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蟬這個故事出自於什麼年代?當時吳國和楚國都是些什麼樣的國家?與其他諸侯國又有什麼利益關係

2021-03-20 14:00:32 字數 4272 閱讀 8183

1樓:匿名使用者

螳螂捕蟬是吳王闔閭時期的故事,吳王闔閭(公元前514年―前496年),所以肯定是這個年代的。

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是以現在的湖北為中心擁有廣大土地的強國,但是在吳王闔閭的時期由於楚平王的逝世導致楚國內亂。而剛剛登上王位的闔閭就像乘機攻擊楚國,雖然當時的吳國雖已強大起來,但仍有不少困難: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禦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貿然閥楚是不明智的,所以大臣們通過螳螂捕蟬勸阻了吳王。(ps:個人以為這是後人杜撰的。

)後來在伍子胥和孫武的幫助下吳國真正的強大了起來,才伐楚成功。

這眼前的利益自然指趁楚國內亂攻擊楚國;身後的禍患有二,一是楚國的報復,二是越國從背後的偷襲。(不過後來吳國真的是在出兵時被越國偷襲而亡,這點確實讓人唏噓)

2樓:匿名使用者

螳螂捕蟬出自於春秋時,問者採納

螳螂捕蟬這個故事出自春秋,是吳王闔閭要伐楚,有一人拿螳螂補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規勸他,最後他放棄伐楚的事。這故事的意思第一層是讓我們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而看不到背後的隱患。第二層是讓我們做事要小心謹慎提前考慮背後的隱患。

望採納,謝謝!

3樓:匿名使用者

故事出自春秋時期。吳國和楚國都是當時的諸侯國。 當時各諸侯國君主力圖擴大自己的實力彼此爭霸,關係複雜。

螳螂捕蟬的歷史背景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背景:吳國和楚國之間頻繁地發生戰爭,而且戰爭大多數都是在楚國的地盤上進行的,只有個別的戰爭是在吳國的地盤上進行的。

當時的吳國是一個剛崛起的一個蠻夷小國,所以對晉國這種老牌的中原大國來說,它利用吳國來進行戰爭可以說是以逸待勞。

螳螂捕蟬: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5樓:黛妮

一、歷史背景:

【原文】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

「善哉!」乃罷其兵。

【翻譯】吳王決定去攻打楚國,(但是大臣們說攻打楚國雖然取勝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國家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他對大臣們說:「誰敢勸阻就處死誰!

」吳王的侍從官中有個年輕人想要勸說吳王放棄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說,就拿著彈弓,一連三天早晨,在王宮後面的花園裡走來走去,露水打溼了衣服,也全不在意。吳王問他:「你為什麼早晨跑到花園呢?

衣服都被露水打溼了。」少年說:「園中有棵樹,樹上有一隻蟬,它停在高高的樹上放聲地鳴叫著,喝著露水,不知道有隻螳螂在它的身後想要吃掉它;螳螂屈著身子靠近蟬,想捕捉它,卻沒想到黃雀就在自己身旁;黃雀伸長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卻不知道彈弓就在樹下瞄準了它。

它們三個都力求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忌看到它們身後隱患。」吳王想了想,恍然大悟,說:「原來如此!

」於是便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打算。

二、《螳螂捕蟬》的主要內容: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蟬」的故事警示吳王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的隱患。全文生動有趣,寓意深刻。

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形容行事僅顧前而不顧後。 或喻目光短淺, 僅視眼前利益,而不知後患能隨之而來,常用此語。

6樓:匿名使用者

吳王一向很專橫,要想說服他是件很難的事情。

有一次,吳王準備進攻楚國。他召叢集臣,宣佈要攻打楚國。大臣們一聽這個訊息,低聲議論起來,因為大家都知道吳國目前的實力還不夠雄厚,應該養精蓄銳,先使國富民強,這才是當務之急。

吳王聽到大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似有異議,便厲聲制止道:

「各位不必議論,我決心已定,誰也別想動搖我的決心,倘若有誰執意要阻止我,決不輕饒!」

眾大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亂說一句說,於是,匆匆退朝。

大臣中有一位正直的年輕人,他下朝後心中仍無法安寧,思前想後,他覺得不能因為自己而不顧國家的安危。這位大臣在自家的花園內踱來踱去,目光無意中落到樹上的一隻蟬的身上,他立刻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這位大臣便來到王宮的後花園內,他知道每天早朝前吳王都要到這裡散步,所以,他有意等在這裡。

過了大約兩個時辰,吳王果然在宮女的陪同下,來到後花園。那位大臣裝著沒有看見吳王,眼睛緊盯著一棵樹。

吳王看到這位大臣的衣服已經被露水打溼了,卻彷彿沒有察覺一般,眼睛死死地盯著樹枝在看什麼,手裡還擒著一隻彈弓,便很納悶地拍拍他的肩,問道:

「喂,你一大早在這裡做什麼?何以如何入神,連衣服溼了都不知道?」

那位大臣故意裝作彷彿剛剛看到吳王,急忙施禮賠罪道:

「剛才只顧看那樹上的蟬和螳螂,竟不知大王的到來,請大王恕罪。」

吳王揮揮手,卻好奇地問:

「你究竟在看什麼?」

那位大臣說道:

「我剛才看到一隻蟬在喝露水,毫無覺察一隻螳螂正弓首腰準備捕食它,而螳螂也想不到一隻黃雀正在把嘴瞄準了自己,黃雀更想不到我手中的彈弓會要它的命……」

吳王笑了說:

「我明白了,不要再說了。」

終於,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螳螂捕蟬出自**?

7樓:**ile三途河醉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bai劉向的《說du苑·正諫》。

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國王zhi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dao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溼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

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為何?」侍衛道:

「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放聲鳴叫,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啟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

8樓:忘憂森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出自劉向的《說苑·正諫》。

書中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國王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溼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

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為何?」侍衛道:

「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放聲鳴叫,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啟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

希望以上所答對樓主有用

9樓:一片蔚藍丶

【出處】

《說苑·正諫》:「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

《說苑·正諫》:「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yì)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雀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作者劉向,西漢人

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吳國國王壽夢準備攻打荊地(楚國),遭到大臣的反對。吳王很惱火,在召見群臣的會上警告:「有誰膽敢阻止我出兵,將他處死!」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想阻止吳王出兵。王宮中一個青年侍衛官想出一個好辦法:每天早晨,他拿著彈弓、彈丸在王宮後花園轉來轉去,露水溼透他的衣鞋,接連三天如此。

吳王很奇怪,問道:「這是為何?」侍衛道:

「園中的大樹上有一隻蟬,它一面放聲鳴叫,一面吸飲露水,卻不知已有一隻螳螂在它的後面;螳螂想捕蟬,但不知旁邊又來了黃雀;而當黃雀正準備啄螳螂時,它又怎知我的彈丸已對準它呢?它們三個都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後邊的災禍。」吳王一聽很受啟發,隨後取消了這次軍事行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形容行事僅顧前而不顧後。 或喻目光短淺, 僅視眼前利益,而不知後患能隨之而來,常用此語。

10樓:福兮

小學課本里選用了劉向的《說苑》裡的螳螂捕蟬的故事,然而劉向是西漢人,早在戰國莊周就在《莊子》中記載了莊子遊於雕陵之樊,看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我為莊周討版權。

11樓:魯恭治中牟

螳螂捕蟬

出自劉向的《說苑·正諫》。

螳螂捕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 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後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的道理。螳螂捕蟬 螳螂想捕捉蟬,卻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等待時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出自 莊子 山木 諷刺了那些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身後禍患的人 對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 不顧後...

《螳螂捕蟬》是寓言故事嘛,《螳螂捕蟬》是一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道理,告誡吳王

道出了一個自然法則,就是在自然界自然競爭中,弱肉強食是經常的現象。他告訴人們,不要自以為強,強中剛有強中手。螳螂捕蟬 是一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的道理,告誡吳王 10 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到身後有隱伏的禍患。螳螂捕蟬 告誡吳王 做事要三思而後行,決不能只見眼前利益...

螳螂捕蟬意思是什麼螳螂捕蟬是什麼意思。問題是什麼?

意思是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螳螂捕蟬 t ng l ng b ch n 基本釋義 蟬 知了。螳螂捉蟬,不知潛在危險。比喻目光短淺。對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 不顧後患的這類人提出警告。出處 漢代 劉向 劉向 說苑 第九卷 正諫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白話譯文 院子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