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為什麼能「獨木成林」,所有的榕樹都能獨木成林嗎?

2021-03-24 22:08:24 字數 1722 閱讀 3713

1樓:艾興斯坦

史書裡記載,有一支六七千人的軍隊,為了躲避炎熱,找到了一棵大榕樹。結果,所有的戰士都躲進榕樹的樹蔭,避免了難以忍受的炎熱。

在我國廣東省新會縣,有一個被人稱作鳥的天堂的地方。這裡的樹林佔地很大,裡面棲息著無數的鶴和鸛,一早一晚,飛進飛出,壯觀極了。然而這片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大樹林竟是一棵繁衍成林的榕樹。

粗大的榕樹樹幹直徑大約十幾米,樹枝也是那麼粗壯挺拔,向四周使勁伸展著,使得樹冠面積極大。榕樹獨木成林的原因在於它那粗壯的大樹枝上會垂下一簇簇鬍鬚似的「氣根」。這些「氣根」開始就是根細棍,可是它們只要接觸到土壤,就吮吸著土壤中的營養成長壯大起來。

結果,慢慢發展得和母樹差不多一般粗了。

就這樣,無數的「氣根」連同母樹一起繁衍不息,樹冠也越來越大,古老的榕樹就形成了一片壯麗的樹林。

如果樹冠好比一個巨大的房頂,那麼這些氣根就好比支撐起房屋的支柱,所以根據「氣根」的作用,人們又把它叫做支援根。

榕樹軀幹雄偉,綠葉參天,如果沒有一個龐大的根系,那榕樹是不可能發展成這樣的。可以想象,那地下根的龐大和壯觀是絲毫不遜於樹木本身的。榕樹的根極善於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竭盡全力伸展到最深遠的地方。

根扎得越深,和土壤的關係越密切,才能使榕樹枝葉越繁茂,巨大的樹幹才能安詳而豪邁地屹立在大地之上。

榕樹的種子並不起眼,黃豆般大小,可它生命力極頑強,即使落在懸崖峭壁上,依然能靠那石頭縫裡的少得可憐的泥土成長。那些根像條條鋼筋般攀附在石壁上,把石壁上的營養一點一滴吸收起來,輸送到樹身中去。像是扭曲,卻也能堅強而泰然地在峭壁上生長。

2樓:匿名使用者

榕樹的特殊特徵是它的枝條上生出的一條條向下懸垂的氣生根。氣生根伸長到達地面,可以插入土中像正常的根一樣,吸收土壤裡的水分和養分供植株生長。這些氣生根可以逐年加粗,形成樹幹狀,支撐著大樹的粗枝,這樣的氣生根就叫支柱根。

當一棵榕樹有著多條這樣粗狀的支柱根豎立在樹冠下時,驟視之下,有如一片樹林。粗大的支柱根可增加大樹的穩定性,避免被強風吹倒。榕樹支柱根的生長情況因其樹的生長環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生長在潮溼溝谷林中榕樹相當高大,其支柱根也可以從30多米的高空直插地表,猶如樹幹,但數目不很多;生長在較溼潤、空曠地帶的榕樹,高度不及前者,但樹冠很大,其支柱根高度在10米左右,多達幾十條,形成獨木成林的景觀;而生長在比較乾旱的條件下的榕樹更矮小,其支柱根也短,僅高2米左右。

榕樹為什麼能獨木成林

3樓:匿名使用者

榕樹獨木成林的原因在於它那粗壯的大樹枝上會垂下一簇簇鬍鬚似的「氣根」。這些「氣根」開始就是根細棍,可是它們只要接觸到土壤,就吮吸著土壤中的營養成長壯大起來。結果,慢慢發展得和母樹差不多一般粗了。

就這樣,無數的「氣根」連同母樹一起繁衍不息,樹冠也越來越大,古老的榕樹就形成了一片壯麗的樹林。

4樓:匿名使用者

種子落了又生就這樣了啊!~

所有的榕樹都能獨木成林嗎?

5樓:本來帶竹頭

榕樹之bai所以能「獨木成林」,是

du因為榕樹樹枝上長有zhi氣根dao,當氣根往下長到達內地面時,可以長入地下,隨容著樹冠的不斷向四周伸展,氣根的不斷增加、落地、長粗,與主幹一起支撐起同一樹冠,猶如一片小樹林。如果一棵榕樹,它的氣根沒有落地的機會,那它就沒有「成林」的機會,例如在廈門,幾乎很多地方都有榕樹,幾十年的樹齡但都沒有獨木成林,連一根氣根落地的機會都沒有。

植物學上榕屬的植物不少,但能長氣根以致「成林」的大約只有一種。

一樹成林是什麼意思,獨木成林什麼意思

就是獨樹成林。是一棵古榕樹,有900多年的樹齡,共有34個根立於地面,樹高50多米,樹幅面積2000多平方米。枝葉既像一道籬笆,又像一道綠色的屏障,成為熱帶雨林中的一大奇觀,打破了 單絲不成線,獨樹不成林 的俗語。獨樹成林位於打洛鎮邊境 區內的曼掌寨子旁,距離打洛鎮 以南3.5公里,靠近中緬邊境的地...

上所有的鳥類算種群嗎,為什麼,森林中所有的鳥,既不是種群,也不是群落解釋一下

不算,鳥類有很多種,有孔雀 百靈鳥 畫眉鳥 啄木鳥 寒號版鳥 烏鴉 燕子 權大雁 丹頂鶴 鷺鷥 蜂鳥 麻雀 鴿子 杜鵑 鸚鵡等等,種群是指一定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這裡種類很多,所以分別屬於不同的種群。為什麼,森林中所有的鳥,既不是種群,也不是群落?解釋一下 1 同抄一個品種 比如麻雀,所有的麻...

為什麼所有的生物最終都會死亡

為何生命最終都會死亡?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活星球,有多達130萬物種生活在上面。雖然所有的物種在形態特徵 生活習慣和意識思維上都是不同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 無論是人類還是其他千千萬種,最終的結果都是死亡,沒有人能避免它。只是人類,作為聰明的生物,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並堅持不懈地與死亡作鬥爭。細胞學顯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