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藥師佛聖號,一遍念一遍弄了一下頭髮,這樣是不是不恭敬

2021-03-03 23:04:06 字數 5617 閱讀 4930

1樓:青竹遺風

唸佛菩薩聖號,是在修行用功,一定要專心一致,逐漸得一心不亂,才會有真實受用。邊念邊弄頭髮,心不在焉,不僅是不恭敬,功夫也不會長進。說種個遠因,那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有結果了。

為什麼說藥師佛是未來佛?

2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三樓才是自在亂說,他在講**,鴻鈞、陸壓都說到宗教裡來了。未來佛是彌勒佛。豎三世:

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橫三世:

東方藥師佛,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

**釋迦牟尼佛,主管**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

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從時間上體現佛的傳承關係,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正中為現在世佛,即釋迦牟尼佛。

左側為過去世佛,即燃燈佛(佛經上說,約3900億年前,釋迦牟尼前世未成佛時曾借花獻給燃燈佛,燃燈佛為他「授記」,預言他將來要成佛**)或迦葉佛(釋迦牟尼前一任佛)。右側為未來世佛,即彌勒佛。彌勒現在還是菩薩,據佛經說,他還在彌勒淨土修行,釋迦牟尼預言彌勒將在56.

7億年後降生印度,在華林園龍華樹下得道成佛**,並分批超度一切眾生,故稱未來世佛。寺院中彌勒造像有佛像、菩薩像(天冠彌勒)、化身像(大肚彌勒)三種。

3樓:匿名使用者

藥師佛是現在東方淨琉璃世界。不是未來佛

4樓:匿名使用者

未來佛是彌勒佛好不好,藥師佛是東西琉璃世界的佛,早已成佛多少劫了。《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上說得很清楚

為什麼佛教派藥師佛來掌管咱們東方世界?

5樓:尛佐佐

許多人信佛拜佛,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苦,希望得到解脫。尤其是生命行至尾聲,更希望早登西方極樂世界。

然而,佛教卻跟我們開了個大大的玩笑,咱們是進不了極樂世界的。他們設立了橫三世佛,阿彌陀佛掌管西方極樂世界、釋迦佛主宰中間的娑婆世界,咱們東方則屬於藥師佛負責的琉璃光世界!

那麼,佛教中咱們東方世界的這位最高審判者是一尊什麼樣的佛菩薩呢?跟著這位領導咱們又沒有前途?

藥師佛,全名藥師琉璃光如來,他是佛教在東方淨琉璃世界的ceo。之所以被成為藥師佛,乃是因為他天天手握著一個藥壺,是專門醫治眾生貪、嗔、痴三毒的藥師。

因發下巨集願「除一切眾生病,令身心得安樂」通過上層面試,來東方主事。藥師佛的團隊成員包括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兩位主管以及十二藥叉骨幹精英。

且不推敲他是如何上崗的,但他的到來則意味著佛教將咱們東方人定義為飽受「貪嗔痴三毒」所荼毒的病夫!

那麼,我們東方人的根本問題是不是真在「貪、嗔、痴」三毒呢?

還真是!自古至今,泱泱華夏,似乎從來沒有因資源枯竭造成的社會問題。之所以有戰爭、有壓迫,乃是因為「貪夫殉財、烈士殉名、誇者死權」,人人都有一種患得患失的意識。

加上「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的動物本能,總是覬覦他人所得。因為「三毒」,人性扭曲、窩裡鬥,內亂嚴重!

反觀佛教中隸屬西方的印度,自古至今,外來侵略不斷,人多而資源少,所以他們苦,寄望得到解脫得到極樂,所以選派了負責超脫的阿彌陀佛主政。

看官們別以為這是瞎扯,哲學界也有相應的說法:

哲學家梁漱溟先生在研究東西文化時得出一個經典結論:「西方人意欲向前,印度人意欲向後,中國人意欲自為。」

西方人意欲向前,追求發展,認為這是上帝賦予人自由意志的旨意。中國人意欲自為,關注當下,汲汲營營,自然遭貪嗔痴荼毒。印度人意欲向後,所以關注死後的最終歸屬,他們甘受現世的苦只為尋求來生的樂。

苦,造就了印度人的人性壓抑;病,造成了東方人的人性扭曲!西方人苦,所以有了指引他們的極樂世界!東方人病,所以有了拯救咱們的淨琉璃世界!

問題在這,根源在這,真正的信眾,該拜的是藥師佛,而不是南無南無瞎唸經;非宗教信眾則因理性思考人生所求,別汲汲營營,卻發現背棄了自己的生命初衷!

6樓:無限福慧相好光

首先沒有誰派誰掌管誰,還有此世界名娑婆,當然不是指地球,而是一位佛的基本教化區域,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賢劫第四尊圓滿成就佛果者即釋迦牟尼佛,而以地球上的空間方向觀念,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各有無數佛,及佛之淨土,而在東方距離娑婆世界十兢伽沙等佛土,其中就有藥師佛之淨土世界名淨琉璃,敬請詳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阿閦佛與藥師琉璃光佛的關係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修學找不到一個標準,可以參照此四依四不依,轉過來的,內容多了點,但很詳細,希望對您修學有所幫助

四依四不依

言四依四不依者,乃是世尊為後世學人所確立的修學佛法所應遵循的原則標準。若人能依此修學,則能遠離爭論擾亂,順趨大乘正道。云何四依四不依?

如《維摩詰經•法供養品》中雲:「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

一、依於義不依語

云何依於義不依語?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為令學人破迷開悟了達諸法離言法性,故特假借語言文字方便善巧開顯諸法實相。若諸學人不達真義,著於文字,則難免不被語言文字所束縛,猶如以指指月,迷者不見月,反執指為月,如此則不能了知佛法的真實義。

是故,應依於義,而不依語。如《金剛經》雲:「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此句**告訴我們,佛所說的文字教法譬如過河的船筏,諸法實相譬如涅盤彼岸,若不依船筏不能到彼岸,若不捨船筏同樣不能到彼岸,於此般若**尚不可執著,何況那不能引導眾生令得解脫的外道之法。又如《法華經》雲:「若人散亂心,立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此句**是佛陀慈悲方便,勸諸眾生唸佛名號,與佛結緣,種下善根,由此為因將來能招感被佛陀度化的果報,非指念一句佛號便可成佛道。又例如通常所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同樣是勸人止惡修善的,決不可以為真的立地便可成佛。

二、依於智不依識

云何依於智,不依識?智謂無分別智,唯出世大乘聖者具有,有此智者能夠如實了達諸法自性共相,能隨順無我律及因果律,能夠自覺覺他,自利利他,令諸眾生得究竟解脫,乃至成就無上佛道。識謂虛妄分別,乃是世間凡夫所有,依於虛妄分別的識不能明辨邪正是非,不能通達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不能隨順自然規律,不能破我法執,令諸眾生得究竟解脫。

只能使有情流轉生死,沉淪苦海。因此,學習佛法最重視的就是破迷開悟,而修行的過程就是轉依的過程,成佛即是圓滿轉依,只有轉舍有漏的八識轉得清淨無漏的四智相應心品,才能成就無上大菩提。故言依智不依識。

三、依於法不依人

云何依於法不依人?羅什大師雲:「法謂經教也,當依佛陀所說之經教,不可以人勝故,背法依人也。

」謂佛**修學和宣說佛法,當以佛經為依據,以三法印、大乘一實相印、三時判教、四依四不依為依據,若如是者名依法不依人,反之,則是依人不依法。在當今的中國佛教界,依人不依法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在《解深密經》中,有佛陀親自認可的三時判教,可是在中國佛教界卻有種種不同的判教,並不依佛所說;又例如佛法中講,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這是佛法的不共法,與其他的宗教哲學皆不相同,可是,在佛教界卻時常能聽到有人高唱:「儒、釋、道三教同源或儒、釋、道三教是一家。

」這樣的謬論。是故,欲弘揚正法,光大聖教,當依法不依人。欲自利利他,普度眾生,當依法不依人。

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首先應該了知何為了義經,何為不了義經。還應了知依了義經有何功德,不依了義經有何過失。

這樣才會自覺地依了義經學法修行。根據經中佛陀親自認可的判教,當知佛陀初時所說的聲聞教法阿含類經及第二時所說的大乘教法般若害經皆不了義經,唯第三時所講的《解深密經》是真了義經。該經所講的教、理、行、果四方面皆屬究竟了義,無上無容,非諸爭論安足處所。

此經共八品,除序品外其餘七品全部被《瑜伽師地論》所引用,單從這一點上就可說明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對此經的重視程度。例如從教理來講,初時教本著我空法有宣講業感緣起;二時教本著我法二空宣講受用緣起;三時教則是本著非有非空的中道宣講阿賴耶緣起。又初時、二時教唯說前六識,未建立

七、八二識,更未建立三自性和三無性。因此依於初時二時教法,不僅不能說明宇宙人生產生的原因,也不能揭示其究竟實相,甚至連三世因果也說不明白。了義教中所說的教理是究竟圓滿的,同樣,其中所說的修行方法及佛果境界也是究竟圓滿的。

而不了義教中所說的內容,只是了義經中的一部分,是故佛陀告誡學人應依了義經不應依不了義經。

問:何為了義經,何為不了義經?了義對不了義而言,若是公開顯了宣說究竟真實之義者,謂之了義教。

未了未盡之說,謂之不了義。了義乃是真實之說,不了義乃是方便之說。又具足三義者屬了義,否則為不了義。

三義者:一者儘量,謂盡所有性一切性;二者如理,謂如所有性真實性;此二是就所說法而言。三者顯了,謂公開顯了而不隱言密語,此是就佛說法的方法而言。

問:依了義經有何功德?《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中雲:

「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盤,所說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佈、讀誦、溫習,如理思維,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

』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喻知,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算數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跡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問: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謂佛陀說法有方便說(權教),有真實說(實教);有究竟圓滿公開顯了的了義教,也有隱言密語對機宣說的未了義教。

舉例來說,佛陀初時,唯為發趣聲聞乘有情說阿含教;佛於二時,唯為已舍小向大的初發大心的不定種性的有情說般若教;佛於三時,普為發趣一切乘的有情說方廣教。其中初時教、二時教,皆是對機而說的密義言教。三時教乃是究竟圓滿的了義教。

因為我空法有和我法二空皆是非有非空中道當中的一分;而於第三時所說的阿賴耶緣起中不僅包括業感緣起,還包括受用緣起,更有自性緣起,可以說宣說緣起法至此已究竟圓滿,無上無容。又初時二時唯說前六識未曾建立

七、八二識,由未建立八識,雖說緣起但不能建立種現薰生的深妙正理——究竟圓滿的阿賴耶緣起。由未宣說三自性故,雖依緣起說如幻有,但未能具體說明遍計所執性唯是凡愚妄執而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圓成實性真空妙有。由未宣說三無性故,雖依性空說諸法空,但未能具體說明遍計所執性是體相俱無的空,依他起性是有幻相而無實體的空,圓成實性是勝義無自性的空。

故初時二時皆方便說,皆不了義教,其中所說的內容只是了義教當中的一部分,是故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又例如《涅盤經》中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

」而《解深密經》中卻說:「法是一乘,種性有別。」《欏伽經》中也說:

「法是一乘,種性有五。」又例如:有的經中說「初發菩提心,即成無上覺。

」而了義經中說「從最初發心,直至成佛,需要歷經三大阿僧祗劫。」諸如是等,佛於諸經中所說的觀點各不相同或自相違當如何處置?當知諸經中所說雖有如是種種差別,並非如來自語相違,而是佛陀大智大悲為度化眾生,方便善巧,對機施教,眾生根機不同,故佛說法有異,正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佛有八萬四千種對治法門。

佛陀說法既有方便說,那方便說就必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理由,因為眾生的根機有種種差別,這是不爭的事實。是故,於佛所說,應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也就是應依了義經的觀點去受學一切不了義經,但不可以實廢權或以權代實。

總之,四依四不依是所有的佛**都應遵循的原則標準,若不依此標準,人們便會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生門戶之見、宗派之爭,這必然會影響佛教內部的團結,也必將成為佛教興旺的一大障礙。願同志者,都來依此原則標準學法弘法、自覺覺他。

怎樣念藥師佛名號治病?一天念多少遍?怎樣迴向?用不用吃素?等

就是要至誠地持誦。持誦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專心不間斷地念誦佛號千遍以上,這是專持 第二部分就是在平時有空的時候,就在心裡默唸佛號,這是散持。您在每天專持佛號之前,可以先發願祈請藥師如來加持您,在天晚上睡覺前,再進行迴向,如 願以今天持誦所有藥師佛號及善業的功德福報,迴向給三界六道...

田老師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串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

小紅在講臺上娓娓動聽地講了一個故事 張老師講的課文使我們娓娓動聽 老師。講的。故事。娓娓動聽。我的老師作文400字 從三年級開始,我終於找到了值得我敬佩的人 她身材高大,天生黝黑的臉讓人覺得更增添了 包公 的威嚴。長長的頭髮隨便一束,吊在腦後,淡淡的眉毛投射出一道道嚴厲的目光。雖然隔著厚厚的眼鏡片仍...

每念一遍往生咒都要回向嗎?怎麼迴向呢

往生咒迴向 往生咒語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結束語 我 身上的所有冤親債主,我剛才為你們皈依了三寶,又為你們頌阿彌陀佛聖號兩千聲,心經一遍,往生咒二十遍,這些法語都是送給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