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別和主張的出現說明了中國近代前期向西方學習的特點是什麼

2021-05-17 22:12:28 字數 5079 閱讀 4091

1樓:jgy123丶

仍殘留封建階級思想/只學習皮毛,不徹底。

歷史 近代先進中國人在向西方尋求真理的過程中出現過哪些派別及主張

2樓:匿名使用者

地主階級洋務派 主張:師夷長技 自強 求富資產階級改良派(維新派)主張:變法圖強

資產階級革命派 主張:三民主義

資產階級激進派 主張:民主科學

求歷史高中同步練習冊嶽麓版必修三自主學習部分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是不能給題,沒人會給你答案的,好學生誰會有閒工夫來回答你?

別人誰會為了回答你去買本書?

還是你在期待老師來回答你?

(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一般認為,西學東漸是指西方學術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在184

4樓:騎の誓

(1)一類

:③⑤二類: ②⑧ 三類:①⑥ 四類:④⑦(8分)

(2)第一類:林則徐、魏源二人代表的是地主階級抵抗派,面對外國的侵略,主張學習西方的「器物」,「師夷長技以制夷」,以鞏固封建統治。

第二類:曾國藩、李鴻章二人代表的是洋務派,主張向西方學習科技,引進先進軍事科技器物,達到富國自強的目的。

第三類:康有為、梁啟超二人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向西方學習政治制度,改造中國政體,提倡君主立憲制。

第四類:陳獨秀、李大釗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以「民主」「 科學」為大旗,主張在思想文化領域變革中國。批判封建制度,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

(3)特點: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向西方學習的社會階層越來越多,學習的層次也越來越深入。(2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解答第(1)問首先根據所學知識認清**中人物,根據序號依次是梁啟超、李鴻章、魏源、陳獨秀、林則徐、康有為、李大釗和曾國藩,再依據晚清和**時期各自派別進行分類即可。

第(2)問主要考查學生調動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概述思想主張主要從地主階級抵抗派、洋務派和資產階維新派和激進派結合各自的思想特點和主張具體回答即可。階級題考查學生解讀分析史料能力。

第(3)問概述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特點,可以從三個方面去論述,一是向西發學習性質是反侵略反封建,二是學習經歷了有被動到主動學習的過程,第三學習西方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學習層次逐漸深入,以上觀點回答任何一點即可。

中國近代對西方學習器的派別和指導思想

5樓:持圓規為你描眉

頑固派:師夷長技以制夷

洋務派:中體西用

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倡西學,興民權

資產階級革命派: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平均地權資產階級激進派:民主與科學

概括近代前期中國思想界「向西方學習」的基本程序及主要原因

6樓:匿名使用者

1、地主階級改良思想

(1)新思想萌發:隨著封建統治危機加深和民族危機的出現,林則徐、龔自珍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奠定了新思想萌發的思想基礎。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新思想的特點:既有鮮明的時代變化印記;又有濃重的封建綱常色彩。

(2)洋務運動: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制度是主體,技術是工具)。其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鎮壓人民反抗,抵禦外來侵略,維護清朝統治)。

2、資產階級思想

(1)早期維新思想: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啟蒙思想的傳入,在洋務派中產生了早期維新派,代表人物是王韜、鄭觀應。他們在經濟、文化上的主張類似於洋務派,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

實質是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2)康梁維新思想:其特點是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君主立憲)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維新思想的理論基礎。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20世紀初,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中心是上海和東京,章炳麟、鄒容、陳天華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

「三民主義」綱領中,「民族主義」重在推翻封建統治;「民權主義」(核心)重在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生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成為當時並存的兩大社會思潮。

(4)新文化運動: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在政治上要求實行民主政治,袁世凱在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逆流,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產生。前期指導思想是民主和科學。

《新青年》是主要陣地;北京大學是主要基地。前期內容主要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它徹底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但沒有辯證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思想,更沒有同工農群眾鬥爭實踐結合。

7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前期在「向西方學習」的影響下 ,中國近代思想是如何演進的?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拒次指出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中國近代思想演進的特徵和主流。

答:演進過程及影響:

(1)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注意瞭解西方,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引導人們面對現實,認識世界,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

(2)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為西學的傳人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其實踐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3)早期維新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為以後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

(4)康、樑為首的維新派主張通過變法,挽救民族危亡,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後來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最終促成戊戌變法運動的開展。

維新變法運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維新派的思想是愛國的和進步的。

(5)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批判維新派的保皇立場並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把從西方學到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用以指導辛亥革命,結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政體,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權利,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陳獨秀等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以民主和科學為口號,以實現民主政治為目的,在社會上掀起了新的思想解放潮流。

地位:西方文化處於主動地位;中國文化處於被動地位。

兩重性:既有先進與落後的差異,也有侵略與反抗的分別。

主流:救亡圖存,振興中華,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變

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請概括這一歷程的特點

8樓:8月的迷惘

(一)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主要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尤其是軍事技術。「開眼看世界」的林則徐和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學習的先聲。

雖然他創新對西方的認識和學習只停留在「堅船利炮」這一西方文明的表層——物質外殼上,而且學習的目的既是為了「制夷」,更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但在當時要邁出這一步,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超人的膽識。它使國人衝破了閉關鎖國的牢籠,啟迪探索外界的新風,成為一代代先進中國人的強國禦侮而尋求外夷、平內患的雙重目的,懷著「中學為體,西方為用」的矛盾心理,發起求富求強的洋務運動。

(二)甲午戰後——辛亥革命:主要學習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紀六七年代,早期維新派就提出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和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成為19世紀末康、樑倡導維新變法運動的先導。

康、樑把向西方學習的目標從經濟領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謀求政治體制的變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設議院、開國會、定憲法等主張,但在封建頑固派的鎮壓下,變法運動夭折。隨後的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封建君主**制度,運用西方國家學說,實行王權分立體制和責任內閣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但北洋軍閥的**使**成為一塊招牌。

(三)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主要學習西方思想文化並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陳獨秀、李大釗等把鬥爭鋒芒直指封建正統思想,宣傳西方民主科學。

**十月革命後李大釗宣傳社會主義,以俄為師,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中國知識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國、改造社會的科學思想**

特點:①經歷了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遞進嬗變過程;②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相互統一;③充滿進步與保守的鬥爭(洋務派與頑固派、維新派與頑固勢力、革命派與保皇派鬥爭。)

中國近代前期向西方學習的思想有何不同

9樓:匿名使用者

1、地主階級改良思想

(1)新思想萌發:隨著封建統治危機加深和民族危機的出現,林則徐、龔自珍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奠定了新思想萌發的思想基礎。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

新思想的特點:既有鮮明的時代變化印記;又有濃重的封建綱常色彩。

(2)洋務運動:其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制度是主體,技術是工具)。其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鎮壓人民反抗,抵禦外來侵略,維護清朝統治)。

2、資產階級思想

(1)早期維新思想: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啟蒙思想的傳入,在洋務派中產生了早期維新派,代表人物是王韜、鄭觀應。他們在經濟、文化上的主張類似於洋務派,在政治上主張實行君主立憲。

實質是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2)康梁維新思想:其特點是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君主立憲)和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維新思想的理論基礎。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3)辛亥革命:20世紀初,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中心是上海和東京,章炳麟、鄒容、陳天華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

「三民主義」綱領中,「民族主義」重在推翻封建統治;「民權主義」(核心)重在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生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成為當時並存的兩大社會思潮。

(4)新文化運動:隨著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在政治上要求實行民主政治,袁世凱在文化領域掀起尊孔復古逆流,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入中國,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產生。前期指導思想是民主和科學。

《新青年》是主要陣地;北京大學是主要基地。前期內容主要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它徹底批判了封建正統思想,但沒有辯證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思想,更沒有同工農群眾鬥爭實踐結合。

概述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歷程

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十大事件的說明,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十大事件的說明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甲午中日戰爭 洋務運動 辛亥革命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七七事變 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放戰爭爆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你要的背景,時間和影響要是我打出來,那可不知道有多長了,可以看看初中的歷史課本,講的非常詳細 因為初中歷史要考核的就是這些 高一的也行 找找看吧 南京見證了中國近...

中國近代的外患和古代的外患有什麼不同?

首先第一個問題 不同之處 1侵略方式不同 前者是憑藉自己的艦船和大炮,直接攻打,而後者是用馬匹,兵器攻打。2目的也不相同 前者是為了攫取資本,實現自己的資本原始積累,而後者大多數是想入主中原,3所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前者直接導致了中國成為半殖民半封建國家,後者加速了中國的民族融合。4主攻方向不同,前者...

中國現代史和中國近代史的異同,中國現代史和中國近代史有什麼區別?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到1949,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現代史從新中國建立至今,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時代。相同點 先進的中國人尋求發展圖強 不同點 近代史是中國人民的屈辱史,現代詩是中國發展使 近代 清末到解放前 現代 解放後 近代 1840 1949 現代 1949 現在 1840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