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郊區綠地流向城區的空氣為什麼使城區溫度降低溼度增大

2021-05-22 07:00:38 字數 6102 閱讀 8369

1樓:百川妮子

城區與郊區之間往往會形成熱島效應,城區相對郊區來講溫度更高,表現為低壓,而郊區則對應的形成高壓。所以在熱島效應中近地面的大氣是由郊區流向城區的,在高空再由城區補充郊區低壓所流走的那部分大氣,形成一個迴圈。

郊區綠地帶由於綠化環境好,受城區的汙染較小,空氣水汽充足,溫度相對城區也是較低的,所以大氣向城區流動時帶去的是涼爽、溼潤的空氣。

為什麼綠地流向建築區的空氣會使建築區氣溫降低``溼度增大`

2樓:端木炎

是因為綠島效應

綠地一般都是樹林和綠色植物森林 有調節氣候的作用

森林可以減小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減低地表風速,提高相對溼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氣候。這就是森林的綠島效應。

綠色植物對環境有降低溫度和增大溼度的作用,綠色植物調節氣候的作用與下列哪一因素有密切關係? a.

3樓:弒神

d試題分析: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水由液態到氣態要吸收熱量,因此在此過程中能帶走植物體內的熱量,降低植物體的溫度,繼而降低環境的溫度;此外蒸騰作用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無機鹽提供了向上的動力;蒸騰作用還增加了大氣的溼度,增加了降水,促進生物圈的水迴圈.

使城市氣溫比效區高,是什麼效應

4樓:紫色學習

使城市氣溫比效區高,是城市熱島效應.

熱島效應,指由於人為原因,改變了城市地表的區域性溫度、溼度、空氣對流等因素,進而引起的城市小氣候變化現象。該現象,屬於城市氣候最明顯的特徵之一。由於城市建築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區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熱率和更小的比熱容,使得城市地區升溫較快,並向四周和大氣中大量輻射,造成了同一時間城區氣溫普遍高於周圍的郊區氣溫,高溫的城區處於低溫的郊區包圍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島嶼,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城市熱島效應。

在近地面等溫線圖上,郊區氣溫相對較低,而市區則形成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出露水面的島嶼,被形象的稱之為「城市熱島」。城市熱島中心,氣溫一般比周圍郊區高1℃左右,最高可達6℃以上,大城市散發的熱量可以達到所接收的太陽能的2/5,從而使城市的溫度升高。在城市熱島作用下,近地面產生由郊區吹向城市的熱島環流。

城市熱島增強空氣對流,空氣中的煙塵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結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區多。對歐美許多大城市研究發現,城市降水量一般比郊區多5%~10%。

5樓:提莫喜歡誰

城市熱島效應或稱熱島現象,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無論從早上到日落以後,城市部份的氣溫都比周邊地區異常的高,並容易產生霧氣。這個現象的發現,是由於人造衛星的出現,使人類得以利用人造衛星從高空以紅外線拍攝地球。

人類從紅外線的影像發現了**中的城市地區的溫度有著很明顯的差異,看起來城市部份就好像在周邊地區的一個浮島。

6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 effect),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發熱、建築物和道路等高蓄熱體及綠地減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溫化」[1]

。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近地面溫度圖上,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則是一個高溫區,就象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

形成城市熱島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墊面、人工熱源、水氣影響、空氣汙染、綠地減少、人口遷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7樓:靜野落雪

熱島效應或城市熱島效應,,有時又叫雨島效應,因為夏天的時候城市的降雨量往往比周邊農村大。。

為什麼郊區的溫度低於市區?

8樓:匿名使用者

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effect)是指城市中的氣溫明顯高於外圍郊區的現象。在近地面溫度圖上,郊區氣溫變化很小,而城區則是一個高溫區,就象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市年平均氣溫比郊區高出1°c,甚至更多。

夏季,城市區域性地區的氣溫有時甚至比郊區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築物阻礙氣流通行,使城市風速減小。由於城市熱島效應,城市與郊區形成了一個晝夜相反的熱力環流。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熱島效應也變得越來越明顯。城市熱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受城市下墊面特性的影響。城市內有大量的人工構築物,如混凝土、柏油路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力屬性,這些人工構築物吸熱快而熱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它們比自然下墊面(綠地、水面等)升溫快,因而其表面溫度明顯高於自然下墊面。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工熱源的影響。工廠生產、交通運輸以及居民生活都需要燃燒各種燃料,每天都在向外排放大量的熱量。

此外,城市裡中綠地、林木和水體的減少也是一個主要原因。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築、廣場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卻相應減少,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被削弱。

當然,城市中的大氣汙染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城市中的機動車、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粉塵等排放物。這些物質會吸收下墊面熱輻射,產生溫室效應,從而引起大氣進一步升溫。

原則上,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城市熱島效應。但是,對居民生活和消費構成影響的主要是夏季高溫天氣下的熱島效應。為了降低室內氣溫和使室內空氣流通,人們使用空調、電扇等電器,而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

如目前美國1/6的電力消費用於降溫目的,為此每年需付電費400億美元。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也有不利影響。有關研究表明,環境溫度高於28°c時,人們就會有不適感;溫度再高還容易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等症狀;氣溫持續高於34°c,還可導致一系列疾病,特別是使心臟、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

此外,氣溫升高還會加快光化學反應速度,使近地面大氣中臭氧濃度增加,影響人體健康。

為什麼溫度降低時溼度會升高?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空氣中絕對溼度(即一定質量空氣中含水蒸汽量)不變時,溫度降低,相對溼度更接近飽和,也即相對溼度會上升。一般人對環境的相對溼度比絕對溼度敏感。

1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當溫度降低時,水分的蒸發減少,所以溼度會增大.

造成中心城區氣候不同於郊區,其表現為

11樓:龍飛鳳舞_炫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在城市中表現最為顯著。根據設在城區和其周圍郊區的氣象站同時間觀測資料表明,城市氣候與郊區相比有「熱島」、「幹島」、「溼島」、「混濁島」和「雨島」等「五島」效應。

熱島:在晴穩無風的夜晚,由郊區進入城區,氣溫會明顯升高,在城中心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最大區及工廠密集區氣溫高出郊區之值更大。以上海為例,在冬夜和夏夜曾出現過城、郊氣溫最大差值分別為6.

8℃和4.8℃的記錄。穿城而過,再至郊區,氣溫又陡降,在氣溫分佈圖上呈現出清晰的「城市熱島」。

熱島效應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城市中除少數綠地外,絕大部分是人工鋪砌的道路,參差錯落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形成許多高寬比不同的「城市街谷」。在白天太陽照射下,由於街谷中牆壁與牆壁間,牆壁與地面之間多次的反射和吸收,能夠比附近的平曠郊區獲得較多的太陽熱能。如果牆壁和屋頂塗刷較深的顏色,那麼其反射率會更小,吸收的太陽熱能將更多,並且因為磚瓦、瀝青和水泥板等建築材料又具有較大的導熱率和熱容量,城市街谷於日間吸收和貯存的熱量遠比郊區地面多。

城區下墊面不透水面積大,降雨之後雨水很快從排水管道流失,其可供蒸發的水分遠比郊區農田綠野少,消耗於蒸發的潛熱亦少,其所獲得的太陽熱能主要用於下墊面增溫,形成「下墊面溫度熱島」。然後再通過湍流交換和長波輻射等方式將熱量輸送給空氣增溫,空氣對太陽光熱不善於吸收,對上述來自下墊面的熱量卻極易吸收而增加其氣溫。

另外,城市中因能源消耗量和人口密度遠比郊區大,其排放至空氣中的人為熱和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等)又比郊區多,這又有助於城市熱島的形成,在夜晚風速一般比白天小,城郊之間的熱量交換弱,城市街谷白天蓄熱多,夜晚散熱慢,其氣溫下降速度比郊區更慢,因此這時城市熱島效應更為顯著。

幹島、溼島:

城市對大氣溼度的影響比較複雜。以上海為例,1984—2023年7年間城市11個站水汽壓的平均值與同時期周圍近郊4個站平均水汽壓相比較,皆是城區低於郊區,呈現出「城市幹島」效應。幹島平均強度(指城區平均水汽壓低於郊區平均水汽壓之值)以7月份為最大。

(0.56百帕),1月份差值(絕對值)最小(僅0.02百帕)。

但城郊水汽壓的差值有明顯的日變化。如果按一天中4個觀測時刻(02、08、14、20時)分別計算其平均值,則發現在一年中從4月到10月,夜間02時城區平均水汽壓卻大於同時刻的郊區平均水汽壓,出現明顯的「城市溼島」。溼島平均強度以8月份為最大。

以2023年為例,在當年8月份02時城區水汽壓比郊區水汽壓大0.6百帕,其最大差值達2.0百帕,而在白晝08時、14時則相反,城區顯著低於郊區,尤以午後14時幹島強度最大,在當年7、8兩月份14時平均幹島強度分別為1.

7和1.6百帕,幹島最大強度皆為3.0百帕,在20時城區與郊區水汽壓相差不大,常出現弱幹島。

這種城市幹島與城市溼島晝夜交替的現象在歐美許多城市亦經常出現於暖季

上述現象的形成,既有下墊面因素又與天氣條件密切相關。在白天太陽照射下,下墊面通過蒸散(含蒸發和植物蒸騰)過程而進入低層空氣中的水汽量,城區卻小於郊區,特別是在盛夏季節,郊區農作物生長茂密,城、郊之間自然蒸散量的差值更大。城區由於下墊面粗糙度大(建築群密集、高低不齊),又有熱島效應,其機械湍流和熱力湍流都比郊區強。

通過湍流的垂直交換,城區低層水汽向上層空氣的輸送量又比郊區多,這兩者都導致城區近地面的水汽壓小於郊區,形成「城市幹島」。到了夜晚,風速減小,空氣層結穩定,郊區氣溫下降快,飽和水汽壓減低,有大量水汽在地表凝結成露水,存留於低層空氣中的水汽量少,水汽壓迅速降低,城區因有熱島效應,其凝露量遠比郊區少,夜晚湍流弱,與上層空氣間的水汽交換量小,城區近地面的水汽壓乃高於郊區,出現「城市溼島」。這種由於城郊凝露量不同而形成的城市溼島稱為凝露溼島。

它大都在日落後1—4小時內形成,在日出後因郊區氣溫升高,露水蒸發,很快又轉變成「城市幹島」,在城市幹島和溼島出現時必伴有城市熱島。筆者通過對上海2023年全年逐日逐個觀測時刻大氣中水汽壓的城、郊對比分析,還發現上海城市溼島的形成,除上述凝露溼島外,還有結霜溼島、霧天溼島、雨天溼島和雪天溼島,它們都必須在風小而伴有城市熱島時才能出現。

混濁島:

投射到地表的太陽輻射,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以平行光線方式射來的直接陽光,稱為太陽直接輻射s;另一部分是太陽輻射經過地球大氣圈時,因為受到空氣分子、懸浮顆粒物和雲粒的散射作用而向四面八方散射出的光亮,稱為散射輻射d。在相同強度的太陽輻射下,混濁空氣中的散射粒子多,其散射輻射比干潔空氣強,直接輻射則大為削弱。

氣象學者乃以d/s表示大氣的混濁度(又稱混濁度因子)。城市中因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爐灶等排放出的煙塵汙染物比郊區多。這些汙染物又大都是善於吸水的凝結核。

城市中垂直湍流比較強,因此有利於低雲的發展。大量觀測資料證明,城區的低雲量多於附近郊區,這就使得城市的散射輻射比郊區強,直接輻射比郊區弱,大氣的混濁度顯著大於郊區。以上海為例,根據近27年的輻射資料統計平均上海臺的混濁度d/s為1.

17。比同時期十個郊區站的混濁度d/s平均要大15.8%。

在上海混濁度分佈圖上,城區呈現出一個明顯的混濁島,在國外許多城市都有類似現象。

雨島:城市對降水的影響問題,國際上存在著不少爭論。美國曾在其中部平原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城及其附近郊區設定了稠密的雨量觀測網,運用先進技術進行持續5年的觀測研究,證實了城市及其下風方向確有「雨島效應」。

我們曾應用上海地區170多個雨量觀測站點的資料,結合天氣形勢,進行眾多個例分析和分類統計,發現上海城市對降水的影響以汛期(5一9月)暴雨比較明顯,在上海近30年汛期降水分佈圖上,城區的降水量明顯高於郊區,呈現出清晰的城市雨島,在非汛期(10月到次年4月)及年平均雨量圖上則無此現象。

城市雨島形成的條件是在大氣環流較弱,有利於在城區產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氣形勢下,由於城市熱島所產生的局地氣流的輻合上升,有利於對流雨的發展;下墊面粗糙度大,對移動滯緩的降雨系統有阻障效應,使其移速更為緩慢,延長城區降雨時間;再加上城區空氣中凝結核多,其化學組分不同,粒徑大小不一,當有較多大核(如硝酸鹽獎)存在時有促進暖雲降水作用,上述種種因素的影響,會「誘導」暴雨最大強度的落點位於市區及其下風方向,形成城市雨島。

綜上所述可見城市氣候中的「五島」效應是人類在城市化過程中無意識地對局地氣候所產生的影響。研究其中規律,不僅有助於城市天氣氣候預報;並且還可通過一定的人為措施如加強城市綠化,調整能源結構,合理規劃城市建設,控制城市大氣汙染等,有意識地改善城市氣候條件,使之向有利於居民生活和生產方向發展。

在原電池中,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電子從正極流入,負極流出兩句話誰對誰錯

都是對的,電子從負極流向正極指的是溶液中,電子從正極流入,負極流出指的是電源線,你只要想原電池其實是一個圓圈,負極和正極是圓上兩個點,那麼電子繞一圈如果從正極開始算就是從正極流入負極流出,從負極開始就是負極向正極 差不多的 電子是從外電路由負到正 溶液中就能得結論了 第一句錯,第二句正確。因為電流在...

電子明明是從負極流向正極,為什麼要說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

電子是負電荷,而電流是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二者的方向相反,所以電流的方向就是電子定向移動的反方向。這是物理學古老的但不影響最終結果的一個錯誤。在發現電子之前人們認為電流是由正極流向負極。而後來的發現在金屬導體載流子是電子,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但此時人們己完全習慣了以前的概念。而這種概念並不影響人們...

原電池中 為什麼電子會從負極流向正極

電池.實際是一個化學電源.它是由化學物質和電解質組成,外殼包裹就象一個池子,所以也叫電池.在電池內部化學物質起電化學反應.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通過電解質構成了電池的內電路.在電極和電解質的接觸面有電極電位產生,因為不同的兩極的活性物質產生不同的電極電位,即在正負極之間產生了電位差.有較高電位的電極叫正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