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結構中,是先澆構造柱還是先砌牆?構造柱和砌體之間是不是用

2021-03-21 21:20:48 字數 5946 閱讀 7817

1樓:趙萬春

1\是先砌牆啊,再澆構造柱。

2\是的。

3\"構造柱的鋼筋一般不都是焊接嗎?那構造柱的施工工藝是不是和結構一樣,鋼筋、模板、混凝土?」,不是的,在框架結構中,構造柱子與牆體之間的拉結筋不是焊接的,填充牆與砼柱或砼牆之間的拉結筋,這個拉結筋是植筋在砼柱子上的或在砼柱子相應位置先預埋鋼板條後再與拉結筋焊接的。

但前者常用的,因為方便啊!

2樓:匿名使用者

是先砌牆然後再澆構造柱,拉結筋按規定砌築於砌塊內,綁紮構造柱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

3樓:斷了弦

二次結構施工過程:放線打眼插筋、綁紮鋼筋、砌牆、支模、澆築構造柱混凝土,牆體與構造柱連線用拉結筋安要求設定。

4樓:百度使用者

框架結構中,是先澆構造柱還是先砌牆?構造柱和砌體之間是不是用的拉結筋?謝謝。

5樓:建築一枝蒿

框架結構中先砌牆後澆構造柱,構造柱和砌體之間是用的拉結筋.

框架結構先砌牆還是先做構造柱

6樓:demon陌

先砌牆,然後預留出構造柱和馬牙槎的位置,再澆構造柱混凝土。

框架結構原理就是先框架,後填充,做構造柱是為了拉結結構的整體性;所以施工順序是先主體澆築混凝土,然後砌填充牆並預留二次結構混凝土的地方,砌築完以後再澆混凝土。

砌在框架內的牆,僅起圍護和分隔作用,除負擔本身自重外,不承受其他荷重。為減輕框架荷重,應儘量採用輕質牆,如用泡沫混凝土砌塊(牆板)或空心磚砌築。

一般框架以現場澆注居多,為了加速工程進度,節約模板與頂撐,也可採取部分預製(如柱)部分現澆(樑),或柱樑預製接頭現澆的施工方式。

7樓:春風化雨時

框架結構基礎應該先砌築牆體,然後澆築構造柱。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裡符號為—gz)。

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定成封閉狀。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定要求是宜連續設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定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樑設定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8樓:gift毒藥

框架結構原理就是先框架,後填充,做構造柱是為了拉結結構的整體性;

所以施工

順序是先主體澆築混凝土,然後砌填充牆並預留二次結構混凝土的地方,砌築完以後再澆混凝土;

所以是先砌牆,然後預留出構造柱和馬牙槎的位置,再澆構造柱混凝土。

9樓:平之路

在框架結構施工,一般是先做混凝土構件,對於構造柱而言,為了施工方便,還是先砌牆,再裝模板做構造柱,這樣省工省時!

10樓:匿名使用者

框架結構的建築,構造柱所在位置較少,一般都是用於空間分隔,通常都是先砌牆後澆鑄構造柱。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先砌牆在做構造柱,那麼你構造柱的馬牙槎怎麼成型?

1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先做構造柱,也可以砌牆後預留構造柱位置

13樓:匿名使用者

肯定是先砌牆,後澆構造柱。後澆才會有作用。

14樓:匿名使用者

你看看美的地產標準 中間有附圖 肯定是砌牆先

15樓:流年不返

框架結構肯定是構造柱,在弄填充牆砌磚

磚混結構是先砌牆再澆構造柱,框架結構是現澆框架柱在砌牆最後澆構造柱是嗎?

16樓:匿名使用者

磚混結構是先砌牆再澆構造柱,框架

結構是先澆框架柱在砌牆最後澆構造柱是這樣的。框架結構是先澆框架柱,構造柱是最後的,要在牆裡面留馬牙槎,這樣才有咬合力,和牆體一起受力。

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近年來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必須設定成封閉狀。

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樑、基礎樑整體澆築。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接筋連線。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佈筋做連線。

17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 構造柱是最後的 要在牆裡面留馬牙槎,這樣才有咬合力,和牆體一起受力

框架結構基礎應該先砌築牆體還是先澆築構造柱

18樓:春風化雨時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裡符號為—gz)。

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定成封閉狀。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定要求是宜連續設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定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樑設定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19樓:匿名使用者

規範中沒有明確提出著一點,是一般的施工工序問題,建議先砌築牆體然後在澆築混凝土。理由以下:

1、框柱間的基礎牆增大了地面以下柱的剛度,一定程度上減小了首層柱的計算高度,起到一定限制柱側移的作用,有利於柱的穩定;2、基礎牆與地樑一同形成牆樑效應,增大了基礎樑的剛度,有利於建築物的結構整體性。

20樓:匿名使用者

先砌築牆後澆築構造柱.沒有違反規範。

21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先砌牆,再打構造柱與圈樑,規範沒有明確的說法.主要是施工工序的問題.

22樓:劉平陸

你說的好像是磚混結構,施工順序;基礎樑-基礎牆-構造柱-圈樑

23樓:匿名使用者

這肯定事先澆注基礎再砌基礎牆,最後才是澆注構造柱,在澆注基礎的時候就要先把構造柱的位子流出來,要等下面的基礎的混凝土強度達到百分之75以後才能砌上面的基礎牆,等基礎牆砌好後再說澆注構造柱的事

為什麼構造柱的施工順序裡先砌牆後澆柱?

2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構造柱的工藝是「先退後進」,先砌牆可以將構造柱的馬牙槎留出來,這樣在構造柱澆築後,才能和牆體合為一體。

試想,先澆築你怎麼做馬牙槎?

25樓:風雲天下的空間

正解:本身構造柱是用於磚混結構的,不管構造柱沒有馬牙槎,只能先砌牆後澆構造柱,砌牆時放拉結筋,如果是框架結構就是要先澆柱後砌牆。因為磚混結構是牆體受力要求柱和牆要成整體。

磚混結構牆體施工時,為了加強構造柱與牆體的整體性,必須在牆體上留置馬牙槎,再施工構造柱。如果先澆築構造柱,後施工牆體,將破壞構造柱與牆體整體性,也無法留置馬牙槎!

26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覺得就是馬牙槎的原因,,還有牆體拉結鋼筋有關係

27樓:最近的旁觀者

主要是和牆體結合的作用!

框架結構中的構造柱是砌體工程還是主體工程? 5

28樓:春風化雨時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建築圖紙裡符號為—gz)。

1.按照抗震規範要求,構造柱主要設定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3米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樑;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4m,開洞寬度小於等於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樑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定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8m(或牆長超過層高2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邊)設定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定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佈置。

29樓:漳州揚子江

整個樓屬於主體工程,所以構造柱與砌體工程合在一起都算主體工程。

30樓:王麗茹

構造柱圖紙設計是磚砌的就屬於砌體工程,如果設計的是混凝土現澆的就屬於混凝土工程,構造柱是建築結構中的一個構件,不能說是主體工程。

31樓:匿名使用者

構造柱是砌體工程,砌體工程是主體工程。

是否有先澆構造柱,後砌牆的施工方法

32樓:匿名使用者

1、本身構造柱

是用於磚混結構的,不管構造柱沒有馬牙槎,只能先砌牆後澆構造柱,砌牆時放拉結筋,如果是框架結構就是要先澆柱後砌牆。因為磚混結構是牆體受力要求柱和牆要成整體。

2、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定成封閉狀。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沉降,圈樑的設定要求是宜連續設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定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樑設定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33樓:匿名使用者

倒是沒聽說硬性規定。不過,除非萬不得已,為什麼非要這樣呢?除了樓上幾位說的,這樣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既費工料,又於質量無益。

你想,拉線砌好牆之後再澆注構造柱,既省模板和人工,起碼又保證了柱子兩個面的順直,而且加強了牆的整體性,為什麼要倒工序做呢?

當然,如有其他原因非如此不可,採取一定措施,也非絕不可行。

不瞭解詳細情況,就事論事而言,不當請見諒。

34樓:匿名使用者

以前的構造柱就是先澆注砼再砌牆的不過現在的規範好像不允許了

35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來講是不行的,那樣受力會有所不同,而且整體性會差一些。

構造柱先澆灌後植筋砌牆是禁止的嗎?哪本規範上明文禁止

36樓:匿名使用者

1、本身構造

柱是用於磚混結構的,不管構造柱沒有馬牙槎,只能先砌牆後澆構造柱,砌牆時放拉結筋,如果是框架結構就是要先澆柱後砌牆。因為磚混結構是牆體受力要求柱和牆要成整體。不需要明文規定的,這個是約定俗成。

2、構造柱通常設定在樓梯間的休息平臺處,縱橫牆交接處,牆的轉角處,牆長達到五米的中間部位要設構造柱。為提高砌體結構的承載能力或穩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

寸,牆中的構造柱已不僅僅設定在房屋牆體轉角、邊緣部位,而按需要設定在牆體的中間部位,圈樑應設定成封閉狀。圈樑可以提高建築物的整體剛度,抵抗不均勻

沉降,圈樑的設定要求是宜連續設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斷,不可避免有門窗洞口堵截時,在門窗洞口上方設定附加圈樑,附加圈樑伸入支座不得小於2倍的高

度(為被堵截圈樑的上平到附加圈樑的下平),且不得小於1000mm,過樑設定在門窗洞口的上方,宜與牆同厚,每邊伸入支座不小於240mm。

1磚混結構先砌牆再澆柱2框架結構先澆築柱子再砌牆。請問其中

1.砌體結構先砌牆再澆構造柱,是要把構造柱牢牢地與實砌的承重磚牆結合在一起,以混凝土構造柱來加固牆體。這是砌體結構重要的抗震構造措施。這是不用計算的!2.框架結構先澆築柱子再砌填充牆,是把填充牆附著在框架上作為空間的隔斷的模式。假如你要省模板,先砌後澆,框架柱就不是框架柱了,就像是磚砌的剪力牆的邊緣...

構造柱都是二次結構做嗎,二次結構構造柱能先澆築後砌磚嗎?

是的,需要與其他結構一起搭建。從施工角度講,構造柱要與圈樑地樑 基礎樑一起作用形成整體結構,與磚牆體要在結構工程有水平拉結筋連線。如果構造柱在建築物 構築物中間位置,要與分佈筋做連線,構造柱不作為主要受力構件。構造柱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定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

框架結構可不可以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

理論上可以,就象磚混一樣,砌完牆體做柱子和大梁,但是這樣不是太慢了嗎?在砌築二層以上時樑和柱強度還沒有達到要求上一層的牆體就要砌了,無形中等於牆體荷載上去了.還有就是我覺得這樣做不如澆築完幾層再砌牆方便.進度是一方面,但安全也是一方面,堅固程度和混凝土多少沒有太大的關係,多加混凝土就要多加鋼筋,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