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青藏高原崛起會影響氣候環境

2021-03-07 22:18:08 字數 5363 閱讀 6771

1樓:匿名使用者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南起27°n,北止40°n,縱跨緯度13°;總面積約29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幾乎佔冬季中緯度對流層厚度的1/3以上,成為中緯度大氣環流中的一個龐大的障礙物。對我國及世界氣候環境的變遷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青藏高原對中國氣溫分佈的影響 受緯度、海陸分佈和地勢起伏的影響,我國氣溫分佈總的特點表現為南暖北冷,溫差較大,而青藏高原的影響,使我國氣溫分佈產生極大的變化。 (a)西部地區夏季出現了與南熱北冷的緯度變化規律相反的南冷北熱現象。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雖然等溫線平行於海岸線,但仍有南熱北冷的變化規律。

而西部地區的青藏高原由於地勢高峻,夏季原面平均氣溫低於北部的塔里木盆地。同時高原北部邊緣山地又對塔里木盆地熱量散發產生阻滯作用,使之成為夏季全國最熱的地方。而高原地區卻成為夏季全國之冷極。

(b)高原東部的雲貴高原由於處於冬季西風帶的背風位置, 出現「死水區」,南部又受西風南支氣流北上的影響,冬季不冷,氣溫較高天氣別具一格。昆明有「春城」之稱,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此。 (c)高原地區氣溫受地形影響等溫線表現出明顯地與等高線吻合的特點,打破了冬夏季我國氣溫的變化規律。

(d)高原地區由於地高天寒,長冬無夏,7 月份平均氣溫仍低於8℃。全年活動積溫<2000℃≥10℃的持續期少於100天, 部分地區全年日均溫都在0℃以下,活動積溫為零。可以劃分為高原寒帶、 高原亞寒帶和高原溫帶三個溫度帶。

2樓:匿名使用者

影響氣候環境指的是影響青藏高原的環境還是其他地方的環境?

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對中國氣候有哪些影響

3樓:匿名使用者

青藏高原地勢高聳,範圍廣闊,作為一個抬升的巨大熱源(匯),給大氣輸送了大量的熱量和水汽,其熱力和動力作用強烈影響著東亞乃至全球的大氣環流。青藏高原對大氣的加熱作用在夏季風環流的形成、暴發和維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驅動作用;高原動力、熱力效應亦是長江流域季風梅雨帶水汽輸送機制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初步計算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青藏高原中、東部熱源呈減弱趨勢,此結論與東亞季風年代際減弱的特徵比較吻合。高原大氣熱源的年代際尺度變化亦在更大範圍影響亞洲季風變化的特徵。

高原雪蓋和冰川對長期天氣和氣候有很重要的影響,青藏高原冬、春季積雪異常增多會導致隨後夏季風減弱,並進而影響中國降水分佈的變化。與冰雪密切相關的高原地表大範圍反射率變化能夠引起東亞乃至更大範圍區域的氣候變異。統計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區冬春季積雪多(少)對應著初夏6月份長江中下游以北的降水增加(減少),以及華南、青藏高原及長江上游地區的降水減少(增加)。

就夏季6—8月總降水量而言,青藏高原春季4月加熱與夏季中國江淮流域的降水呈現出明顯正相關,而與我國華南和華北地區的降水有顯著負相關。

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最為重要的水源涵養區,直接關係著下游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數億人民的用水問題。近幾十年來,在全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綜合影響下,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近50年,三江源地區明顯變暖,冰川退縮,湖泊水位下降,湖泊溼地面積日益減少,源頭水量逐年減少,河流溼地呈現萎縮,沼澤溼地大面積縮小,水源涵養功能下降,草場退化、土地沙化加劇,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和破壞,水土流失日趨嚴重等。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化對青藏高原的氣候與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要影響。

青藏高原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對氣溫的影響

1.機械阻擋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積大、矗立在29°?d40°n間,南北約跨10個緯度,東西約跨35個經度,有相當大的面積,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過7000?d8000m,佔據對流層中低部,猶如大氣海洋中的一個巨大島嶼,對於冬季層結穩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氣是一個較難越過的障礙。

從西伯利亞西部侵入我國的寒潮一般都是通過準噶爾盆地,經河西走廊、黃土高原而直下東部平原,這就導致我國東部熱帶、副熱帶地區的冬季氣溫遠比受**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島北部為低。表6?10中a、c、e三站位於印度半島北部,其冬季各月平均氣溫皆分別比同緯度、同高度的b、d、f三站為高,其中尤以c、d兩站的差異最大。

這是由於d站沅陵正位於高原以東的平原上,寒潮暢通無阻,而c站德里又位於高原以南的正中地位,屏障效應十分顯著的緣故。

冬季西風氣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別沿高原繞行。從冬季北半球700hpa與500hpa月平均氣溫圖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側暖於東北側,高原南半部,則東南側暖於西南側,這顯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響所致。因西風在高原西側發生分支,於是高原西北側為暖平流,西南側為冷平流,繞過高原之後,氣流輻合,東北側為冷平流,東南側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對南來暖溼氣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不過暖溼氣流一般具有不穩定層結,比冷空氣易於爬越山地。從夏季月平均氣溫分佈圖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東北部阿薩姆兩個地區總是有兩個伸向**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溼氣流越過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這是形成雅魯藏布江谷地由東向西伸展的暖區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滯作用對氣溫的影響,不僅出現在對流層低層,並且波及到對流層中層。根據我國衢縣與同緯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氣溫的比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層的氣溫皆是衢縣低於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異更大。

2.熱力作用

將青藏高原地面的氣溫與同高度的自由大氣相比,冬季高原氣溫偏低,夏季則偏高。根據觀測資料分析計算表明,高原地-氣系統逐月向四周大氣輸送的熱量如表6?11所示。

從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氣向高原地-氣系統提供熱量,這時青藏高原是個冷源,其強度以12月、1月份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氣吸收熱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個強大的熱源,其強度以6、7月份為最大,向四周大氣提供熱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論,青藏高原地-氣系統是一個熱源。

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區偏於高原的西部。夏季的暖區範圍很廣,整個對流層的溫度都是高原比四周高,再往高層暖區範圍擴大,到了100hpa層上,溫度分佈出現高緯暖、低緯冷的現象。

從青藏高原的地面氣溫看來,具有如下特點:

(1)地球的第三極地: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氣溫特別低,它雖位於副熱帶、暖溫帶的緯度上,但在高原主體北部祁連山以及巴顏喀拉山東部1月平均地面氣溫出現-16?d-18℃的閉合等溫線,盛夏7月尚有大片面積平均氣溫<8℃,冬夏皆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平均氣溫低18?

d20℃。

(2)氣溫日、年較差大:青藏高原上地面氣溫日較差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地區和四川盆地都大,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氣更大,氣溫年較差亦比同高度的自由大氣為大,但因海拔高聳,比同緯度東部平原則稍小。

(3)氣溫季節變化急,春溫高於秋溫:青藏高原上春季升溫強度大,特別是當積雪消融之後,雨季未到之前,高原因受強烈的日射,增溫甚快,秋季降溫速度亦快,春溫高於秋溫,例如高原上的班戈4?d10月氣溫差為2.

8℃,而漢口同時期溫差為-1.4℃。

以上這些情況都說明高原氣溫具有大陸性氣候的特徵。

二、高原季風

在青藏高原由於它與四周自由大氣的熱力差異,所造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風系,稱為高原季風。冬季高原上出現冷高壓,冬季出現熱低壓,其水平範圍低層大,高層小,其厚度夏季比冬季大。風的季節變化,一般是高原北側開始最早,高原上次之,高原東側再次,高原南部最遲。

高原季風對環流和氣候影響很大,首先它使我國冬夏對流層低層的季風厚度增大。我國西南地區冬夏季分別處在青藏冷高壓環流和熱低壓環流的東南方,應分別盛行東北季風和西南季風,這與由海陸熱力差異所形成的低層季風方向完全一致,兩者疊加起來,遂使我國西南部地區季風的厚度特別大。

高原季風的更大影響還在於它破壞了對流層中部的行星氣壓帶和行星環流。由於高原冬季冷高壓和夏季熱低壓相當強大,冬季厚度可達5km,夏季可達5?d7km,因此從海平面至5?

d7km高度,冬季空氣由高原向外輻散,夏季向高原輻合,加之高原大地形的強迫作用,造成高原上深厚氣層的升降運動,形成強的季風經圈環流。冬季出現與哈德萊環流圈相似的環流。夏季則出現與哈德萊環流圈相反的環流,空氣在高原上升,到了高空流向低緯,下沉,到達地面後折向較高緯度流去,這對南北半球間空氣質量的調整亦有很大的作用。

三、對降水的影響

一、對周邊地區的影響

青藏高原對亞洲降水分佈影響範圍極廣,據最新氣候模式研究結果:如果沒有青藏高原存在,夏季的西南季風只能到達印度洋的南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偏西風和西北風,受下沉氣流控制。因此大陸將是水汽很少的乾燥氣候,即使印度和緬甸,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充沛雨量。

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對大規模氣流的影響,首先誘使熱帶西南季風向印度、緬甸侵襲,造成高原雨季,同時西南季風的一部分長驅深入,到達我國東部形成江南雨區。如果沒有青藏高原,那我國西部的乾旱將更為嚴重,東部也將屬於乾旱氣候。在青藏高原隆起之前,大約距今幾千萬年以前,從我國北方到長江流域都是廣闊的乾旱氣候帶。

二、高原本身的降水分佈

在夏季在青藏高原南坡正當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量特豐,最著名的如乞拉朋齊其年平均降水量超過11000mm,最多年降水量高達26461.2mm,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就有9300mm。西南季風到達高原上空時,水分已經大大減少,因此高原夏季雨量不大。

例如地處喜馬拉雅山脈主峰北麓的定日,海拔約為4300m,年降水量僅為318.5mm,[再跨過高原,降水量更少於100mm。

5樓:匿名使用者

青藏高原隆起強烈地改變了大

氣環流,中國的大西北地區從此在乾旱的內陸 西風氣流的控制之下,降雨減少而蒸發量卻上升,所以生物生存條件逐步喪失, 地表裸露成為巨大的風蝕區,千百萬年來在西風的輸送下,面積達27萬平方公里 的黃土高原終於形成。在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進入黃河干支流,黃河又進行接力 輸送,河套平原、汾渭谷地和黃淮海平原就是這樣形成的。這些地區不僅成為中 華文明的發祥地,而且直到今天,黃淮海平原就仍然養育著中華民族15的人口。

青藏高原對中國成礦條件和礦產資源分佈的不利影響

1、成礦條件和地形條件

中國人均資源少,地區差異大,地質時期由於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導致成 礦條件不好。貧礦多富礦少,共生伴生礦多單一礦少。今天中國不僅人均礦產資 源少,而且開發利用的技術也複雜,成本也相應地高居不下。

中國地形呈**階 梯狀,交通阻隔大開發成本高,唯一的有利之處是因此水能蘊藏量大,但是開發 成本不低。

2、 礦產資源與人口重心分佈嚴重脫離

我國江南地區在行星風繫上屬於副熱帶高壓帶,一般而言應該是乾旱荒漠景 觀。但是由於地質歷史時期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改變了大氣環流,原來雨量豐 沛的北方地區因此變冷變幹,南方變得溼潤適合於農業,因此導致我國的人口重 心,與地質時期形成的礦產資源分佈嚴重脫離。所以我國煤炭資源的23,分佈在 今天生長牧草都有困難的晉陝內蒙交界地區,而消費地則集中在千里以外的南方 人口密集區域。

能源運輸困難和成本問題,是一個長期的制約因素。大秦鐵路是我國北煤南運的 主要通道之一,經過電氣化改造以後,年運力仍然不到1億噸。第二條北煤南運的 鐵路通道朔黃鐵路又在規劃之中。

北煤南運和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所以不可避免,就是因為資源分佈與人口 分佈脫節造成的。看來中華民族未來仍然必須象我們的祖先那樣,凝集全民族的 力量,修建長城和大運河那樣巨大的公共工程,來推進民族生存條件的共同和適 度的改善。任何想要偷懶的想法都是行不通的,任何想要在中國實現歐美日那樣 富裕發達的想法都是沒有根據的。

青藏高原環境變化對中國氣候有哪些影響

青藏高原地勢高聳,範圍廣闊,作為一個抬升的巨大熱源 匯 給大氣輸送了大量的熱量和水汽,其熱力和動力作用強烈影響著東亞乃至全球的大氣環流。青藏高原對大氣的加熱作用在夏季風環流的形成 暴發和維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驅動作用 高原動力 熱力效應亦是長江流域季風梅雨帶水汽輸送機制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初步計算結果...

為什麼高原有那麼多湖,為什麼青藏高原多高原湖泊。

青藏高原是全國湖泊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其湖泊面積佔到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5 以上。這一地區湖泊密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湖泊的成因,二是湖泊的發展。從成因上看,湖泊的形成需要封閉的湖盆和充足的水源。青藏高原內部在新生代經歷了非常強烈的構造運動,形成了許多斷裂帶,而許多大型湖泊其湖盆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構...

青藏高原為什麼適合發展畜牧業

畜牧業的發展需要很多條件,青藏高原氣候比較適合草類生長 在疾病防控這塊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青藏高原青藏的很 從自然條件方面,說一說青藏地區為什麼適合發展畜牧業 高寒氣候形成天然高山草場,有優良的畜牧品種適合高山寒冷氣候下生長 地廣人回稀,有大片草場來發展畜牧業答 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放牧經驗豐富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