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修建龍門石窟的風水講究古時候為什麼朝廷要修建龍門石窟

2021-03-05 10:56:18 字數 6230 閱讀 5675

1樓:可愛的姐嘻嘻

吳王闔閭元年,問國政於伍子胥,如何才能強國圖霸。

伍子胥垂著眼淚說,我只是楚國的一介亡虜,父兄含冤,屍骨未葬,我能夠被大王收留,就已經是萬幸了,又哪敢多嘴參與你們吳國的國政呢?

闔閭說,若不是你,寡人不免屈居於人下,如今有幸遇到你,才有了寡人之今日,正欲大展巨集圖,你如何卻要中途打退堂鼓呢?難道是因為寡人區區之吳國不足為用嗎?

伍子胥回答說,臣並非以為大王不足用也,而是因為臣聽說「疏不間親,遠不間近。」臣又怎敢以客居的身份,凌駕於吳國的謀臣之上呢?況且臣的大仇未報,自己的小事都沒本事謀劃,又如何謀得了國家大事?

闔閭聽明白了,便說:吳國的謀臣,沒有比你強的,你就再不要推辭了,等國事稍定,寡人為你報仇,到時候,你想怎麼就怎麼。

至此,伍子胥才為吳王闔閭做了一個長遠的規劃。

第一步,就是要修建都城。

一國之都,不能像個大集市一樣,王就要有王的國都,「凡欲興霸成王,從近制遠,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斯則其術也。」

吳王闔閭說:「好,修國都這件事,寡人全權委託於你。」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之命,建造國都闔閭大城。

吳國以前的國都是梅里,城池較小,周圍僅有三百零三步,大概還不如現在一個學校的操場,國君都在自家院子裡辦公。一旦有強敵入侵時,就馬上放棄國都,躲到樹林子裡觀望,等敵人走了再出來。

隨著吳國的壯大,漸漸脫離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這種戰術根本就用不成了,所以必須興建一座大城,能夠駐兵屯糧,才能永葆千秋大業。

從地理上看,吳國地處東南,非常的偏僻,北邊有齊國,南邊有越國,西邊是楚國,東邊是大海,三面臨敵,一面臨海,萬一有敵人攻進來,沒有能守得住的堅固城堡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大城不僅要大,還要利於防守,牢不可破。

古人在建築風水上,一要講實用,因地制宜;二要講氣派,能夠鎮得住人;三要講吉祥,以期帶來好運。

伍子胥請了不少懂得天文地理的人,來檢視地形之高低,品嚐水味之鹹淡,所謂「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看好了風水,在姑蘇山東北圈了四十多裡地,召募了成千上萬民工,選定了吉日後,開工了。

據《吳越春秋》上說新城的規模:「週迴四十七裡,陸門八,以象天八風;水門八,以法地八聰。」

週迴四十七裡的城郭,就是相當大的了,在當時的長江流域,可以算得上數一數二。

立了城郭之後,就是「設守備」。城外有護城河,內有護城壕;城牆用泥夯實的,堅固無比。

八個陸城門,按天時之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相配,以迎八種不同的季候風。八個水城門,按地利之八方:

乾、坤、離、坎、兌、震、巽、艮相配,以使水路暢通無阻。

這種設計解決了當地環境的險陰卑溼;海潮之患,在長達二千五百年的時間裡,沒有因為洪水、颶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所變化。

城門的名字也很有含義:

北門,是齊門、平門。因為齊國在它的北邊,所以叫齊門。經濟上要向齊國看齊。

東門,是婁門、匠門。婁門者,婁江之水所聚也;匠門者,聚匠作於此也。

西門,是閶門、胥門。閶門象天門,胥門象地戶。吳王闔閭有西破強楚的志向,楚國在吳國的西北,故立閶門以通天氣,所以又私下暗取了一個別稱,叫做:

「破楚門」。立了這個門,取這樣一個名,就可以從風水上將楚國的旺運給破掉。

南門,是盤門、蛇門。盤門者,以水之盤曲也;蛇門者,以巳方在生肖屬蛇也。

越國在吳國的東南,方位是巳方,所以在蛇門之上,刻有木蛇,蛇是越國人崇拜的圖騰標誌,所以就讓代表越人的這條木蛇,頭向內,尾朝外,做朝拜狀,以示越人臣服於吳國也。

吳國想要千里奔襲遠征楚國,沒有充足的糧食補給是不行的,這些糧食補給從哪來呢?僅憑吳國是不夠的,所以伍子胥就打起了越國的主意,把這些越國人奴役起來,讓他們提供糧食,就可以解決後顧之憂了,此所謂「實倉廩」。

所以,從吳王闔閭上臺之後,就加大了對越國的搜刮與控制力度,以期將越國變為吳國的附庸之地。

以致在風水上,也絞盡腦汁的壓制越國,在小城南門上立了兩個龍角,用來剋制越人。還將東門不開,東方為光明之所,不開東門,就是從精神意念上滅絕越之光明,讓他們永遠在黑暗中掙扎。

新城修好了之後,吳王闔閭遷都於此,心中十分高興,給它取名為「闔閭大城」。這就是蘇州古城,伍子胥修建的,吳國最早的城市。

接下來,就是「治兵庫」了。鍛造兵器,挑選民卒,教以戰陣射御之法,準備與楚國開戰。

洛陽龍門石窟  即  龍門石窟  。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5公里處,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因為這裡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厥,所以又被稱為「伊厥」,唐代以後,多稱其為「龍門」。

這裡地處交通要衝,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觀遊勝地。又因為龍門石窟所在的巖體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所以古人選擇此處開鑿石窟。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2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樓:鄭木橙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洛陽市南郊,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因為這裡東、西兩山對峙,伊水從中流過,看上去宛若門厥,所以又被稱為「伊厥」,唐代以後,多稱其為「龍門」。這裡地處交通要衝,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觀遊勝地。

又因為龍門石窟所在的巖體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所以古人選擇此處開鑿石窟。

1.古時建築風水:古人在建築風水上,一要講實用,因地制宜;二要講氣派,能夠鎮得住人;三要講吉祥,以期帶來好運。

2、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2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時候為什麼朝廷要修建龍門石窟

3樓:驚喜

龍門石窟位於中國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公里處的伊水兩岸的龍門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開鑿於北魏中期至北宋的四百餘年間,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數量之多位於中國各大石窟之首。石窟中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2023年10月,龍門石窟園區發展戰略規劃出爐,將投資260億通過打造大唐風味濃厚的唐城古鎮。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是國家aaaaa級景區,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23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是什麼時候建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遷都洛陽,篤信佛教的孝文帝遷都的同時,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展中心也轉移到洛陽來,他組織修建僧廟、寺院。在此前後還在洛陽以南的龍門伊水兩岸,一山開窟造像,由此一個神奇大型石窟群,龍門石窟開始建立。

龍門石窟地處中原,是外來佛的教藝術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土壤之中的豐碩成果,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完整體系的集中表現。因此,龍門石窟在我國石窟藝術中有自己特殊的歷史地位。

龍門石窟是我國目前儲存比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據不完全統計,現存大小窟龕兩千多個,佛塔六十餘座,造像十萬多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多塊。龍門石窟是中原北方三大石窟群之一,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藝術寶庫,被譽為世界人類文化的遺產。

從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到孝明帝時期的三十五年間,是龍門開窟雕造佛像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這一時期開鑿的洞窟大都集中在龍門的西山上,約佔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有古陽洞、賓陽三洞、藥方洞等十幾個大中型洞窟。

在龍門石窟群中,開鑿最早的就是古陽洞,它開鑿於公元493年,而在中國歷史上,這一年是北魏太和十七年,正是北魏王朝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一年。

古陽洞位於龍門西山以南。窟內所供奉的主佛是佛祖釋迦牟尼,南壁的大龕是釋迦多寶並坐佛,在佛教中又稱「二佛並坐」。南北兩壁上下各有三列佛龕,每列分別為四個相互對稱而又富於變化的大龕。

其中一座大龕的龕楣上雕刻著一套完整的佛傳故事,表現了悉達多王子成道的過程。

古陽洞中大小列龕多達數以百計,不但佛教故事最多,龕上圖案的裝飾也十分精美華麗,嚴謹完整,豐富多彩。

石窟中的佛像都是信徒們所奉獻的,每尊佛像上都記載著敬奉者的祈願經過。從這些造像銘中可以看出,古陽洞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

北魏時期開鑿的主要洞窟還有賓陽三洞。

賓陽中洞所供奉的是三世佛。主佛兩邊各有兩個**和菩薩侍立,左邊是迦葉和文殊菩薩,右邊是阿難和普賢菩薩。佛和脅侍面相都清瘦略長,衣紋摺疊規整而稠密,體現了北魏造像的藝術特點。

賓陽中洞頂上雕蓮花寶蓋和十個迎風飄拂的伎樂供養天人。洞口的內壁兩側是大型浮雕,分為《維摩變》、《佛本生故事》、《帝后禮佛圖》、《十神王象》四層。龍門石窟不少洞窟中都有禮佛圖,以賓陽中洞的為最佳,但是已經被盜往國外。

在北魏晚期還開鑿過一些很有特點的洞窟,如蓮花洞、火燒洞、皇甫公洞、魏字洞等。

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藥方洞,藥方洞因其洞窟內刻有大量古代的藥方而得名。洞中雕刻的一些藥方,還能**現代人所說的疑難雜症,比如**消渴,也就是糖尿病。這些藥方比唐代醫學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還要早。

北魏王朝在洛陽龍門開窟造像活動的終結是以賓陽中洞的停工為標誌的。

隨著北魏王朝的滅亡,龍門石窟的開鑿趨於衰落,沉寂了將近一個世紀,直到唐王朝建立,唐代從開國到盛唐的一百年間,龍門石窟迎來了歷史上開窟造像的第二次興盛時期。

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按時代先後大體自南而北,集中在龍門的西山,到了武則天時期,一部分才轉移到了東山,約佔龍門石窟造像的三分之二。龍門唐代石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潛溪寺、萬佛洞、奉先寺大像龕等。

唐代開鑿的第一個洞窟是位於龍門西山北端的潛溪寺。這時正是中國佛教「淨土宗」建立的時期。

唐代開窟造像在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達到了鼎盛。雖然石窟造像屬於佛教藝術,但它跟政治緊密相連。從龍門許多唐代石刻造像中,還可以窺見武則天一步步走上女皇寶座的蹤跡。

萬佛洞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十一月,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也是以唐朝宮廷內道場供奉者智運等為首的一批御用僧尼,奉命集體為唐高宗及武則天發願雕造的。

在武則天當皇后期間,特別迷信彌勒。為此,她在龍門廣造彌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萬五佛洞、極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彌勒佛為主尊的洞窟。

龍門石窟成千上萬的造像中,體形最大,形態最美,藝術價值最高的要數奉先寺主尊盧舍那大佛了。奉先寺位於龍門西山南部的山腰上,是一個南北寬近四十米的露天大龕。這裡共有九尊大型雕像,都是依山鑿石而成。

奉先寺的主尊是盧舍那大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的名字,也是對佛真身的尊稱。大佛通高十七米多,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經中,盧舍那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

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是唐高宗及武則天親自經營的皇家開龕造像工程,工程設計和施工是由高宗親自任命制定。為此,武則天曾經與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錢二萬貫」。而當地更是傳說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化身。

盧舍那佛被賦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豐腴飽滿,修眉細長,眉若新月,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而又含笑不露,她莊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傳說,唐高宗上元年除夕,時值奉先寺竣工之日,武則天親自率領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主佛盧舍那的開光儀式。

龍門石窟在唐代的造像與北魏比較有了很大的變化。在唐代的造像題材中彌勒佛的造像數量僅次於阿彌陀佛,釋迦卻顯著減少,菩薩中以文殊、觀世音為最多。

在藝術上,唐代的圓刀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紋更加流動飄逸,力士夜叉渾身肌肉突起,即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適當加以誇張,充滿雄強的氣勢和向外迸發的力量。它們在借鑑外來雕刻的同時,還吸取了中原地區傳統藝術的手法。

龍門石窟開鑿的第二個高潮結束於公元705年前後,這一年武則天退位,同年去世,龍門石窟的彌勒造像也就日見絕跡了。而龍門石窟的輝煌歷史,也伴隨著彌勒神靈的消失,從絢爛的頂峰跌落了下來。

龍門石窟自北魏開鑿以來,已經歷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滄桑,它見證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演變,見證了中國佛教文化的發展。

龍門石窟對聯,龍門石窟景區內的對聯大全

內容來自使用者 zhangqiao177 粗布淡蔬所需自裕,朝來暮至欣沐其輝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仁義為本神武為恃,信譽是守鴻業是途!栝柏豫章早有棟樑氣,芝蘭玉樹生於庭階前。大智大勇威震四方,立信立義諾重千斤。崇信義萬里爭投,秉公直千金可託。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深院抄書桐葉雨,曲欄聯句...

龍門石窟景區內的對聯大全,描寫龍門石窟的古詩句有哪些?

大全不敢說,為你奉上幾則,請參考 洛陽龍門石窟的對聯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經論定 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位於洛陽南12公里,古時稱為 伊闕 闕 就是大門,不僅是鮮卑人入主中原的大門,也是佛教進入中原的大門。佛學原本是教育人如何對待人生的學派,並不主張崇拜偶像。後來宗教化以後,開始在石山中鑿...

龍門石窟的名勝古蹟作文,龍門石窟的名勝古蹟作文160 字

游龍門石窟 星期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就聽爸爸說要帶我去洛陽的龍門石窟遊玩,我高興極了,一下子就從床上蹦下來。天氣格外清朗,爸爸駕著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我們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奔波,終於到達了洛陽的著名景點龍門石窟。一進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成群結隊的遊客,隨後我們找了一名導遊,我們一邊觀賞,一邊聽導遊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