一種態度,無觀

2樓:遙夜遙夜

應該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樓:窺谷忘反

意思是:不因外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也就是作者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樓:單調の鑫仔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岳陽樓記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什麼意思?

5樓:仙魔大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回悲。表示了古仁人(古答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與豁達胸襟。該句用了互文修辭手法。

原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

微斯人,吾誰與歸?這句話使用的是互文的寫法,也就是不以「物或己」而「喜或悲」的意思。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外物(財物、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

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不因外界的好事而興高采烈 也不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頭喪氣 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外界的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

抄是不因為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其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都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思想,講究無為心態。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矣!」...

7樓:小喇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表示了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處事深遠和豁達胸襟。該句用了互文修辭手法。

祝你學習快樂。

文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現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麼?

8樓:

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為物(財物、外物)的豐富、富有而驕傲和狂喜;也不因為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其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失敗而妄自菲薄,這是古人修身的要求對於現在人來說 很難做到吧 現在社會物質**這麼多,競爭也厲害 能做到那樣的估計是聖人 ,真是做到了 又會讓人覺得不食人間煙火

9樓:樊衛濤

分事情,超脫了,達到無我、忘我的境界就可以做到,不為世俗紅塵所累。

10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現代人的我很難做到啊。

11樓:逃

肯定不能做到啊!沒有人可以做到

12樓:狼在天涯望著你

答:1能。這說的是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

只要發揮心靈力量,砥礪意志,就可以養成平常心境。面對考試的失敗,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不能。

這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作為中學生,心靈尚需砥礪,戰勝外在的力量不易。擔心考試失敗是學生普遍的心態,便是這個道理。

范仲淹認為一個人應當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樓:沒這人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居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4樓:匿名使用者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如何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深刻含義

翻譯 不因外物 的好壞 和自己 的得失 而或喜或悲。這句話的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 財物 外物 的豐富 富有,個人的獲得 擁有而驕傲和狂喜 也不因為外物 財物 外物 的丟失 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內在涵義是指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恆定淡然的心態,不因一時的成功和失敗而妄自菲薄,無論何時...

岳陽樓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現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麼

不能.這是一種需要修煉才能達到的境界.作為中學生,心靈尚需砥礪,戰勝外在的力量不易.擔心考試失敗是學生普遍的心態,便是這個道理.現在的人,怎麼能做到,都 是看錢看臉的世界,有哪個人有那麼大氣啊,除非是寺廟裡的高階大師了。岳陽樓記 中 文中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為現代人的你能否做到?為什麼?表明觀...

《岳陽樓記》中有這樣一句名言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請你以這句為話題寫作文

切忌 以物喜 以己悲 人生得意,喜開顏笑 人生失意,垂頭喪氣,此乃人之常情也。人們往往會因為個人的得失而沾沾自喜或怨天尤人,但是,早在近一千年前的北宋,就有一個人提出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警句,他的這一情懷至今仍給人以深刻規箴。這個人就是范仲淹。彼時他的好友滕子京降職到嶽州做知州,但嶽州在他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