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和制約性因素

2021-03-08 13:16:35 字數 4676 閱讀 4752

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人的能動性不僅體現在戰爭程序中,更體現在戰前的準備中。充分的戰爭準備,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必要條件。軍隊是要時刻準備打仗的。

這種準備既包括物質準備,又包括精神準備。以資訊化**裝備為物質技術基礎的現代戰爭已經不同於歷史上「添油式」戰爭,往往初戰便是決戰,誰的戰爭準備充分,誰便能夠掌握先機,甚至置對方於死地。因此,在現代戰爭中戰爭準備被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戰爭雙方的較量在戰前就已經。

這就決定了要贏得現代戰爭就必須充分估計將來戰爭中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並有針對性地從物質和精神上做好戰爭準備。人在戰爭中的能動性的發揮提前到戰前,體現在戰爭準備之中。這就決定了軍隊必須始終保持高昂的戰鬥精神,要把培育戰鬥精神,作為我軍搞好軍事鬥爭準備的重要方面。

第二,掌握和運用智慧化人-機系統的人,必須是具備現代科技素質的人;不具備現代科技素質的人難以在資訊化戰爭中發揮能動性。不同形態戰爭對人的素質有不同要求,資訊化戰爭要求軍隊具有現代科技素質,否則既不能掌握科技含量極高的智慧化人-機系統,也不能掌握在這套系統基礎上形成的戰法,更不可能在實戰中將這套系統的功能發揮到極致。要在資訊化戰爭中發揮能動性,就必須以高昂的熱情學習軍事知識,具備掌握資訊化**裝備所需要的現代科技素質,為打贏戰爭做好知識和素質準備。

第三,在資訊化戰爭條件下,人的能動性將更多地在智力領域,對戰爭謀略能力、指揮控制能力、動員協調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種誤解,以為資訊化戰爭的決策、指揮、控制等統統可以交給計算機去做,人只需要按按電鈕就行。其實不然,資訊化戰爭中的極其複雜的作戰系統、高度調協的作戰行動、變幻莫測的戰局、巨大的物資消耗等,都給戰爭雙方的智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智力對抗也更加激烈,人的能動性更多地體現在智力的角逐之中。

高強度的智力角逐,更需要旺盛的戰鬥精神。

第四,資訊化戰爭的高強度、快節奏,要求部隊官兵具有更強健的體魄、更堅強的意志和更靈活的應變能力。資訊化戰爭決不像有些人所宣傳的那樣「詩意化」、「仁慈化」了,而是更加殘酷、血腥和激烈,戰爭形態的多樣化以及戰爭空間擴大化,更加凸現對人的戰鬥精神的需求。未來戰爭中,任何一個領域都有可能變成戰場,無論前方還是後方、無論是衝鋒陷陣還是做技術保障工作,每一個人都會面臨戰爭所形成的威脅。

不具備強健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很難承受資訊化戰爭的高強度和快節奏,更談不上發揮人的能動性。那種資訊化條件下按按電鈕、敲敲鍵盤就可以打勝仗、戰鬥精神變得無足輕重的認識,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唯物主義認為, 技術決定戰術。社會科技、生產和**裝備的發展, 是影響作戰方法變革、戰爭形態變化的最富活力的因素。那末, 現代高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使現代戰爭出現了哪些新的特點呢?

從作戰角度考察, 主要具有以下新特點:

高技術優勢的一方易於達成戰爭的突然性

如海灣戰爭爆發前, 美伊雙方都公開顯示了戰爭決心、時限和作戰力量, 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臨戰準備, 戰爭以無突然性可言。但美國等多國部隊恁藉其高技術**裝備方面的絕對優勢和綜合運用, 在聯合國規定的伊撤軍最後期限(1月15日) 剛過幾個小時, 即利用夜暗, 充分利用c3i 系統、夜視器材、電子對抗裝置、隱身飛機、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等高技術**裝備, 突然對伊首都等戰略要地實施了大規模空中突襲, 使之措手不及, 以致巴格達遭襲時依然燈火通明, 40分鐘後才實行燈火管制。這說明, 在現代條件下, 擁有高技術優勢的發達國家, 在選擇戰略突襲的時機、目標和方式上, 具有更大的主動性和可靠性。

這就要求, 處於戰略防禦地位, 又不佔有技術優勢的國家和軍隊, 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有必要更新防空襲觀念, 把突襲的著眼點, 由僅僅是防範那種傳統的戰略偽裝和欺騙條件下的一般突襲, 轉到主要是應付這種危害大、難對付的集中使用高技術兵器的突襲上來。

戰爭的立體性空前加大

這種戰爭的立體性主要反映於戰場空間範圍和部隊作戰行動的更加立體化、多樣化, 完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海灣戰爭中, 高技術**裝備的廣泛使用, 使交戰雙方的戰場分佈, 從外層空間、高空、中空、低空、超低空、地面、海面直至地下、水下, 從近距離、中距離、直至遠距離, 形成了陸、海、空、天、電緊密結合的立體多維作戰。兩軍交戰, 不斷在前方、後方同時或互動進行, 攻防行動都呈現出一種寬正面、大縱深、多層次、全方位的大立體形態。

這就要求指揮, 一定要把戰場作戰的關照範圍, 由過去主要是陸地平面作戰轉到新的多維、多樣的大立體作戰上來。只有時刻保持清醒頭腦, 善於全面關照, 方能有效應付戰場上的複雜多變的情況。

戰爭的規模和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這主要是由於現代高技術**裝備能夠準確、快速、靈活而有節制地選擇打擊目標和打擊的方式方法所致。海灣戰爭中, 儘管多國部隊實施了持續38天的高強度戰略空襲, 摧毀了伊、科境內90% 預定目標, 但據伊拉克公佈的數字, 平民死亡僅1,591 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2023年3 月9 日, 美國334 架轟炸機對日本東京的一天空襲, 就造成了8.

4 萬平民死亡, 毀壞房屋26.7萬多間。海灣戰爭和2023年的美國襲擊利比亞均證明, 在現代條件下, 由於高技術**裝備的大威力、高精度等超常效能及其在使用上具有較強的可控性和靈活性, 因此, 根據需要, 使用同一種**系統, 既可摧毀戰役戰術目的, 又可以摧毀戰略目標, 直接達成戰略目的。

這就便於控制戰爭的時間、範圍和強度、使軍事鬥爭能夠更好地服從、服務於政治目的和需要。

空襲和反空襲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顯突出

海灣戰爭一共進行了42天, 其中地面作戰只有4 天, 其餘均為空襲。戰爭中, 多國部隊飛機的日平均出動量達2,500 架次左右, 持續轟炸強度之高, 實為世界戰爭史所少有。在整個戰略空襲階段, 多國部隊摧毀了伊軍實力的50%,指揮控制系統的80%,並使其國家經濟、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和損失。

持續猛列的空襲, 給伊軍民心理上造成極大的負荷, 使其民心士氣大衰, 戰鬥力迅速崩潰, 從而為多國部隊後期順利實施地面作戰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美國在這場戰爭中, 之所以能夠以較小的**代價, 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意外的勝利, 除了當時的國際環境和戰爭雙方的其他因素起作用外, 一個至關重要的條件不能不說是得益於持續空襲的戰略效應。多國部隊戰略空襲的奇效, 也從反面告誡人們, 現代高技術戰爭必須把防空和反空襲作戰提到戰略議事日程。

電子戰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

由於現代**系統和指揮通訊系統無下與電子技術息息相關, 交戰雙方不得不十分注重對電磁頻譜的使用權和控制權的爭奪。因此、電子戰便成了貫穿於現代高技術戰爭全過程的重要作戰樣式, 同時又是戰爭賴以勝利進行的必要作戰保障, 海灣戰爭就是以電子戰拉開序幕並貫穿始終的。僅在多國部隊空襲擊作戰所出動的飛機架次中, 執行電子戰任務的就佔20%,多國部隊正是由於綜合使用各種先進的電子戰裝備、手段和方式, 才有效地保障了己方作戰行動的順利進行。

相比之下, 伊軍由於輸於電子戰, 就不得不象「瞎子」、「聾子」、「傻子」一樣處於被動挨打地位。這充分說明, 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 如不掌握電子戰的優勢, 就可能喪失戰場主動權, 很難贏得勝利。

導彈戰成了重要的作戰樣式

這是現代高技術戰爭的一種新型作戰樣式。攻防雙方, 既可使用導彈對地面、海上、空中目標實施進攻, 又可使用導彈進行防空、反坦克和反導彈作戰。比如海灣戰爭一開始,美軍就從部署在波斯灣的「密蘇里」(missouri)號和「威斯康星」(wisconsin) 號戰列艦上, 向伊拉克發**上百枚「戰斧」(tomahawk)式巡航導彈。

這種較大規模的遠距離導彈密集突擊方式, 在戰爭史上還是第一次使用。由於導彈射擊距離遠、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 可以從飛機、艦艇、火炮和戰鬥車輛等作戰平臺上發射或投擲, 在多種作戰環境和氣象條件下, 打擊不同方向和不同距離上的各類目標, 因而,就大大提高了作戰行動的突然性, 增強了縱深打擊的能力, 能夠獲得良好的作戰效果。當然, 這種效果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 實戰中還要看雙方的**效能與戰場運用、角逐水平而定。

c3i 系統是維繫軍隊整體作戰能力的生命 現代高技術戰爭尤其強調各**系統和諸軍兵種的整體作戰能力。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總部每天都要指揮協調30多個國家軍隊的作戰行動, 指揮人員把千萬條具體行動準則、無線電頻率、飛行資料、加油地點、軍隊集結地、編隊護航、協同動作等內容, 都編成作戰軟體, 由計算機網路下達和執行, 並協調空中機群與地面部隊的行動。由此可見、多國家隊如果沒有先進、高效、完備的c3i 系統, 要想協同動作並形成整體作戰能力, 是難以想象的。

也正因為如此, 多國部隊戰爭一開就始就把伊軍的c3i 系統作為首要打擊目標, 並使之遭到嚴重破壞, 從而, 就使伊軍迅速失去了整體抵抗能力。作戰雙方的這種強烈反差現象, 充分說明c3i 系統的摧毀與保護, 對於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的攻防作戰具有何等重要作用。在千方百計地打擊、摧毀敵方c3i 系統的同時, 必須要象保護生命線一樣地搞好己方c3i 系統的抗毀和抗干擾。

戰爭對經濟和後勤保障的依賴性空前增大

這是因為: 其一, 現代高技術**裝備的造價十分昂貴。它的**比一般**裝備要高數十倍甚至上百倍, 並且處於不斷**之中。

比如一架戰鬥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只有10多萬美元, 六十年代初就上升到約100 萬美元, 而海灣戰爭中使用的一架f-15戰鬥機就高達5.040 萬美元, 一架f-117 隱身飛機甚至高達1.06億美元。

其二, 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的**裝備、彈藥、油料和各種物資的消耗十分驚人。在海灣戰爭中, 美軍單兵的日消耗量為200 餘公斤, 相當於越南戰爭時的4 倍,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10倍; 彈藥的日消耗量為越南戰爭時的4.6 倍, 朝鮮戰爭時的20倍。

多國部隊所需要的**裝備、彈藥、燃料、生活用品等戰爭物資, 總量達800 餘萬噸。為此, 美軍不得不建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後勤保障體系。如此巨大的戰爭消耗, 使海灣戰爭成了一場空前昂貴的戰爭。

短短的42天, 僅多國部隊一方就耗資611 億美元。難怪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單獨打不起這樣的戰爭, 而不得不四處化緣, 向盟國伸手要錢。這也是這場場戰爭難以持久的一條重要原因。

這表明, 現代戰爭越是高技術化, 它對經濟和後勤保障的依賴性也就越大。戰略指導對此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中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多選題)

題目 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國共產黨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 中國的國力空前強大 c 得到了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援 d 中國實現了空前的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 一 中國贏得抗日戰爭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a c d...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和原因是什麼?

我們剛考完,來個簡明點的 1.這是中國從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2.它是中華民族在近代歷史上進行反侵略戰爭第一次取得徹底勝利,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4.對世界反法西斯有重要作用 提高中國在世界地位 近...

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是什麼,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和原因是什麼?

1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反對外來侵略戰爭中取得的第一次勝利.2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貢獻.3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也支援了其它國家人民戰爭.首先,抗日戰爭的勝利展示了中國的軍隊作戰實力 日本當時是世界第二強國 其次,它結束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