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名的來歷是什麼,西安地名的來歷

2021-03-19 08:58:22 字數 5905 閱讀 9801

1樓:牙牙的弟弟

是明朝徐達改的。

至元九年(2023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為安西王,鎮守其地,建安西王府。至元十六年(2023年)遂該京兆府為安西路。後來由於發生安西王叛亂,安西國被撤。

皇慶元年(2023年),又改安西路為奉元路。

明代形成了西安的格局,西安的名稱也源於明代。明洪武二年(2023年)三月,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西安地名的來歷

2樓:匿名使用者

碑林區轄地名來歷

東大街 為鐘樓至長樂門,長2150米。隋開皇二年建新都大興城,此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內外兩側,名景風門街。景風門遺址在今炭市街南口東側。

唐末,長安城毀,佑**節度使韓建縮建長安新城,新城東西兩側築萬年,長安兩個縣城,成為母子三城拱衛之形制,此街分為城內外兩段。城內至元代仍稱景風門街。城外為萬年縣城北門外橫街。

因縣城有西北最大的驛站京兆驛,車馬過往,商賈雲集,宋金時期這一帶名大草市,明清時演化為大差市。明初擴大西安府城,拆景風門東移1300米建東門,始統名東門大街。利用元奉元城東北隅建秦王府,今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線築秦王府蕭牆,蕭牆內為王城,俗稱皇城,將此街包入王城內。

清原王城改為八旗駐防城,俗稱滿城,此街又稱順城街。街西端即鐘樓東門洞,亦即滿城西南角門。辛亥革命,新軍即由大差市東薄弱處攻入滿城。

**二年九月,張鳳翔督陝,拆滿城,利用賑陝款對此街大加修築,取名中山大街。2023年部分拓寬,改名東大街。

南大街 鐘樓至永寧門,長670米,寬60米。最初為隋唐皇城安上門街。當時寬90米,兩側栽植槐樹,並砌水溝。

因南端有皇城南牆東門安上門故名。路兩側有尚書省六部衙署,門內東側有鬥雞場,今演化為大吉廠巷,宋之問有『日晚鬥雞場,經過狹斜看』句。今大吉廠古樂社仍流傳著唐代的鼓樂。

宋至元仍稱安上街。明初改築南門,朱元璋欽定永寧門,意為南方永遠安寧,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寧門甕城外牆無正門。此街也就稱南門大街。

明清時是西安最繁華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積水成河,人不能過,戲稱滴水河。**初年改稱南大街至今。

南廣濟街 位於西大街中段南側。北對北廣濟街,南至南院門西口。為唐長安城承天門街的一段。

宋長安志有『承天門街東西廣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門』曾是長安最寬的大街。元代稱藥市街,為中藥集散地。明清時,北段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藥配方重視酸甘苦辛鹹五味而得名。

**初年為銀號錢莊集中地。

書院門 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七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鬥爭失利,辭官歸裡,在寶慶寺講學。后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

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範學校,遺址儲存完好。

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

2023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三學街 位於文昌門內西側之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

前院為孔廟,門前數株古槐為當時所栽。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學和管理考試的機構貢院及管理人事的機構提舉司相鄰,表明府學明確的目地性。

縣學是縣級學府,始於宋金。明代前長安縣學在西關,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縣衙西側,萬曆九年移於府學西側,今縣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

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唐代的孔廟即現在的碑林。

馬廠子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東縣門接東倉門。唐代,京兆驛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

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驛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驛站。此街兩側為驛站餵馬處,故稱馬廠子。

新城區轄地名來歷

新城廣場 為於市中心偏北。原為唐長安皇城東北隅,宋為京兆府城東北隅。元為**駐地方監察機構臺察院,明改建為秦王府。

明末為李自成的順王府。清出改為八旗校場。2023年慶祝西安解圍改稱紅城。

2023年南部闢為廣場,延續至今。

案板街 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至今。

炭市街 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後因商而聲名大振並得名炭市街。

2023年拓寬。解放前為乾果海味市場。現多為副食品。

2023年建門牌樓。

南新街 明為秦王府南門端禮門至蕭牆南門端履門的大街。北端王府門兩側城牆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2023年所鑄銅獅一對。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佔領西安此處為順王府前門。

2023年清軍佔領西安將順王府拆毀。原秦藩故府貴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園南門內,門前銅獅則移往城隍廟前,今碑林博物館,原府第毀為八旗校場。2023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為今名。

後宰門 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

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通濟坊 2023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裡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

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2023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韓森寨 因有韓森冢併為近郊最大的墳冢。相傳明代在冢旁駐軍而得名韓森寨。水經注圖。

滻水篇曰,冢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漢武帝徵和二年發生了歷史上罕有的冤獄治巫蠱獄。武帝夢見被木人圍打,以為有人在咒他。

便派江衝之治巫蠱獄。由於江衝與太子劉據平日有隙,欲誣陷太子,在搜宮時太子被迫殺死江衝,起兵據守長安,血戰五日,後兵敗逃於湖縣而死。武帝孫劉進,即劉據之子也死於亂軍。

武帝臨終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對死者起冢追葬。史稱劉進為皇孫,冢稱皇孫冢。公元前74年劉進之子劉病已繼位,是為宣帝,追封其父為悼皇帝,母為悼皇后。

皇孫冢能見宣帝杜陵便是。

3樓:匿名使用者

下馬陵街

位於和平門內西側,西至柏樹林南口。因街東口北側有漢名儒董仲舒祠亦名下馬陵而得名。唐人韋述兩京記曰『**陵本董仲舒墓』。

又曰『漢武帝至墓前下馬,故曰下馬陵』。究竟是**陵雅化為下馬陵,還是下馬陵訛傳為**陵,至今無定論。明正德年間由胭脂坡遷來在此建董子祠,人稱下馬陵。

董仲舒為西漢著名學者,哲學家。武帝時獻舉賢良三策。此街中段曲折處可看出唐城和明城銜接處,明代由此向東擴建了西安城。

安居巷位於東木頭市中段南側。南至三學街西口。明代設錢局於此,稱錢局巷,後演化為今名。

現碑林門外銅獅就係這裡所鑄,獅身附貼銅幣千餘枚。巷東故城河溝內解放前後尚有鑄造業者,後聯為東方紅鐵廠。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

東倉門咸寧長安兩縣續志曰『敬祿倉在通化坊,俗稱為東倉』。敬祿倉是專為供給滿人貴族糧餉費用的實物倉庫。此街因在倉門前而得名。

索羅巷位於東關南部,北起長樂坊,西至更新街。唐代位於興慶宮內,相傳以唐天寶年間興慶宮內有一娑羅樹園而得名。明代稱娑羅巷,清末改為今名。

東大街 為鐘樓至長樂門,長2150米。隋開皇二年建新都大興城,此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內外兩側,名景風門街。景風門遺址在今炭市街南口東側。

唐末,長安城毀,佑**節度使韓建縮建長安新城,新城東西兩側築萬年,長安兩個縣城,成為母子三城拱衛之形制,此街分為城內外兩段。城內至元代仍稱景風門街。城外為萬年縣城北門外橫街。

因縣城有西北最大的驛站京兆驛,車馬過往,商賈雲集,宋金時期這一帶名大草市,明清時演化為大差市。明初擴大西安府城,拆景風門東移1300米建東門,始統名東門大街。利用元奉元城東北隅建秦王府,今為新城,又在此街南沿和今北大街中線築秦王府蕭牆,蕭牆內為王城,俗稱皇城,將此街包入王城內。

清原王城改為八旗駐防城,俗稱滿城,此街又稱順城街。街西端即鐘樓東門洞,亦即滿城西南角門。辛亥革命,新軍即由大差市東薄弱處攻入滿城。

**二年九月,張鳳翔督陝,拆滿城,利用賑陝款對此街大加修築,取名中山大街。2023年部分拓寬,改名東大街。

南大街 鐘樓至永寧門,長670米,寬60米。最初為隋唐皇城安上門街。當時寬90米,兩側栽植槐樹,並砌水溝。

因南端有皇城南牆東門安上門故名。路兩側有尚書省六部衙署,門內東側有鬥雞場,今演化為大吉廠巷,宋之問有『日晚鬥雞場,經過狹斜看』句。今大吉廠古樂社仍流傳著唐代的鼓樂。

宋至元仍稱安上街。明初改築南門,朱元璋欽定永寧門,意為南方永遠安寧,為示不用出兵之心故今永寧門甕城外牆無正門。此街也就稱南門大街。

明清時是西安最繁華的大街之一。清中期每遇雨積水成河,人不能過,戲稱滴水河。**初年改稱南大街至今。

南廣濟街 位於西大街中段南側。北對北廣濟街,南至南院門西口。為唐長安城承天門街的一段。

宋長安志有『承天門街東西廣百步,南出皇城之朱雀門』曾是長安最寬的大街。元代稱藥市街,為中藥集散地。明清時,北段稱南廣濟街,南端稱五味十字,以中藥配方重視酸甘苦辛鹹五味而得名。

**初年為銀號錢莊集中地。

書院門 位於南門內東側,東至安居巷接三學街。明萬曆七年間,學者馮從吾,今長安縣人,因與閹黨鬥爭失利,辭官歸裡,在寶慶寺講學。后辟新址,在街北側建立關中書院,學生常至千人,為著名學府。

後為閹黨所迫,書院毀馮從吾在此坐兩百日而死。明末清初又作了大規模修建。現為西安師範學校,遺址儲存完好。

此街因在書院門前而得名。於佑任曾住32號。西口有唐寶慶寺華塔。

2023年修整街容保留明清風格建為文化旅遊街。

三學街 位於文昌門內西側之南。東起柏樹林西至書院門。唐代這一帶為太廟唐末太學遷至此。

前院為孔廟,門前數株古槐為當時所栽。宋金時唐太學改為京兆府學,此街名南城巷。元代府學和管理考試的機構貢院及管理人事的機構提舉司相鄰,表明府學明確的目地性。

縣學是縣級學府,始於宋金。明代前長安縣學在西關,明洪武三年移往西大街縣衙西側,萬曆九年移於府學西側,今縣坡巷,明成化七年移府學東側。後來門前形成三條南北小街,稱為府學巷,長安學巷,咸寧學巷。

此街因北側有此三學,改稱三學街。唐代的孔廟即現在的碑林。

馬廠子 位於東大街中段南側。南至東縣門接東倉門。唐代,京兆驛站是全國最大的公文郵件和官旅護送機構。

街南端所對市第八中學院內,尚有唐代所刻青石馬槽。唐代以後至明清,經千餘年,京兆驛名稱不改,仍為中國西部最大驛站。此街兩側為驛站餵馬處,故稱馬廠子。

新城區轄地名來歷

新城廣場 為於市中心偏北。原為唐長安皇城東北隅,宋為京兆府城東北隅。元為**駐地方監察機構臺察院,明改建為秦王府。

明末為李自成的順王府。清出改為八旗校場。2023年慶祝西安解圍改稱紅城。

2023年南部闢為廣場,延續至今。

案板街 元代稱南巷。清順治年間因有售案板店鋪而改名至今。

炭市街 清中葉西安生活供熱由南山薪木轉變為北山煤炭。當時只是一個堆放煤炭的無名小街。後因商而聲名大振並得名炭市街。

2023年拓寬。解放前為乾果海味市場。現多為副食品。

2023年建門牌樓。

南新街 明為秦王府南門端禮門至蕭牆南門端履門的大街。北端王府門兩側城牆尚存而左右原有嘉靖三十八年,公元2023年所鑄銅獅一對。明崇禎十六年李自成佔領西安此處為順王府前門。

2023年清軍佔領西安將順王府拆毀。原秦藩故府貴妃太湖石移出,今在革命公園南門內,門前銅獅則移往城隍廟前,今碑林博物館,原府第毀為八旗校場。2023年因此街在新城以南改為今名。

後宰門 明代秦王府北門廣智門北。有專管王室衣食供給的機構,稱為後宰。此街東段與北新街相交十字稱為後宰門。

清初滿城西牆北段新開一個城門名新城門,此街名新城門大街,後從習慣仍稱為後宰門。通濟坊 2023年在西安擁有相當經濟實力的通濟信託公司在這裡開拓街道,大量建房。臨北大街建成四層鋼骨水泥磚木混合結構樓房。

是西安最早的西式大樓。2023年後為市百貨公司批發部。

韓森寨 因有韓森冢併為近郊最大的墳冢。相傳明代在冢旁駐軍而得名韓森寨。水經注圖。

滻水篇曰,冢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漢武帝徵和二年發生了歷史上罕有的冤獄治巫蠱獄。武帝夢見被木人圍打,以為有人在咒他。

便派江衝之治巫蠱獄。由於江衝與太子劉據平日有隙,欲誣陷太子,在搜宮時太子被迫殺死江衝,起兵據守長安,血戰五日,後兵敗逃於湖縣而死。武帝孫劉進,即劉據之子也死於亂軍。

武帝臨終前真相大白,此案平反,對死者起冢追葬。史稱劉進為皇孫,冢稱皇孫冢。公元前74年劉進之子劉病已繼位,是為宣帝,追封其父為悼皇帝,母為悼皇后。

皇孫冢能見宣帝杜陵便是。

有趣地名的來歷有趣的地名的來歷有哪些?

武漢地名由來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 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晒,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溼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 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

齊齊哈爾的來歷,齊齊哈爾地名來歷

齊齊哈爾之名的由來 據說,早在公元916年契丹建遼時,齊齊哈爾之地有濟沁哨卡,齊齊 是濟沁的諧間,由濟沁河而得名 哈爾 是 哈日 在古契丹語中有阻擋 防守之意,在軍事上作為哨卡 哨所解釋。於是,形成了齊齊哈爾的名稱。清代的齊齊哈爾是達斡爾語 奇奇嘎熱 習氣哈克 奇查哈里 或 喜扎嘎日 的諧音,含的邊...

山東省地名的來歷是什麼

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到了金代,設定了山東東 西二路,山東才真正成為政區名稱。明代初期設定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