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論述題南北朝民歌的差異體現在哪

2021-05-19 09:10:16 字數 4996 閱讀 3897

1樓:潦倒綠豆芽

如果說南歌是她,那麼北歌便是他。

一、差異:南朝民歌,較清麗纏綿,內容較狹窄,現存多為情歌。體制小巧,文風清新自然,多為五言四句。

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層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大量使用雙關語(eg藕-偶、蓮-憐、絲-思),表達感情委婉含蓄,又有極端誇張的文筆。

主要分為吳歌和西曲,另有雜曲歌辭、雜歌謠辭。

吳歌有的表現對愛情渴望(eg:《子夜歌》始欲識郎時...),有的是既得愛情的歡樂(eg:

《讀曲歌》打殺長鳴雞...),有的是相思痛苦(eg:《子夜四時歌.

冬歌》寒鳥依高樹),有的是堅貞的愛情(eg:《子夜四時歌.冬歌》淵冰厚三尺...

),有的是表達對負心人的怨恨(eg:《子夜歌》常慮有貳意...)、有的表達婚姻不自由的苦悶(eg:

《讀曲歌》非歡獨慊慊...)......

西曲表現的生活面比吳歌廣,著眼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結合勞動來描寫愛情,風格較開朗。

北,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五言四句、七言差異:南,較清麗纏綿,內容較狹窄,現存多為情歌。

體制小巧,文風清新自然,多為五言四句。多出自商賈、妓女、船戶和一般市民之口,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層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大量使用雙關語(eg藕-偶、蓮-憐、絲-思),表達感情委婉含蓄,又有極端誇張的文筆。

主要分為吳歌和西曲,另有雜曲歌辭、雜歌謠辭。

吳歌有的表現對愛情渴望(eg:《子夜歌》始欲識郎時...),有的是既得愛情的歡樂(eg:

《讀曲歌》打殺長鳴雞...),有的是相思痛苦(eg:《子夜四時歌.

冬歌》寒鳥依高樹),有的是堅貞的愛情(eg:《子夜四時歌.冬歌》淵冰厚三尺...

),有的是表達對負心人的怨恨(eg:《子夜歌》常慮有貳意...)、有的表達婚姻不自由的苦悶(eg:

《讀曲歌》非歡獨慊慊...)......

西曲表現的生活面比吳歌廣,著眼勞動人民的愛情生活,結合勞動來描寫愛情,風格較開朗。

北,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五言四句、七言四句。文字質樸,感情直率,風格豪邁剛健,即使是情歌也大膽潑辣,與南朝民歌的委婉纏綿』感情細膩形成鮮明對比。

有寫戰爭的(《隔谷歌》),有寫人民疾苦的(《隴頭歌辭》),有寫北方各民族尚武精神的(《折楊柳歌辭》),北方民族遊牧生活、草原風光(《敕勒歌》),也有些愛情婚姻的(《折楊柳枝歌》)。

南朝代表作是《西洲曲》,北朝為《木蘭詩》。

二、產生差異的原因

有文化、自然地理環境等方面的原因。大體來說,南朝民歌產生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那裡經濟條件充裕,且山水柔美,鳥語花香,本多情之人不免油然懷春,所以多纏綿情歌;而北朝民歌本為北方少數民族的歌唱,北方民族特殊的風俗習慣和性格氣質造就他獨特具地方色彩的氣質。

比較南北朝民歌在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和體裁形式上的特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南朝bai民歌:清麗纏綿,更du多反映了人民真摯純zhi潔的愛情生

dao活。代表作是抒情長詩《回西洲曲》。答

題材內容:南朝民歌內容比較狹窄,絕大多數是情歌。

藝術風格:哀**曼,清麗纏綿,語言清新淺近,風格豔麗柔弱、哀怨纏綿。

形式特點:南朝民歌大多儲存在(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中。主要有吳歌、西曲兩種,還有一些神絃歌。體制小巧,大多為五言四句,語言清新自然。大量使用雙關語。

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代表作是敘事長詩《木蘭詩》。

題材內容:廣泛反映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因北朝社會戰事頻繁,所以北朝民歌中反映戰爭的詩也比較多,還有不少反映遊牧生活、羈旅行役、流亡生活的懷土思鄉之作。也有一些反映愛情與婚姻題材的作品,但風格與南朝民歌不同,更為坦率直截。

藝術風格:直率樸素、剛健豪放(與北朝以鮮卑族為主的民族風俗習慣和性格氣質有關)

形式特點:北朝民歌大多儲存在《樂府詩集·橫吹曲辭》的《樑鼓角橫吹曲》中,橫吹曲原是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演奏的樂器有鼓有號角。北朝民歌原來大多是北方少數民族的歌唱,以鮮卑族的歌辭居多。

3樓:匿名使用者

南朝清新婉轉多愛情題材

北朝豪放粗狂多生活戰爭題材

很久很久以前。。。我們歷史老師說「南朝的民歌很婉轉。。繞來繞去就是不說明白。。。」嘿嘿

我記的可能不是多完整,可以看看高中歷史古代史部分

4樓:匿名使用者

南朝民歌抄清理纏綿,更多地反映bai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du北朝民歌粗獷豪zhi放,廣泛地反映了dao

北方動亂不安和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風習。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敘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著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朝民歌風格委婉纏綿、清新自然。最突出的藝術技巧就是利用漢語的諧音構成雙關隱語。南朝民歌大多體制小巧,多五言四句。個別也有較長的如《西洲曲》,但也是四句一解。

北朝民歌風格粗獷豪放,質樸剛健。簡單質樸的語言造就了凌厲的氣勢,創造出渾樸的意境,而且也有鮮明生動的形象。北朝民歌的形式除五言外,還有四言、七言、雜言等,不似南朝民歌形式比較單調。

南北朝民歌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5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南北朝長期處於對峙的局面,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民族風尚、自然環境等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與風格。南朝民歌清麗纏綿,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摯純潔的愛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獷豪放,廣泛地反映了北方動亂不安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生活風習。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長詩《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敘事長詩《木蘭詩》,分別代表著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南朝民歌大部分儲存在(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清商曲辭》裡。主要有吳歌和西曲兩類。吳歌共326首,西曲共142首。

《樂府詩集》卷四十四引《晉書·樂志》說:「吳歌雜曲,並出江南。東晉已來,稍有增廣。

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絃。蓋自永嘉渡江之後,下及樑、陳,鹹都建業(今江蘇省南京市),吳聲歌曲起於此也。」又卷四十七引《古今樂錄》說:

「按西曲歌出於荊(今湖北省江陵縣)、郢(今江陵縣附近)、樊(今湖北省襄樊市)、鄧(今河南鄧縣)之間,而其聲節送和與吳歌亦異,故依其方俗而謂之西曲雲。」可見這些民歌本來是徒歌,由樂府機構採集以後才入樂的;吳歌與西曲雖同屬南朝民歌,但由於產生在不同的地區,所以在**的聲節和歌唱方式上也有所差異。從時間上來說,吳歌產生於東晉及劉宋的居多,西曲於宋、齊、樑、陳的居多。

清商曲辭中還有神絃歌一類,共18首,是民間祀神的樂章。清商曲辭外,在雜曲歌辭和雜歌謠辭中,也儲存有少量南朝民歌。

現存南朝民歌的內容比較狹窄,絕大多數是情歌。《樂府詩集》卷六十一引《宋書·樂志》說:「自晉遷江左,下逮隋、唐,德澤浸微,風化不競,去聖逾遠,繁音日滋。

豔曲興於南朝,胡音生於北俗。哀**曼之辭,迭作並起,流而忘反,以至陵夷。原其所由,蓋不能制雅樂以相變,大抵多溺於鄭、衛,由是新聲熾而雅音廢矣。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南朝和漢代一樣設有樂府機構,負責採集民歌配樂演唱。現存南朝民歌就是由這些樂府機構採集而儲存下來的。

漢代統治者採集民歌尚有「觀風俗,知薄厚」(《漢書·藝文志》)的目的,而南朝統治者採集民歌則完全是為了滿足其縱情聲色的需要。《南齊書·蕭惠基傳》載:「自宋大明以來,聲伎所尚,多鄭衛淫俗。

雅樂正聲,鮮有好者。」 漢魏之世的雅樂,至西晉之亂已漸散亡。及宋武帝平關中,曾將散落在北方的雅樂帶回江南。

但這些雅樂的曲、辭皆已陳舊而無生氣,不能滿足統治者的享樂需要。而此時在南方民間已經產生了大量的新聲歌曲,於是統治者便以自己的好尚進行採集、潤色與擬作。尤其是民間那些發於男女戀情的歌唱,更適合於統治者的生活情調,當然也就更能得到他們的青睞。

宋後廢帝時戶口不滿百萬,而「太樂雅鄭,元徽時校試,千有餘人」(《南齊書·崔祖思傳》);齊高帝「幸華林宴集,使各效伎藝:褚彥回彈琵琶,王僧虔、柳世隆彈琴,沈文季歌《子夜來》,張敬兒舞」(《南史·王儉傳》);齊武帝「後宮萬餘人,宮內不容,太樂、景第、暴室皆滿,猶以為未足」(《南史 ·豫章文獻王嶷傳》),又親「制《估客樂》,使太樂令劉瑤管絃被之」(《通曲·樂典》);齊東昏酷愛俗樂,為了滿足他自己的嗜慾,「下揚、南徐二州橋桁塘埭丁,計功為直,斂取見錢,供太樂主衣雜費」(《南齊書·東昏紀》); 「普通末,(樑)武帝自算擇後宮《吳聲》、《西曲》女妓各一部,並華少,賚(徐)勉,因此頗好聲酒」(《南史·徐勉傳》);此外,梁武帝蕭衍、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等,更有大量的充滿豔**彩的擬作。正是由於統治者的提倡,其風流被於社會世俗,故豔俗之情愈熾,而此類民歌亦愈發達。

南朝民歌中多清麗纏綿的情歌,與江南幽美的自然環境和充裕的經濟條件也有著直接的關係。

南朝民歌產生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那裡山青水秀,鳥語花香。本自多情的青年男女,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免油然生髮出懷春之情,正如民歌中所唱的那樣:

初陽正二月,草木鬱青青。躡屐步前園,時物感人情。(《讀曲歌》)

朱光照綠苑,丹華粲羅星。那能閨中繡,獨無懷春情?(《子夜四時歌·春歌》)

長江流域物產豐盛,商業發達。而最為富庶的地區又首推荊揚二州。李延壽在《南史·循吏傳》的序論中描寫宋、齊盛世之時說:

「方內晏安,氓庶蕃息, ……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歌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永明繼運,……十許年中,百姓無犬吠之驚,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聲舞節,袨服華妝。桃花淥水之間,秋月春風之下,無往非適。

」南朝民歌,大部分就是城市中的產物。它們多半出自商賈、妓女、船戶和一般市民之口,主要反映城市中下層居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6樓:傾泠泠

南北朝民歌的影響是顯著的,巨大的。它繼承了周民歌和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北朝民歌尤其突出。

在詩的題材方面,南北朝民歌開闢了一條抒情小詩的新道路。這就是五七言絕句體。五言四句的小詩,漢民歌中雖已經出現,但為數極少,也沒什麼影響,因此絕句的真正源頭要算是南北朝民歌。

到了唐代,便由附庸而蔚為大國,出現了以絕句擅名千古的詩人李白和王昌齡。南北朝民歌的雜言體如《木蘭詩》,對唐代七言歌行的發展也起了示範的推動作用。

在表現手法方面,南北朝民歌對唐代詩人的啟發也很大。例如杜甫《草堂》詩,「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舍喜我歸,酤酒攜胡蘆。

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一連用四個「喜」字構成排句,便是從《木蘭詩》中「爺孃聞女來」燈具脫化而來。

唐五代以後,許多描寫男女豔情的小詞,在意境語言等方面也受到南北朝民歌很大的影響。

中國文學史

宋詩能於唐詩之後別開生面,蘇軾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儘管蘇詩也接受李白 杜甫和其它唐代詩人的影響,但在開拓詩境和詩的表現手法方面卻能與唐人爭勝,其以文為詩 以才學為詩的顯著特色,在宋代即被稱為 東坡體 成為宋詩的一種風格正規化,為宋詩的發闢了新園地,造就了宋詩的新生命。由五代到柳永,詞為豔科,至蘇軾,詞...

沈從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排名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我猜測你要找的排名或許是這個 魯迅 老舍 沈從文 曹禺 張愛玲 馮至 穆旦。這是1995年,錢理群 吳曉東他們在 分離 與 迴歸 繪圖本 中國文學史 20世紀 的寫作構想 載 文藝理論研究 1995年1期 中推出的排在最前列的7位現代作家的名單。沈從文在全體現代作家中排第三。但要補充說明的是,這並不...

中國文學史如何分期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分期

古代文學 1840年以前。近代文學 1840 1919 現代文學 1919 1949 當代文學 1949年以後 另有三古 七段的具體劃分如下 上古期 先秦兩漢 公元3世紀以前 第一段 先秦 第二段 秦漢 中古期 魏晉至明中葉 公元3世紀至16世紀 第三段 魏晉至唐中葉 天寶末 第四段 唐中葉至南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