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燈有什麼象徵,中國人舞龍燈有什麼寓意?

2021-03-19 09:30:00 字數 4106 閱讀 9084

1樓:匿名使用者

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

舞龍燈,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

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

中國人舞龍燈有什麼寓意?

龍燈代表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民間遊藝時特製的布龍,內有彩燈,由多節構成,每人持一節,與鑼鼓**配合起舞

龍燈又稱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龍的崇拜。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

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1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龍燈是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節日傳統燈綵。

相傳龍是吉祥的傾向,因此民間每逢春節、元宵節、燈會、廟會及豐收年,都舉行舞龍燈的活動。一般用竹、木、紙、布紮成,節數不等,均為單數。其形象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火龍」、「青龍」。

「白龍」、「黃龍」,每節內能燃燒燭的稱「龍燈」。

3樓:秋水技術不到家

龍燈又稱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對龍的崇拜。身長20米左右,直徑60---70公分,內用鐵絲做成圓形,安上燈泡或蠟燭,外用紗布包裹塗色而成。

舞龍者由數十人組成。1人在前用繡球鬥龍,其餘全部舉龍,表演「二龍戲珠」、「雙龍出水」、「火龍騰飛」、「蟠龍鬧海」等動作。龍燈是漢族和部分少數民族節日傳統燈綵。

相傳龍是吉祥的傾向,因此民間每逢春節、元宵節、燈會、廟會及豐收年,都舉行舞龍燈的活動。一般用竹、木、紙、布紮成,節數不等,均為單數。其形象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火龍」、「青龍」。

「白龍」、「黃龍」,每節內能燃燒燭的稱「龍燈」

舞龍燈的特點有哪些

4樓:匿名使用者

常見的有火龍、草龍、人龍、布龍、紙龍、花龍、筐龍、段龍、燭龍、醉龍、竹葉龍、荷花龍、板凳龍、扁擔龍、滾地龍、七巧龍、大頭龍、夜光龍、焰火龍等近百種之多。龍燈的節數一般為7節,9節和13節。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

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明年再用。

舞龍燈的舞龍分類

舞龍燈的由來

5樓:匿名使用者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我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耍龍燈起源於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耍龍燈的主要道具是「龍」。龍用草、竹、木紙、布等扎制而成,龍的節數以單數為吉利,多見九節龍、十一節龍、十三節龍,多者可達二十九節。十五節以上的龍就比較笨重,不宜舞動,公供觀賞,這種龍特別講究裝璜,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

還有一種「火龍」,用竹篾編成圓筒,形成籠子,糊上透明、漂亮的龍衣,內燃蠟燭或油燈,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龍燈的耍法有多種,九節以內的側重於花樣技巧,較常見的動作有:蛟龍漫遊、龍頭鑽檔子、頭尾齊鑽、龍擺尾和蛇蛻皮等。十一節、十三節的龍,側重於動作表演,金龍追逐寶珠,飛騰跳躍,時而飛衝雲端,時而入海破浪。

舞龍代表什麼節日

6樓:刺客丶默殤

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

簡介:舞龍俗稱玩龍燈,是一種中國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

舞龍時,龍跟著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 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漢族的一種民俗文化。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

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都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中國的傳統舞龍及前面的龍珠分別有什麼象徵意義和寓意?

7樓:匿名使用者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   這是因為,「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

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前面的龍珠起引導作用。

舞龍民風民俗所寄寓的含義是什麼

8樓:二到無窮大

舞龍寄寓的含義:古時人們在喜慶日子裡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時至今日,舞龍經過不斷髮展和改進,經常成為一種具有觀賞性的競賽運動。

【拓展】舞龍的由來:

民間有許多解釋舞龍由來的傳說,一說是,盤古、神農、伏羲輪流掌管「鎮天之寶」——一根龍頭柺杖,以每年正月初一為換班之時。這天伏羲剛上崗,突然見五瘟童子化成一股黑氣,往人間飛奔。伏羲恐五瘟童子去作孽人間,忙將手上的龍頭柺杖往空中一拋,立時化作一條金龍,張開大口,一下就把瘟童施放的瘟疫全部吞吃。

繼又逮住瘟童,將其監禁。因龍頭柺杖由玉竹製成,後來人們便照著玉竹龍的樣子,用竹子作骨架,製成內點蠟燈的火龍,自行舞弄盤旋,以消瘟免疫。

另一則說,玉皇大帝有一根雕龍柺杖,因長年累月感受仙氣,活了。某日它偷偷跑下凡間作亂,殘害百姓。玉皇大帝為平民憤,派天兵天將下凡將其拿住,然後讓百姓用火焚燒,孽龍被燒得翻滾飛舞,待其只剩一口氣時,才押回天庭。

從此民間有了舞龍放火的習俗。

舞龍是遠古龍圖騰崇拜的遺存,其原始形態是人們排成逶迤的隊形,模仿龍的動作,舞動行進。這種活動稱為「舞雩」,含有祭龍、祈雨、祝禱年成等多項內涵,因古人的心目中,龍是主風雨、主穀物的神靈。《周禮·春官·司巫》:

「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因知這種活動在春秋時已經流行。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十三載有漢代舞龍祈雨之事,漢代畫像石上也有舞龍場景,可見漢代的舞龍是先秦「舞雩」的發展。當代農村中的舞龍活動,率以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主題,其民俗信仰與上古的「舞雩」仍舊是一脈相承的。漸漸地,舞「龍」就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願、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裡,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洩著歡快的情緒。

9樓:匿名使用者

舞龍民風民俗所寄寓的含義:消災,降幅,求雨,慶祝豐收等。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一種精神、一種企求、一種寄託、一種祝福,是華夏民族勤勞、勇敢、奮進、堅毅、拼搏精神的象徵。中國是舞龍運動的發源地。在中國的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上下數千年,龍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

千百年來,象徵著吉祥喜慶、歡樂幸福的舞龍運動已經成為我國廣大城鄉喜慶佳節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同時也是目前我國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增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重要大眾體育專案之一。

例如:在湖南這邊(紫鵲界)有舞草龍的,平時如果村子裡遇到什麼災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龍去河邊焚燒,祈求「龍王」消災、降福或降雨。

在湖南這邊有舞潑水龍,潑水龍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祭神求雨的儀式,一旦出現旱災,當地頭面人物就會出來組織潑水龍。

在廣州有舞燒火龍,燒火龍又叫舞火龍,是流傳於廣東豐順一帶的獨特的民間傳統專案,一般在春節和元宵夜舉行。慶祝豐收,每年元宵之夜要舉行燒龍活動。年復一年,形成風俗。

10樓:軒軒宸宸

是舞獅不是舞龍!!!!

正月新春舞龍燈,二月郊外放風箏。是什麼詩句?詩句名是什麼

正月新春舞龍燈,二月郊外放風箏 出自 十二月歌 原文如下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龍燈,二月郊外放風箏,三月清明楊柳綠,四月牡丹花正紅,五月端午賽龍舟,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牛郎會織女,八月中秋桂花香,九月登高過重陽,十月滿園橘子黃,冬月大雪壓青松,臘月臘梅傲冰霜。龍燈 的耍法有多種,有 單龍戲珠 和 雙...

龍象徵中國人的什麼,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代表著什麼

地位權利!龍,作為我們中國人獨特的一種文化的凝聚與積澱,已經紮根與深藏於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頭,不但人們的日常生活 生老病死幾乎都有打上龍文化的烙印,並且龍文化的視角,龍文化的審美意識已滲透入了我國社會文化的各個領域 各個方面。龍,在中國和天地世間萬事萬物都有有聯絡。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 高貴 ...

有舞龍節傳統的中國民族傳統節日是什麼

春節。春節舞龍又稱舞龍 龍燈舞,是中國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舞龍 的習俗,是承繼殷周時期 祭天 的遺風。龍通常被古人奉為 吉物 出現在慶典祭祀中,舞龍 則包含古人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的美好意願,同時也有著 祈年 的意思。舞龍的 龍身 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