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柳琴和阮的區別

2021-05-21 10:34:34 字數 5406 閱讀 8472

1樓:嗯崔達布

琵琶、柳琴和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有四:

1、三種樂器均為自抱樂器,形似而神不似。琵琶形狀與柳琴相似,但持琴,定弦,演奏法各不相同。柳琴與阮外形有異,但定弦,演奏法相通,有一定的借鑑之處。

2、琵琶、阮、柳琴三種樂器體現的雖然是三種不同音色,但在演奏時可互相借鑑左右手用力的方法。琵琶用演奏,指甲材料多用賽璐珞和尼龍兩種。

3、在左手觸弦方面,三種樂器中,阮的琴絃較硬,特別是中阮、大阮和低音阮。

4、 三種樂器中柳琴相對小一點萌一點,琵琶更修長,歷史更悠久。

琵琶:彈撥樂器首座,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中國近代民族**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兩大流派。

平湖派琵琶藝術對研究民族**史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柳琴:彈絃樂器。又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最早的柳琴,構造非常簡單,由於柳琴的外形非常民間化,中國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

阮:阮咸的簡稱,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與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咸墓中出土銅製琵琶一件,命名為「阮咸」,簡稱「阮」。

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

2樓:叫那個不知道

1、外形上: 琵琶琴身呈梨形,阮的共鳴箱則是圓的。

2、音色上: 琵琶音色柔和,清亮,阮的音色片渾厚

3、定弦上:琵琶定弦由子弦到老弦分別為5215    阮由子弦到老弦分別為5151

4、演奏上:  琵琶用要纏指甲,阮用撥片

5、樂器起源上: 琵琶是由西域傳來的,阮是中國原產的

6、發展上: 琵琶很早作為蘇州彈唱等民間說唱**的伴奏樂器,有較廣泛的應用,歷史上留下來的曲目也較多。阮作為中音和低**器,在民族樂器改革後才有了較大的發展。

相同點:

都屬彈撥樂,都有四根弦。

琵琶,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 琵琶由六個相、二十四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為鋼絲,二

三、四弦為鋼繩尼龍纏弦。

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

二、三裡地以外。

器阮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之分,將其組合起來便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中阮、大阮應用廣泛,小阮和低音阮幾乎不用。

阮始於宋代,元代阮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近年來研製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鳴箱和麵、背板的拱度,顯著增強了表現力,可供獨奏使用。

擴充套件資料

阮在漢時稱為秦琵琶,唐時稱阮咸,宋時稱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

阮在現代的發展。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

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阮,阮咸的簡稱,還有一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與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西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咸墓中出土銅製琵琶一件,命名為「阮咸」,簡稱「阮」。結構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

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

近代中國的發展的中樂團中,阮咸類樂器有中阮、大阮。作為彈撥樂器中的中音聲部。

2023年以後,阮咸類樂器經過改良,發展成阮族樂器,包括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香港中樂團被用於替代柳琴作為高音彈撥樂器,中阮和大阮為各民樂團常用中低音彈撥樂器。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參考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阮在漢時稱為秦琵琶,唐時稱阮咸,宋時稱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

阮在現代的發展。>>

阮:音箱圓形,十二個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撥片彈,可用於獨奏、重奏和歌

舞伴奏或參加民族樂隊演奏,有豐富的藝術表現力。

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今烏孜別克民族),烏孫王

昆彌與漢通婚,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懂得**的工匠參考琴、箏、築、臥箜篌等

創制了一種能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這種樂器便是阮,

當時稱「秦琵琶」。在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可以見到它的造型。

東晉(317~42o)「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是傑出的**家,最喜彈奏這種樂器,他

當時彈奏的已是趨於定型的阮了。由於阮咸善彈和當時社會對竹林七賢的崇尚,這種樂

器一時風行全國各地,倍受人民歡迎和喜愛,而成為獨奏、合奏或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

樂器。後來因為社會動亂,阮曾一度失傳。

據《新唐書·元行衝》載,唐武則天時(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銅器,

身正圓似琵琶,與《竹林七賢圖》中阮咸所彈蝗樂器相似。元行衝認為:「此阮咸所作

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聲高雅,樂家遂謂之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發

展得已比較完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詩中形象地描繪阮的音色純厚圓潤。如珠落玉

盤那樣悅耳動聽。在唐代的《清商樂》和《西涼樂》中,阮咸也是主要的樂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時期流傳東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正侖院中,還珍藏著一張

唐代傳去的螺鈿紫檀阮咸。這張阮咸長10o.7釐米,四弦、14品,在圓形共鳴箱的面板上

,開有兩個圓形音孔並鑲有音窗。琴頸和琴軫上,都有螺鈿鑲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

嵌出美麗的花枝圖案,並有兩支飛翔的鳥雀。其工藝之精細,造型之秀美,為後世所罕

見。阮咸簡稱為阮,始於宋代。10世紀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絃,但不稱其為

五絃阮咸,而稱「五絃阮」,阮之名自此始。

元代,阮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

長期以來,阮始終保持著古老的風格和形式,構造上沒有什麼改變。在民間流行的

舊式阮,反而退化為兩條或3條弦,即使4條弦,也是每兩條同發一音,音域很窄,音階

也不完備。從中國**研究所收藏的一張清代阮看來,直到清代,阮仍保持著古制,音

域只有一個多八度。

阮在現代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阮的改革和演奏藝術發展很快。50年代對阮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

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個聲部,而自成一族樂器。這些改革的阮都為四弦,

採用金屬弦,調音方便,音域擴充套件到三個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轉調

。在演奏技巧上,除傳統指法外,還吸收了其他中、外彈撥樂器的技法,大大豐富了阮

的表現力。

2023年製成的雙層共鳴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內增設一張較薄的共振板,把腔體

隔成前後兩部分。這種際音色圓潤渾厚,音量明顯增大。

2023年製成的電擴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傳統音色,又豐富了發音的韻味。

近年來研製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鳴箱和麵、背板的拱度,加長了琴桿,面、背板的

厚度由**向四周逐漸減薄,面板裡面貼上「v」形音樑和周邊挖「u」形槽,音孔改為

對稱的鳥形,造型美觀,發音堅實、巨集亮,音色純厚圓潤,顯著增強了表現力,可供音

樂會獨奏使用。

80年代研製的無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區支有一根音柱,由於降低了山口和縛弦

的高度,琴絃距指板較近,便於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較為柔和,演奏

上可借鑑三絃、琵琶和箏的抹、滑、揉、打、吟等技法,適於演奏流暢如歌的旋律,表

現力極為豐富,具有動人的藝術效果。

阮的結構

阮由琴頭、琴頸、琴身、絃軸、山口、縛弦和琴絃等部分組成。

阮由琴頭、琴頸、琴身、絃軸、山口、縛弦和琴絃等部分組成。  琴頭和琴頸是

用兩塊硬質木料膠合而成,琴頭頂端多飾以民族風格的雕刻,琴頸上粘有指板,指板上

嵌有2 4個音品,品按十二平均律裝置。

琴身是一個呈扁圓形的共鳴箱,由面板、背板和框板膠合而成。在面板上膠有縛弦

和開有出音孔。絃軸有4個,除用普通絃軸外,也可用齒輪銅軸。琴絃使用絲絃、腸衣弦

或金屬弦。

製作阮,所用材料大致和琵琶相同。琴頸和琴身框板,還可使用椴木或楊木。面背

板都使用桐木。指板用紅木。絃軸可用紅木、黃楊或黃檀等。琴身的圓度應準確,面背

板平整光滑,琴頸和琴身在一個平面上,各部膠接嚴密牢固,音品間距準確,表面塗漆

勻淨、木紋清透。

阮的定弦

各種阮的定弦及音域均不相同,在樂隊中的作用也不一樣。

大、中、小阮以五度關係定弦,低阮以四度關係定弦。

根據阮的大小可分為大阮、中阮、小阮三種,還有一種叫低阮。

民間流傳的阮,定弦很不統一。在民族樂隊裡,大、中、小阮都以五度關係定弦,

它們分別為:小阮(c、g、d1、a1),中阮(g、d、a、e1),大阮c、g、d、a,低音阮

以四度關係定為(e1、a1)、d、g。常用的音域是:小阮從c~a3,中阮從g~e3,大阮

從c~a2,低音阮從e1~e。

在這族樂器中,小阮是高**器,發音清脆、明亮,在樂隊中常擔任演奏曲調。

中阮為中**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與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擔任演奏

旋律或描句,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能突出樂曲的特點,在樂

隊中採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聲部更為豐滿。

大阮比中阮低五度,是次中**器,發音堅實、雄厚而有力,與西洋樂器大提琴相

似,在樂隊中演奏旋律時,常與中阮作八度結合,以加強中玩效果,流暢的琶音最適宜

映襯抒情的旋律,演奏單音或和絃時,,能加強節奏、烘托出樂曲熱烈奔放的效果。中

阮和大阮,既適於獨奏,也適於合奏或伴奏。在民族樂隊中,常用來組成雙音或三音和

弦等各種音型,以加強整個樂隊的演奏效果。它常給二胡、板胡、笛子和嗩吶等樂器伴

奏。在京劇和其他地方戲曲中,也常用到中阮和大阮。

低阮是低**器,發音深沉而低厚,猶如西洋樂器低音提琴,在民族樂隊中,低阮

只用於演奏和聲的節奏或是經過簡化的曲調。有些樂隊還將它作為低音拉絃樂器使用。

阮的演奏技巧,原來比較簡單。隨著樂器的改革,如今逐步得到豐富。近年來,我

國許多**學院先後開設了阮的專業本科,大阮和中阮的獨奏曲也相繼湧現。目前,經

過演奏者的繼承、實踐、移植和創造,右手的指法已有彈、挑、勾、抹、扣、劃、輪、

拂、分、搖、掃、滾等30多種,左手指法也有泛、打、帶、滑、推、拉、吟、紋等io多

種,顯著提高了阮的藝術表現力。

柳琴屬於琵琶類彈撥樂器,因使用柳木製作,外形也類似柳葉的形狀,因而 被稱為柳琴,或「柳葉琴」。柳琴的外形和構造與琵琶極為相似。最早的柳琴,構造非常簡單,由於柳琴的外形土裡土氣,非常民間化,中國老百姓親切地稱它「土琵琶」。

「土琵琶」長期流傳在中國山東、安徽和江蘇一帶的民間,用於伴奏地方戲曲。

柳琴不僅在外形和構造上與琵琶相同,演奏方法也和琵琶一樣,只是演奏時用撥子彈撥。演奏柳琴時,演奏者要端坐,將柳琴斜放在胸前,左手持琴,手指按弦,右手把撥子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彈撥琴絃,姿式非常幽雅。

至於阮,還不知道.

揚琴古箏與琵琶的區別揚琴古箏與琵琶的區別

這三種樂器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們的結構及演奏方式上 揚琴是擊絃樂器,有多組琴絃,每組用音橋分成五度關係的兩個音高,用兩個竹製的琴錘來演奏,適於表現節奏明快的樂曲 古箏是無品的彈撥樂器。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音,沒有4 7二音,但可以用按弦的方法從3弦得到4音,從6弦得到7音。左手彈旋律,右手 按弦,產生...

古箏古琴和琵琶的音色有什麼區別

三者各區別如下 一 類別不同 1 古箏,又名漢箏 秦箏 瑤箏 鸞箏,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2 古琴,又稱瑤琴 玉琴 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

琵琶和古箏學哪個好?我是要配南音的,古箏,琵琶我要選用哪種牌的多少錢的?今年十三歲五年級

從音質上來說,古箏比琵琶好聽,這個大家都知道,至於你問學哪個好,這個問題問的可不好,你應該問你自己這兩個樂器,你更喜歡哪一個,或者你更喜歡聽哪個樂器。這個樂器無論學得的人多還是少,如果你不喜歡的話,根本學不好的,你說是不是?對於選什麼價位的,我建議你選個稍微便宜的,比如說1000塊錢左右的,買一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