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起源,道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2021-03-25 20:13:40 字數 4762 閱讀 4052

1樓:霧川君

包含:「道法自然」的自然觀 ,天人合

一、無為,師法自然,「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等的哲學觀點道家思想的基礎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觀。 「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所以這句話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天地萬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萬物都遵循著普遍的規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是自然,「道」作為一種普遍規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規律演化的,不受人為干預的。

這句話揭示了萬事萬物的總法則——遵循自然,並且這個法則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違背的,這就是道家自然觀的核心思想。「道」是超越時空的無限本體,它生於天地萬物之,而又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表現在一切事物之中。然而它又是自然無為的,在本質上是虛無的。

「道法自然」自然觀的基本觀點是承認客觀規律的存在,強調遵循規律的重要性,認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處在一種有序的運動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內在的根據,遵循一個有序的規律。 在哲學上,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最早用「自然」概括宇宙的本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與「自然」質同名異。宇宙萬物及人類社會莫不遵循自然而存在,以「自然之道」為本原。老莊論自然,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是其中一義。

莊子說:「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e1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道」即「自然之道」。

這裡,「自然之道」制約萬物的必然性。萬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決定於這種必然性,故日「不得不」。同時,這種必然性又存在於個別事物之中,不是外在於事物的力量,事物性質為自身的必然性所決定。

因而,「自然之道」實際是事物自身內在自然而然產生、自然而然變化的客觀必然性。按照老莊的說法,天地萬物各有自己質的規定性,而彼此各異。另一方面,在事物各自特殊性以外,還有一個超出於個別性質、又為萬物共有的本質,即事物自身的自然必然性,它比個別事物的性質更為抽象,而且決定個別事物的性質。

因而,它是宇宙萬物、人類歷史和文學的根本性質。

(2)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事物的法則,**萬物的總法則;用事物的法則解釋事物的一般屬性,用萬物的總法則解釋事物的根本屬性;自覺遵循事物的法則行事,以領悟萬物的總法則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家的自然觀是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化的核心之一。

在審美觀上,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為了中國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使文藝形成了虛實相生的審美追求。老莊的自然觀,不僅是道家學派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儒家及整個中國哲學自然觀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樓:匿名使用者

道教是由我國的歷史文化發展而來的,老莊思想起的開頭

道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3樓:太上門生

道家思想拓展了以易經為基礎的傳統文化思想對客觀世界認知的廣度與深度,也就是改造了舊的世界觀,使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提高了一個層次。道家思想還豐富完善了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舊的方**,使人們認知世界的辯證思想更豐富更完整。道家還塑造了一批惟道是從不事王侯的道家高人形象,總而言之道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是深遠的是廣博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比起儒家更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為表象,「道」為實質,以致世人忽視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即使說中國藝術的表現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亦不為過。

道家哲學也對中國政治活動提供了活絡的空間,使中國知識分子不會因太強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執著於官場的追逐與性命的投入,能更輕鬆地發現進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間的智慧。

5樓:匿名使用者

為人們找出了另一條路。「無為而治」「盜亦有道」

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6樓:sky起來吧來吧

道家對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顯著貢獻主要在於相反相成的辯證思維模式以及與此相關的「無為」方**。

所謂辯證的思維模式體現在對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有深刻把握。這種所謂模式可以使人在看問題時不太容易走向形而上學的絕對化,避免固執、僵化和教條主義。

「無為」既是一種思想主張,同時也是一種具有方**意義的思維模式。「無為」的方法教會人們在看待問題和處理事情時要善於順其自然。

不要蠻幹、硬幹,要學會換個角度想問題,退一步想問題,要善於因勢利導,以柔克剛,以退為進。這種所謂方式構成了中國文化之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 。

老莊認為素樸最美,所謂「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確立「自然」「素樸」為最高審美原則。老子說「無言」,莊子說「得意忘言」,使得文學常追求「意在言外」「言有盡而意無窮」。

人總是在自然中,人感情的喜怒哀樂也是與自然運動變遷相輔相成的。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的輝煌,詩歌一直是中國文學的主流。

中國文人的抒情物件更多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是更巨集大的存在——自然。其創作空間是「天地大美,四時明法「的框架內,寫的總是:乘風破浪、江山如畫、春花秋月、飄絮落紅。

中國詩的最高境界就是:敏銳的洞察力與捕捉自然與人在剎那間的交流。

道家的觀念推翻了統治者自上而下「賞賜」法律與民的執行順位,而對民「自均」、「自正」、「自定」的自下而上推動社會和諧的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

7樓:北島無夢丷

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如下:

道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道家黃老派的理論和實踐上。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競爭加劇。為了因應這種局勢,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術、勢、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學術擺脫了理想主義的窠臼,開始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

在此基礎上,黃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張,不但解決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問題,還為道家治世開闢了道路。另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靜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兼採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張,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學的精華。

從道家治國的實踐來看,不管是齊威王治下的齊國還是呂不韋執政時期的秦國,以及後來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後,黃老道家的治國思想並沒有完全消失。

大多數時候,統治者像漢宣帝說的那樣,是「霸王道雜用之」。即有時是「外儒內法」,有時是「外用儒術,內用黃老」,每當君權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部分限制時,黃老道家就會復活,並帶來經濟文化上的繁榮。

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皇帝,如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都曾註解過《道德經》,「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以及兩宋時期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今天改革開放的成就,都與黃老思想有密切關係,因此民間有「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的說法。

另外道家老莊派和楊朱派對中國傳統政治也有影響,他們代表著政治上的隱逸和出世傾向;使中國知識分子形成了一種政治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曠達態度。同時,老莊派桃花源的理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在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統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其學說以「道」為最高哲學範疇,認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道」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

道家思想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養生、宗教、書法、美術、體育、史學、商業、軍事等等影響極為深遠。

擴充套件資料

道家思想起始於上古時期,以盤古為遠祖、伏羲(或黃帝)為始祖、老子為道祖、張陵為教祖,道歷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鬥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麼多的門徒,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出永恆的價值與生命力。

9樓:牙牙的弟弟

影響如下:

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莊派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超過了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沒有過時。

許多近現代文學藝術大家,如魯迅、郭沫若、胡適、周作人、林語堂、廢名、施蟄存、沈從文、汪曾祺、範曾、阿城、韓少功、閻連科、高行健等,都曾受過道家深刻的影響,其作品中也有濃厚的道家意味,以至於有人將高行健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看作是「莊子的凱旋」。

綜合來看,道家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審美觀

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為了中國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

2、文學創作

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來雕飾」;體現在繪畫藝術上,就是水墨畫簡淡含蓄形神兼備的風格。

3、建築藝術

就是私家園林「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意境;體現在**藝術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品格。

同時道家主張無為自化,得意忘言,所以也使文藝形成了虛實相生的審美追求。同時,由於道家思想與盛世關係密切,所以有助於增加文學藝術的豪氣,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創傷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學藝術曠達放逸的藝術風格。

另外,道家主張高下相隨正反相倚,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文學藝術的結構。中國建築,尤其是園林,總愛追求一種欲顯先抑,欲直而曲,欲放先收的曲折反覆之效果,**戲曲的故事程序也多是如此:先是由合到分,然後中間經過無數的曲折,最後又由分到合,以大團圓作為結局。

10樓:匿名使用者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比起儒家更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為表象,「道」為實質,以致世人忽視而已。而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則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泉源。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即使說中國藝術的表現即為道家藝術的表現亦不為過。

道家哲學也對中國政治活動提供了活絡的空間,使中國知識分子不會因太強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執著於官場的追逐與性命的投入,能更輕鬆地發現進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間的智慧。

簡述中國文化禮儀的起源中國文化禮儀的起源是什麼?

我國素有 禮儀之邦 的美譽,禮儀文化源遠流長。禮在最早出現在金文裡面。在人類發展的最初期,人們對火山,電閃雷鳴等等自然現象無法解釋,也無法知道為什麼。認為天地間有神的力量,有鬼的存在。對天地鬼神的懼怕,敬仰。人們就會舉行一些形式,用物品來祭拜。從禮字的繁體 禮 可以看出。北京的 天壇 地壇 就是古代...

中國文化如何影響世界,中國文化對世界影響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如何把經濟力量 政治力量轉化為文化力量,如何把對國際社會的經濟影響 政治影響轉化為文化影響。也就是說,我們要關注,這會對實現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起到助推作用。做到這一點,需要注意以下...

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除了對中國文學思想等有直接間接影響外,從不參預政治活動,但對社會風尚習慣,卻有潛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對人生觀的改善,以及對孝道的擴充套件。而且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和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印度佛教文化與中國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僅帶動了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