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老齡化可能會有哪些問題

2021-03-07 05:38:54 字數 5242 閱讀 8447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問題

這裡指的是狹義養老問題,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老年人生活的吃穿住等問題。我國老年群體可以分為不同的型別。從經濟供養**劃分,大致可分為離休階層、退休階層、自養階層(指城鄉無國定經濟**而依靠自身力量積蓄或子女供養的老人)、救助階層;從生活狀況角度劃分,大致可分為富裕階層、小康階層、溫飽階層、貧困階層。

從居住環境角度劃分,可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大階層。在老年群體裡,絕大部分離退休人員屬於**供養的體制內老年人。我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總體上說體制內的離退休階層好於其他階層,城市階層好於農村階層。

生活質量最高的是體制內離退休領導和極少數的退休知識分子、企業人員。

我國老年群體生活狀況主體上比較幸福,但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面臨的困境也比較大,其主要反映在養老保障制度的覆蓋範圍上。我國養老保障制度已經實施了20年,但目前絕大多數老年人仍在養老保障制度之外。我國真正納入三類養老保障(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離退休制度、五保供養制度)的老年人只有7100萬(2023年底),佔老年人總數的46%,其餘54%的老年人沒有納入三類養老社會保障範圍。

他們未來的生活如何解決,如何保障,是**的一個難題。而現實的情況是,我國城鄉已經有一大批老年人生活極度困難,顯得**力不從心,無能為力。

我國不僅現有8000多萬老年人遊離在三類養老社會保障制度之外,而且未來幾十年裡這個數還在大幅度增加(假如**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話)。我國參加城鄉四類養老保障(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離退休制度、農村養老保險、五保供養制度)的人口總計約2.74億(2023年底),只佔到應參保人口的1/3。

養老保險制度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首要的基本的制度安排,但我國養老保險發展速度和保險水準都有較大差距,而且全面推動難度大,由此反映出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任務十分艱鉅。

二、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問題

我國醫療保險制度已有10年,但目前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醫療問題日益突出。在城鎮,真正納入兩類醫療保障(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老年人為4152萬(2023年底),占城鎮老年人口6800萬的66%,其餘34%的老年人沒有納入醫療保障的範圍。參加城鎮三類醫療保障(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退休制度)的人口總計約2.

41億(2023年底),尚有1/3以上應當參保的城鎮人口尚未納入醫療保障體系。而且,根據現在參加醫療保險情況,無經濟**導致沒有能力參加養老保險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相應的今後沒有醫療保障的老年人將會持續增加。

在農村,我國有7.3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上3000萬人參加了農民工醫療保險,農村約7.6億人口(2023年底)納入醫療保險。

農村參加醫療保險人數多,但保障水平非常低,老年人不敢看病和看不起病的問題非常突出,老年人的醫療問題實際上沒有得到真正保障。因為高額的醫療費和低額的報銷比例以及醫療機構的限制,常常把90%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尤其在欠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拒之醫院的門外。所以對老年人來說,農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事實上成為老年人只交錢不看病的負擔或「經濟剝奪」。

醫療保障制度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從目前我國城鄉醫療保障制度的進展情況看,我國絕大多數老年人卻不能享有社會醫療保險,看病和住院費用主要是由老年人自己、子女或親屬負擔。我國這種社會醫療保障水平與老年人需求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直接導致老年人貧困現象加劇和健康受損害。

三、老年人的精神貧困和尊嚴保護問題

在我國,老年人的精神貧困帶有普遍現象。對於物質生活有保障的老年人來說,精神貧困十分可怕。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敬老文化尚不濃厚。

從社會文明層面來說,沒有廣泛的敬老文化,老年人的問題仍然難以解決。與現實相對應的是,隨著我國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歧視、排斥甚至遺棄和傷害老年人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些案件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由此導致老年人的精神貧困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從家庭文明層面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敬老文化,老年人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

這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有很多老年人因精神貧困而致生命質量嚴重下降,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不僅如此,我國由於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社會倫理道德下降等原因,廣大老年人的尊嚴常常得不到保護,一些地方**、社會乃至家庭對老年人漠不關心,老年人的優待不能兌現,常常成為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員,嚴重損傷了老年人的尊嚴。

尊嚴是人的基本權益。不管哪個階層的老年人,生活質量是相對的。從幸福的角度看,富裕階層的老年人不一定就比小康階層的老年人幸福。

事實上,哪個階層的老人都有苦惱、困難等不幸福的因素和問題,相應的都需要**和社會保護他們是尊嚴。對經濟富裕的老年人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尊嚴保護。不管哪個階層的老年人,到了高齡以後,都成為絕對的社會弱勢群體,都需要**和社會的特別關愛。

四、老年人的價值發揮問題

隨著長壽時代的到來,老年人如何度過20-40年的晚年生活,是**予以研究的問題。對絕大多數的健康老年人來說,他們很願意繼續發揮有意義的人生價值,他們不願意無聊地等死。面對越來越多的希望發揮人生價值的老年人,**該如何引導,如何對策,是一個需要解決的課題。

其間,**絕對不能視而不管。如果**不能給億萬老年人發揮人生價值的生活平臺,一方面會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帶來影響,另一方面也會給社會的穩定產生負面影響。但是,老年人人生價值的發揮又確實與青壯年的就業發生矛盾,因為我國本來就有大數量的剩餘勞動力。

如何解決老年人的價值發揮問題,是一個重大老齡問題。

五、老年人的照料服務問題

我國為老社會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尚未建立,失能和半失能而需要照料護理老年人問題十分突出。目前,我國為老社會服務短缺已經成為公共服務的嚴峻問題,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的阻滯性因素。在城市,社群公共服務主體上尚不能滿足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居民共同的服務需求,對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公共服務更是十分稀少。

據資料顯示,我國需要照料護理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大約在2000萬以上。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的達到14.6%,農村已超過20%,現有的社群服務遠遠滿足不了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需要。

我國城鄉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服務基本上還是一個空區,為老社會服務體系建設任務十分艱鉅。尤其在農村,除了少數比較發達地區的農村外,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服務基本上處於空白狀態。

六、老年人對經濟發展的壓力和影響問題

我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億萬老年人對經濟發展產生的壓力和影響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積極正面的,一個是消極負面的。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有大缺位的情況下,老年人對經濟發展的壓力和影響就是消極負面的。目前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缺位比較大,因而產生的消極負面問題處於加大的趨勢。

我國社會養老保障資金和老年醫療費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拖跨經濟。由於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長、勞動力負擔老年人口的比例提高,以及老年人壽命延長,我國老年社會保障制度將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一方面大數量的老年人得不到養老保險的保障,另一方面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老年人領取養老金將會出現困難,這對發展中的我國來說是雪上加霜。

就養老保障需求這一項,就有可能拖跨我國的經濟。據測算,在2005—2023年的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我國城鎮養老**缺口逐年擴大,到2023年「空賬」規模將達到6萬多億元。同時,老年人巨大醫療費的支出加劇了衛生資源消耗的矛盾。

老年人口對醫療保障需求的增長非常迅速。有統計表明,老年人消耗衛生資源是全人口平均的1.9倍,是青少年和中年人的3倍以上。

老年人口巨大的醫療需求將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七、老年人對社會穩定的影響問題

老年人對社會穩定的影響也是包括積極正面的和消極負面的兩個方面。如果我們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措施有效,力度大,就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從我國現有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實踐狀況看,應該是消極負面的影響程度和趨勢大。

現代老年人都是建國前出生的,都經歷過艱苦的革命戰爭或艱辛的社會主義建設。相對其他群體而言,我國老年人政治思想狀況主體上素質高,可以說最忠於黨,最熱愛黨,最擁護黨,最聽黨的話,最能和***保持高度一致。這是由現代老年人的成長、工作和受教育的環境決定的。

所以現代老年人主體仍然是我們黨的優秀群體。但同時也要看到,現代老年人雖然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科技的進步,但他們因漸漸年老體弱,失去作用,也遭遇到不公的待遇和精神的貧困,以至於生活生命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有少數老年人政治思想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產生了諸多政治思想上的模糊或錯誤,對黨和**產生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對黨的思想信念發生了動搖,有的甚至走向黨和人民的反面。

有些老年人不僅自己對抗**,參加邪教組織,有的還鼓動社會人員向**發難。老年人相對一般都是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他們的言行對子女、對社會的影響很大。這些問題和情況如果繼續下去,隨著我國轉型期矛盾和問題的繼續出現,對**產生懷疑甚至牴觸的老年人將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

老年人是一個相對沒有後顧之憂的特殊群體。如果黨和**不能及時引導使老年人樹立積極正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態度,將會給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和阻力。

在我國,老年人對社會穩定的最大危險是,隨著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文革」和「**」時期的青年人步入老年,將會給我國社會甚至政治帶來不穩定(假如措施不力的話)。如何把老年人潛在的危險壓力轉變為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必需認真研究的刻不容緩的課題。

八、社會老齡意識問題   社會老齡意識指的是社會全民對老年的立場和態度。社會老齡意識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中青年和少年兒童對老年人的敬老態度問題。

我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傳統文化的大國。在這個文明傳統文化裡,尊老敬老始終是一個重要內容。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裡,每個家庭大都重視家庭孩子的尊老敬老禮貌教育。

孩子自懂事起,大人就引導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對老人(主要是年長的爺爺奶奶)要處處尊敬,說話對老人有禮貌,吃飯老人優先,勞動照顧老人,儘可能不讓老人蔘加勞動,或挑選最輕的活讓老人做,等等,體現了百善孝為先文化觀念,使我國成為聞名世界的尊老敬老的文明古國。建國以後,我國尊老敬老風尚依然濃厚。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尊老敬老的風尚受到來自市場經濟的嚴峻挑戰。市場經濟的求利性原則和激烈的競爭,使包括**在內的各類群體尊老敬老意識淡薄,導致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質量受到不同程度損害。二是中青年對自己養老的理念和準備問題。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中青年迫於經濟競爭的生活壓力,沒有精力和力量思考準備自己的養老問題。如此下去,將會給未來老齡問題的解決增加難度,甚至會由此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這也是需要**尤其關注的一個老齡問題。

要防患於未然,積極培育增強中青年對自己的養老意識。三是老年人自己的養老意識問題。對老年人自身而言,要有積極的心態,通過參加社會教育活動、志願者活動等各種方式,提高自己的養老本領。

這方面現有老年人做得比較好,但整體上與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四是**對中青年養老的準備問題。我國**一直對中青年養老的準備嚴重不足,也即對人口老齡化的「防洪」工作缺位比較大。

這一隱患的老齡問題長期下去,將會給我國未來現代化建設造成重大負面影響,需要引起**的高度重視。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齡問題是老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應對人口老齡化必須在充分把握我國老齡問題的前提下,做出正確的選擇,有的放矢地推進工作,實現老齡工作的突破和飛躍。根據我國老齡問題的現狀,老齡工作必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結構性問題,實現全社會的老年幸福,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人口老齡化的比例是多少中國人口老齡化比例多少?

人口老齡化是指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 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 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 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兩個含義 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對增多,在總人口中所佔比例不斷上升的過程 二是指社會人口...

人口老齡化會帶來哪些影響人口老齡化對個人和社會的有哪些影響?

人口老齡化對未來的影響有多大,聽聽經濟學家郎鹹平怎麼看!人口老齡化會帶來的影響有勞動力減少 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總額加大 看病就醫問題 社會文化福利事業的發展與人口老齡化不適應 家庭養老功能減弱等。1 勞動力減少 中國老齡化嚴重未來十年20 24歲年輕勞動力規模將減少30 出生率下滑中國老齡化嚴重,中...

中國人口老齡化標準,世界人口老齡化標準和中國人口老齡化標準分別是什麼

這是聯合國制copy定的標準,中國沒有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0 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 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世界人口老齡化標準和中國人口老齡化標準分別是什麼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