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是怎樣產生的雷電是怎麼形成的?

2021-03-08 04:32:35 字數 4769 閱讀 1829

1樓:匿名使用者

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捲。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公里,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

雲中電荷的分佈較複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

閃電的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箇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

放電過程中,由於閃道中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衝擊波,導致強烈的雷鳴。 帶有電荷的雷雲與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時,它們之間就發生激烈的放電。在雷電放電地點會出現強烈的閃光和**的轟鳴聲。

這就是人們見到和聽到的閃電雷鳴。

2樓:秋田一

雲中電離出的正負電荷的作用

1 雷電簡介

雷電總是跟隨雷暴高

壓的產生而發生。雷暴高壓是指在成熟階段雷暴的下方,一般都有1個冷性中高壓,這種高壓稱為雷暴高壓。雷暴高壓主要發生在低空暖式氣流及弱垂直風切變中,每個雷暴由1個或幾個單體組成。

在單體的成熟階段,由於下沉氣流中水滴的蒸發作用,使下沉氣流幾乎保持飽和狀態,所以下沉空氣由上層到下層是按溼絕熱增溫,升溫率小;而上升氣塊在上升過程中溫度按幹絕熱下降,因而云底以下直到地面下沉空氣比四周冷,在雷暴單體下方形成1個冷空氣堆,氣壓較高,這個高壓就是雷暴高壓。對於每一個確定的雷暴系統而言,它的增質量值是一定的。因此,在冷空氣堆已完全形成而它的範圍不太大的時候,雷暴高壓表現得最強;當冷空氣堆向更大的面積上延展的時候,雷暴高壓便逐漸減弱;如果沒有新的下降冷空氣補充,就會逐漸消失。

雷暴高壓在初生時範圍較小,強度較弱,以後逐漸擴大增強,一般能維持3~18 h。在高壓的範圍內,大多有雷雨天氣,但也有個別的只有雷電而無降水。

2 雷電的天氣形勢分析

產生雷電的天氣形勢主要有冷鋒、準靜止鋒、高空槽(切變線)、冷渦、副熱帶高壓西側溼區和颱風槽等。經過普查歷史資料可知,宜春市產生雷電的天氣形勢主要有冷鋒型、準靜止鋒型、高空槽(切變線)型和副熱帶高壓西側溼區型。

2.1 冷鋒型雷電

在夏半年,空氣暖溼,冷鋒所到之處,雷電常見發生,一般出現在3~6月。冷鋒雷暴的產生,與冷鋒上空的天氣形勢有關。當850和700 hpa有明顯的槽(或切變線)配合冷鋒過境時,一般有雷暴產生。

但兩者必須靠近或重合時,空氣上升運動強烈,才有利於雷暴的形成。如果高空槽線位置稍導前於地面鋒線,或是「前傾槽」時,在地面鋒線附近暖空氣一側上空受槽後冷平流影響,使大氣層結不穩定,對雷暴產生更為有利。但如果高空槽線導前過多,則冷鋒上為槽後的下沉氣流較強的區域,對雷暴產生反而不利。

另外,空中槽線也不能落後地面鋒線太遠,兩者相距以不超過2個緯距為宜。當高空槽線與地面鋒相交時,在前傾槽的地段,雷暴出現在高空槽後地面鋒前的區域;在「後傾槽」的地段,則出現在地面鋒後空中槽前的區域。

冷鋒雷暴生成與否,還與空中溫壓場的配置有一定的關係。當空中槽後有冷溫度槽,而槽前有暖舌時,雷暴較容易生成。因而在同一條冷鋒的不同地段,可能由於溫度場配置的不同,雷暴就不可能處處都會出現。

只有鋒後冷平流強、鋒前空氣暖而溼的地段,才有利於雷暴的形成 ,反之不利。因此,對於冷鋒雷暴出現的時間,應主要考慮鋒面的移速,以及鋒面與空中槽的配置情況。如果能將冷鋒過境時間預報出來,則就能較為準確地預報冷鋒雷暴出現的時間。

當冷鋒移速較快時,雷暴維持時間較短,反之則較長。

2.2 準靜止鋒型雷電

在夏半年,很多雷電的產生都與準靜止鋒有關。準靜止鋒雷暴多生成在入春以後,主要在3、4月。這時暖空氣勢力逐漸加強,而冷空氣勢力逐漸減弱,它們經常在江南形成「勢均力敵」的狀態。

其天氣形勢是:在地面圖上,準靜止鋒常位於西南地區伸向沿海一帶的倒槽之中,850 hpa上空有鋒區和切變線相配,切變線的偏南一側西南氣流較強,暖溼平流顯著。在700和850 hpa上,有時是西南氣流,有時是伴有冷舌的小槽或低渦東移。

雷暴就常產生在地面靜止鋒兩側,或鋒後850 hpa切變線前的區域裡。準靜止鋒型雷電可以連續出現幾天。隨著準靜止鋒南北來回擺動,雷電可以反覆出現,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一般在1~2 h,很少超過3 h。

準靜止鋒雷電多在夜間出現,這是因為一到夜間,雲頂的強烈輻射冷卻,使氣層反而不穩定,加上夜間鋒後冷空氣勢力加強,鋒前暖勢力減弱,有利於準靜止鋒向東南移動,抬升條件加強。若冷空氣變性使準靜止鋒鋒消,或者冷空氣加強使準靜止鋒南下東移入海後,準靜止鋒的雷電過程也就結束了。

2.3 高空槽(切變線)型雷電

在夏半年空氣比較暖溼的時候,在沒有地面鋒面配合的情況下,高空槽(切變線)附近氣流的輻合提供了垂直運動條件和水汽條件。這時空中槽是否能產生雷電,首先決定的是氣流輻合的強弱。強烈的輻合可產生較大範圍的劇烈上升運動,是雷暴形成的有利因素;微弱的輻合,則因為上升運動不大,產生雷暴的可能性就小。

槽線附近的雷暴和其它天氣系統產生的雷電一樣,也不是處處都有。離槽線越近,越容易產生雷暴。

2.4 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部溼區型雷電

6~9月,當太平洋高壓西伸或東退時,容易產生雷暴。這是因為當太平洋高壓東退時,西邊往往有低槽隨之而來,處於槽前西南氣流的地區,既有利於上升運動,也有利於水汽的增加,雷電因此而發展。當太平洋高壓西伸時,在熱力條件作用下,對流得到發展,往往在午後會有雷電產生。

當它西伸較快,水汽條件不太充分時,也可能沒有雷電。如果原來已是高壓控制的地區,則它西伸併合並加強下沉氣流作用加強,不利於雷電的形成。

3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就是電離層通過積雨雲到地面的放電現象,雲和雲摩擦產生不了電的,電的**其實是太陽輻射對地球產生的電離層。

雷電是怎麼形成的?

4樓:youth小杰

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捲風。

在尖端放電現象,放電過程中,巨大帶電雲體的高速相向運動產生的巨大碰撞釋放的能量、加上巨大電荷放電釋放的能量,疊加在一起產生巨大的**,伴隨著**產生強烈的閃光和巨大的雷聲。帶電雲團的放電**,就是我們看到的雷電現象。

閃電大家都知道,它**於夏季的積雨雲層。當攜帶電荷的雲層臨近地面上高大的建築物時,就會出現正負電荷對撞,並形成強大的閃光,同時會伴隨空氣的共振產生巨大的轟鳴聲,這就是雷電。有時,人們把閃電稱作雷電。

為什麼叫雷電呢?因為「雷」象徵**,「雷鳴電閃」中的「雷」形容聲音,而「閃」是由於正負電荷撞擊而形成的光輻射,所以,人們將自然界中的打雷和閃電統稱為雷電。

閃電的電壓是很高的,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箇中等強度的雷電釋放的功率可高達1000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避雷針只能預防直擊雷的強大電荷衝擊,而對強雷電磁感應的電荷就很難起作用了。 雷電分為接觸電荷和感應電荷。

5樓:匿名使用者

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由雷雲(帶電的雲層)對地面建築物及大地的自然放電引起的,它會對建築物或裝置產生嚴重破壞。因此,對雷電的形成過程及其放電條件應有所瞭解,從而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建築物不受雷擊。

在天氣悶熱潮溼的時候,地面上的水受熱變為蒸汽,並且隨地面的受熱空氣而上升,在空中與冷空氣相遇,使上升的水蒸汽凝結成小水滴,形成積雲。雲中水滴受強烈氣流吹襲,**為一些小水滴和大水滴,較大的水滴帶正電荷,小水滴帶負電荷。細微的水滴隨風聚集形成了帶負電的雷雲;帶正電的較大水滴常常向地面降落而形成雨,或懸浮在空中。

由於靜電感應,帶負電的雷雲,在大地表面感應有正電荷。這樣雷雲與大地間形成了一個大的電容器。當電場強度很大,超過大氣的擊穿強度時,即發生了雷雲與大地間的放電,就是一般所說的雷擊

6樓:星桂花類淑

空中的塵埃、冰晶等物質在雲層中翻滾運動的時候,經過一些複雜過程,使這些物質分別帶上了正電荷與負電荷。經過運動,帶上相同電荷的質量較重的物質會到達雲層的下部(一般為負電荷),帶上相同電荷的質量較輕的物質會到達雲層的上部(一般為正電荷)。這樣,同性電荷的彙集就形成了一些帶電中心,當異性帶電中心之間的空氣被其強大的電場擊穿時,就形成"雲間放電"(即閃電)。

帶負電荷的雲層向下靠近地面時,地面的凸出物、金屬等會被感應出正電荷,隨著電場的逐步增強,雷雲向下形成下行先導,地面的物體形成向上閃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對地放電

。這就容易造成雷電災害。

雷電形成於大氣運動過程中,其成因為大氣運動中的劇烈摩擦生電以及雲塊切割磁力線。

閃電的形狀最常見的是枝狀,此外還有球狀、片狀、帶狀。閃電的形式有云天閃電、雲間閃電、雲地閃電。雲間閃電時雲間的摩擦就形成了雷聲。

7樓:饒朗麗依哲

雨,又稱雷陣雨,是夏季常常出現的伴有雷電的降雨現象。它在積雨雲中形成,強烈時可出現暴雨。按其成因,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是對流旺盛所致的熱雷雨,常見於夏季午後,範圍小而雨時短;另一種是冷暖空氣劇烈衝突,促使暖溼空氣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範圍大,雨時也較長。

雷電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氣象上把伴有雷聲的判為雷暴,把只見閃電而不聞雷聲的判為遠電。它產生於積雨雲中,由於對流,積雨雲中的小水滴不斷碰撞**,產生正負電荷並各自不斷大量聚積、若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大地之間的電位差達一定程度,即發生猛烈的放電現象——閃電。

在放電的路徑上通過電流約1萬安培偶爾可達10萬安培,使僅幾釐米通道上的空氣溫度猛增,可高達上萬攝氏度,致使體積驟然膨脹,發生**聲——雷聲。由於光速比聲速快,故先見閃電,後聞雷聲。強烈的雷電有時會毀壞建築物和擊斃人畜,但雷雨亦可使土壤提高肥力,增加含氮量。

雷雨雲的雲底是帶電荷的,這種電荷能使地面發生感應,併產生與雲底的電性質不同的電荷,即:「感應電荷」,眾所周知,電荷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感應電荷在小範圍的地面是同一性質,相互排斥的,其結果將使電荷移到地面彎曲得最歷害的地方去,致使高聳地面上的物體上部,感應電荷最多最密,對雷雨雲底部不同性質電荷的吸引力也最強。

因此,地面高聳突出的物體最容易遭雷擊,所以要特別注意防雷擊。

雷電是什麼電 怎麼產生,雷電是怎麼形成的?

在我們的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地球大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大氣對流運動現象,其中有一部分大氣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形成水氣雲團。作高速對流運動的水氣雲團,作切割地球地磁場運動,水氣雲團從而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在水氣雲團的兩端形成巨大的帶正 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層,巨大的帶正 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

雷電是什麼產生的,雷電是怎樣產生的?

暴風雲通常產生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而且還在地面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陽電荷和陰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陽電奔向樹木 山丘 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之上,企圖和帶有陰電的雲層相遇 陰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後陰陽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而連線...

雷電是怎樣產生的?打雷為什麼會閃電?雷為什麼那麼大聲

雷電是bai發生在雷雨雲中的電學現象,並du且,也只有雷雨雲zhi才可能造成雷電dao 因此,專雷雨雲的存在就成屬了雷電發生的先決條件。在大多數情況下,雷雨雲在產生雷電的同時,還伴隨著降水,雷雨雲在氣象學裡叫積雨雲。只有發展成熟並伸展得很高的積雨雲才有雷電現象出現。在發展成熟的積雨雲裡,正電荷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