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中的農曆陽曆如何轉換?比如清朝時候的

2021-03-08 03:12:08 字數 5352 閱讀 2871

1樓:

我國的歷法自古就是一種陰陽曆。因為每月初一為新月,十五為圓月,易於辨識,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稱這種曆法為陰曆。直到今天,由於曆法中有節氣變化,跟農業種植活動密切相關,所以「陰曆」在國人尤其是農民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首先,你說「中國古代人是用農曆」。這個說法不很準確。

我們現在把公元紀年法稱之為「陽曆」,就是因為當這種紀年法傳入我國時,我們把我們的傳統紀年法稱之為「陰曆」。

其實,「農曆」與「陰曆」並不是一個相同的概念。農曆,主要是指農民根據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總結出來的二十四節氣、「三九」、「三伏」體系。這個體系之中,結合各地、各業具體情況包括很豐富、實用的內容。

用現在的話語來說,這是相當科學、周密的歷法體系,充分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這在國際上的相關領域裡是公認的。

而「陰曆」,則是中國古代官方用來記載、敘述歷史的紀年法。這一套紀年法,基本上可以說是比較愚蠢的。因為它不是以太陽活動為基本思路,而是以月亮活動為基本思路。

事實上,從對於人類的影響力角度來說,毫無疑問太陽比月亮大得多。「陰曆」的一年四季不能始終準確的表現自然狀況,只好通過「閏年」、「閏月」來調整。更加麻煩的是,因為沒有統一的長遠紀年標準,敘述歷史的時候就會非常吃力。

比如明代人說唐代的事,就要說「唐貞觀若干年,甲午(或甲寅等等)年間」。若是說到前秦的話就不是一般的麻煩了,「齊某公某某年」與「楚某王某某年」是什麼關係,能夠弄清楚的全國也沒有幾個。

2樓:0一路嚎叫

中國古代不使用陽曆,只是用陰曆,沒有,自然就不用轉換了。

2023年1月1日中華**開始使用陽曆。

在此之前大多數中國人壓根不知道啥是陽曆。

畢竟中國人不認為是**教上帝創造的世界。誰鳥他。。。。

農曆和陽曆轉換有什麼規律啊?

3樓:虛_華_滅

農曆與陽曆的轉換沒有規律。遵循的規則不同。

農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後一天叫回。農曆十

五、十六、十七天叫王,後天叫王。所以,春節的第三十天不是每年的同一天。陰曆的基礎是「迴歸年」和「新月」。

「迴歸年」是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365天,5小時,48分46秒)。

「新月」是指兩個連續的新月或兩個滿月之間的時間,即29.5306(29天12小時44分3秒)。由於只有354.

3672個「新月」,12個「新月」與365.2422個「返年」之間的差異超過10天,並累積為閏月。早在公元前

五、六世紀的春秋時期,中國曆法就採用了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但中國曆法與藏曆和韓歷不同,後者通常相差一兩天。

農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度和缺度為月計量單位的。它把新月作為第一天,月亮作為第十五天(月亮的第十六天),月亮作為第二十九天(月亮的第三十天)。然而,目前的年表通常用公曆的日期來表示。

如果要將公曆日期轉換為公曆日期,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法:一種是查詢新編譯的公曆,例如,公曆是2023年6月8日則農曆是六月十日。

4樓:天寂無痕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開始引進西方的公曆,俗稱"陽曆",「新曆」,名稱與中國原有的歷法相對應,新中國成立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也就是公曆(陽曆)。

而陰曆也叫太陰曆,主要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其實古代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已陰曆(月亮)為主,但也考慮了太陽的活動規律(二十四節氣),所以嚴格講應該是陰陽合曆,中國曆法獨有的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是重要的參考,所以人們又把陰曆稱為「農曆」;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曆設定的。

5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經驗, 這個演算法非常複雜. 經過查詢,終於得到一些資料, 在此願與大家分享。

首先陰曆以月為基本單位,一個月以新月出現的那一天為始直至下一個新月出現的前一天。

由於月亮公轉的週期介於29到30天之間,陰曆的一個月也就由新月出現時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

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

與陽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

如春節的前一天常稱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23年的陰曆十二月只有29天。

由於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曆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短11天左右.

為了使陰曆年與陽曆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

大約每十九年要加入七個閏月。

而二十四節氣則是由地球在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確定的。

以每年的冬至為始,每15度為一個節氣。

是故二十四節氣在陽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古時以二十四節氣指導農耕,這就是陰曆又稱農曆的原因。

其中陽曆下半月的十二個節氣又稱為中氣。

中氣出現的時刻和閏月的確定有直接的關係。

陰曆的計算有下列四條規則:

1.所有新月和節氣出現的時刻的計算以東經120度即東八區標準時為準。

但計算2023年以前的陰曆時應以北京即東經116度25分的當地時為準。

2.新月出現的一天為一個月的第一天。

如某個節氣的出現時刻也在這一天,則不論該節氣的出現時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個月中。

3.每年的冬至總是落在這年的十一月中。

從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這一天止的這段時間稱為一歲。

如一歲中有十三個新月出現,則這一歲為閏歲,要加入一個閏月。

4.閏歲中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

因為一歲中只有十二個中氣,所以閏歲中至少有一個月沒有中氣,也存在有兩個月沒有中氣的可能性。

但這種情況下只有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為閏月。

閏月的前一個月為幾月則該閏月稱為閏幾月。

6樓:淞輝

沒有。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也就是365.

2422天)為一年,為曆法方便定為365天(稱為平年),捨去0.2422天,捨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為0.

9688天,將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這一年為366天(稱為閏年,即:2月份為29天),每四百年少3.

12天,也就是少三個閏年,所以逢百年時,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為閏年。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農曆則是以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即:平均29天12小時44分)為一個月,12個月算一年,為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月年,閏月年是383天或384天。

19年7個閏月年。一般情況19年陽曆和陰曆(19被數年)能碰到一起或只差一天。

7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規律,特別是農曆太複雜。對於農曆,天文臺也只得編到2023年。

電腦轉換陰陽曆的方法,是把農曆的關鍵資料存在程式中,如:

農曆某年12還是13個月,每個月是月大還月小,把這些關鍵資料壓在常數中,才能轉換,做死的,沒有公式。

中國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陽曆?

8樓:舞璇瀅

1、是先有陰曆的,從曆法的發展史來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國家如埃及、巴比倫、印度、希臘、羅馬和中國,最初都是用陰曆的。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從黃帝紀年開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至今(2018)是中國傳統曆法開元2023年。

2、我國是從2023年開始採用陽曆的。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2023年),當時的中華****採用公曆作為國曆,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紀年法並行。

2023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擴充套件資料

**時代通行兩套曆法,一套是陽曆,一套是陰曆。本來自從辛亥革命以後,南方的新**就主推陽曆,廢除陰曆。到了2023年北伐勝利,軍閥倒臺,國民黨基本上統一南北,廢除陰曆的口號喊得更響,高層領導和新派人士幾乎把陰曆和所有傳統節日都當成了封建的標誌和阻擋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堅決要求掃蕩乾淨,甚至出臺「紅標頭檔案」,禁止大家按陰曆過節,所有節日都要按照陽曆來過。

可是檔案歸檔案,傳統歸傳統,少數新派在元旦那天過大年,大多數遺老仍然在正月初一過大年,還有一部分朋友不新不舊,兩邊都不得罪,元旦也是春節,春節還是春節,一年要拜兩次年、祭兩回祖、貼兩套春聯、發兩輪壓歲錢,這是**時代一大奇觀,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9樓:ygj地方的

先有陰曆,陽曆在**元年才普及,而陰曆產生的確切日期雖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曆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2023年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統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曆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曆,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的共識,決定使用公曆,把公曆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曆正月初一稱做「春節」,但並未正式命名和推廣。

2023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曆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把農曆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讓人們熱烈地慶祝農曆新年。

10樓:山裡有隻大狗熊

1、古代是一直都用皇帝的年號和所謂「陰曆」來進行記事的。通常而言,此處陰曆應改為「農曆」。常說的農曆是陰陽合曆,月份具有陰曆特徵,節氣具有陽曆特徵。

陽曆在中國古已有之,只不過更通行的是陰陽合曆(農曆),現在用的陽曆是西方陽曆。

2、清朝滅亡之後,取代先前「年號紀年」的是「**紀年」。年號紀年比較常見,例如雍正元年;**紀年,例如2023年為**元年。至今臺灣還在使用「**102年」的紀年法。

而在大陸,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才徹底廢除**紀年,單獨使用公元紀年(西方陽曆)。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11樓:最愛彩虹糖

2023年,中華****採用公曆作為國曆,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紀年法並行。陽曆也就是公元紀年,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2023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是國際通行的紀年標準。

擴充套件資料公元,即公曆紀元,原稱**紀年,又稱西曆或西元,一種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紀年方法。是由義大利醫生兼哲學家aloysius lilius對儒略曆加以改革而製成的一種曆法。2023年,時任羅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頒行。

辛亥革命爆發後次年(2023年),當時的中華****採用公曆作為國曆,紀年方面,公元紀年法與**紀年法並行。2023年9月27日,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國際社會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公曆和公元作為曆法與紀年。但是也並沒有廢除農曆,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曆為準。

中國古代歷史,中國古代歷史表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探索夏代文化的重要遺址。1960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上層發現了一處規模巨集大的宮殿基址,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時間最早的宮殿建築基址。這座基址豐富了我們對商代歷史的認識,同時為研究我國曆史早期國家的出現及特點,提供了最寶貴的資料。宮殿基址位於二里頭遺址中部,高出自然地平以上80釐米...

中國古代有陽曆嗎,中國古代有城堡嗎?

有。陰曆的主要特點是 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迴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 十 五 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 初 七 初...

求中國古代歷史戰爭片,求中國古代歷史打仗的電影。

o o 哈哈 好像你都把問題回答了 外國的也不錯特洛伊,布拉德皮特的大作。諜影重重,三部都是經典。第一滴血,四部都很不錯,史泰龍經典之作。至於黑鷹墜落 拯救大兵瑞恩就不用說了。野戰排,1986年奧斯卡最佳最佳影片。巴頓將軍,1971年奧斯卡最佳最佳影片,堪稱經典之作。亮劍的貌似不錯 此外 二月河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