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愛情看法長恨歌裡的著急寫的好的追加懸賞

2021-03-08 01:15:46 字數 4070 閱讀 6600

1樓:匿名使用者

《長恨歌》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對唐明皇和楊貴妃愛情故事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對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的歌贊和嚮往,對李楊愛情悲劇結局的同情、惋惜和感傷,流露了對一去不復返的開元盛世及開元盛世的締造者唐玄宗的懷念之情。至於為什麼主張詩歌諷渝現實的白居易能寫出懷念歷史上一度昏庸的玄宗、同情事實上不一定值得讚美的李楊愛情的詩,一些研究者認為,主要有兩點思想基礎,一是在中唐時期流傳著談論開元遺事的風氣,其中滲透著人們對玄宗的懷念之情;二是與白居易個人感情經歷有關。

先談第一點。

安史之亂後的中唐,藩鎮割據於內,吐蕃(又讀作bo,音「播」)侵擾於外,宦官專權於朝,人民生活每況愈下。人們不滿於現實的**和動亂,嚮往著太平盛世,希望一個有能力的皇帝改變這種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免產生對盛唐之世的懷念。

杜甫《憶昔》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玄宗在位45年,雖然他後期昏憒,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有作為的皇帝,杜甫詩中所說的前所未有的盛唐之世正是產生在唐玄宗「旰食霄衣」(《長恨歌傳》)勵精圖治的開元時期。

人們懷念盛世,就必然想到玄宗。即使他後期驕縱淫樂,導致了安史之亂,但人們大都認為他是一個受奸臣矇蔽的「英主」,而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玄宗一生前後期的所作所為,給人們提供了王朝興盛衰亂的歷史教訓,也留下了大量值得懷念的東西。

各種原因促使當時社會上形成一股談論開天遺事的風氣:「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元稹《宮詞》),「鄉村年少生離亂,見話先朝如夢中」(韋應物《與村老對飲》),「問事愛知天寶裡,識人皆是武皇前」(王建《贈閻少保》)。而楊妃又是和後期的玄宗、和盛唐歷史密切相聯的人物。

玄宗對她的無比寵愛,她和玄宗的關係,是構成玄宗形象的一個重要部分。她被當作安史之亂的「禍根」而處死,確實給玄宗帶來了巨大痛苦。晚年的玄宗,被尊為太上皇,受肅宗的猜忌和監督,身居西內,身邊「無一舊人」。

在人們對盛世、進而對玄宗懷念的基礎上,不能不對玄宗這種淒涼孤寂的晚景表示同情;對於玄宗對楊妃的深情--在封建帝王說來極為罕見的「鍾情」和「專一」,表示讚歎:對他們的悲劇結局表示同情、惋惜和感傷。而在事變過後,痛定思痛,在對歷史的回顧和反思中,「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無策印空多」,「未必蛾眉能破國,千秋休恨馬嵬坡」(徐夤《開元即事》)等為楊妃鳴不平,對楊妃抱有同情之心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於是民間產生了大量關於楊妃、玄宗的愛情傳說。

從《長恨歌傳》言「……暇日相攜遊仙遊寺,話及此事,相與感嘆。質夫舉酒於樂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潤色之,則與時消沒,不聞於世……』」看,《長恨歌》是根據民間傳說加工潤色而成的。

即《長恨歌》所流露的感情,是那個時代許多人所共有的感情。

《長恨歌》寫作的基礎之二,是白居易個人的戀愛經歷和愛情理想。白居易36歲結婚。據一些專家考證,白晚婚的原因是他青年時代在徐州符離有一個情投意合的姑娘,由於姑娘的家庭地位不高,社會上等級門第觀念的阻隔,使他們終究沒有能正式結婚而為社會承認,這給詩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直到詩人後來離開符離與這位女友永別後,還一直眷戀著她。白居易的《長相思》、《寄湘靈》、《感情》、《花非花》等詩都對此有所流露。詩人曾這樣沉痛地寫道: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 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潛別離》)白居易寫作《長恨歌》時35歲,即已經離開了這位女友還未與後來的楊氏夫人結婚之時。詩人飽嘗了相思的苦痛,渴望著真摯的、永不分離的愛情。因此,在對李楊愛情的民間傳說為基礎的創作中,他融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出世之才對這些「希代之事」進行了加工潤色,按照自己的愛情理想塑造了李楊形象。

在對李楊的無休無止、綿綿不絕的刻骨相思的刻畫中,傾注了自己的願望與苦痛;希冀與追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賦予主人公以堅守信義和生死不渝的品質。在朝朝暮暮的思念、上天入地的尋找中,把李楊愛情昇華到理想的高度,使之符合於自己的觀念。這就是白居易寫作歌頌李楊愛情的《長恨歌》並且寫的如此感人的思想基礎。

2樓:匿名使用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對李楊愛情批判的內容有哪些

3樓:鉚釘錢包

《長恨歌》的實際寫作當中,他服從了民間愛情故事所表達的人類

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慾望。這樣,整個故事便具有了更為深刻複雜的

涵義:既寫了真美,又寫了真惡,並將兩者直接聯絡在一起。

長恨歌,白居易是如何看待李楊愛情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長恨歌》的實際寫作當中,他服從了民間愛情故事所表達的人類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慾望。這樣,整個故事便具有了更為深刻複雜的涵義:既寫了真美,又寫了真惡,並將兩者直接聯絡在一起

談談長恨歌李楊的愛情悲劇的原因

5樓:子賎

可將詩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盡日君王看不足」,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紀。貴紀進宮後恃寵而嬌,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覆渲染唐玄宗得貴妃後完全沉湎於歌舞酒色。

開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領著全詩。第二層從「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寫安史之亂,玄宗逃難,被迫賜死貴妃,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有意將因玄宗荒淫誤國所造成的安史之亂進行了淡化處理,對二人的生離死別則著意形容,讀者受到的是悲劇氣氛的感染而不是歷史的理性批判。

陳鴻《長恨歌傳》「懲尤物,窒亂階」之說是板著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視為此詩的寫作動機。第三層從「黃埃散漫風蕭索」至「魂魄不曾來人夢」,描述了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行宮見月,夜雨聞鈴,是一片「傷心色」和「斷腸聲」。長安收復以後回朝時,重過馬克,「不見玉顏空死處」。

回宮後,池苑依舊,物是人非,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蕩氣迴腸。第四層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玄宗派方士覓楊貴妃之魂魄,重在表現楊妃的孤寂和對往日愛情生活的憂傷追憶。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上天入地,後終在虛無縹渺的仙山上讓貴妃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再現於仙境。

「情」的渲洩已超脫於帝王妃子間的感情糾葛,而更多地帶有詩人的主觀的理想成分,並早已超出了歷史事實的範圍,將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的矛盾衝突表現無餘。結尾「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句,是愛情的嘆息與呼聲,是對於愛情受命運播弄,和愛情被政治倫理摧殘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時空而進入無極之境。這樣,詩人便以「長恨」表現了愛情的長存,亦即點明全詩的主題。

《長恨歌》李楊愛情悲劇的根源是什麼

6樓:伊芙芙

愛情終歸是需要土壤的。

再美麗的愛情也不能脫離現實環境、也會屈從於現實的壓力。

縱使帝王也不過如此。

國家、人民、江山社稷哪一樣不把愛情壓得飛灰煙滅……

7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玄宗用人上的失誤,導致江山不穩,又急於享樂而且過於沉迷.

以至於有相愛的人,卻不能長想思守.

8樓:老藥工

是悲劇嗎?好好想想呵,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喲

9樓:老語開悅遠

他們光顧沉溺於愛情與享樂中,只百姓於不顧,而身為一國之君的唐玄宗卻不能違背當時的禮法制度。

結和長恨歌中李楊的愛情觀,談談當代大學生的愛情觀。

10樓:匿名使用者

江山美人,只愛美人。視愛情為一切

「漢皇重色思傾國」至「盡日君王看不足」,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於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紀

李榮浩成功求婚楊丞琳,五年愛情長跑終成眷屬,娛樂圈還有哪些神仙眷侶

李榮浩成功求婚楊丞琳,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賀的事情,娛樂圈中也有很多其他的甜蜜情侶。第一對就必須得提到鄧超和孫儷娘娘了,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娛樂圈中夫妻的楷模了,兩個人整天互相調侃,但是又互相喜歡,彼此心疼對方,讓人感覺到兩個人甜蜜的同時,又能分享到他們的快樂。他們也經常陪伴自己的小孩出國旅遊,經常在微博...

李楊字的名字急需,李楊三個字的名字 急需

李風楊 從木從昜。昜 意為 播散 楊 表示 子實帶毛,可以乘風遠播的一種樹木 本義 一種子實可以乘風遠播的樹木 李千楊李楓楊 李曉楊李子楊 李白楊李楊春 楊通 陽 李楊鶴 楊州鶴 淵鑑類函 鳥三 鶴三 引南朝梁殷芸 上揚州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貲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 腰纏...

陳果對愛情的看法

長久的愛情,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愛上同一個人。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擁有一份好的愛情,可是總是很害怕失去並輸掉愛情。因為,人一談戀愛都會自卑。不管你起點有多高,不管平時大家是不是都覺得你是特別好看的男神女神,你在戀愛中都會自卑的,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不管你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哪怕是名垂青史的響噹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