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稱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叫什麼

2021-05-15 12:10:59 字數 5031 閱讀 2096

1樓:山東省飛飛

明清兩代稱會

抄試考取bai第一名的人為會元。

科du舉制度中

各省舉人到京zhi會考,稱為會試,故通dao稱會試第一名為會元。《明史.選舉志》:

「會試第一為會元。」《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緣》:

「伯虎性素坦率,酒中便向人誇說:『今年我定做會元了。』」因會試是聚集各省舉人到京會考,故有此稱。

會試後尚有殿試,殿試第一名稱狀元。

2樓:匿名使用者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以後,為建立**集權的思想,「一宗朱子之學」,非孔孟之書不讀,非濂關洛閩之學不講(都是理學派別,它們是周敦頤的濂學,張載的關學,程顥和程頤的洛學,朱熹的閩學),程朱理學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專門抵毀朱子學的儒士朱友季遭到皇帝的痛打。這時的國子監乃至地方儒學極力尊奉程朱之學,力推性理精義。

明代地方儒學的主要型別是府、州、縣學。洪武初年,常州府學重拾殘址,設教授一人,訓導四人,招府學廩膳生員(有伙食津貼)40人,溫習學業。洪武5年,常州知府孫用開始建造大成殿,塑先聖像,四配像(孟子、顏由、曾子、孔汲),十哲像。

六年,建造戟門、兩廡、祀各位賢者。七年,造明倫堂及兩序,四齋,命名為「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四齋旁設定「射圃」,供師生習射。永樂七年,廟學倒塌,教授金原向上級請示,知府黃弘上奏請修建,建成後規模很大。

宣德二年,推官楊誼又拓寬了府學規模,內部裝修極為考究。十年,知府莫愚在射圃旁建「觀德亭」,亭子東西兩面共蓋廬舍四十楹。成化二年,知府卓天錫重建明倫堂,增蓋廬舍到八十楹。

五年,知府謝庭桂又增建四齋,刻朱文公(朱熹)所書「晦庵」二字以及《同安縣學四齋銘》於其內。是年六月,堂毀、樂器、祭器以及朝廷欽賜的書籍悉被焚燬。知府卓天賜再向上彙報,獲准重新建造。

巡託都御史刑宥具體負責這件事。這年九月,明倫堂建成,器物也依次添置齊備,皇上寫來誥命書,鼓勵興學。這年十一月,在明倫堂的北面增建尊經閣,供學生閱讀研習。

巨集治十四年,郡守連盛建素王宮坊於櫺星門外。正德七年,知府李嵩增建號舍,立泮宮坊。嘉靖初年,增建啟聖詞,後又建「敬一亭」。

萬曆四十五年,知府劉廣生重修。崇禎十六年,學諭汪會海重修學宮,改建「天下文明坊」,「春風桃李坊」,「宮牆璧水坊」。這時,常州府學內舍宇成片,巨集偉亮麗,建築十分完美。

明代常州府學學生由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三類構成。學生由地方官挑選。學校按「禮、樂、射、律、書、數」設科分教,由教授、訓導負責講授。

學校由按察司這一機構進行管理。史載常州府學內曾立有《臥碑》一塊。原來洪武15年(2023年),朝廷頒禁令12條,命各學校鐫刻在石碑上,作為全國地方儒學辦學的指導方針。

《臥碑》是當時集權政治在地方教育上的反映。

由於明朝施行嚴格的科舉選士制度,地方官吏、府學教師和府學生都面臨著考核的巨大壓力。洪武五年(2023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今後對地方官進行政績考核,必須包括「農桑、學校」方面的成績,不遵此令的,削職為民。因而常州各任知府都積極干預府學的建設與發展。

應該說這為府學的辦學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對府學教師而言學生中舉的數量對教師的考核具有實際意義,因而儒學的教學成了科舉的附庸。而府學學生三年內要參加兩次考試(稱為歲考)。

分六等區分學生成績並予以相應賞罰,其中:名列一等前列者,如果學校中的廩膳生名額不足,則依次補為廩膳生;二等則補為增廣生。

一、二等給予獎賞。三等照舊;四等撻責;五等則廩膳生降為增廣生;增廣生降為附學生,附學生降為青衣(打雜活);六等黜放回家。象全國許多地方的府學一樣,常州府學也用歲考手段強化教育教學的管理。

歲考制度一定程度上激勵了學生的學習。

附表:洪熙元年北直隸諸學教師考核稱職所需舉人數

教師總人數

9年內需中舉總人數

每屆需中舉總人數

教授 8

72 24

學正 16

96 32

教諭 101

303101訓導 286

858286(窺一斑而知全豹,這種量化考核給教師的教學以很大的壓力。事關地方官吏的政績。)

五 清代地方儒學的設定與明代相差無幾,有府、州、縣、鄉學。朝廷在地方設提學官管理地方儒學。

順治十四年,邑人楊廷鑑(明代科舉最後一個狀元,原為常州府學生員)呼籲鄉民捐資重修府學。康熙六年,教授郭士璟重建尊經閣。康熙二十四年知府祖進朝重新修建常州府學。

大成殿完工後,聖祖仁皇帝(康熙)賜御書「萬世師表」龍匾,府學將它高高懸起,激勵師生。康熙三十三年知府於重修戟門。接著世宗憲皇帝(雍正)賜御書「生民未有」。

乾隆四十二年至五十二年常州一府八縣修繕府學,高宗純皇帝(乾隆)賜御書「與天地參」,常州今文經學派大師莊存與撰《重修常州府學碑記》,後來仁宗睿皇帝(嘉慶)賜御書「聖集大成」。道光8年,常州知府程鍾齡倡議重新修建。常州賢達蘇品三,劉弼全,趙廷俊、餘懷清、丁煦、餘保純、劉遵義、董其事共花費11000多兩銀子,將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等全都修繕一新,道光皇帝親賜御書「聖協時中」。

這時的常州府學建築眾多,規模空前(見府學文廟佈局圖)。大成殿共五楹,大成殿後面是明倫堂,堂後面是尊經閣,堂左是訓導署(訓導辦公之所)。尊經閣東20餘步遠處是崇聖祠,祠前有方池,祠右為射圃(練習射箭的地方)。

射圃的南面是號舍,號舍旁邊有興文井,射圃的東面是土地祠。戟門往西是文昌祠,櫺星門往東是府學署頭門,門的左邊有名宦祠,右邊有鄉賢祠,鄉賢祠的後面是教授署(教授是府學的總負責人)。櫺星門前面是文廟坊,坊前西面是狀元坊,東西向。

坊前有狀元橋,橋東是會元坊(明清兩代稱會試考取第一名的人為會元),東西向。西面是榜眼坊(明清兩代稱殿試考取第一等第二名的人為榜眼),再往東,東面是解元坊,東西向。西面是探花坊(明清兩代稱殿試考取第一等第三名的人為探花),前面有傳臚坊(明清兩代稱殿試第二等第一名為傳臚),南北向。

南面是會魁坊,前面有座進賢橋。可惜的是,咸豐十年(2023年)部分建築被毀。光緒元年(2023年)知府譚鈞培督群紳惲光業,盛康,劉翊宸,陳榮邦重新修建,至光緒二年大成門等相繼完工,費錢56420千文。

今二中校園內的大成門,明倫堂,尊經閣即為這一時期建築。那時常州境內還有武進縣學,龍城書院以及義塾、私塾。府學學生來自常州,武進,陽湖,宜興,荊溪,無錫,金匱,江陰,靖江等一府八縣。

整個清代常州府學湧現了趙翼、莊存與、張惠言等一批文化名人。他們是府學的驕傲。

鄉試、院試、會試、殿試第一名分別叫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鄉試第一名解元、院試第一名秀才、會試第一名會元、殿試第一名狀元 。

明清科舉制度正式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會元;

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分三甲。

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賜進士及第。 第二甲人數若干第一名稱傳臚,賜進士出身。第三甲人數最多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為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

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唐高宗創制,所以是從宋開始的。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會試,金元明清四代科舉考試名目之一。

所謂會試者,共會一處,比試科藝。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考試。會試在北京內城東南方的貢院舉行。

會試的主考官4人(明代為2人)稱總載,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由部都請派充。

院試是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考試。因學政又稱提督學院,故名。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學官稱提學道,亦沿稱「道試」。

凡經府試錄取的童生均可參加, 其報名、填寫履歷、廩生作保等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

學政於駐在地考試就近各府應試童生,其餘各府則依次分期親臨考場主持。考試分正試、複試二場。試八股文與試帖詩,並默寫《聖諭廣訓》百數十字。

揭曉名為出案, 錄取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札發入府、縣學學習稱「入學」,也叫「入泮」,受教官的月課與考校。此為童生試的最高階段考試。

4樓:單調有彩

1. 鄉試第一名稱解元,讀書人成了舉人才有資格進

入更高層次的會試。

鄉試是明、清時在各省省城和京城舉行的科舉考試。照例每三年舉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為正科,遇皇家有喜慶之事加科稱為恩科,由皇帝欽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獲秀才身份的府、州、縣學生員、監生、貢生均可參加。考試通常安排在八月舉行,因此叫「秋試」。

2. 院試是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的一種考試,也叫章試。各地考生在縣或府裡參加考試,由省裡的提督學政主持,考取者稱生員,俗稱秀才(茂才)或相公。

3. 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考試。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各省鄉試中式的舉人,於次年入京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以往各屆會試中未中的舉人與國子監的監生也可一同應試。因考試一般在春天,又稱春試或春闈。

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

4.  殿試,為宋(金)、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之一。

又稱:「御試」、廷試」、「廷對」,即指皇帝親自出題考試。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

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但尚未成定製,宋代始為常制。

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擴充套件資料

科舉,科舉制、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人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一屆科舉考試結束於2023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佔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另闢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