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傳統文化的繼承的理由是什麼

2021-05-15 15:05:36 字數 5594 閱讀 2739

1樓:食神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

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臺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2023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

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係,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余三勝即是。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

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2023年左右。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

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回答者:

finnyivy-魔法師五級5-2814:08京劇簡介京劇於清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一說形成於道光年間)。其前身為徽劇,通稱皮簧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為盛行。

徽戲進京是在公元2023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進京的徽戲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慶班」。隨後來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臺」諸班,合稱「四大徽班」。道光年間,漢調進京,被二簧調吸收,形成徽漢二腔合流。

嚴格地說,二簧與皮簧兩個名稱應有區別: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調,而皮簧則為包括西皮在內的新的徽調。至清末民初,通稱皮簧戲。

光緒、宣統年間,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與同出一源、來自安徽的皮簧聲腔不同,而且更為悅耳動聽,遂稱為「京調」,以示區別。**以後,上海梨園全部為京班所掌握,於是正式稱京皮簧為「京戲」。「京戲」一名,實創自上海,而後流傳至北京。

京劇的正式形成大約是道光二十年(2023年)以後的事,這時京劇的各種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備,京劇的語言特點已經形成,在角色的行當方面已出現了新的變化,已擁有一批具有京劇特點的劇目,京劇第一代演員也已經出現:餘勝

三、張二奎、程長庚被稱為老生「三鼎甲」,此外還有老生演員兼京劇劇作家盧勝奎。程長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漢調、徽調並吸收崑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時期的其他京劇演員作了的努力,對京劇表演藝術的形成貢獻很大,對後世京劇的發展影響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劇**屬於板腔體,主要唱腔有二黃、西皮兩個系統,所以京劇也稱「皮黃」。

京劇常用唱腔還有南梆子、四平調、高拔子和吹腔。京劇的傳統劇目約在一千多個,常演的約有三四百個以上,其中除來自徽戲、漢戲、崑曲與秦腔者外,也有相當數量是京劇藝人和民間作家陸續編寫出來的。京劇較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故事大多取自歷史演義和**話本。

既有整本的大戲,也有大量的摺子戲,此外還有一些連臺本戲。京劇角色的行當劃分比較嚴格,早期分為生、旦、淨、末、醜、武行、流行(龍套)七行,以後歸為生、旦、淨、醜四大行。京劇形成以來,湧現出大量的優秀演員,他們對京劇的唱腔、表演,以及劇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發展做出了貢獻,形成了許多影響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譚鑫培、汪桂花芬、孫菊仙、汪笑儂、劉鴻聲、王鴻壽、餘叔巖、高慶奎、言菊朋、周信芳、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唐韻笙、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繼先、姜妙香、葉盛蘭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黃月山、李春來、楊小樓、蓋叫天、尚和玉、厲慧良等;旦角梅巧玲、餘紫雲、田桂鳳、陳德霖、王瑤卿、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歐陽予倩、馮子和、小翠花、張君秋等、老旦龔雲甫、李多奎等;淨角穆鳳山、黃潤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劉趕

三、楊鳴玉(原為昆醜,加入京班演出)、王長林、肖長華等。此外還有著名琴師孫佑臣、梅田、徐蘭沅、王少卿、楊寶忠等;著名鼓師杭子和、白登雲、王燮元等。京劇繼承了皮簧戲的豐富劇目,不僅有屬於二簧系統的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調、撥子等劇目,而且還包括崑腔、高腔、秦腔、羅羅腔、柳枝腔等聲腔劇目。

這類傳統劇目,據粗略統計,不下200餘種,豐富多彩,琳琅滿目。其題材和形式也多種多樣,有文戲、武戲、唱功戲、做功戲、對兒戲、摺子戲、群戲、本戲等。如《宇宙鋒》、《玉堂春》、《群英會》、《挑滑車》、《拾玉鐲》、《**士》、《八大錘》、《空城計》、《霸王別姬》等,數百年來,盛演不絕。

在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又新編、改編、移植了一大批劇目,如《趙氏孤兒》、《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又創作了一批現代戲,如《紅燈記》、《蘆蕩火種》、《智取威虎山》、《杜鵑山》、《黛諾》等,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回答者:

tanworld-舉人四級5-2914:46「京劇起源」夠樓主用的吧呵呵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曆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2023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

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

集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男人)、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

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形成與傳播:

京劇前身是清初流行於江南地區,以唱吹腔、高撥子、二黃為主的徽班。徽班流動性強,與其他劇種接觸頻繁,在聲腔上互有交流滲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也搬演了不少崑腔戲,還吸收了囉囉腔和其他一些雜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為首的第一個徽班(三慶班)進入北京,參加乾隆帝八十壽辰慶祝演出。

《揚州畫舫錄》載:"高朗亭入京師,以安慶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慶。"刊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楊懋建《夢華瑣簿》也說:

"而三慶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萬壽入都祝匣時,稱'三慶徽',是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隨園詩話》批註中則更具體指出是"閩浙總督伍納拉命浙江鹽商偕安慶徽人都祝釐"。隨後還有不少徽班陸續進京。

著名的為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班,雖然和春成立於嘉慶八年(1803),遲於三慶十三年,但後世仍並稱之為"四大徽班進京"。乾隆、嘉慶年間,北京文物薈萃,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各劇種藝人麇集。北京舞臺崑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對峙。

徽班到京,首先致力於"合京秦二腔"。當時秦腔、京腔基本上同臺演出,"京秦不分"(《揚州畫舫錄》),徽班發揚其博採眾長的傳統,廣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同時繼承了眾多的崑腔劇目(還排演了崑腔大戲《桃花扇》)及其舞臺藝術體制,因而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徽班本身的藝術特色,是它能夠在爭衡中取勝的主要原因。

在聲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黃調以新聲奪人而外,它"聯絡五方之音,合為一致"(《日下看花記》);在劇目方面,題材廣闊,形式多樣;在表演方面,純樸真切,行當齊全文武兼重,因此適合廣大觀眾的欣賞要求。在演出安排上,據《夢華瑣簿》載,四大徽班"各擅勝場"。三慶以"軸子"取勝(連日接演新戲),四喜以"曲子"取勝(善唱崑曲),和春以"把子"取勝(善演武戲),春臺以"孩子"取勝(以童伶為號召)。

在藝術和經營上備有側重點,能夠發揮專長,取得較快進展。至道光後期,徽班已在北京佔據優勢。《夢華瑣簿》說:

"今樂部皖人最多,吳人亞之,蜀人絕無知名者矣。"又說:"戲莊演劇必徽班。

戲園之大者,如廣德樓、廣和樓、三慶園、慶樂園,亦必以徽班為主。"徽班成長髮展的過程,也就是它向京劇擅變的過程。這一嬗變的完成,主要標誌為徽漢合流和皮黃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黃兩種腔調為主的板腔體唱腔**體系,使唱唸做打表演體系逐步完善。

最早隨同徽班進京的漢調演員是米應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陽人(一說安徽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約於嘉慶年間加入春臺徽班進京演唱,演正生,擅紅生戲,聲望極隆(見《夢華瑣簿》及李登齊《常談叢錄》)。被視為著名漢調演員余三勝的先驅(當時曲藝唱詞有"亞賽當年米應先"之句)。道光年間(1821-1849),漢調演員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漸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貴、李六。

粟海庵居士《燕臺鴻爪集》(約作於道光十二年以前)說:"京師尚楚調。樂工中如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稱於時。

"楚調即漢調,也就是西皮調。可見當時北京已流行西皮調,王洪貴、李六"善為新聲",又推動了西皮調的革新發展。在徽、漢演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實現了西皮與二黃兩種腔調的交融。

開始不同的劇目,根據不同的**,分別唱西皮或二黃;後來,有些戲就兼唱西皮和二黃,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黃,後轉西皮,並能相互協調,渾然一體。《羅成叫關》(源出徽調《淤泥河》)就是一個例子。聲韻方面,形成"中州韻、湖廣音"的格律,字聲間雜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兩種四聲調值,分別尖團字音,按照"十三轍"押韻。

二黃的伴奏樂器,幾經反覆,終於在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廢笛,而與西皮統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時仍按徽班傳統用笛伴奏。道光末年,西皮戲大量湧現,徽班中皮黃並奏習以為常。據刊於道光二十五年的楊靜亭《都門紀略》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臺班余三勝和李

六、和春班王洪貴等常演的劇目,如《文昭關》、《捉放曹》、《定軍山》、《擊鼓罵曹》、《掃雪打碗》等,與嗣後京劇舞臺常見的傳統劇目已大體相同,徽班向京劇的擅變到此已基本完成(雖然當時還不稱京劇)。另一種說法,認為譚鑫培成名後(19世紀末、20世紀初)京劇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時皮黃戲從**、表演,到唱唸的字音、聲韻,才具備了嚴格的規範;而在此以前,即程長庚時代,仍屬徽調範疇。

同治六年(1867),京劇傳到上海。新建的滿庭芳戲園從天津約來京班,受到觀眾歡迎。同年,丹桂茶園通過北京的三慶班,又約來大批著名京劇演員,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潤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馮三喜(馮子和之父)等。

他們都在上海落戶,成為以上海為中心的南派京劇世家。嗣後,的京角陸續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孫菊仙、楊月樓、孫春恆、黃月山、李春來、劉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際雲(想九霄)等,從而使上海成為與北京並立的另一個京劇中心。在這之前,約在咸豐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

京劇進上海後,也出現了京徽同臺、京昆同臺以及京梆(梆子)同臺的局面。這對南方京劇特點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傑出演員王鴻壽(三麻子)到滬後,經常參加京班演出,並把一些徽調劇目如《徐策跑城》、《掃松下書》、《雪擁藍關》等帶進了京班,把徽調的主要腔調之一"高撥子"納入到京劇**裡,還把徽班的某些紅生戲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劇中。

這對擴大京劇上演劇目和豐富舞臺藝術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藝人田際雲在上海的藝術活動,對南派京劇的發展也有所影響。他的"燈綵戲"《鬥牛宮》等,實為後來"機關佈景連臺本戲"的濫筋。

從光緒五年(1879)起,譚鑫培六次到滬,後來梅蘭芳等名演員也經常到滬演出,促進了北派、南派京劇交流,加速了京劇藝術的發展。京劇在進入上海之前,即咸豐十年(1860)之後,隨商旅往來及戲班的流動演出,很快傳播到全國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圍的河北一帶為京劇最早的傳播地區之一。

道光末年,余三勝即在天津活動(他和他父親死後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員劉趕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動,後來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員孫菊仙也曾經是夭津的票友。山東是徽班進出北京的必經之地,山東幫商人又是北京經濟活動的重要力量,因而山東很早就有京劇演出。

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時就有安徽藝人入府演戲。京劇的較早流佈地區還有安徽、湖北和東北三省。至20世紀初,南至閩、粵,東至浙江,北至黑龍江,西至雲南,都有京劇活動。

抗日戰爭期間,京劇在四川、陝西、貴州、廣西等地也有了較大發展。2023年,梅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2023年,他再度率劇團到日本演出,2023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組成的劇組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2023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在蘇聯演出,受到歐洲戲劇界的重視。

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繼承傳統文化意義,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1 中國和傳統美德的基本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夠反映民族特徵的傳統觀念和思想意識,是具有民族特徵的世界觀和觀。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前赴後繼,英勇頑強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基本精神。2 傳統文化講究崇尚倫理 注重人文理性 強調和諧觀念 倡導憂患意識等等,學習和研究這些中國傳統文...

龍口清明節的習俗,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 清明節是什麼時候?

清 明 祭 祖 古 今 談。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 嚴延年傳 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 還歸東海掃墓地 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

清明節有哪些飲食?急清明節的飲食文化有哪些?急

清明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而今年2011年是4月5日,農曆是3月3日。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在古時候也叫三月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清明吃什麼,其各地食俗也非常的有趣。清明節飲食習俗 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