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歷史上有哪些稱呼,南京在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

2021-05-12 12:48:45 字數 6637 閱讀 5471

1樓:__清泉

范蠡築越城

【范蠡築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踐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約830米處築城,城周長約1.2公里,面積約0.94平方公里。

後稱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座有確切年代可考的軍事性質的古城,被公認為南京城市的開端。�

孫權定都建業

【孫權定都建業】漢獻帝建安十六年(211),孫權將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蘇鎮江)遷至秣陵(今南京秣陵關一帶),次年在楚國金陵邑城址修建石頭城,以資守禦,並取"建功立業"之意改稱秣陵為建業。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在朝野"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的呼聲中,遷都建業,開創了南京建都的歷史。孫權以其兄孫策的長沙桓王故府為皇宮,規劃並建造了周長約11公里的建業都城。�

南唐立國金陵

【南唐立國金陵】五代十國時期,群雄割據。金陵最初隸屬建都廣陵的楊吳政權的勢力範圍。徐溫死後,徐知誥繼任金陵府尹,操縱楊吳朝政。

933年,徐知誥採納謀士宋齊丘建議,欲將楊吳遷都金陵,於是修繕金陵府治為皇宮。935年,楊吳皇帝封徐知誥為齊王,次年,以金陵府為西都,廣陵為東都。937年,徐知誥廢楊吳皇帝自立,建立齊國,改金陵府為江寧府,以府治為宮,以城為都。

939年,複姓李,更名?,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南唐都城周長約19.

35公里,貫秦淮河於城中。西據石頭 牽��鋨紫慮?今大中橋),南接長幹山崗(今中華門),北止玄武橋(今北門橋)。

歷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國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2023年,元末紅巾軍領袖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準備。2023年朱元璋攻入集慶路,改名應天府,並多次聽取謀士陶安、馮國用、葉兌等人關於建都的建議。

2023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2023年自立為吳王,吳王府便設在應天。2023年,改築應天府城,作新宮於鐘山之陽。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詔,以應天府為南京,大梁(開封)為北京,實行南北兩京制。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為京師,正式定都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遷都北京,改京師為南京,為留都。�

2樓:雅室幽香

先秦時期: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

秦漢時期:秣陵、宣亭縣、石頭城

六朝時期:建業、建鄴、建康

隋唐時期: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

五代十國時期:金陵、白下、江寧郡、升州、上元、升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

宋元時期: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明清時期: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

**時期: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3樓:寸翎第惜萍

東吳-----建業

東晉、南朝(宋、齊、樑、陳)----建康

南唐-----金陵

明代-----南京

清代-----南京

太平天國-----天京

2023年7月天京被攻陷後至今-----南京

南京在歷史上的稱謂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早期歷史——石頭城、金陵:

南京古為吳地,位於「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揚州地域。前495年,傳說吳王夫差在此築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范蠡築越城,位置在今中華門外秦淮河南岸。

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滅越,埋金以鎮「王氣」,並於石頭山(今清涼山)築金陵邑,故南京別稱「金陵」。

六朝——建業:

211年,三國之吳大帝孫權在石頭山金陵邑舊地築石頭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業」,都城周長約11公里,開始了南京的都城史。

——建鄴、建康:

晉滅吳後,於太康三年(282年)改建業為「建鄴」。建興元年(313年),為避司馬鄴之諱,改為「建康」。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以建康為都建立東晉(317年-420年),南京從此成為正統中華文化的中心。

隋至元——江寧縣

589年隋滅陳,擒陳後主,平毀城邑宮苑,在石頭城置蔣州。唐初在此置江寧縣,隸屬於潤州(今鎮江市)管轄。至德二年設定升州,後被廢除,復為縣。

——江寧府

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南唐金陵城的範圍,南到今中華門,西到今水西門和漢中門,北到今珠江路北門橋,東到大中橋。今天的內橋就是南唐皇宮大內正門前的橋樑,中華路就是當時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軸線。

宋朝以後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礎上逐步擴建而成。

——江寧府、建康府、集慶路

宋置升州,北宋稱江寧府,南宋改稱建康府,為江南東路首府。元朝時為集慶路。

明朝——應天府

元至正十一年,紅巾軍起義爆發。2023年,原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部的明太祖朱元璋攻佔集慶,改集慶為「應天府」,以此為基地。他採納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先後消滅陳友諒、方國珍、張士誠等勢力。

——南京(留都)、江寧

2023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於此。永樂十九年,明成祖遷都北京(北京皇宮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將應天府改為南京(留都),仍設六部等機構。

2023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殺,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2023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為江寧。

之後便主稱「南京」了

南京歷史上都有哪些稱謂??

5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南京歷史名稱: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頭城、建業、建鄴、建康、白下、上元 升州、江寧、集慶、應天、天京、南京等。

1、冶城,公元前五世紀的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宮所在的冶山地區設冶煉作坊鑄造兵器,其山被稱為「冶山」,又叫「冶城」。吳國佔領南京,在南京建了一座城,並在冶煉作坊(現在的朝天宮位置)打造兵器。冶城可以說是吳王夫差的兵工廠。

2、越城,公元前472年,越滅吳的次年,越王勾踐命范蠡在今南京中華門外雨花路西側一帶高地即秦淮河之南約830米處築城,取越國國號之名,稱之為越城,又名范蠡城。

越城被認為是南京建城史的開端。公元前472,加上今年2018,南京城到現在的建城史,確切的年數是2023年,再過10年,南京將迎來建城2023年。

3、金陵,《建康實錄》記載楚威王「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南京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餘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

4、建業,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孫權移治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意為建功立業。並在原來金陵邑的基礎上修城,"用儲軍糧、器械",這就是著名的石頭城,所以南京又被稱為石頭城。

孫權(182—252)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帝,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死後葬於南京梅花山。

5、江寧,寄託和平安寧的美好願望。西晉太康二年(280)滅吳後,對吳國都城建業採取了一系列抑制措施。先是改建業為秣陵,分秣陵縣設臨江縣。

太康二年(281),又改臨江縣為江寧縣,屬丹陽郡。南京從此有了「江寧」之名。

6樓:匿名使用者

南京歷史稱謂有:

先秦時期: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

秦漢時期:秣陵、宣亭縣、石頭城

六朝時期:建業、建鄴、建康

隋唐時期: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

五代十國時期:金陵、白下、江寧郡、升州、上元、升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

宋元時期: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明清時期: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

**時期: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7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時期: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

秦漢時期:秣陵、宣亭縣、石頭城

六朝時期:建業、建鄴、建康

隋唐時期: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

五代十國時期:金陵、白下、江寧郡、升州、上元、升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

宋元時期: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明清時期: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

**時期: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8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上,南京一共有過多達44個名字,有趣的是,建康路、集慶路居然都曾是南京城的名字。南京歷史上曾被稱作:越城、范蠡城、金陵邑、秣陵縣、秣陵、宣亭縣、石頭城、建業、建鄴、建康、懷德縣、費縣、蔣州、江寧、歸化、金陵、白下、江寧郡、癉州、上元、癉州大都督府、江寧縣、金陵府、西都、江寧府、江南東路、建康府、建康路、集慶路、應天府、京師、行在、陪都、南明、江南省、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寧布政使、天京、南京府、金陵道、南京、南京市政廳、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

最被人熟知的是:建業,建康,應天,金陵,天京。

詳解:今南京地區的行政設定應以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的金陵邑為最早。從此「金陵」就成為古代南京地區的通用名稱。

在這以前,春秋時吳國和越國先後在今南京市區所築的冶城和越城,還不能視作行政設定。此外,春秋時吳國又曾在今南京郊縣六合與高淳境內分別設有棠邑與瀨渚邑,亦是當時縣一級的行政設定。

秦代在金陵故地設有秣陵、丹陽與江乘三縣,其縣治分別在今江寧縣秣陵關、江寧縣小丹陽與今棲霞山附近,均屬郡管轄,堂邑縣則屬東海郡管轄。兩漢時上述四縣仍然保留,另加設湖熟縣(縣治在今江寧縣湖熟鎮),其中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四縣皆屬揚州刺史部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轄,而堂邑則屬徐州刺史部臨淮郡管轄。

三國時期,孫吳改秣陵為「建業」,意謂將在此「建帝王之大業」,並定為首都,又將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郡治遷來建業。西晉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又改建鄴為「建康」,故東晉與南朝(宋、齊、樑、陳)之首都均稱建康,同時也是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所在。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業與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揚州,還可用郡治之名——丹陽,但「建鄴」僅是西晉一代三十餘年之名,西晉時的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亦在建鄴。

六朝時期金陵地區的郡縣級設定變動較大。孫吳時有建業縣、丹陽縣、湖熟典農都尉、江乘典農都尉;西晉時有建鄴縣(後改稱建康縣)、秣陵縣、江寧縣(先稱臨江縣)、丹陽縣、湖熟縣、江乘縣、堂邑縣;東晉時除保留西晉所設定的各縣外,又加設僑置郡縣,以安置中原地區南遷人士,諸如琅琊、東海、東平、蘭陵、魏、廣川、高陽、堂邑等郡,懷德(後改費縣)、臨沂、陽都、即丘、肥鄉、元城、廣川、北新城、博陸、堂邑等縣;南朝劉宋初,保留建康縣、秣陵縣、丹陽縣、江寧縣、湖熟縣歸丹陽郡管轄,陽都縣、費縣、即丘縣、臨沂縣、江乘縣歸南琅琊郡管轄,其後廢除魏、廣川、高陽、堂邑四僑郡,又廢即丘、費、陽都三僑縣;南齊時無改動;肖樑時設同夏縣,廢湖熟縣,又復置費縣,並改南琅琊郡為琅琊郡,分置丹陽、南丹陽二郡,琅琊郡治在江乘,轄江乘、臨沂、費三縣,丹陽郡治在建康,轄建康、秣陵、同夏三縣,南丹陽郡治在江寧,轄江寧、丹陽二縣;陳時廢南丹陽郡,又廢琅琊郡,新設建興郡,轄江乘、臨沂、同夏、湖熟、建安、烏山六縣,丹陽郡轄建康、秣陵、江寧、丹陽、費五縣。

隋唐時期金陵地區的行政設定變動最大,主要是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為一般的州縣,並且屢改州縣的名稱與隸屬關係。當時的通稱以「金陵」最為常用,隋代常稱「蔣州」,唐代常稱「白下」、「上元」、「江寧」、「升州」等。具體說來,隋軍滅陳後,廢丹陽、建業二郡,又廢建康、丹陽、費、江乘、臨沂、同夏、湖熟等縣,僅保留江寧縣,與溧水縣同屬設在金陵石頭城的蔣州管轄,堂邑縣則改稱六合縣,歸江都郡管轄。

隋煬帝時又改稱蔣州為丹陽郡。唐代曾改江寧縣為歸化縣,又改歸化縣為金陵縣,再改金陵縣為白下縣,復改白下縣為江寧縣,最後改江寧縣為上元縣,並隸屬於州治先後設在延陵(今丹陽市延陵鎮)、丹徒(今鎮江市)的潤州,郡治先後設在丹徒、江寧的丹陽郡、江寧郡,以及州治先後設在江寧、上元的升州管轄。升州轄有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四縣。

六合縣則屬揚州管轄。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在金陵設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設上元、江寧二縣,旋改界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並定為西都。南唐建國後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等縣,並曾在六合設定雄州。

北宋初,改江寧府為升州,不久又複名江寧府,轄上元、江寧、溧水、溧陽、句容等縣。南宋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並先後為江南東路及江南路(相當於元明清的省一級)的治所,建康府仍轄北宋江寧府屬的五縣。六合縣則屬真州。

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稱建康路,後又名集慶路,先後隸屬於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並一度成為管轄江浙、江西、湖廣三省的江南諸道行御史臺的治所。集慶路轄有上元、江寧、句容三縣及溧水州和溧陽州。六合縣則屬揚州路。

明代建國後,於2023年以應天府(朱元璋於2023年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為南京,2023年定南京為京師,2023年明成祖以北京為京師,恢復南京之名,作為留都。應天府在明初時轄上元、江寧、溧水、江浦、句容、溧陽六縣,後加轄六合、高淳二縣。

清代初年,改南京為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所轄八縣如故。後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寧府隸屬於治所設在蘇州的江蘇巡撫管轄,但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衙門設在江寧。

太平天國時期,改江寧府為天京,並以天京為中心設天京省,以江浦為中心設天浦省。後清軍攻陷天京,又複名江寧府如故。

辛亥革命後,中華**定都於江寧府,並改江寧府為南京府,廢上元、江寧二縣。遷都北京後,江蘇省治自蘇州遷來南京,旋廢南京府,設江寧縣,並設立治所在江寧的金陵道,轄江寧、江浦、六合、高淳、溧水、溧陽、句容、丹徒、丹陽、金壇、揚中等縣。2023年國民**定南京為首都,廢金陵道,南京先後被稱為「南京市」、「南京特別市」、「南京直轄市」及「首都市」等名,轄境為明南京城外郭以內及江浦縣的浦口鎮;江寧縣則屬江蘇省**管轄。

2023年江蘇省**由南京遷至鎮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南京仍為直轄市。2023年改為江蘇省轄市,為省人民**駐地。2023年起轄有江寧、江浦、六合三縣,2023年起增轄溧水、高淳二縣

故鄉在歷史上有哪些別稱南京在歷史上的重要別稱有哪些?

桑梓,梓鄉,梓里,古代,人們喜歡在住宅周圍栽植桑樹和梓樹。種植桑樹為了養內蠶,種植梓樹為了點 容燈 梓樹的種子外面白色的就是蠟燭的蠟,近代以前的人使用的蠟燭上的蠟都是靠梓樹獲得的 東漢以來一直以 桑梓 借指故鄉或鄉親。故里,是指舊時的門巷故居,指故鄉,老家。故鄉還可以成為故里 家鄉 家園 鄉里 梓里...

南京在歷史上一共有多少種名稱,南京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南京歷史悠久,歷史上的名稱眾多,共有金陵 秣陵 建鄴 建康 集慶 江寧 應天 石頭城 白下 秦淮 南都這些名稱。今南京地區的行政設定應以戰國時期楚國所設的金陵邑為最早。從此 金陵 就成為古代南京地區的通用名稱。南京的古稱有金陵 秣陵 建鄴 建康 集慶 江寧 應天等等。南京作為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都,...

達州在歷史上有哪些名人,中原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1 鶡冠子 鶡冠子 生卒年不詳 戰國時期賨人,曾流寓楚國,遊歷西南各地。戰國著名思想家 道學家 兵學家,西南道學鼻祖 與諸子百家齊名。壯年病,雙耳失聰,居深山,以鶡為冠 故名。終生不仕,唯著書立說,以大隱著稱。2 春申君 春申君 約公元前320 公元前238年 本名黃歇,相傳為今四川達州人,萬源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