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在婚嫁方面有什麼習俗,朝鮮族的人結婚有什麼習俗?

2021-03-25 04:32:48 字數 5319 閱讀 8198

1樓:匿名使用者

1。朝鮮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勞動或學習中,產生愛情慾訂婚時,必須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後,由男方父母帶兒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見,則預示婚事不諧。

如雙方老人見面,男女青年則可旁聽,說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雙方父母議妥,則男青年需先向女方父母叩頭。然後,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頭。

男女青年還必須明確表示願意贍養雙方老人。到此,親事即告訂妥。朝鮮族的習俗要求男方在婚前送彩禮給女方的家裡,結婚時新房裡的一切傢俱、被褥、生活用品都由女方準備,作為新娘的嫁妝。

女的在結婚的大喜日子裡送來。所以說結婚女方家負擔較重一些。

2。在農村新娘坐著牛車來,男方的家長和哥嫂、親屬都來到村邊,當新娘子到來是便跳起舞來,一邊跳一邊走直到把新娘迎到家門口。他們用歌舞表示對家中新成員的歡迎。

這時新郎會在眾人的喝采聲中將新娘抱到家門口鋪好的紅地毯前,才將新娘放下,拉著她的手走入新房。這一風俗是向人們表明,新郎是一個強有力的男子漢,他有能力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力量,保障新娘一生平安幸福。

3。新郎、新娘進入新房以後,在伴娘的陪同下入席,正襟危坐。這時先請新娘的孃家人到席前來**。

然後,請所有的賓客都到席前來**。豐盛的宴席顯示著男方對新娘的歡迎,並暗示著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會虧待新娘的,請孃家人和客人放心。在一片歡呼聲中,新郎新娘互相斟酒,並飲交杯酒。

熱鬧一陣以後,婚宴桌前只留下了新郎新娘和伴娘幾人,婚宴十分豐盛,席上除了各鍾菜餚,還擺滿了各種糕餅、糖果。最顯眼的是一隻煮熟了的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嘴裡還叼著一隻紅辣椒和一條活鯉魚。在朝鮮族的婚宴上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象徵看吉祥如意。

4。其他客人則分別在附近鄰居家借用的地方落座。宴席所**的酒和菜餚是沒有限制的,所有來賓吃飽喝足為止。

席後,年輕的都會主動留下來,每個屋裡都會很快被推選出一名主持人,在主持人的引導下,人人都起來唱歌跳舞,就這樣一般都要玩到深夜,有的家庭在玩完以後再上酒菜表示感謝。

5。婚宴結束以後,雙方親家都來到新房,圍著新郎新娘坐下。先由女方家中來客對兩位新人講幾句話,他們除了向新人祝福生活幸福美滿、白頭偕老之外,還囑咐新娘到了婆家以後要孝敬公婆、和睦兄嫂、恩愛丈夫;對新郎則說我家的姑娘交給你了,要多疼愛,可不準欺侮她呀等等!

隨後新郎新娘在眾多的長輩面前,互相提出希望,並表示自己對今後的新生活所要盡的義務和責任。

6。孃家的人要回去了,主人還需端來了送客酒,新郎新娘以優美的舞姿表示歡送。其他賓客和朋友,特別是青年人在歡快的舞樂聲中翩翩起舞,為祝福兩位新人的娛樂晚會一直持續到深夜。

2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對婚事非常慎重,儀式也比較隆重。同宗不許通婚,表親不許結婚,這是普遍戒律。過去婚姻全由父母作主,媒人在男女兩家之間傳遞資訊。

女方家同意,男方家便將兒子的出生年月日送給女方家,稱為「送四柱」。女方家將男方的「四柱」與女兒的「四柱」相合,無犯相,認為可以通婚。而由媒人通知男方家,男方家同意後即給女方家送去聘禮,叫「納彩」。

婚姻關係一旦確立,雙方都不準毀約,如果婚前一方亡故,另一方要為其服喪,有的男方亡故,女方則為寡婦而不許再嫁。在盟內有些朝鮮族人家還有早婚的習俗,男十

一、二歲或十

三、四歲,女十

六、七或十

七、八歲即結婚。2023年以後,由於貫徹《婚姻法》,男女青年自由戀愛,父母包辦、早婚現象已不多見,但婚禮儀式仍然比較隆重,與其他民族有所不同。儀式有新郎婚禮和新娘婚禮。

新郎婚禮,是新郎迎親時在新娘家舉行的儀式。傳統儀式中有奠雁禮、互拜禮、房合禮、席宴禮等。每一項禮儀,都有其久遠的傳統。

如奠雁禮,是新郎迎親時帶去一個木刻彩畫的模雁,放在門外的一張桌子上,新娘穿戴新妝端坐屋內,新郎跪拜模雁,象徵新婚夫婦像鴻雁一樣比翼雙飛,相親相愛,永不分離。奠雁禮後,新郎新娘一裡一外(屋裡屋外),相互跪拜,然後交換酒杯,互相敬酒。互拜禮後,進**合禮,新郎進屋與新娘單獨相見、親近並互相問候。

席宴禮,是新郎接受婚席,席上擺滿糕點、糖果、肉、蛋等食品,由伴郎和鄰里青年相陪進食。席宴將結束時給新郎上飯,碗飯內埋一個去皮的雞蛋,但新郎只能吃一半,另一半在退席後留給新娘吃,意為夫妻恩愛、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新郎婚禮後,新郎在新娘家先共住一段時間(3~7天),後擇吉日返回男方家。

女到男方家,公婆出來跳舞,以表示熱烈歡迎新娘的到來。

新娘婚禮,只有婚席和舅姑禮。新娘到達第一天舉辦新婚席,席上有一隻煮熟的公雞,嘴叼一個紅辣椒,象徵子孫興旺。新娘宴席要比新郎宴席豐盛。

舅姑禮,是新娘到來的第二天早晨舉行,實際是新娘將早已備好的禮品獻上叩見公婆及親戚之禮。婚宴後便開始娛樂,至深 夜散去。第三日新郎陪新娘回門。

此外還有「初行」、「親宴」、「姻親相面」等婚後禮節。

朝鮮族的人結婚有什麼習俗?

朝鮮族婚禮上都有什麼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婚禮

中國的朝鮮族是17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陸續從鄰國朝鮮遷來。在吉林省延邊和東北各地定居。由於歷史上朝鮮族和漢族長期友好往來,所以朝鮮族的風俗習慣,除保持了原有的文化傳統外,也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

甚至在婚俗方面漢族有些早巳廢止了的婚俗,在朝鮮族近代婚俗中仍然保留著。如漢族原來實行的「六禮」習俗,在朝鮮族中常常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嚴格認真地執行。

朝鮮族十分重視人生儀禮中的冠、婚、喪、葬四大儀禮。青年男女只有舉行過冠笄之禮後,才可以選擇配偶。託媒說親也嚴格按納彩、問名、納吉、納幣(納徵)、請期、親迎六禮程式進行。

親迎時的儀禮先在女家舉行。

朝鮮族舉行婚禮時,新郎要身穿禮服,接受囑咐,辭別父母,親自騎馬到女方家去迎親。一路上,有一位手捧雙雁的「雁使」,走在迎親隊伍的最前邊。迎親者到了新娘家,要舉行一系列儀式。

其中有一項儀式是在「新郎房」前舉行的。

通往「新郎房」的路上鋪著毯子,伴郎交給新郎一把繫有白綢子的扇子,雁夫將木雁放在毯子上,要求新郎用扇子把木雁推向臺階。如果不小心推翻了木雁,就會受到人們的譏笑。朝鮮族的推雁儀式和六禮習俗一樣,是一種古俗。

它用象徵儀式,祝新郎新娘像大雁一樣白頭偕老。

中國朝鮮族中向來有「南婚北喪」的說法。南,指「南道人」。即從朝鮮南部遷來的人;北,指「北道人」,即從朝鮮北方遷來的人。

南道人多居住在中國的遼寧省和黑龍江一帶,北道人多居住在吉林省延邊一帶。南婚,是指南送人注重婚禮,儀式繁雜而隆重。現在朝鮮族婚禮中,女嫁男娶同時進行。

但在過去則不然。在男道人的婚裕中,新郎要先嫁到新娘家,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再把新娘娶回家。朝鮮語稱這種婚份為「罕孔納得裡」《三國志)載:

「高句麗人,其俗做婚姻,言語已定,女家做小屋於大屋後,名『婚室』。昏暮至女家戶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三。

女父母乃聽使就小屋中宿。傍頓錢帛。至生子已大,乃將婦歸家。

」這就是說,「罕孔納得裡」是一種「兩次婚」婚俗。即先過「從妻居」生活,後過「從夫居」生活。但它和雲南省布朗族的「兩次婚」不同。

布朗族的兩次婚,是古老的「不落夫家」習俗的一種表現,即婚禮後新娘返回母家長期居住,等過了幾年或生了第一個孩子後再回婆家居住,回來時要舉行婚禮。而朝鮮族的「罕孔納得裡」則是「從妻居」和「從夫居」婚俗的一種複合形式。

「罕孔納得裡」婚禮要舉行兩次。

第一次是「男家嫁兒,女家迎婿」。婚禮主要在女方家舉行。屆時新郎穿禮服騎馬前往女家,下馬後在臨時安排的婚室休息。

舉行婚禮時,新郎腳踏涼蓆步入禮廳,新娘則由她的哥哥抱入禮廳。新郎新娘會齊後,互相對拜。婚後第三天,新郎返回自己家中。

過半個月,新娘家派人將新郎接回,從此長期和妻子生活。

第二次是過幾個月或一年之後,新郎要把新娘娶回家去。這次只設大席而不舉行婚禮。新娘拜見公婆、叔母及大小叔姑、從此常住婆家。

中國的朝鮮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婚禮禮節往往十分煩瑣。定婚時,雙方父母在女家見面,相互發表意見。最後由雙方父母確定婚姻關係。

否則不管青年男女之間關係多好,也不於承認。定婚後,接著舉行「小婚禮」。男家準備豐盛的食品,並帶著送給未來兒媳婦的衣物到女家。

女方家也準備食物招待。男女雙方的近親們都歡聚在一起,有說有笑,氣氛十分融洽。在這種場合,雙方父母都要對自己的子女說些謙虛的話。

如女方父母說:「我家的姑娘還小,不懂事,今後就拜託你們了。」男方父母則在女方父母面前發誓,要好好照顧兒媳婦。

在這樣的小婚禮上,雙方父母高興地確定婚禮日期。

4樓:匿名使用者

朝鮮族主要分佈在東北的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少數散居在內蒙古和內地一些城市。中國的朝鮮族是十七世紀時由朝鮮半島遷徙過來的。朝鮮族有自已的語言文字。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非凡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聞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煙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蔘、鹿茸均馳名中外。

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男子喜歡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歡壓跳板和盪鞦韆。朝鮮舞蹈包括長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鮮族人非常尊重老人,並將8月15日定為"老人節"。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喝酒、吸菸;吸菸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與長者同路時,年輕者必須走在長者後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途中遇有長者迎面走來,年輕人應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 餐桌上,匙箸、飯湯的擺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如匙箸應擺在用餐者的右側,飯擺在桌面的左側,湯碗擺在右側,帶湯的菜餚擺在近處,不帶湯的菜餚擺在其次的位置上,調味品擺在中心等。婚喪、佳節期間不殺狗、不食狗肉。忌諱人稱"鮮族"。

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經過提親、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式。 姑娘和小夥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足,小夥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

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時)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與之對"穹合"。 所謂"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屬相是否相順而不相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經媒人通知男方家,說兩個人的"穹合"相對,男方可"擇日"確定舉行婚禮的日期並送彩禮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緞"、"紅緞"等。

到了婚期,新郎須由長輩護送親自去迎娶,按規定的時間進到女方家,把帶來的一對木刻的大雁獻上去,比喻今後要像大雁一樣比翼雙飛,永不分離。 隨後舉行"醮禮",女方在正室中心按東西方向合放兩張桌子,中間放青松翠竹,松竹上披青紅線;桌兩邊放上木雁,擺上酒食,在主禮者引導下,西邊的新郎向對面的新娘敬酒,新娘謝拜回敬。 接著,新郎入上房接受女方為他預備的"大桌",上擺魚肉、水果、糕餅、糖果之類食品,在接愛"大桌"時,新郎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並且說一些禮讓雙親和賓客的話,以免失禮。

這個程式之後,新郎才可騎馬領轎娶回新娘。 六十年金婚溫舊夢 朝鮮族還有一種非凡的婚禮,稱為"歸婚禮",假如一對夫妻結婚六十週年依然健在,且子女中無人夭折,同時擁有孫子孫女,就可進行歸婚禮。 婚禮上,兩人必須穿上結婚時穿過的禮服,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年青人,這天,子女、親戚按輩份遠近,年齡大小依次向老兩口敬酒並跪拜以示祝福。

隨後,幸福的兩位老人坐上一輛婚車,繞村一週,左鄰右舍,男女老幼紛紛前來祝福,祝福他們健康長壽。

朝鮮族的服飾有什麼特點,朝鮮族的服飾 民俗的特點

朝鮮族傳統服飾最大的特點是斜襟,無鈕釦,以長布帶打結。男女服飾迥然不同,男人穿褲,女人穿裙。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長袍當大衣穿,有單 夾 棉之分,特點是褲襠和褲腿都較寬,褲腳系布帶,便於盤腿席坐。婦女為短衣長裙,衣有長長的白布帶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結,長裙多有長皺褶,長及腳...

朝鮮族的服飾與其地理環境有什麼關係

應該是有關係吧,因為她們都穿的韓服有抵禦嚴寒的作用,可以說下半身有個大裙子就會暖和很多吧,還有朝鮮的房屋的建築也有地理原因呢!怎麼跳到了這個問題了,不好意思哦,系統出錯了,回答錯了!跟地理環境沒多大關係!1.苗族沒有文字,她把服飾作為載體,因而苗族服裝不僅具有實用價值 很高的美感或觀賞價值 很深的文...

朝鮮族有一種舞蹈,頭上頂個布條,轉動,叫什麼

象帽舞是朝鮮族富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形式,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朝鮮族居民喜愛。每逢節日 慶典等特殊日子,人們就跳起歡快的舞蹈,搖動色彩繽紛的象帽,線條流暢的長長飄帶旋轉如風,在舞者周圍畫出各種光輝耀眼的美妙彩環。象帽舞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一門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它把 舞蹈 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