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道

2021-05-24 09:25:06 字數 5959 閱讀 5573

1樓:東方採楓鍾希

「天道」的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

多層含義:

1、猶天理,天意。

2、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3、指顯示徵兆的天象。

4、氣候,

天氣5、時光,時候。

6、局勢,形勢。

7、佛教所說六道之一。

盤古有訓:「縱橫六界,諸事皆有緣法。凡人仰觀蒼天,無明日月潛息,四時更替,幽冥之間,萬物已循因緣,恆大者則為『天道』」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的特點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道就是減少有餘而補充不足。

《左傳·昭公17-18年》子產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西漢人劉向《管子》中,《重令》有言:「天道之數,人心之變。」遵循天道並得人心,戰爭一旦爆發,「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中國古代道學中有:「修道最終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為天道」。

佛教中關於天道:「通一道,而齊萬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預知到一些事情的發展軌跡,因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

2樓:閃忠六衣

中國哲學範疇。字面的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由於人們對天的解釋不同,所以對天道的理解也不相同。

天道常與人道對稱,人道一般指人類行為的規範或規律。中國古代哲學家大都認為天道與人道一致,以天道為本。一些哲學家主張,天道是客觀的自然規律,天人互不干預。

如子產認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荀子主張「

明於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類應「制天命而用之」。另一些哲學家則認為天有意志,天道和人事是相互感應的,天象的變化是由人的善惡引起的,也是人間禍福的預兆。還有一些哲學家認為天道具有某種道德屬性,是人類道德的範本,天道是人類效法的物件。

天道與人道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歷代的解釋或有出入,但大體不出以上幾種基本觀點。

3、猶天理﹐天意。

4、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5、指顯示徵兆的天象。

6、氣候﹐天氣。

7、時光﹐時候。

8、局勢﹐形勢。

9、佛教所說六道之一。

佛經,上古-----天道

盤古有訓,縱橫六界,諸事皆有緣法!凡人仰觀蒼天,無明日月潛息,四時更替,幽冥之間,萬物已循因緣,恆大者則為"天道"

中國古代道學中有

「修道最終之境,乃天之大道也」

故為天道!

聖人

聖人的罪過就是生前誰也不理解,死後才明白。

3樓:空良翰路軒

天道」是一個多義項:1、其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2、天道是一個國學的範疇;3、《天道》是一部電視劇的名字;4、《天道》是中青寶網開發運營的一款網路遊戲;5、張守志的**《天道》;6、作品人物帶有「天道」二字。

含義1.猶天理,天意。

2.指自然界變化規律。

3.指顯示徵兆的天象。

4.氣候,天氣。

5.時光,時候。

6.局勢,形勢。

7.佛教所說六道之一。

出處盤古有訓:「縱橫六界,諸事皆有緣法。凡人仰觀蒼天,無明日月潛息,四時更替,幽冥之間,萬物已循因緣,恆大者則為『天道』」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天道的特點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道就是減少有餘而補充不足。

《左傳·昭公17-18年》子產曰:「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西漢人劉向《管子》中,《重令》有言:「天道之數,人心之變。」遵循天道並得人心,戰爭一旦爆發,「戰可以必勝,而守可以必固」,「此正天下之道也」。

中國古代道學中有:「修道最終之境,乃天之大道也,故為天道」。

佛教中關於天道:「通一道,而齊萬道,此道即天道也。」感悟天道可以預知到一些事情的發展軌跡,因為所有的事物究其根本必有同一道理,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

4樓:單晚竹剛雁

所謂天道就是已存之過去,既定之現在,和預生之未來.天地間一切事物,已經存在的,和現在正發生的,以及未來要決定的.這些總合起來就是天道.

其他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是說,做事要留一線.不能太過堅持.

古之道魔.道講究天道,就是為了追求一線天機之未來.損有餘而補不足.

而魔,多為偏執,堅持己之意志.認定一切.這就絕了自己的一線天機,即便是以意志勝過天也是天道崩潰,一切不存.

世界重演.

古說道魔一線之間,就是說在追求堅持之中,存一份自然取捨之心.既為天衍四九.把握天機一線.

全在這份取捨.取追求舍自己,為補全大道五十成天道.取自己舍追求.

即為聖人,把握天機一線.永存於世界之間.全取,則五十滿一.

天道崩潰,世界重演.兩者皆棄,則為天道之一.

聖人無罪過,有罪過的只是自己.

5樓:益楊氏鐵綾

天道天界分為欲界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在欲界天中,享福及壽元是很大的,沒有像人間的生苦、老苦及病苦。

欲界天的眾生,入胎時是男女一對一對地投生於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開時,他們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並不需日、月來報時,而以花開花合為一天。

這一道中的眾生一生享樂不盡,有一個佛經中的故事與此有關。在釋迦如來在世時,他有一個**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經》便是為他而說的一部**教法。這個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叫「海生」。

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職業為醫師,而且醫術十分高明,受著眾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時,由於其高貴地位,通常都騎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舍利弗。

由於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師,他竟然不顧儀態地、連跌帶滾地由象背直接撲倒地面上向**頂禮。所以,這個海生醫師,可說是一個敬師的模範。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卻死在其師舍利弗在生時。

在死後,海生因其善業力而生於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師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為他說法教學。在見到前生為海生醫師的天男時,舍利弗正欲趨前向他說法開示,但這個天男只向舍利弗揚了一下手示意,便馬上繼續玩樂去了。

這並非是因為天男不記得舍利弗。相反地,由於其業力,天男能清楚記憶其前生的事,卻因天界之樂實在**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剎那間揚手向極為敬重的老師打招呼,便又迷失於極度的享樂之中。這個情況,就有點兒像我們在**極為精彩的電視節目時,親友來往我們亦只會略為應酬一下的情形。

我們仔細想一想,一位本來至為敬師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何況是我們呢?由此可見,天界雖為六道中福報最大的一道,但卻並非修持佛法的一個有利地點。正由於此原因,我們求生於淨土中,而不求生於天界享樂。

天界雖無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眾生在死前,一樣有極可畏的痛苦。他們的壽元雖極長,但始終亦難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時,他們的善業福報皆用盡了,下一生多投生於三惡道中。

在死前的一段時間,天界眾生會出現天人五衰的情況,例如其身上的花會枯謝、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來自然散發香氣之身現在發出陣陣體臭及身上開始流汗。於此時,其天界友人都會遠遠避開他,任由他一個孤獨地等死。由於天界眾生自然有神通力,他們能預見下生將墮惡道。

我們試想想,我們不知下一生會投生何處,尚會怕死貪生。天界眾生天生愛乾淨,而且一生享樂,在預見將生為汙穢的畜牲、地獄或餓鬼道眾生時,他們的恐懼及無依感是多麼的大呢!

聖人是達到自身的品德與法界的法則融為一體,智慧自在變通。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悟。與一切眾生和世間永珍融洽無間自然和睦相處,內心光明如日月在冥冥之中化育眾生,他的品德有多麼崇高偉大是凡夫俗子永遠不能明白也無法真正明白的。

罪過就是罪行;過失,錯誤。

6樓:匿名使用者

天道是為天界,乃最理想的投生去所。此道中人,無體無形,生活幸福無愁,一生美滿,但最終墜離此道時,痛苦更甚。而佛經裡也說道,所謂的「天人」,其實就有三種,一種叫做「假名天」,也就是過著人王等帝王之家的生活;一種是「清淨天」,就是修行到阿羅漢果位的行者,可以過著像清淨天人一樣的生活;第三種就是真正天道的有情眾生,也就是所謂的「天人」。

《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天人身體極為清淨,不受塵垢染汙,就像琉璃一樣充滿著光明,兩眼更是清澈明亮。只要心有所想,就能心想事成,因而心態上能時常保持歡悅適意。平日更以仙樂作為娛樂,乃至飲食衣物,就似魔術幻化一樣,只要心念一動,就應念而至。

真正極樂世界也!《長阿含經》裡則以「天有十法」來描繪天人的殊勝境地:1.

飛去無限數,2.飛來無無限數,3.去無礙,4.

來無礙,5.沒有**骨體筋脈與血肉,6.身上沒有大小便利以及所有不淨的排洩物,7.

身體不疲倦,8.天女不生產,9.天眼清明,10.

身上的光色可隨意變化顯現,不像人間雖有種種不同有色人種,但這些色種又不是人可以自行決定,因此會產生諸多煩惱。天界生活至善至美,人人嚮往,據《辯意長者子經》的記載,行五事可以生天界,1.慈心,不殺生而令眾生心安;2.

賢良,不但不偷盜,更能佈施濟貧;3.貞節,不犯邪淫,而能護持戒律;4.誠信,不欺騙他人,而防護不犯口業中的四過;5.

不飲酒。這五善其實也就是在消極的不犯五戒之外,更積極地行五善事。至於修習禪定,則是投生色界、無色界的基本條件。

天界眾生遍及色,欲,無色三界,共二十八天,欲界有六慾天,色界有四禪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欲界六慾天的男女間有婚姻,相交多為神交。如四天王中的忉利天以氣和合陰陽,焰摩天互相靠近即可,兜率天以牽手為交,化自在天彼此對視,此界的生活極盡美好,非人所能想象,《大毘婆沙論》對欲界的生活作了如下描述:

「美麗的天女四處遊走,悅耳的天樂時時擊奏,曼妙的花葉茂盛、香氣氤氳,果實繁多、光淨甘美。」色界眾生對欲不再執著,但尚未完全擺脫形的束縛,不似欲界眾生般追求淫慾,以光明為語言食物,已無男女分別,身心達到較明靜的境界。而無色界的眾生,則完全超越了物質世界的束縛,是遠離了物質色相修行四無色定的有情眾生死後所生的天界,此界之人已達到無男無女,無色無相,無慾無求。

但是天道眾生雖然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也因為過於安逸,而失去修學佛法的因緣,《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欲界天眾生因為耽於淨妙的五欲,所以心常狂惑;色界天眾生則耽溺在禪定的喜樂中,不想出離;無色界天眾生,卻因無色身,而無法修行。不過對於天道眾生來說,最大的苦惱是在享受完天道的福報之後,就會經赤所謂「天人五衰」的階段,再度墮入六道輪迴中。而且因為他們在天界只享福而未修學佛法,也沒有機會培福、造福,所以命終之後往往命運乖舛。

據《大智度論》的記載,無色界因著於樂境,命盡之後,墮入欲界,受禽獸形;色界諸天則從清淨處墮落之後,還受淫慾而生不淨中;至於欲界六天,則因著於五欲,而墮地獄受諸種苦痛。所謂的天人五衰,意指天人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異象。五衰又有大五衰、小五衰兩種。

大五衰之一是衣服垢穢,本來天人的衣服光潔曼妙,但命終時,就會開始生出髒垢。二是頭上華萎,天眾平日總是頂著明媚的華冠,但命終之際,這些華冠都會慢慢凋萎。第三是腋下流汗,照說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淨的,但命終時,兩腋就會開始流汗。

第四是身體臭穢,香潔的身體不再,而發出難聞的氣味。第五則是不樂本座,本來天人過的是最安樂的生活,但是到了命終,卻不安於座,甚至感到厭倦不耐。小五衰則包括曼妙的天樂不再響起、身上自然散發的光芒逐漸褪散、洗浴的水居然會沾在天人滑膩的凝脂之上,同時對妙欲之境起了戀戀不捨的心,以及原本無礙的天眼也受了影響,無法像以前一樣普照大千世界。

關於「天人五衰」,《法句譬喻經》有就有一則關於帝釋天的故事。帝釋天在命終時,知道自己即將墮入世間,受胎成為一個做陶人家裡蓄養的驢子。就在他身體逐漸出現大五衰現象,憂心忡忡之時,幸好他及時想起佛陀是三界之中唯一能濟人苦厄的救主,所以趕緊到佛陀處求法,當他正專心一意虔敬皈依佛法之時,發現自己竟然在一瞬間已到了做陶人家的驢腹裡;還好這頭驢子不知為何突然掙脫繩索四處亂竄,弄壞了主人完成的許多陶製作品,主人一怒之下痛打了驢子一頓,並傷及腹內的幼胎,帝釋天因此逃過一劫。

感念佛陀的威德力,帝釋天不但得悟無常的意義,更加精進奉持解脫之道,成為喜聞佛法、護持佛法的**神。也因為天人平日過著極為享樂的生活,平均壽命又極長,以最短的四大王天為例,是以人間五十歲為其一晝夜,估計可享壽五百歲;而在這種壽命長、生活享樂的狀況下,天界眾生很容易產生「常、樂、我、淨」的顛倒想,所以一旦到天人五衰的境界,很少不起瞋心的,也就很難不墮入惡道了。因此在六道當中,天道誠然只有樂沒有苦,但是樂盡之後的苦,卻也是沒有修行的天人難以承受的,較諸人道的有苦有樂,也有修行助道的因緣,長遠來看,天道眾生反而有其不幸。

什麼是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怎麼理解

天道酬勤,漢語成語,拼音是ti n d o ch u q n。意思是 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穫,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穫。天 指 上天 道 指 規律 天道 可以引申為客觀的規律 酬 可解釋為 實現志願 即酬答 回報,勤 為 勤奮 就...

什麼是天道什麼是地道什麼是人道

天道酬勤 這個copy成語的意思是 上天偏愛bai於du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zhi一定會有所回報,也說明了dao 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這句話出自於 論語 天 指 上天 道 指 主張 酬 可解釋為 實現志願 勤 為 勤勞 所以總的意思是說 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

天道是什麼

天道的字面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1.猶天理,天意。2.指自然界變化規律。3.指顯示徵兆的天象。4.指顯示徵兆的天象。5.時光,時候。6.局勢,形勢。7.佛教所說六道之一。天道,即使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