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有什麼名勝

2021-03-05 09:20:31 字數 5946 閱讀 2930

1樓:匿名使用者

洛陽名勝

洛陽居住已多年,何處風景最可憐?

龍門山色堤岸下,馬寺鐘聲院門前。

邙山夜眺可無眠,洛浦秋風堪閒玩。

金谷春晴早凝露,銅陀暮雨晚籠煙。

香山居易詩猶在,關林雲長刀依然。

牡丹國色甲天下,石窟佛光照世間。

情如山水應堪論,名似浮雲豈足嘆。

均言人情薄如紙,誰知我思急於弦。

秋憂冬愁春傷感,人生大多不如願。

山水寄思銷鬱悶,詩詞遣懷賦新篇。

君若感知抱琴來,浮萍好彈伊水邊。

坐倚欄杆友朋伴,微波瀲灩弄月船。

2樓:匿名使用者

洛陽名勝

【仰韶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西75公里處澠池縣仰韶鄉仰韶村。面積3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4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重要遺址。

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2023年首先於此處發現而得名。2023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再次進行發掘。發掘仰韶及同類遺址所獲得的豐富資料,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質、型別和分期打下了基礎。

仰韶文化分佈於黃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陝西為中心,時代距今約六七千年。

【北魏長陵】位於洛陽城西北約15公里處孟津縣朝陽鄉官莊村邙山之顛。此處存大小冢各一,大者高35米,底部周長141米;小者高23米,底部周長110米。兩冢相距約100米,當地俗稱"大小冢"。

分別為高祖孝文帝長陵和文昭皇太后之陵。孝文帝拓跋巨集於太和十七年(493)率軍南下,翌年決定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他實行漢化政策,並規定死後葬洛陽。

3樓:匿名使用者

洛陽八大景

一,龍門山色:龍門又叫伊闕,位於洛陽市南。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洛陽四野山水之

勝,龍門首焉」的讚歎,並於晚年居此號香山居士。今天這裡除了有名聞遐邇的世界文

化遺產龍門石窟外,還有白園、香山寺等景點。龍門,香山兩山對峙,伊河中流,形勢

雄渾而山水秀麗,仍為洛陽首屈一指的遊覽勝地。

二,馬寺鐘聲:位於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於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

遠聞數十里,並於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

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晉權臣石崇於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陽金谷澗營建別墅,與當

時名士陸機,潘岳,左思等23人結為詩社,號金谷24友,並廣收天下奇花異石於園中,

名「金谷園」,為洛陽名園。今日名園早已無跡可尋,位置考證在洛陽市東北(魏晉洛

陽城西)。洛陽火車站之金谷園只是託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風: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遊人如織。

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嫋嫋風繰出,草縷茸

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

市民遊客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五,天津曉月:今天的洛陽橋東有一孔舊橋,橋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主席

楊森題字。此橋既是隋唐之時天津橋之舊址,隋唐時期,洛河穿城而過,河上天津橋橫

臥,有天漢之象,北對皇城端門,南通龍門,未東都南北往來通衢。唐詩人劉希夷有詩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花子,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中。」現在新舊

洛陽二橋橫跨洛水之上,夜晚華燈燦爛,月光如波,成為今日洛陽的又一新景。

六,銅駝暮雨: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初改

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裡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

,炊煙裊裊,猶如迷濛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七,平泉朝遊:故址在洛陽市南25公里的樑家屯村,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園林別墅

,其間多藏海內珍奇,為唐代園林名勝,與石崇之金谷園並稱豪華。如今,平泉別墅早

已荒棄無存,只有平泉寺遺址供人憑弔。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於洛陽市北,又稱北山或北邙。唐時,邙山翠雲峰上建有避暑宮

,登臨南眺,洛陽全城、伊洛山川盡收眼底。現在翠雲峰上尚存上清宮為道教宮觀,亦

為洛陽遊覽景點,上清宮森林公園的建立更將增添洛陽的美麗。

洛陽八小景

一、東城桃李

唐宋時代,洛陽被譽為「花城」,這不僅因為「洛陽牡丹甲天下」,也因為東城街市羅植桃李,別富韻致,為許多詩人文士所歌詠而久負盛名。

東城是隋唐宮城,皇城以東的所謂「夾城」,位於太子居住的東宮以東和含嘉倉以南。按《元河南志》記載:此城南北場裡197步,東西寬離30步,城南有承福門,東有宣仁門,北有府監,軍器監等官府衙署,北為黎民聚居之地。

金代的中京金昌府也在這裡。這座城「東接纏水,南接東城之南郭,西亦因東城之西郭,北縮於舊僅一里」。故而可知今洛陽老城既是金中京城,其西半部當為隋唐東城的舊址,經勘測證明,今老城西牆和北牆西段90米,就是利用隋唐東城西北兩牆舊基修築起來的。

東城東牆全部壓在現代建築之下,實測長1270米,橫穿老城中的高明街,同化街,吳家街,亨通街,向南一直與老城南牆相接。但是東城桃李的美景卻不在這座森嚴壁壘的東城之內,而是在它以東的井然街市中,約略在今老城南,北大街以東和唐寺門,塔灣以西。這一帶是隋唐時東都的東北隅,原有承福,玉雞,北市,銅駝,豐財,殖業,上林,通遠,溫鍅等29個規劃的齊整有序的裡坊,中有航運幹道槽渠和纏河交叉貫流,為繁華的鬧市中心和水陸交通的要衝。

由於河渠兩岸榆柳成蔭,大街小巷桃李列行,所以每至孟春之月,人們往往結伴暢遊,無不醉心忘返。「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柳無限時」。

更有意境的是唐代劉希夷的《白頭篇》:「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謝白頭翁。「據說《紅樓夢》中的《葬花詞》就是這首詩的摹擬。這首詩尚有一樁疑案,據《唐語林》載:

詩原作為劉希夷,而其舅宋之問為得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竟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所以《唐詩季事》說:劉希夷"詩成,未週歲,為奸人所殺"。

二、西苑池塘

在洛陽澗西的交通幹道中,有一條名叫西苑路,還有一座公園稱為西苑公園 ,這些都是因地處原隋唐東都西苑的舊址而得名。西苑池塘蓋是由於西苑廢棄以後,還遺留一個人工海,因景色佳麗,而在宋元被人們列為洛陽八小景之一。 在我國園林史上,西苑有著重要的地位。

它始建於公元605年,位於都城以西,「谷,洛二水會於禁苑之間」,周圍二百里。其內建有延光,明彩,含香,承華,凝輝,麗景,飛英,流芳,耀儀,結綺,永樂,清暑,明德等十六院,每院有一名四品夫人主持。庭院之間有「屈曲周繞龍鱗渠」,渠面寬20步,上跨飛橋,兩岸種植茂林修竹,「名花美草,隱映軒陛」。

如「宮樹秋冬凋落,則剪綵為華葉,綴於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池沼之內也剪綵為荷花,菱草,如皇帝「乘輿遊幸,則去冰而布之」。龍鱗渠注入方圓十里的人工海里,海內有方丈,蓬萊,瀛洲諸山,相去各300步,高出水面百餘尺,「臺觀殿閣,羅絡山上」。

這裡是西苑景緻最美的地方,可能就是西苑池塘的所在。隋煬帝常在月夜中帶領宮女數十人,騎馬奏著《隋夜遊曲》,到這裡取樂,並常同嬪妃,寵臣以及僧,尼,道士,女官在「苑中林亭間,盛陳酒饌」。貢院606年,突厥酋長染干來東都朝賀,隋煬帝總集四方散樂百戲在苑內池側隆重表演,節目奇妙精彩,染干看了驚奇不已。

到唐代,西苑曾改名會通苑,芳華苑,神都苑,其中的人工海也改稱為積翠池,凝碧池,但到「安時之亂」時,這裡遭到了嚴重破壞。西苑的勝景已無跡可尋,而只剩下一個人工海。

三、石林雪霽

石林雪霽,顧名思義是一個嶙峋聳立,冰雪覆蓋,風霜酷寒,別有天地的景緻。其位於洛陽東南約30公里偃師水泉石窟以西的萬安山上。這裡海拔937.

3米,是洛陽附近較高的山峰,為古都之南的天然屏障。這座山巍峨入雲,林木蔥蘢,所謂「皇宮對嵩頂」,「雲收中嶽近」的詩句,便是指洛陽皇宮遙遙與萬安山相對的形勢。萬安山又稱「玉泉山」,《名勝志》說:

「玉泉山在洛陽東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龍祠,祈禱甚應。」今山腰間不僅白龍祠依舊存在,祠側還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歐陽修就曾遊於此寺,並特撰文以記。

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見底。山頂建有全石結構的祖師廟,其勢雄奇難至。

不過萬安山上最令人驚歎的還是那峻極連天的峰巒,有的挺拔林立,猶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則象斜生的筍尖,可攀緣而上。每至冬季山巔積雪頗厚,猶如批上了一層銀白的素裝,而當雪住天晴,暖陽的光輝灑遍滿山的時候,石林就會反射出絢爛的光彩,與壯麗的古都互相輝映。如果三伏炎夏季節,等上峰頂會使人立刻有「清涼到此頓疑仙」的感覺。

四、龍池金魚

「郭外探芳徑,懸掛萬樹清。臺高風氣肅,龍臥水華磬。翠閣凌霄漢,雪山列障屏。

倚欄頻送月,瑤草媚沙汀。」這是明代張美寫的《九龍含翠》詩。詩中描寫了洛陽龍潭寺和龍池溝高臺翠閣,池清花磬,蔥樹高懸,雪山列屏,且有幽曲芳徑相通的宜人佳景。

此間便是龍池金魚一景的所在,具體位置在今洛陽西郊30裡的辛店鄉龍池溝村。這裡南臨延秋,北接龍潭寺遺址。據傳唐武則天曾在此修築避暑宮,因這裡氣候涼爽,武則天繾卷遲遲不願離去,希望延長秋天季節,於是便取宮名延秋,延秋村也由此而來。

這一傳說古籍中未見記載,而有記載的是此間屬隋唐西苑西牆最南一門名叫「迎秋門」。大概後來因「迎」,「延」二字形體相近,誤將「迎」寫作「延」,遂得名「延秋」而已。那麼龍潭寺和「龍池金魚」則是後世所建,與延秋宮並不相干。

龍池金魚的勝景,在龍池溝村以北的山坡上,村邊有一股潺潺泉水,順泉水上溯即可發現一池清幽的源泉,池周生長著油嫩的水草,或象水浮蓮,或象水仙花。詢問鄉民,謂此為「九龍聖母廟」,廟內原有三層大殿,殿內木柱上雕飾著滾龍,主神為「九龍聖母」,其實是南海觀音只類的佛像。殿前階下有龍潭,圍砌青石,樹以雕花石欄。

潭中游戲著五色金魚,為天然所生,無需人工飼養。但是,龍潭寺至明代遭到了破壞,大書法家王鐸的《龍潭寺》詩寫道:「南別關河野寺行,澄潭猶在半崖傾。

殘花不畫英雄淚,舊磬如聞鐵馬聲。龍去山空圓月古,狸穿冢斷淺雲橫。禪房灰劫須臾事,不獨元戎感慨生。

」由此可見清初的龍潭寺已是殘垣斷壁,野獸出沒,荒廢不堪,一片淒涼的景象。所以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成了日寇監禁民夫的集中營。現唯存一龍潭池,60年代池中又驚奇的生出嫵媚多姿的五色金魚,不幸有人竟用炸藥捕魚,致使金魚絕種。

龍池泉水終年保持在12攝氏度左右的恆溫,又加之池中生長著特殊水草,很適宜金魚的生活。倘若如今加以利用,放入魚苗,豈不美哉!

五、伊沼荷香

伊河,是洛陽境內的第三條大河,它從龍門入口,向東北蜿蜒曲回,經偃師縣境內匯入洛水。其沿岸溝渠縱橫,土地肥美,唐宋名人如李德裕,裴度,白居易,富弼,司馬光等的別墅都建在這一帶,其池沼花木之盛,屢見於詩人的歌詠,尤以荷花遐邇聞名。由於灌溉便利,至今伊河兩岸的村莊還是產藕的地方。

每至夏季,村邊護寨河裡荷花盛開,微風吹來,清香四溢,沁人肺腑,使人會感到暑意頓消。

六、纏壑朱櫻

纏河是一條由北向南流的季節河,它從孟津入洛陽城,至老城東匯入洛河。當它穿過邙山時,兩岸峭壁聳立,溝壑深邃,民間便在溝底溝坡密植櫻桃,每至春天櫻桃熟時,滿溝滿壑,一望數裡,千紅萬綠,煞是喜人。然而如今卻不見此景,到是在洛陽西北十餘里的王村溝,櫻桃溝繁衍發展起來。

七、午橋碧草

在今洛陽南郊的潘村,豆腐店一帶,相傳是唐代宰相裴度的別墅,當時稱為午橋莊。據《舊唐書。裴度傳》記載:

太和九年(835年),宦官專權,他因受排擠,「治第東都集賢裡」隱退。宅內築山穿池,竹木叢翠,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迴環,極都城之勝概。又於午橋創別墅,花木萬株,中起涼臺暑館,稱為綠野堂。

引甘水貫注其中,與亭臺建築左右映帶,景色宜人。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及許多名士常在此酣宴從遊,高歌放言。園內隨地勢高下長滿了如茵的青草,名謂「小兒坡」,他常使群羊散於坡上,白羊青草,相映成趣,於是他津津樂道:

「芳草多情,賴此裝點耳!」此後午橋碧草便成了一景。

八、關林翠柏

洛陽城南15裡的關林鎮,有一座紅牆碧瓦,規模巨集偉的廟宇,據傳是埋葬三國時蜀將關雲長的首級的地方。從宋代以後關羽屢次被加封為帝君,所以叫「關帝冢」。據廟裡碑記載,這座廟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四年(1596),現在有戲樓,大門,儀門,巍峨壯觀的大殿,二殿,三殿,鐘鼓樓多為明代建築,廟院內種植許多可合抱的古柏樹,蒼翠蓊鬱,遠遠望去,碧波重疊,好似一片綠海,因此,多少年來就成為人們傳頌的美景。

洛陽的名勝古蹟有哪些

龍門山色 龍門,古稱伊闕,隋唐以後始稱 龍門 這裡兩山夾峙,形若門闕,伊水流經其中,宛如一條長龍穿門而過。白居易曾說 洛陽西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因而 龍門山色 很早被譽為洛陽八大景之首。馬寺鐘聲 馬寺鐘聲是洛陽八大景的另一景。白馬寺到了北魏 唐 宋時代,因為佛教極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眾千餘名,...

甘肅有什麼風景名勝,甘肅有什麼風景名勝

甘肅有哪些風景名勝 給你個參考 第一日遊麥積山 票40 晚乘車到平涼 30 第2日,遊崆峒山 票40 夜班車或火車到蘭州 50 吃牛肉麵 安寧區的好 遊黃河大橋及蘭州大學.下午4點n908次直達嘉峪關 88硬140臥,次日9點到 第三天遊嘉峪關 票60 和長城第一墩 票25 下午做夜班車到敦煌 60...

洛陽鎮與古都洛陽有什麼歷史關係,洛陽古都的歷史發展是什麼樣的?

1.泉州洛陽鎮,2.常州洛 陽鎮,3.惠安洛陽鎮,4.隨州洛陽鎮等 這些地方都與宋朝以及各個版朝代南遷權的河洛人有關,由於南遷途中,有的人到了某個地方,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特有的河洛文化。如 泉州的洛陽橋。廣州的土樓。南方的 客家人 客家話等客家文化,都是河洛郎在南遷過程中與當地文化相結合形成的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