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過年習俗,臺灣過年有哪些習俗?

2021-03-21 05:26:51 字數 4655 閱讀 2396

1樓:t桃小寶

臺灣人過年,還要製作紅龜米果、發米果、菜頭米果為年糕。紅龜米果以形體像一隻龜,外染紅色,上打龜甲印,用來象徵人們益壽延齡。家家都用這種糕來敬奉撫育萬物的天公。

倘若客人上門拜年要請吃糖果和甜仁,並按男女老少說不同的吉祥話。如孩子對老人可以說:「吃個甜,祝你長壽萬年!

」同輩之間可以說:「吃個甜,祝你賺大錢!」

過年必備:

1、貼門神

貼門神是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據說,大門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漢族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花和「福」字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戶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 紅火富麗。

4、掛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臺灣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2樓:日天日地

臺灣過春節的習俗有掃塵、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年畫、置天地桌、春節聯歡晚會、守歲、祭祖。

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現時除了中國、朝鮮半島、越南之外,春節在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地都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臺灣人過春節有什麼習俗?

臺灣春節傳統習俗

臺灣過年的習俗(詳細)今晚就要 急!!

3樓:永遠傾城之戀

臺灣和祖國大陸各地一樣,春節,也叫過年,

是民間最為熱鬧、時間最長的節日。一般從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上元節)過完,才算全部結束,歷時整整1個月。

尾牙。每個月的初

一、十五或者初

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

這一天,臺灣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還要在門前設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今天大肆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

不過,這種風俗已絕跡。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潤餅系以潤餅皮捲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裡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乾、香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送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戶戶舉行祭灶活動,歡送灶神及其他諸神上天。

灶神俗稱「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護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稱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稱之為「九天東廚煙主」。

早期臺灣民間,每家廚房都有一個相當大的「灶」。相傳灶有灶神,於每年的一月四日被玉皇大帝派來監視每一家的言行,直到十二月二十四日,迴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報告各家的善惡功過。

灶神並無神位,平日只是在灶門上貼一張灶神神媽。送灶時,將神媽揭下焚化,並另外焚燒一個用竹蔑扎的紙糊馬兒,做為灶神迴天的坐騎,還要準備一點黃豆、於草、做為灶神長途跋涉所需的乾糧、草料。然後焚香、叩首並在灶炕裡抓幾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並哺哺叮嚀: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後點燒爆竹,歡送灶神起駕**。人們再返回灶前,看看地上的灰是否留有灶神的臨別贈言。

送灶的供品多用湯圓、麥牙糖、豬血糕等又甜又粘的東西,無非是要封住灶神爺的嘴,少說壞話。

清屯(大掃除)。送完神後,家家戶戶就開始舉行「大掃除」。臺灣人相信,平時家裡的器物都有神靈司掌,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等諸神返回天界後,才能徹府大掃除。

大掃除當然有除舊迎新之意,在臺灣還有句俚諺:「清後才會富」,即只有清掃房屋才有發展。如果家裡在此年中因為有人喪亡,就不能大掃除,據說灰塵會進入死人的眼睛。

做年粿,大掃除完後,就要準備做年粿,而且必須在二十八日前做好。年棵有「甜粿」、「發粿」、「鹹粿」、「菜包」等。臺灣有一首年粿歌,生動地概括了年粿的含義:

「甜粿過年,發粿發錢,菜包包金,蘿蔔粿(菜頭粿)吃點心。」甜粿是過年最主要的年粿。發粿則要發得好才會發財。

菜包因內有包餡,所以能包金。蘿蔔粿(菜頭粿),是取其「好彩頭——好兆頭」之意,可當點心之用。喪家是不能隆重過年的,不能做甜粿。

由親戚送,受贈者大都以橘子當作回禮。

除夕:辭年、避債戲、圍爐、守歲等。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臺灣年俗中最重要的一個日子,習俗也相當多。

先辭年,佈置「廳頭」,即在奉祀「觀音媽」和諸神像的大廳上,換新版畫和聯軸。到了下午舉行「辭年」儀式。在供桌上盛設五牲及各種年粿供奉諸神,然後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禮,以表示感謝這一年來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並祈求新年更多的賜福。

神桌前還要供「春飯」,即盛有飯的小碗,飯上插上用紅紙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飯春花」,這個飯叫「過年飯」。

(在閩南語中,「春」與「剩」諧音,意思即怎麼吃也吃不完,還有剩餘)。桌前還擺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紅棗。紅棗表示年年好。

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來,有句俗話「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後,還要燒金紙、放爆竹,才算結束辭年儀式。

避債戲與討債燈,是辭年時為躲避債主上門催債的節日活動。在除夕夜,臺灣各寺廟都要祭神演戲。凡負債過年無法償還的人,便跑到寺廟的戲臺前,躲進人群中看戲。

依照風俗,債主就不能問他討債。若討債者硬間至「避債戲」臺下找人要錢,就會引起公憤,遭至群眾圍毆,自討沒趣。這臺戲要通宵達旦地演下去,直到翌日凌晨大年初一。

負債者也就順利地過完年。不過,債主也有辦法對付,即在大年初一,穿著舊衣服,提著燈籠上門討債,佯稱自己是從年三十晚上追債追到現在尚未回家,燈籠還提在手上,不能算是「新年討債」,這種燈就叫做「討債燈」。但是,除非積怨很深,債主一般不會輕易使用「討債燈」。

圍爐、除夕之夜,也叫過年夜,出外謀生的家人,都要趕回老家來團聚,如果無法趕回,就要空出一個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團聚。全家一起圍著桌子吃一年之中最豐盛的菜餚,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爐,爐邊置一些銅錢,以示溫暖如春,財氣旺盛。圍爐時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徵意義。

如一定要吃「長年菜」(芥菜做的,表示長壽)、「韭菜」(「韭」與「久」諧音,吃的時候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不橫吃,不咬斷,年壽才能「久久長長」)。此外,還要吃蘿蔔(即菜頭)表示好彩頭;吃「全雞」,表示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蚶」取其繁殖力強之意,吃完後蚶殼要放在床下,表示會生蚶子蚶孫;吃魚丸、蝦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與元諧音,三元即是狀元、會元、解元);吃所有的菜均不用刀切細,應以原形煮食。

吃完之後,年長者要給年少者「壓歲錢」,然後全家圍坐在爐邊,說說笑笑,通宵不眠,謂之為「守歲」。據說如此可以祈求雙親長壽,所以又叫「長壽夜」。「不睡」的閩南語是「不困」,而「困」與「困」諧音,所以「守歲」也是靜待一個「不困窮」的新春來臨。

臺灣有句諺語叫「二九老」,指除夕是如意大吉的日子。以前臺灣盛行收養異姓女子為「童養媳」。直養到十七八歲時,就與自己的兒子結為夫婦。

家境富裕者多在二十日後設宴招待親友,舉行婚禮。家境一般者,則在除夕閤家團聚,將童養媳與兒子圓房,俗稱「送做堆」、「合房」域「做大人」。通常結婚要選擇黃道吉日,避免觸動神明,惟除夕之日,神明皆已送上天,此時選擇童養媳和兒子「送做堆」,就不用耽心遭受神譴。

新年歌。臺灣民間用一首新年歌,來說明新春期間每日的意義:「初一早(開門大吉取於早),初二巧(女婿回孃家向岳父拜年,乃稀巧之事),初三天通巧(赤狗日任何人皆不利外出,弄不出什麼巧事來),初四頓頓飽(客人都走了,剩下的菜餚自己吃),初五隔開(商家開門營業),初六舀肥(清除水肥),初七七元(古稱人日,吃麵線延年益壽),初八原全(暫時復原),初九天公天(玉皇大帝之壽誕),初十有食食(有吃沒吃休息到初十),十一概概(大概如此),十二漏屎(吃壞肚子),十三食蚶糜配芥菜(吃稀飯配素菜),十四結燈棚(提燈籠),十五上元瞑(元宵節)。

」 初一的禮俗。正月初一日,也叫「新正」,親友之間互相拜年,稱為「拜正」、「賀正」。主人請客人吃甜料、喝甜茶,然後說吉祥話:

對太太言:食甜給你生後生(生兒子)。

對老人言:食甜給你老康健,食百二(活到 12o歲)。

對商人言:食甜給你大發財。

對小孩言:食甜給你快大漢(快長大)。

對小姐言:食甜給你嫁好夫。

一般相互間言:新年大賺錢。

初一也是元始天尊和彌勒佛的誕生日,還是釋迦如來降魔之日。信徒們除祭拜自家的神佛之外,還各自帶著牲醒,赴廟燒金、焚香、上供品祭拜。全家人著新裝出遊,稱作「出行」或「行春」。

取越走越能存錢的意思。但出行的方向,必須根據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時,配合天干地支等曆書,找出吉方吉時。初一邁出的第一步,一定要朝吉方走。

因為吉方有福神,會降福。對於凶方,不管有多麼重要的事,都不朝那個方向走。

過年有哪些習俗,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你老巨集的家裡大含察有哪些過年滾茄的習俗呢?中國人團顫過年數衫都有哪塌畢敗些習俗?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 正月初一 首尾相連。除夕 中的 除 字是 去 易 交替 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 月窮歲盡 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乙個晚上。故此...

邵武過年有哪些習俗,白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白族每逢節日,除必備節日食品之外,還要進行拜佛 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動。年節最為隆重。自臘月起家家都要置辦年貨 殺豬 磨豆腐 舂餌塊和糯米粉。除夕時,各家主事人都要帶著飯菜 茶酒用托盤順著天地 大門 水井 灶神 祖先牌位的順八進行祭拜。然後全家人吃團圓飯。隆重的團圓飯在餐桌 擺一個大的銅火鍋,必上豬頭...

過年有哪些習俗表示什麼,過年都有哪些習俗

1吃甘蔗,廣東話裡面甘蔗與債同音,所以就是把債還清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迎春日 也叫 掃塵日 2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 掃房 南方叫 撣塵 表示清新歡迎新春 3 貼窗花和倒貼 福 字 貼春聯,傳說是嚇 年 這種生物的,以工整 對偶 簡潔 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