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姓的來歷和淵源

2021-03-06 00:46:18 字數 5275 閱讀 5996

1樓:匿名使用者

「韓」,古時又作「涵」,《說文解字》解釋為井垣之意,就是水井周圍的欄圈。韓的姓氏**,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 黃帝傳承

這是韓姓起源各種傳說中最古老的一種。黃帝時代是我國父系氏族社會的鼎盛時期。黃帝族從陝北的黃土高原開始,沿渭河 黃河向東發展勢力,與炎帝族合二為一,消滅東夷族首領蚩尤,建立了以黃帝族為首的部落聯盟,黃帝因此被稱為我國的人文初祖,中國人也稱炎黃子孫。

傳說中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二人。《世本》記載,黃帝娶了西陵氏的雷祖(嫘祖),生了青陽和昌意,昌意又生了顓頊。《山海經》記載:

昌意後來被貶謫到若水,生子韓流;韓流娶淖子族的姑娘阿女,生了顓頊。顓頊是五帝之一。

韓流既是人名,也是其所在氏族的名稱。韓流氏族是從昌意族中分化出來的,這個氏族便以韓為姓,第一批韓姓人由此產生。

韓流所處時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考古學者在龍山文化時期的河南湯陰白營等遺址內發現了水井。井的四壁用井字形的圓木棍自下而上,疊壘而成。

井字形木架的木棍交叉處都有榫扣合。韓字從韋,韋在古**作「韋」,韋字形狀與龍山文化時期的水井結構十分相似。韓流族有可能是因為發明了水井而被稱為韓流,「韓」字的古義為井垣就說明了這一點。

二 以國為姓

公元前11世紀中葉,西周滅商,平定管叔 蔡叔與武庚的叛亂後,實行大分封。周公旦分封周成王之弟於韓,為姬姓之國,地處今山西河津東北。但韓國國力太弱;在春秋時期被晉國所滅。

韓國亡國之後,國人便以韓為姓。

三 韓武子之後

韓國為晉國所滅以後,出了一位韓武子,其名萬,字武子,他因侍奉晉獻公立下大功,被晉獻公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西南。韓武的子孫便以韓為姓。

四 曲沃桓叔之後

西周晉穆侯娶齊女為妻,長子為太子「仇」,次子為「成師」。晉穆侯死後,穆侯的弟弟殤叔自立為君。4年後,太子仇攻殺殤叔,繼位為晉文侯,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晉的都城在冀(今山西冀城東南)。文侯的兒子昭侯在位時,把文侯的弟弟成師封在曲沃(今山西聞喜東),號為桓叔。

曲沃桓叔廣招人馬,擴張勢力。從曲沃桓叔受封開始的六七十年間,翼地昭侯和曲沃桓叔兩派勢力之間衝突不斷。曲沃桓叔死後,世子繼位,為曲沃 伯。

伯襲殺昭侯之子孝侯,晉人又立孝侯之子鄂侯為君。鄂侯死後,子哀侯繼位。第二年(前716年),曲沃 伯去世,其子繼位,即曲沃武公。

晉哀侯九年(前709年),曲沃武公發兵攻打翼城,俘獲晉哀侯,晉人又立哀侯之子繼位,稱小子侯。曲沃武公使韓萬殺掉晉哀侯。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設計誘殺小子侯。

又經過二十多年的鬥爭,公元前679年,周僖王正式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盡並晉國之地。 殺掉晉哀侯的韓萬即韓武子。有人認為韓萬是曲沃成師之子,分封采邑於韓,因以韓為姓,代為晉卿。

五 亡國後國人以韓為姓

曲沃桓叔之子韓萬的玄孫韓厥,曾為晉國正卿,幫助韓姓在晉國逐漸擴大了勢力。春秋晚期,晉國由韓氏 趙氏 魏氏 知氏 範氏 中行氏六卿專權。公元前490年,範氏 中行氏滅於趙。

公元前453年,韓 趙 魏三家共滅知氏,三分其地。從此,晉國為韓 趙 魏三國瓜分。前403年,韓厥的七世孫韓虔(景侯)時,周天子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

戰國時期,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起初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後來遷至陽翟(今河南禹州市)。到韓哀侯時,攻滅鄭國,遷都於鄭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疆域包括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介於魏 秦 楚三國之間。

韓哀侯的曾孫宣惠王開始稱王。到宣惠王的玄孫韓王安時,韓國勢力日衰。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俘韓王安,置穎川郡(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市)。

韓國滅亡後,國人以韓為氏,穎川成為韓姓的第一個郡望。

六 出大汗氏改姓為韓

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為韓。 由於譯音不同,出大汗氏在史書還有步大汗氏 步六汗氏 步汗氏 潘奚氏 破六韓氏 破六汗氏 破落汗氏 破落韓氏等多種譯法。北魏末年,有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北)人破六韓撥陵領導的農民起義。

2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 「韓」源出 ;

一 ; 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據《通志。

氏族略》所載,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於唐邑 (山西翼城 )。因鄰晉水,叔虞之子燮( 音 謝 )繼位後,稱為晉侯。晉穆侯之孫畢萬受封於韓原 ( 陜西韓城 ),其後逐有韓氏。

二 ; 以國為氏。戰國七雄之一有韓國,三家分晉以後,於前403年由周威烈王承認為諸侯,建都陽翟 ( 今河南新鄭縣 )。前 230 年,韓國被秦國攻滅。國族後人有的以「韓」為氏。

三 ;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出大汗」氏,後改為漢字單姓「韓」氏。

家族名人 韓非 (?~前234)

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

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韓信 (?~前196)

淮陰人,年輕時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舉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疑其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韓愈 (768~824)

字退之,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崇儒闢佛老,文章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

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稱為昌黎韓愈。卒諡文,宋代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世稱為「韓昌黎」。門人編次其詩文為昌黎先生集。

韓湘子唐朝韓愈的侄子。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世傳其學道成仙,為八仙之一。嘗於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又嘗令聚盆覆土,頃刻開花。

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九˙廣動植之四。或稱為「韓湘」。

韓世忠 (1089~1151)

字良臣,宋延安人。高宗時,平苗傅、劉正彥之亂,破金兀朮於黃天蕩,名重當時,稱為中興第一功臣。後以秦檜主和,罷其兵柄,乃口不談兵,隱居西湖,自號清涼居士。卒諡忠武,孝宗追封蘄王。

韓侂冑 (1151~1207)

位元組夫,宋安陽人,韓琦的曾孫。寧宗時專權十餘年,官至平章軍國事。專橫恣肆,斥理學為偽學,使朱熹等人均獲罪。後欲立功以自固,乃北伐金人,終兵敗被斬首。

地望分佈 江西豫章郡。

韓姓的來歷

3樓:匿名使用者

韓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六。

尋根溯源 韓姓起源有四:1、韓姓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後裔,據《風俗通義》、《元和姓纂》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春秋時晉國兄弟鬩於牆,韓萬(即韓武子)佐曲沃武公殺晉哀侯,立下大功,被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後人以邑為姓。下傳至韓虔時,與趙、魏三家分晉,秦滅韓後,子孫以國為氏。

2、西周韓國滅亡後,國人以韓為姓。周公旦分封成帝之弟叔虞於韓(今山西河津),春秋之季被晉國所滅,國人念之,遂以韓為姓。3、秦統一六國後,韓國子民以韓為姓。

4、出自黃帝少子昌意之子韓流說。見《姓氏尋源》⑤為少數民族的複姓改為韓姓。據《魏書·官氏志》,後魏,鮮卑族有二字姓「大汗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改「大汗」為單姓「韓」。

得姓始祖 韓虔。西周初年,周公滅唐後,把唐封給虞,其子燮更國號為晉。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奪得晉國君位後,滅掉周成王之弟的建立韓國,封其小叔叔姬萬於韓,稱為韓武子,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為姓,稱為韓氏。

韓氏一直在晉國為官,到戰國初期,韓厥的七世孫韓虔(韓侯)同趙氏、魏氏一起瓜分晉國,建立韓、趙、魏三國,韓國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到韓襄王倉於前二百三十年被秦所滅,其宗室子孫遂以國為姓,稱為韓氏。韓虔即為韓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韓姓最早活動在春秋時的晉國,隨著韓虔建立韓國並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又兩次遷都,一陽翟(今河南禹州),一新鄭(今河南新鄭)。兩次遷都,從而使韓姓得以迅速繁衍,也使得韓姓在河南打下堅實基礎。秦亡後,韓國宗室韓王信起初被封為潁川王,而後又改封太原,其後裔韓騫為避王莽之亂南遷南陽,這支韓姓在東漢得到很大發展。

後周少保韓褒徙居昌黎(在今遼寧義縣),其子韓仲良徙居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東漢末年社會動盪,有韓姓人徙居安定安武(今甘肅鎮原),不久又有人從安定安武回遷河北武安,常山太守韓耆徙居九門(今河北藁城),其子韓茂任後魏中書令,徵南大將軍、安定公。韓茂曾孫韓睿素為桂州長史,成為這一時期飛黃騰達的韓姓人。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南北朝時,五胡亂華,中原人為避戰亂,大舉南遷,韓姓則有遷往西北、東北、西南、江南者,潁川和南陽的韓姓不少人遷居江南。唐代時有四位韓姓宰相,即韓瑗、韓弘出自南陽,韓休、韓氵晃出自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雖出生於河南孟州,卻是韓睿素之後,因此他的著作也被後人輯為《昌黎先生集》。韓愈曾貶潮州刺史,為韓姓最早入廣東者。

此時,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河東(今山西太原)、廣陵(今江蘇揚州)都有韓姓大族,都稱從潁川遷徙而來。南宋時,居於北方和中原的韓姓人遷往江、浙、粵、閩一帶,又據有關學者證實,江浙鄂皖各地的韓姓人多為韓世忠後裔。元明清時期,韓姓發展的主要特點是江浙一帶的韓姓人較大規模的播遷於南方各省,有的遷居臺灣,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定居。?

韓姓主要分佈於我國北方的河南、陝西、山西、甘肅、河北、遼寧等省,南方則以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為主。

郡望堂號 韓姓最著名的郡望有三個:1、潁川郡,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禹州);2、南陽郡,治所在宛縣(今河南南陽市);3、昌黎郡,治所在昌黎(今遼寧義縣)。

堂號:「潁川」、「南陽」、「昌黎」、「泣杖」、「畫錦」、「榮歸」、「榮事」、「書錦」、「繼錦」、「福廕」、「恭壽」、「永思」、「翕和」。?

宗族特徵 1、泱泱大姓,名人輩出,眾多賢才名士,交相輝映,光照史冊。2、字行輩份分明有序,如江蘇春暉韓姓一支為:「學以全為範,衷其慎是舉,作求躬日方迪,遵集受敷宜。

」又如浙江蕭山一支通譜字行輩份為:「心之言可山問日,世淳禾溥金信水,貞火明土永木茂,竹承。」隨著子孫繁衍增多,又分出貴字派、和字派、平字派、寅字派、朝字派等。

名人精粹 韓昭侯:戰國名君,建立了因功行賞制度,於是韓國大治,諸侯不敢來犯。韓非:

戰國末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韓非子》一書,為先秦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韓信:淮陰(今屬江蘇)人,西漢名將,垓下一戰,擊滅項羽,與張良、蕭何並稱漢初三傑,後為呂后所殺。

韓延壽:杜陵(今陝西西安)人,西漢名臣,聲名遠播,為人所忌而殺。韓當:

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三國吳都督,英勇善戰,佐孫氏建奇功。韓擒虎:東垣(今河南新安)人,隋朝大將,助隋文帝滅陳,有膽有識,聞名當世。

韓愈: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他大力提倡儒學,反對佛教、道教,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有《昌黎先生集》,被尊為「唐宗八大家」之首。韓氵晃:

唐代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書法、繪畫頗具功力,擅畫牛馬。韓亻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末詩人,所著《香奩集》,詩體有「香奩體」之稱。

韓琦:河南安陽人,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名重一時,有歌贊之:「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世忠:延安人,南宋抗金名將,曾重創金兵於建康黃天蕩,主戰派之一。韓山童:

河北永年人,元末北方紅巾軍領袖,潁上起義前,因人告發,**犧牲。

“彭”的來歷和這個姓的名人

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九。尋根溯源 彭姓起源有三 1 據 通志 氏族略 和 姓氏尋源 所載,顓頊帝有玄孫陸終,陸終第三子姓 名鏗,受封於彭地 今江蘇徐州 建立大彭國,稱彭祖,其子孫以國為氏。2 據 國語 所載 祝融之後,八姓,己 董 彭 禿 ...

商洛名子的由來和淵源商洛名子的由來和淵源

從秦代時開始,當時商鞅被封在這個地方,所以叫商縣,附近還有一個上洛縣,屬於上洛郡,三國時兩縣合併,仍稱商縣。後來隋文帝把商縣改為商洛縣。元朝至元元年,成立商州。1988年6月,經 批准,改商縣為商州市。2001年12月,經 批准,撤消商洛地區行政公署,設立商洛市人民 商州市更名為商州區。商州,漢以名...

「操」姓的來歷,操姓氏的來歷

操姓是不是是有有回族?操姓真正的來歷是什麼 操姓起源與司馬篡魏的歷史無關!因操氏族譜記載有誤,導致以訛傳訛,被很多不明真相的網民傳播。據考證 操姓始祖 天成公 亞帝 諸侯 其歷史原型為南朝梁的第五任皇帝 蕭淵明 操姓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因侯景之亂,南朝梁武帝蕭衍死於皇宮,蕭氏兄弟間為奪皇權勾結北朝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