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七大瓷窯特點是什麼,唐代有那些著名窯?

2021-03-22 19:06:59 字數 5702 閱讀 6999

1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的享有盛名的窯口有越窯、鼎州窯、婺州窯、壽州窯、洪州窯和邢窯七處,其中越窯最具盛名。

唐代洪州窯瓷**

2樓:伴你一生

唐代的瓷器幾近乎古董了,到目前為止拍賣幾乎沒有超多元代的瓷器,所以一旦唐代的越窯瓷器如祕色瓷拿出來拍賣,那不是驚天動地了。**的破天價。

唐代七大名窯是什麼

3樓:牙牙的弟弟

分別是:越州窯、

邢州窯窯、鼎州窯、婺州窯、嶽州窯、壽州窯、洪州窯。

1、越州窯

俗稱稱「越窯」。地址在現今的浙江省紹興、上虞、慈溪、餘姚一帶,因為唐朝時這裡屬越州管轄,所以稱做越州窯,簡稱越窯。古越地不僅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瓷器的誕生地。

越窯燒造瓷器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東漢的時候,越州人就燒出了成熟瓷器,歷經六朝、隋唐和五代時期的蓬勃發展,至宋從未間斷,越窯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越窯青瓷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邢州窯

邢州窯也稱「邢窯」,窯址在河北省邢臺市所屬的內丘縣、臨城縣一帶。唐代時屬於邢州,故稱「邢窯」。瓷器燒製於唐代,邢窯盛產白瓷,邢窯白瓷是中國唐代瓷窯產品。

與同代著名越窯所產青瓷齊名。在唐代中國的瓷器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邢窯白瓷的生產,開始於隋,入唐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至唐中後期已自成體系,並能與越窯青瓷平分秋色。

3、鼎州窯

有關專家從其胎胚薄、釉色正、刻花精緻來推斷,這個窯場可能超過陝西銅川耀州窯。疑似漢磚瓦的存在,有可能證明這個窯場早於著名的耀州窯。

雖經可能長達一千多年的深埋,其色澤仍然鮮亮。堆積層中,還發現有大量的陶片及破碎陶瓷器皿,該窯年代疑似跨越漢、唐、宋、元等數代。

4、婺州窯

婺州窯,位於今浙江金華地區,在金華、蘭溪、義烏、東陽、永康、武義、衢州、江山等地均發現遺址。

5、嶽州窯

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湖南常德收藏家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嶽州窯」之名,始見於唐代陸羽《茶經·四之器》。

唐代嶽州窯在陸羽《茶經》中列宜茶青瓷名窯第4位。窯址位於湖南湘陰城關及縣內其它地區,人稱湘陰窯。我國窯名出自唐代,而湘陰唐時屬嶽州轄地,所以唐代稱其為嶽州窯。

嶽州窯始燒於東漢,中經西晉、南朝、隋,一直延續到唐代。

6、壽州窯

壽州窯,隋唐時制瓷名窯之一。產品以青瓷為著名。窯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窯鎮、觀家崗、餘家溝、外窯等地。唐代屬壽州,故名。

共發現隋唐窯址六處。始燒於隋代,盛於唐,終於唐晚期。隋代開始燒青瓷,產品有小口碟、四系瓶、高足盤等。

7、洪州窯

洪州窯是漢族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六大青瓷名窯之一,其講究裝飾,多刻印朵花、圖案形花葉,沿器物周壁對稱排列。

窯址位於唐洪州(今江西豐城)一帶,故稱洪州窯。現已發現的窯址主要位於距南昌南郊30公里的江西豐城市,另外南昌縣岡上鄉也發現有窯址。

洪州窯始於東漢晚期,終於五代。以燒青瓷為主,釉色一般較淡,青中泛黃;色調較深沉的發褐色;也有黃褐釉瓷,胎體加工不細,與陸羽《茶經》:「洪州瓷褐」相符。

另還有一種青綠釉瓷,色調較深,灰青明亮。

4樓:之上拙計

唐代陸羽《茶經》把,

越州窯、

邢州窯、

嶽州窯、

鼎州窯、

婺州窯、

洪州窯、

壽州窯列為古代七大名窯。

5樓:好快樂的小豬

唐代七大名窯:越州窯、鼎州窯、婺州窯、邢州窯、嶽州窯、壽州窯、洪州窯、邢州窯。

1、越州窯:也稱「越窯 」。越州窯(越窯)的窯址在浙江省的紹興、上虞、慈溪、餘姚一帶,春秋時期此地是越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秦統一天下後屬於會稽郡,唐朝時屬越州,故稱為越州窯,簡稱越窯。古越地不僅是我國青瓷的發源地,也是我國瓷器的誕生地。越窯燒造瓷器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時期,勤勞智慧的越州人燒出了成熟瓷器,歷經六朝、隋唐和五代時期的蓬勃發展,至宋從未間斷,越窯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越窯青瓷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珍品,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鼎州窯: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主要燒青瓷,是唐五代著名窯場。

3、婺州窯:窯址在浙江金華,是浙江境內越窯以外著名瓷窯。浙江金華地區在唐朝時屬婺州,故名婺州窯。

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始燒於三國,唐宋時窯場擴大,成為著名的青瓷生產地區。

4、嶽州窯:在湖南省湘陰縣,唐代屬嶽州,故名嶽州窯。始燒於隋代,盛於唐,而衰終於五代。主要燒青瓷,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

5、壽州窯:窯址在安徽省淮南市。安徽淮南在唐代屬壽州,故名。始燒於隋代,盛於唐,終於唐晚期。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

6、洪州窯:在江西省豐城縣的贛江西岸。江西豐城在唐代屬洪州。始於東漢晚期,終於晚唐。以燒青瓷為主,是唐代六大青瓷產地之一。

7、邢州窯:邢州窯也稱「邢窯」,窯址在河北省邢臺市所屬的內丘縣、臨城縣一帶。唐代時屬於邢州,故稱「邢窯」。

瓷器燒製於唐代,邢窯盛產白瓷,邢窯白瓷是中國唐代瓷窯產品。與同代著名越窯所產青瓷齊名。在唐代中國的瓷器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邢窯白瓷的生產,開始於隋,入唐以後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至唐中後期已自成體系,並能與越窯青瓷平分秋色。

6樓:羽翼閣樓

越州窯 邢州窯 嶽州窯 鼎州窯 婺州窯 洪州窯 壽州窯

我國唐朝形成了幾大瓷窯

7樓:匿名使用者

唐代主要瓷窯

(1)河北邢窯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之一,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窯以燒製白瓷而聞名於世,歷經隋唐而發展成熟。唐朝李肇《國史補》中記載:

「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充分說明邢窯窯址應在內丘,並且可以看出邢窯瓷器在當時質量之高,數量之大,影響之廣。邢窯瓷器一般給人的印象是「白如雪」,但從遺址發掘出土瓷片可以看出,釉色可分為白、黑和褐黃三種。

2023年內丘縣開展文物大普查,在縣城周圍發現了28處古窯址,出土大量白瓷殘片,白瓷質地細膩,釉色光潔如雪,陸羽在《茶經》有過「類銀類雪」的描述。邢窯白瓷分為細瓷和粗瓷,細白瓷有碗、托子、皮囊壺、注子和罐、碗等多種器型,碗的特點為淺腹敞口,碗身呈45°角斜出,口緣外部凸起一週,底坦平中心凹入,施釉,形狀如玉璧;粗白瓷的各式碗較多,另外還有注子、枕等,粗白瓷碗均施化妝土,大碗較多平底,小碗玉璧底為多,外部施釉不到底,用疊燒法燒製,碗與碗之間墊以三角形支具,碗心留有支燒痕,大碗底多有白色三角形支具痕,支具痕外為火紅色。邢窯瓷器以白釉色見長,很少見附加裝飾。

邢窯白瓷遠銷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日本和伊朗等國家。

(2)浙江越窯 越窯燒瓷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末年,但唐代是越窯瓷器發展最快的階段,直至晚唐進入了它的繁榮時期,唐代越窯青瓷地域範圍更加廣大,除上虞、寧波等中心地帶,浙江東北、東南也發現燒造窯場。唐代越窯瓷器胎質細膩,釉層均勻,手感渾厚滋潤。主要器型有碗、盤、壺、罌、瓶、罐、耳杯、盞託、粉盒、水盂、唾壺等。

這些器物既繼承了前期的造型又有新的創新與發展。雞頭壺被執壺取而代之。唐代晚期部分器物明顯仿效金銀器皿。

唐代越窯瓷器雖然以釉色見長,但器物表面也時有少量裝飾。花紋以劃花為主,兼有印花、刻花和鏤雕等技法。劃花線條精煉流暢,寥寥幾筆即成一朵富有生氣的花朵。

(3)河北定窯 定窯窯址位於河北曲陽縣澗瓷村及東西燕川村,古時為定州所轄,故名。唐代後期,由於邢窯制瓷原料的匱乏等原因,日漸衰落,唐代河北定窯開始替代邢窯成為北方著名的白瓷窯。定窯的造型及釉色都可和邢窯匹敵。

釉色有純白或者白中閃青,出土器物中發現器型模仿邢窯。唐代定窯白瓷的器型有碗、盤、盞託、壺等。凡帶有「官」、「新官」款的白瓷屬定窯白瓷中的精品,此類精品白瓷自唐、五代直到北宋都有燒造。

一般認為「官」「新官」款字刻在細膩薄胎、製作精巧、釉色純白或者白中閃青的器物上的,屬於唐、五代時期的;刻在釉色白或者白中泛黃或部分微微閃青的,有時帶有刻劃花裝飾器物上的,屬於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燒法燒成的,口沿釉並帶有刻劃花裝飾的器物上的,屬於北宋後期。

(4)河南鞏縣窯 鞏縣窯位於河南鞏縣小黃冶、鐵匠爐、白河鄉等地,以燒製白瓷為主,兼燒青花和三彩陶器。鞏縣窯燒製的白瓷器物主要有碗、壺、瓶、罐、枕等,以碗、盤器物為主,碗的數量最多。鞏縣窯的胎質比較細膩,色呈白色或白中泛黃多種。

器物內外壁均施釉,器物內裡施滿釉,部分器物近底處不施釉,碗底中心大部分不施釉,釉面均有細小開片。唐三彩的窯址主要集中在大、小黃冶村附近,生產的主要為日常生活用品,茶具居多。間有絞胎枕。

(5)湖南長沙窯 長沙窯位於今湖南長沙市郊的銅官鎮,2023年發現,因首次發現於銅官,又名銅官窯。長沙窯器物式樣繁多,這在唐代各窯址中是很少見的。燒製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兼燒文房用品以及各式瓷塑玩具。

早期長沙窯以碗、盤、壺、罐、盂為主,後期增加洗、枕、託盞、盒、鎮紙、硯滴、筆洗、筆掭、硯臺等。唐代長沙窯瓷器前期胎質較酥鬆,胎色暗紅,後期胎質細密,色澤多為灰黃和灰青。釉色前期黃中帶青,黃的比例略大,胎釉結合不好,剝釉現象嚴重;後期釉色青而微黃,色調穩定,比較劃一,釉胎結合緊密,不剝釉。

長沙窯紋飾豐富。以釉下彩繪和模印貼花最具特色。較多應用貼花、刻劃花、印花、鏤孔等工藝。

紋飾主要有人物紋、雙鳥紋、雙魚紋、荷花紋、獅子紋和葵花紋等。

(6)山西渾源窯 古代的山西瓷業非常發達,渾源縣的瓷窯就是其中之一。渾源窯窯址出土器物非常豐富,瓷器燒製年代早,持續時間綿長,瓷器質量更是優良。主要器形以碗為主,兼有罐等器物。

主要釉色有三種:白釉、黑褐釉和茶葉末釉。胎體比較厚重,胎呈淺灰白色,胎釉之間施白色化妝土。

渾源窯主要的瓷器品種以黑釉瓷和白釉瓷為主。

(7)陝西銅川窯 銅川窯址居陝西銅川市黃堡鎮,黃堡鎮古代屬耀府,因此也稱「耀州窯」。遺址發掘的器物表明,耀州窯始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元代基本沒有燒造。器型主要有:

生活用具碗、缽、壺、盤、盒、瓶、杯等;有部分瓷質動物如:馬、猴、狗、虎和瓷俑等。銅川窯的釉色主要是黑釉和白釉兩種,另有部分黃釉和綠釉。

紋飾簡單,大部分光素無紋。造型為唐代標準特徵。

(8)安徽壽州窯 壽州窯位於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區的上窯鎮,因唐代屬壽州轄而得名。窯址分佈長約4公里,地域較廣。唐代的壽州窯器物主要以黃釉為主,釉色包括:

蠟黃、鱔魚黃、黃綠和鐵鏽釉等,釉層薄厚及濃淡不勻。胎質分粗細兩種,胎的顏色有近白色、白中帶微紅和絳紅色等。壽州窯的最大特色是瓷黃,出土器物多以黃釉瓷為主,大部分器物的胎釉比較粗糙,普遍使用化妝土。

器物器型主要有碗、缽、杯、注子等。遺址出土沒有發現晚於唐代的器物,一般認為壽州窯終止於唐代。

(9)四川邛窯 邛窯窯址主要分佈在四川邛崍市的固驛、什方堂、瓦窯山、尖子山等地。創燒時間不詳。唐代四川地區的瓷窯以邛窯最為著名。

生活用具包括:壺、罐、缽、碗、盤、杯、碟、盞、燈、爐、豆、盒、唾壺和罈等。邛窯的器物極具地區特徵。

唐代小的瓷塑製品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邛窯瓷器的胎質顏色以褐色、深褐色和紫紅色最多;釉色豐富,包括青色、青灰色、綠色、黃色、醬色等。從遺址出土器物來看,邛窯瓷器燒製年代的下限應該晚到北宋晚期。

(10)江西洪州窯 洪州窯位於今江西豐城市的曲江、羅湖一帶,唐時屬洪州,因而得名。洪州窯創燒於南朝初期,盛行於隋,衰落於唐。唐初時期的一大名窯。

洪州窯以燒製碗和杯為主,瓷質粗糙;紋飾主要以蓮實紋為主,兼有其它紋飾,施釉不到底,底足露胎,釉色呈褐色或者深褐色,有部分青綠釉,器物質量不高。

(11) 絞胎瓷器 絞胎瓷器在唐代制瓷業中出現的一個新的工藝,唐代以前沒有出現。絞胎的製作非常複雜,首先用白色、褐色兩種瓷土相間揉合到一起,然和拉坯成型,這樣胎體出現白褐相間的如木紋狀的變化多端的紋理。施釉後入窯燒製即成絞胎瓷。

目前考古發掘的器物除2023年陝西乾縣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唯一一件絞胎瓷騎馬俑外(目前考古發現絕無僅有的一件絞胎瓷塑),其餘均為杯、三足小盤和枕,枕的數量很大。

唐代的建築特點是什麼,唐代建築有什麼特點

1.規模巨集大,規劃嚴整。2.建築群處理愈趨成熟。3.木建築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並已定型化。4.設計與施工水平提高。5.磚石建築進一步發展。6.建築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特地把大學時候的建築史翻出來了,手打望採納哦 唐代建築的最大特點就是無處不顯的奢侈與豪華 唐代建築有什麼特點?唐代建築...

唐代的白瓷中邢窯的特點是什麼

唐代的白瓷以邢窯為代表,邢窯在河北省內丘縣。邢窯的白瓷胎質細潔,色純白而堅硬,釉色白潤,有的微微閃黃。胎與釉之間有一層護胎釉 化妝士 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前人以 皎潔如玉 比喻邢窯之白。邢窯白瓷有精粗之分,粗白瓷有碗 杯 壺 罐 缽等,有的施化妝土,釉色銀灰,積釉處泛青或泛黃 細白瓷有碗 盤 ...

世界七大奇蹟有哪些,世界七大奇蹟分別是什麼?

世界七大奇蹟都是哪七大奇蹟?世界七大奇蹟有埃及吉薩金字塔 奧林匹亞宙斯巨像 阿爾忒彌斯神廟 摩索拉斯基陵墓 亞歷山大燈塔 巴比倫空中花園 羅德島巨像。以下是七大奇蹟的介紹 埃及吉薩金字塔 公元前三千紀中葉,約公元前2631至前2498年。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吉薩 giza 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由第四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