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忠義體現在哪兩方面

2021-03-05 09:22:24 字數 1339 閱讀 3671

1樓:匿名使用者

國人對關羽崇拜由來已久,現在在廣東很多地

方尤其風行,很多商鋪都供奉關羽偶像,人們敬拜關羽是由於關羽的忠義,在這裡我就關羽的忠義分析一下。

關羽的忠義表現在《三國演義》裡所描述的「千里走單騎」和「華容道放曹」。

「千里走單騎」實際上是表現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在這一方面,忠誠實際上

是一種利益取向,不值得對忠誠加以推崇,要清楚的是你忠誠於什麼。現代的伊斯蘭****,他們也是很忠誠於自己的信仰,敢為自己的信仰獻身,但顯然他們忠誠於錯誤的東西。另外,和關羽敵對的將領,他們也會忠誠於曹操、袁紹,在這樣的忠誠所指導下,各為其主,顯然是一種利益取向。

所以關鍵看你忠誠於什麼(制度、規則),而不是看你忠誠於(某個人)。我們顯然不會讚揚一個忠誠的****。一味的推崇忠誠,而不是看他忠誠於什麼,最終會導致愚昧、奴性、奸詐、陽奉陰違。

再有,假如歷史改寫,最後是由蜀國而不是魏國統一三國的話,中國人們將會在阿斗的統治之下,這樣一個人的統治帶給中國人的將會是悲哀多於幸福,或者未必比其他人好。所以關羽的忠誠對中國人基本是毫無意義的。他的忠誠實際上是在維護某個人(某些人)的統治,而不是正義的統治。

實際上也是現在地方保護主義、山頭主義的一個根源。

還有一個簡單的例子,狗大多是忠誠於主人的,當警察帶著警犬上門抓捕罪犯的時候,罪犯的狗也會為保護它的主人和警犬搏鬥,那麼這個罪犯的狗和警犬哪個更忠誠呢?我想兩者都是。

「華容道放曹」所宣揚的關羽的義,實際上也很可能是中國腐敗的一個根源,因為這是將個人利益置於國家、集體利益之上,一個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個觀點,如果一個警察曾經得益於某甲,現在某甲犯了罪,如果這個警察因為曾經得益於某甲而放過他,那麼這個警察就也構成了犯罪,而不是說這個警察有情有義。這樣的利益衝突在國家機關人員當中應該是很常見的,當某個社會上的人曾有恩於某國家公職人員,現在這個社會上的人要託這個國家公職人員辦理一件對他有利但違法的事,不辦的話,就會難以面對這個有恩於他的人,辦的話,就違法,同時可能傷害其他人的利益,傷害國家利益。關羽的「華容道放曹」的道德衝突也是這樣,關羽在這裡做了一個絕對錯誤的決定。

在「華容道放曹」中,關羽放走了曹操,他的人情債倒是還了,但由於放走了曹操,導致戰爭還要延續很多年,直接導致了無數的百姓受戰亂的傷害,多少人因此喪命,多少人失去家園。無論關羽怎樣想的,他的「放曹」行為都是一種犯罪行為,因為他將個人的義置於國家(集體)的義之上,是人情大於法的源頭。我們絕對不能說一個吃了強盜的包子而將強盜放過的狗是一個有義的狗。

2樓:聽聲辨位

忠義都體現在人上。忠,關羽體現的多,樓上說的很全,此外還有趙雲長阪坡救幼主和夷陵大戰救劉備(劉備因為埋怨趙雲反對兵伐江東,讓趙雲去壓糧運草),和各個諸侯的一些舊臣是寧死也為主公的地盤。義,劉備為全桃園之義,不顧大局,不要江山兵伐東吳,也很感動。

在《三國演義》中,分析忠義體現在哪些方面,在今天是否還有新的價值

別人也回答了同樣問題,你可以借鑑一下 三國演義中的忠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在今天是否還有價值 比如臣子對君主的忠誠,集中體現在關羽身上,包括赤兔馬殉主等等 忠義誠信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價值的,那個時候民族國家的概念還沒有確立,忠於國家就是忠於君主,現在我們提倡愛國主義,包括軍人的奉獻,仍然是忠義的範疇。...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妙在哪?

三顧茅廬 火燒博望 火燒新野 白河用水 舌戰群儒 智激周瑜 借東風 智算華容 錦囊妙計 三氣周瑜 七擒七縱 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 死諸葛走生仲達,草船借箭,隆中對。三國演義的諸葛亮的一生的功績。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裡,變金...

簡述三國演義中以少勝多的兩個例子

官渡之戰 袁紹率十萬大軍進駐官渡,企圖消滅曹操的軍隊。謀士許攸遭疑投降曹操,並且提供了許多情報。曹操得知袁紹在烏巢囤積了大量糧草,立即親率精銳軍隊連夜奔襲烏巢。袁紹只派少量騎兵救援烏巢,仍然留主力進攻官渡。由於烏巢糧草被燒光,袁軍上下恐慌,官渡前線的大將亦投降曹操。赤壁之戰 曹操統一北方後,決定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