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原理

2021-03-07 08:01:24 字數 4907 閱讀 1119

1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是科學的基礎。為科學理論作指導。其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

科學社會主義是一種基於規律的一種對於可能的社會存在形態的一種推論。是他意識映現物質並反作用與物質的一貫思想的一種體現。

2樓:

簡述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

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即物質與意識關係問題;1)第一性問題(本體論問題):何者為第一性;2)同一性問題(認識論問題):二者是否有同一性。

2.簡述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及其歷史形態。

物質(存在)第一性,意識(思維)第二性,物質(存在)決定意識(思維);1)樸素唯物主義;2)機械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3)辯證唯物主義。

3.簡述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及其基本形態。

意識(思維)第一性,物質(存在)第二性,意識(思維)決定物質(存在);1)主觀唯心主義;2)客觀唯心主義。

4.簡述意識的本質。

1)是大腦的機能;2)是客觀存在的主觀印象。

5.簡述聯絡的客觀性、普遍性及其意義。

聯絡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1) 聯絡的客觀性是指聯絡是客觀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聯絡都是客觀的,而思維中的聯絡是對客觀聯絡的反映,其內容也是客觀的。

只有客觀的聯絡才是真實的聯絡,堅持聯絡的客觀性必須反對唯心主義用主觀臆想的聯絡代替客觀真實的聯絡;2)聯絡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同周圍的其他事物聯絡著;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要素也不是孤立地存在的,都同其他要素聯絡著;整個世界是一個萬事萬物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而不是各種孤立的事物的機械相加。科學和實踐證明,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中各種現象都處在普遍聯絡之中。

堅持聯絡的普遍性,必須反對孤立地看問題的形而上學思維方式。

6.為什麼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

因為新事物不可戰勝:1)孕育於舊事物之中,為舊事物無法克服;2)揚棄了舊事物;3)具有舊事物所不具有的鮮明特點,代表著事物發展方向。

7.簡述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和根本分歧。

對立:形而上學看事物是孤立、靜止、片面的;唯物辯證法看事物是聯絡、發展(運動)和全面的。根本分歧在於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8.為什麼說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1)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和源泉;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認識方法;3)對立統一(矛盾)規律是理解辯證法的關鍵和鑰匙;4)其他規律和範疇是對立統一(矛盾)規律的和具體化。

9.簡述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關係。

同一性:矛盾雙方互相聯絡,互相吸引的性質;鬥爭性:矛盾雙方互相離異,互相排斥的性質。

關係:1)區別,鬥爭性絕對,無條件性,打破條件;同一性相對,有條件性,無法打破條件。2)聯絡(不可分割),鬥爭性是同一性的基礎;鬥爭性寓於同一性之。

錯誤:形而上學,絕對對立或絕對同一。

10.簡述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係原理,要求人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1)所謂「兩點論」就是要求人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即必須全面地看問題,否則就會導致片面性,犯「一點論」的錯誤。2)所謂「重點論」就是要求人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在堅持「兩點論」的前提下,又必須分清主次,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必須集中力量解決重點問題,否則就會犯「均衡論」的錯誤。

3)「兩點論」和「重點論」是辯證統一的。「兩點論」中有主次,它包含著「重點論」;「重點論」中有非重點,它包含著「兩點論」。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既要全面地處理好各種社會矛盾,又要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這就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

11.簡述實踐的含義、特點和基本形式。

含義:實踐是主體對客體能動的反映。它主要有如下特點或性質:

1)客觀性;2)能動性;3)社會歷史性;4)直接現實性。有以下三種基本形式:1)生產實踐;2)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3)科學實驗。

12.為什麼說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

1)認識的本質是以實踐為基礎的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與動力,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3)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作為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認識路線;4)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堅持可知論,肯定人類認識能夠正確反映世界。實踐是對不可知論的最有力的駁斥,因為實踐的成功可以證明認識的真理性。

13.簡述實踐與認識的關係。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實踐是認識的**。認識產生於實踐的需要;只有在實踐中人們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一切真知都**於實踐。

2)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提供大量有關的經驗材料以及新的認識工具;實踐還改造了人的主觀世界,鍛鍊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了認識的發展。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物質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它是聯結主觀認識和認識物件的橋樑,因而能把認識與物件相對照,判定認識是否正確。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指導實踐,有效地改造世界。

14.簡述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共同點和根本區別。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都堅持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可知論,這是它們的共同點。2)它們在認識如何產生和發展等問題上有原則的區別。二者的根本區別是:

首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科學的實踐觀引入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脫離實踐考察認識問題,不理解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其次,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認為認識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辯證過程;而舊唯物主義認識論不懂得認識過程的辯證法,把認識看成是一個從客體到主體的單向過程。總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舊唯物主義認識論是直觀被動的反映論。

15.簡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關係。

1)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是人們對事物的各個片面、現象和外部聯絡的反映,包括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階階段,是對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絡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2)關係: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有質的區別的兩個階段,同時它們又是統一的。

(1)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2)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3)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

感性認識是在理性認識參與下進行的,並且要通過理性認識的形式表達出來。理性認識包含感性材料,並通過一定的感性形式來表達。(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辯證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它們在實踐中產生、發展,在實踐中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16.簡述認識過程第二次飛躍的重要性和正確實現這次飛躍的條件。

1)從理性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2)實現這一次飛躍的重大意義是:第一,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只有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才能實現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理性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3)要實現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必須具備如下條件:(1)要從實際出發,堅持一般理論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2)要把關於事物的認識與主體的需要結合起來,確定行動的目的和計劃。 (3)要使理論為群眾所掌握,轉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4)在理論轉化為大規模的實踐以前,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試驗,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可能使大規模的群眾實踐取得成功。

17.簡述真理的含義及其客觀性。

1)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它是正確認識,不是事物本身,其形式是主觀的。2)真理的客觀性是指:

第一,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真理中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3)真理是客觀的,因而真理是沒有階級性的。

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在真理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

18.簡述真理和謬誤的關係。

1)真理和謬誤是對立的。真理是人們對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謬誤是人們對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範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不能混淆。2)真理和謬誤又是統一的。

第一,真理和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第二,真理和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真理向謬誤的轉化主要表現在:

真理是具體的,如果超出了其適用的條件和範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如果把真理性的認識從完整的科學體系中孤立出來,真理也會轉化為謬誤。謬誤向真理的轉化主要表現在:謬誤是正確認識的先導,人們可以在糾正謬誤中獲得真理。

19.簡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的辯證統一。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黨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應用和具體體現。2)它們的統一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理解:第一,物質世界是客觀的,人們只有按照事物的本性去認識和實踐;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因此,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第二,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人們的認識只有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其本質和規律。因此,必須實事求是,即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獲得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並作為行動的嚮導。

第三,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個標準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因此,必須相信實踐的權威,堅持以實踐為判定一切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同時,實踐和真理都是發展的,實踐有侷限性,真理有相對性,所以要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髮展真理,這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根本保證。第四,堅持黨的思想路線還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只有集中群眾的意見,並回到群眾的實踐中檢驗和發展,才可能真正做到實事求是。

20.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群眾路線是一致的?

1)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的理論基礎。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和體現。2)二者的一致具體表現在:

第一,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也就是從群眾中來的過程,即深入群眾,把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形成領導的意見的過程。第二,從認識到實踐的過程,也就是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即將領導的意見轉化為群眾的實踐,並在實踐中檢驗、修正和發展這些意見的過程。第三,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迴圈往復無限發展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過程,從而使領導的意見在群眾的實踐中不斷完善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b b b b d c a d b a d b b c b b c b c c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指路明燈,他以建設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為最終...

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實質馬克思主義本質特徵

是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的學說 科學地揭示這一規律,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它一切理論的獨有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和靈魂,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是貫穿於馬克思主義整個思想體系的一條紅線,馬克思主義的全部學說都同這一規律緊密聯絡著,都是對這一規律的證明或運用,都是以這一規律為思想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哲學作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作業

你自己買書看吧 打字會 的!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它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各有其特點。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