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運糧」的故事是怎麼回事,華容道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5-22 21:24:33 字數 3115 閱讀 4950

1樓:匿名使用者

軍糧運送之難

(原文):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

予嘗計之,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鬥,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糧遣回,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或並糧)。叵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

(前八日日食六升,後五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減一夫,給四日糧;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後十一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極矣。

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放回運夫須有援卒,緣執行死亡疾病,人數稍減,且以所減之食,備援卒所費)。運糧之法,人負六鬥,此以總數率之也。

其間隊長不負,樵汲減半,所餘皆均在眾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負之米,又以均之,則人所負,常不啻六鬥矣。故軍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餉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運之,則駞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比之人運,雖負多而費寡,然芻牧不時,畜多瘦死,一畜死,則並民負棄之,較之人負,利害相半。

(卷十一)

(譯):一般軍隊出行,從敵方獲取軍糧是最要緊的急務。運糧不僅費用多,而且難以載糧遠行。

我曾經計算過,每人背米六鬥,士兵自己攜帶五日干糧,每人供一個士兵,一行可達十八天;六鬥米,每人一天吃兩升,兩個人吃,正好十八天吃完;如果以往返計算,只可吃九天的行程。兩個人供一個士兵食糧,一行可以達二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人每天吃六升,八天的話一個背夫所負的糧食已經吃完,給他六天的糧食遣回,後十八天,二個人每天吃四升或乾糧)。如果以往返計,只可有十三天的路程。

(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後五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乾糧)三個人供一個士兵,一行可供三十一天,一石八斗米,前六天半四個人每天吃八升,派返一個背夫,給他四天口糧;十七天三人每天吃六升,又送加一個民夫,給他九天口糧;後十八天,二個人每天吃四升加乾糧。計算往返的話只可前行十六天的里程,(前六天半,每天吃八升,中間七天每天吃六升,後十一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乾糧)。三個人供一個士卒吃用,已為最大極限。

如果興兵十萬人,管護輜重的有三分之一,能夠戰鬥的士兵只有七萬人,而運糧的民夫要用三十萬人,此外很難再增人了。(放回運夫要有兵卒護援,由於路途中死亡疾病,人數會不斷減少,而那些省下來的糧食,以備護援兵卒吃用。運糧的制度,每人平均以六鬥計算,這是個總計方法。

其中隊長不背東西,打柴汲水的人揹負減半,多出斤重部分平攤給眾民夫,更有死亡疾病不能背米的,他們應負的重量,又平均分攤,那麼每個人所負的重量,常常不止六斗的重量。因此軍中不容許多餘的飯口,一個多餘的人吃飯,就要兩三個人**他,還有可能供不夠。如果以牲畜運糧,駱駝可以負三石,馬、騾一石五斗,驢一石,相比於以人運糧,雖然負多費少,但如果不按時喂草,牲畜多會死亡,一個牲口死掉,它馱負的糧食也得扔掉,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評):宋時戰爭中還沒有特別重的軍械,僅糧食一項就耗費人力量力如此,可以想見窮兵黷武之罪。隋煬帝三伐高麗,最多一次共有戰士一百三十八萬人,可以想象要用多少民夫啊。

華容道的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

2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爭雄時期,曹操失利赤壁之戰。左友被劉備大軍重重包圍,撤退時被阻華容道。

3樓:葵之戀歌

關羽放曹操的事 華容道 赤壁大戰後,曹操被周瑜的一把火燒掉了八十七萬兵馬。之後曹操敗走華容道,幸虧守華容的關羽故念舊恩,放了曹操一馬,才不使曹操英雄早

4樓:鎮三山

赤壁之戰後,諸葛亮料到曹操只有從華容逃跑,派關羽去守華容是因為關版羽是一個義氣之人,曹操的不權殺之恩,關羽早晚要還,這是諸葛亮的計策,這次曹操捉了的話,關羽必定會為之求情,不如讓關羽了卻心事,好好輔助劉備.古人都認死理,沒辦法的事

這樣,關羽必定會為此事感激諸葛亮.諸葛亮何樂而不惟呢,還有,三國演義上說曹操氣數未盡,這也是一個因素!

5樓:匿名使用者

快我看咯啊kkk魯諾聚聚麻辣

關於唐伯虎的「三笑」故事是怎麼回事?

6樓:請教者

。「唐伯虎點秋香」 、「三笑」、

「三約牡丹亭」在民間廣為流傳,然而人們更多知道他的是「風流才子」的一面。

唐伯虎是姑蘇趨里人,生於明成化6年庚寅年(2023年),故名唐寅,因排行老大,又稱唐伯虎。史書記載,他出身於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蘇吳趨坊皋橋開酒店,當時文徵明父親文林去酒店喝酒,見唐寅才學過人,決定讓唐寅與文徵明一起拜吳門畫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從此唐寅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展現。

後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為明四家,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合稱為吳中四傑。他的畫風纖柔委婉、清雋生動,尤擅長山水仕女畫,而且兼善書法,詩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蘇州城北桃花塢,故自稱桃花塢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採花仙人。

他自幼性格不羈,稱已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29歲時中鄉試第一,人稱唐解元。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絕意仕途,遊歷名山大川,致力繪畫。

正德9年(2023年)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徵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迴歸故里,直到嘉靖3年(2023年)去世,死後葬在桃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2023年重新作了整修。

動亂期間墓地遭毀壞,後又修復。

他的原配夫人死於疾病,續絃的一位看唐伯虎做官無望揹他而去,最後一位紅粉知己叫沈九娘,後來九娘為他生了個女兒。

早在明代嘉靖或萬曆年間,嘉興人項元汴的筆記《蕉窗雜錄》上,就載有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稍晚一些,周玄暐的《涇林雜記》一書關於唐伯虎與秋香的故事更為詳細,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雛形。而明朝末年,馮夢龍以《唐解元一笑姻緣》為題,又將其編進了廣泛流傳的《警世通言》中。

明末還有孟舜卿寫的《花前一笑》,單人月寫的《花舫緣》等雜劇,用舞臺演出的形式,更使其走進了千家萬戶。實際上,據《茶餘客話》和《耳談》等筆記記載,明代歷史上的確有件為一個婢女而賣身為奴的事,但這是一個名叫陳立超的書生,好事者把它附會到唐伯虎名下。另據史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妓女,姓林名奴兒,她的年紀比唐伯虎大十幾歲。

而華太師是無錫人,要比唐伯虎小27歲。因而,唐伯虎是與「三笑」姻緣無緣的。

7樓:糖糖棒

你就上網查陳思思三笑

華容道遊戲是怎麼來的,華容道的遊戲歷史

最全 應該是國外引版入的,專利都是老外的 權滑塊遊戲的一種 引入中國以後結合了中國的歷史演變成華容道 遊戲華容道的故事 是三國演義中關雲長義釋曹操。但是這個遊戲的起源,卻不是一般人認為的是 中國最古老的遊戲之一 實際上它的歷史可能很短。民間老百姓自己想出來的遊戲 華容道的遊戲歷史 華容道是中國人發明...

關羽華容道捉放曹的故事關羽華容道捉放曹的故事300字

捉放曹 是我國古典文學 三國演義 中的一個故事。敘述的是三國時,曹操刺殺董卓未遂,改裝逃走,至中牟縣被陳宮擒。後曹用言語打動陳宮,使陳棄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他們一同去找曹父故友呂伯奢,呂殺豬款待。曹聞得磨刀霍霍,誤以為呂欲加害,便殺死呂氏全家,焚莊逃走。陳見曹心毒手狠,枉殺無辜,十分懊悔 宿店時 ...

野人的存在是怎麼回事,野人是怎麼回事?

1991年3月30日李建撰寫的 神農架 野人 並非大猴子 的文章在 楚天週末 上發表。這篇文章是針對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副院長 副研究員冉宗植寫的 神農架 野人 可能是大猿猴 而寫的。李建原是湖北鄖陽地委宣傳部副部長,他認為神農架野人是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直立古猿或 亦人亦猿 生物,而不是大猴子。任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