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仔細觀察,蠟燭燃燒時火焰會越來越高,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2021-05-16 18:29:38 字數 5585 閱讀 9498

1樓:匿名使用者

當蠟燭剛剛開始燃燒的時候,那個細線特別的短,當他燃燒一段時間後,那條線會特別的長,可燃物也多,所以火焰就會越來越高

為什麼蠟燭燃燒時火焰會越來越高

2樓:唯念一萌

? 蠟燭的確無法在失重狀態下燃燒。 氣球形狀,太陽 從理論上說,由於失去重力氧氣無法及時補充促進燃燒,但是加加林在太空中做的實驗卻表明蠟燭在太空中可以燃燒,其火焰是圓球狀的,至於為何我也不知道。

大家都把失重的涵義想的太窄了吧,失重是指物體受到的支援力小於它受到的重力的物理現象,電梯下降啟動時的很短一段時間內在裡面的東西是處於失重狀態的,你在電梯裡點根蠟燭,看它能燃燒嗎?很顯然可以的。至於火焰的形狀應該比平時要長一點,這是由於加速度的存在引起的失重,但空氣可以對流。

在徹底失去引力時是完全失重,空氣是無法對流的,因此蠟燭無法燃燒,至於說有人通過實驗證明了蠟燭失重狀態下的燃燒,我認為是不可信的,因為它如果是真的,將是失重狀態下氣體不發生對流的最有力的反例,但是沒有哪位知名人士對此提出過疑問,要知道一旦有人能證明失重狀態下氣體發生對流,諾貝爾獎一定有他的份,多大的**呀!!! 燃燒是非常複雜的過程,簡單講包括蠟汽化、蒸氣向外擴散、蒸氣與氧反應、產物(co2和h2o)以及反應熱向外擴散和氧向內擴散幾個同時進行的過程

即使在完全失重條件下,只要有足夠氧氣的存在(比如可以人為創造相對密閉的氧氣環境),這個過程應該是可以進行的,此時氧的擴散靠濃度差

其火焰形狀無疑和蠟燭芯的長度有關,是否為球形我不知道

但如果你採用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體積比2:1)燃燒,這樣的火焰應該可以保持燃燒,而且火焰形狀是球形,而且理論上火焰的直徑應該越來越大,直到一個穩定數值(因為沒有對流的冷空氣進入火焰中心進行冷卻,雖然後熱傳導和輻射向四周散熱)。

如果有人有興趣,應該可以計算:在確定的混合氣體流量下,最終火焰球的直徑穩定數值是多少,我感覺應該是在那樣的散熱表面積下熱能的產生和散失平衡。

另外結論:失重情況下的火焰不僅是球形,體積還比較大。 靠,回答不給加分啊?

**!失重多少?不變 在有重力情況下,火焰周圍的空氣被加熱變輕上升,使火焰向上。

3樓:塔同和甘譽

蠟芯的長度與火焰的高度成正比,蠟燭燃燒時石蠟會比蠟芯燒的快,所以蠟芯會越來越長火焰會越來越高

在**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燻黑,你能解釋原因嗎?

4樓:哎喲

為不完全燃燒或受熱分解而得的產物。

碳黑(carbon black),為一種無定形碳。輕、鬆而極細的黑色粉末,表面積非常大,範圍從10~3000m2/g,為含碳物質(煤、天然氣、重油、燃料油等)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經不完全燃燒或受熱分解而得的產物。

氣態或液態的碳氫化合物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進行不完全燃燒或熱裂分解所生成的無定形碳,為疏鬆、質輕而極細的黑色粉末。

5樓:demon陌

原因:蠟燭是混合物,其生成物裡含有碳元素。所以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會被燻黑。這個黑色物質是炭黑。

蠟燭燃燒時生成黑色物質反應如下:c₂nh₄n+₂→c₂h₂n+₂ + **h₂n (碳鏈越長,要求溫度越低)

蠟燭燃燒過程分析:

蠟燭燃燒並不是石蠟固體的燃燒,而是點火裝置將棉芯點燃,放出的熱量使石蠟固體熔化,再汽化,生成石蠟蒸氣,石蠟蒸氣是可燃的。

石蠟分子是大分子,在受熱汽化的過程,就可能發生複雜的分解等反應,這一過程就會生成炭黑,它混在蒸氣中,周圍的空氣與之混合,在一定的溫度下發生反應,並釋放出熱,使體系溫度升高,由此形成的蠟燭的火焰。

在觀察火焰時,可見到火焰的分層,在焰心處,由於o₂的濃度低,c不可能獲得足量的o₂,所以這裡是碳黑產生之地。

6樓:o小景天

蠟燭由石蠟製成,其主要成分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最主要的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這些長鏈烷烴在燃燒時,由於氧氣含量不足等等不同原因(空氣中氧含量僅為21%左右),很有可能燃燒不完全而碳化,碳的顆粒被熱空氣吹出來,就形成黑煙,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燻黑,也是由這些碳顆粒造成的

為什麼蠟燭燃燒的火焰會越來越高

7樓:匿名使用者

蠟芯的 長度與火焰的高度成正比,蠟燭燃燒時石蠟會比蠟芯燒的快,所以蠟芯會越來越長火焰會越來越高

8樓:匿名使用者

隨著燭心的燃燒,溫度上升使得旁邊的蠟燭熔化被燃燒,形成了一個空間,這樣就增大了空氣與燭心的接觸面積。所以蠟燭就燃燒得更旺,火焰就變高了。

蠟燭燃燒時火焰為什麼越來越高

9樓:我的乾菜炒飯

物理變化

: 蠟燭燃燒發出熱量;石蠟受熱融化,狀態發生變化化學變化:石蠟受熱蠟燃燒,蠟燃燒生成水'二氧化碳.

因此,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蠟燭燃燒過程中,蠟燭裡的蠟會和空氣作用,而生成二氧化碳以及水。所以...

在點燃蠟燭的時候,你是不是曾發現,當你把點燃的火柴或是打火機靠近蠟燭的時候,燭芯附近的蠟會有一部份融化,而融化...

為什莫蠟燭燃燒時火焰會越來越高

10樓:匿名使用者

焰心那個線完全炭化不夠及時致使燈芯越來越長燃燒越來越大。

11樓:匿名使用者

你應該注意到焰心那個線越來越長了吧,

蠟燭燃燒時會冒黑煙,是如何產生的?

12樓:說了你會懂麼

蠟燭在燃燒時,本身含有的碳、氫兩種物質,就 跟空氣中的氧氣結合,生成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二氧化碳和水 蒸氣。這時,是不會出現冒黑煙現象的。 但是,如果空氣中的氧氣不足,那麼,蠟燭裡的一部分碳, 來不及和氧結合,就先變成了黑的粉末,這些黑色粉末聚集在一 起,就形成了一股股的黑煙。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實驗:當燃燒的 蠟燭冒黑煙時,你可以向火焰輕輕地吹口氣,但不要把火吹滅, 這時你就會看到黑煙減少了。因為向火焰輕輕吹氣,加快了火焰 四周空氣的流動,就等於給蠟燭補充了氧氣。

蠟燭的燃燒比較充 分了,黑煙自然也就減少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蠟是屬於石油產品,石油產品有一個問題就是冒黑煙,石油是碳氫化合物在不完全燃燒的時候會產生碳粒,黑煙是碳黑,呈細小粉末顆粒狀,你可以用手去體驗一下,它可做墨水,古人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就有燈罩了。

14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當蠟燭不 能夠充分燃燒時,其中的碳元素也不能充分化合,所以會冒黑煙,日生活常中見到的其他物品燃燒時冒黑煙的,都是這個原因

15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燃燒的中間的哪根線是有機物,含有較高的碳元素比較高,所以燃燒後有黑煙

16樓:匿名使用者

碳的不完全燃燒產生碳黑等黑色微粒!

蠟燭的火焰,哪層最明亮

17樓:angela韓雪倩

外焰,因有部分碳粒,火焰最明亮,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燃燒充分,溫度最高。

蠟燭被點燃時最初燃燒的火焰較小,逐漸變大,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氣,溫度最低,內焰石蠟燃燒不充分,溫度比焰心高。因此,當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1秒鐘後取出,火柴梗接觸外焰部分首先變黑。

在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可以看到一縷白煙,用燃燒的火柴去點這縷白煙,可以使蠟燭復燃,所以可以證明所冒白煙是石蠟蒸氣遇冷凝固所產生的固體微小顆粒。

18樓:亢汀蘭國霜

最明亮的不一定是溫度最高的

外焰溫度高,但是內焰更亮

火焰亮的原因是碳粒在高溫下灼燒發出白光。所以有碳粒,火焰溫度高,兩個條件同時具備的焰層,就應該是最亮的焰層。

火焰可以分成三層,第一層焰心(淡藍色),在靠近燈芯的部分,是燈焰的最內層,氧氣不足,燃燒不充分,有很多的碳粒,但溫度低,所以光度暗。第二層內焰(金黃色),在燈心的外圍,燃料燃燒相對充分,因為有多量的碳粒在內焰燃燒,溫度較高,所以內焰是燭焰最亮的部分。第三層外焰(淡黃色),在燈焰的最外圍,由於空氣充足而完全燃燒,所以溫度最高,但所含的碳粒較少,所以光度比內焰暗。

19樓:妮露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上冊安排的第一個活動與**就是對蠟燭及其燃燒的**。

教材安排從蠟燭點燃前、燃著時、熄滅後三個階段進行觀察,其中,對蠟燭燃燒時哪層火焰最明亮?哪層最暗?教材沒有給出結論,讓學生自己觀察。教參上是這麼描述的

蠟燭火焰分為三層,最裡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藍色;第二層的火焰是暗淡的,這一暗淡的區域略呈圓錐形;圍繞著這一區域的最外層火焰呈黃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外焰是最明亮的,但哪一層最暗,不明確。我想,既然焰心燃燒最不充分,應該最暗。自從使用此教材以來,我一直都是這麼告訴學生的: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

今年重新修訂的教參中,在活動建議裡將實驗記錄**答案列出來了:外焰最亮,

內焰最暗,看後讓我吃一驚。查了多種教輔資料,

說法不一,主要有二種觀點:一種認為蠟燭燃燒時外焰最明亮,內焰最暗;另一種認為蠟燭燃燒時內焰最明亮,

焰心最暗。又在網上查了相關問題,大致也是以上兩種觀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於是我點燃蠟燭仔細觀察,並用相機拍下來反複分析蠟燭火焰的層次,覺得應該是內焰最明亮,焰心最暗。

有資料分析:

蠟燭蒸汽在內焰中燃燒時,由於氧氣**不充足而產生一部分碳的小顆粒,這些固體顆粒受熱後發光;而外焰與空氣充分接觸,完全燃燒生成氣體,氣體是不發光的。覺得內焰明亮是有道理的。我又觀察了酒精燈和火柴的火焰,

也是內焰最明亮。

在對蠟燭及其燃燒的**實驗中,小明仔細觀察蠟燭燃燒時的火焰,發現火焰中不同區域的明亮程度不同,這是

20樓:星家粉團

(1)蠟燭火焰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溫度最低,因此將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後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與外焰接觸部分燒焦,與內焰接觸部分烤黃,與焰心接觸部分無明顯變化.

(2)點燃一根較粗的蠟燭,取一根一端為尖嘴的玻璃導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處,然後在尖嘴一端導管口用火柴點燃,導管口處出現火焰,說明焰心位置的物質能燃燒,具有可燃性.

(3)因為石蠟受熱會分解為碳原子數較少的液態碳氫化合物,如戊烷(或癸烷)因此點燃一根蠟燭,用一把帶有手柄的小刀,將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處,一段時間後取出,冷卻,觀察刀尖處有油狀液體和固體物質.

(4)由實驗操作步驟和現象可以看出該實驗的目的是**內焰中參與燃燒的物質的成分.

(5)由於白瓷片表面迅速變黑,說明蠟燭火焰內焰處的物質中含有碳,碳燃燒發出紅光,因此內焰最亮.

故答案為:(1)火柴梗與外焰接觸部分燒焦,與內焰接觸部分烤黃,與焰心接觸部分無明顯變化.

(2)可燃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戊烷(或癸烷,或其他合理答案)

石蠟受熱**(或分解)為碳原子數較少的液態碳氫化合物

(4)**內焰中參與燃燒的物質的成分

(5)碳    在內焰燃燒的物質中,含有碳

蠟燭燃燒時哪個火焰最亮為什麼蠟燭火焰到底哪一層最亮

對 蠟燭燃燒時哪層火焰最明亮?教材沒有給出結論,讓學生自己觀察。而現行的一些教輔資料說法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觀點 一種認為蠟燭燃燒時外焰最明亮,另一種認為蠟燭燃燒時內焰最明亮,如 知識出版社出版 劉強主編 的 全能新教材學習法 九年級化學 上 認為 蠟燭燃燒時,火焰分為三層,從外到內分別被稱作 ...

點燃一支蠟燭,觀察蠟燭的火焰及燃燒現象,吹滅蠟燭時冒出的白煙

通常的蠟燭是由石蠟製造的。石蠟是從石油或頁岩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石蠟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有正二十二烷 c22h46 和正二十八烷 c28h58 含碳元素約85 含氫元素約14 蠟燭裡還常加入硬脂酸 c17h35cooh 以提高軟化點。蠟燭在氧氣裡燃燒,就是石蠟和硬脂酸在氧氣裡...

仔細觀察亞洲範圍示意圖,請你描述一下亞洲的地理位置 (1)半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 印度洋 地跨寒 溫 熱三帶,大部分位於北溫專帶 亞洲西南隔蘇伊屬士運河與非洲相鄰 亞洲大部分地區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故答案為 1 東 北 2 北溫 3 太平 印度 北冰 歐 非 蘇伊士 北美 仔細觀察亞洲範圍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 請你描述一下亞洲的地理位置 從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