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2021-03-06 00:39:10 字數 5397 閱讀 8500

1樓:裝甲擲彈兵水瓶

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是諸葛亮所書。

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了道家哲理。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翻譯: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

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擴充套件資料: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歷的總結,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

在這裡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雙重否定"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

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淡泊」、「寧靜」不是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通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

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戰國時期的道家著作《文子》中亦有"非淡漠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並覆,非正平無以制斷。"之句。

另西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中還有「是故非澹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非平正無以制斷。」之語。

2樓:韓琴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語出兩漢諸葛亮的《誡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白話文釋義: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

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到那個時候再悔恨又怎麼來得及?

擴充套件資料

《誡子書》文章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文字清新雅緻,不事雕琢,說理平易近人,這些都是這篇文章的獨特之處。

主旨是諸葛亮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

在《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諸葛亮教育兒子切忌心浮氣躁,舉止荒唐。在書信的後半部分,他則以慈父的口吻諄諄教導兒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不安定清靜就不能為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不下苦功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這篇《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瞭立志與學習的關係;不但講明瞭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瞭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一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在這篇《誡子書》中,有寧靜的力量:「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有節儉的力量:「儉以養德」;有超脫的力量:

「非澹泊無以明志」;有好學的力量:「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有勵志的力量:「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則不能勵精」;有性格的力量:「險躁則不能治性」;有惜時的力量:

「年與時馳,意與歲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有簡約的力量。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傳遞出的訊息,比起長篇大論,誡子效果好得多。

3樓:匿名使用者

您問的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嗎?

語出自諸葛亮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篇文章《戒子書》,用來告誡諸葛瞻要淡泊名利,明確自己的志向,這樣才能達到道家的清靜無為,意境深遠的境界。

4樓:匿名使用者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是諸葛亮所書。

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了道家哲理。用現代話來說,就是: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5樓:疾風

堅定遠大志向,就得不為名利慾等所動,不趨名利慾;

要想取得一番成就,走得更遠,就必須能夠靜下心來,做到淡定,冷靜,恬靜!

以上為:個人的理解!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6樓:哆啦之王強者

譯文1.有道德修養的人,是這樣進行修養鍛鍊的,他們以內心平靜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要學得真知必須使身心在寧靜中研究**,人們的才能是從不斷的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 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縱慾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節操高尚。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願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於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裡,到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2.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經濟世,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舍,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3.品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奮發向上,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裡,悲傷嘆息,又怎麼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

8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

9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10樓:陽春三月

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思是:不寧靜就不能**遠矚。

11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如果不內心坦闊,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才能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有兩個回答,你們可以任選一個。第一個回答: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的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第二個回答:不拋開功名利祿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摒棄雜念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淡泊名利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干擾靜下心來無法實現遠大目標。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恬靜寡慾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就不能完成遠大目標

啦啦啦 德瑪西亞

德瑪西亞之力

16樓:匿名使用者

不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達到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17樓:匿名使用者

內心不恬淡,沒辦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

18樓:星星莎糖

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出自諸葛亮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望參考!(^-^)

19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為座右銘好不好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淡薄 座右銘,自己喜歡覺得有動力就好 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當做座右銘 寫一篇200字的作文 好懶,這個還要別人幫你寫啊,這麼多.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作為勵志作文開頭,該怎麼寫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處處 都有 戰場 事業上的,學習上的,家庭上的.我們每時每刻...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什麼意思

諸葛亮的 誡子書 中有這樣兩句話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其大意是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 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望採納 釋義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 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出處 諸葛亮 誡子書 非淡泊...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是什麼意思

諸葛亮的 誡子書 中國的知識分子向來重視精神修養。諸葛亮在 誡子書 的開篇便諄諄告誡他的子弟,要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慾,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這篇短文中,淡泊 寧靜 的氣息處處瀰漫。然而,我們如果從 誡子書 中讀出超然的 非功利的人生態度來,願意將 淡泊 寧靜 作為座右銘,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