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孩子快五歲了,脾氣非常倔強,也不聽講道理,真不知道怎

2021-03-26 04:44:16 字數 4101 閱讀 8443

1樓:優勝教育

一、共情:非常理解您的感受,相信您為了教育孩子,嘗試了各種方法,但孩子就是沒法聽我們的話,這讓您也感到比較沮喪。

二、具體化:您可以具體描述下孩子是怎樣脾氣大?以及平常家長都是怎樣與孩子溝通的嗎?

三、**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發脾氣」這件事情是有效的:無論對孩子的態度是軟還是硬,孩子在與爸媽的溝通中習得了「發脾氣」這種態度對父母是有效的,所以會一再運用。

解決:無論是發脾氣、耍小性子、還是哭鬧等,家長如果減少對這些行為的關注度,那麼孩子自然不會用這類行為來應對。但不關注,並不等於完全「漠視」,家長也要保持對孩子相對的關心,在孩子「鬧情緒」結束後,再和孩子一起**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b 經常用負面語言教導,引得孩子逆反:如果家庭中父母對孩子評價、批評過多,不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也可導致孩子不與他們交流。

解決:減少對孩子直接的評價,減少用負向語言批評孩子,和孩子站在同一層面上溝通,先建立與孩子的信任感。

c父母過於強勢與控制:無論是「軟話」還是「硬化」,父母無非都是想要告訴孩子「你得按照我說的做」,這就讓孩子有很不好的感覺。

解決:接納孩子,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孩子表達的父母不認可,也要給予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並認可他有自己的想法這件事,再討論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孩子的脾氣特別倔強,無論怎麼打都不聽話,這樣的孩子應該怎麼管?

2樓:山苑傑緒蘊

家長應遵循以下6個基本原則:1、

有利的環境

。必須給孩子提供養成好習慣的適當環境,儘量避免任何破壞這種環境的行為。

例如我們想幫助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但今天晚上有最精彩的電視節目,明天晚上要帶孩子出去做客,後天晚上家裡又要請客……孩子根本沒有早睡的機會,或者早睡的習慣尚未養成就一再遭到破壞,怎樣可以養成早睡的習慣呢?2、

耐心的引導

望子成龍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操之過急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我們不能指望孩子馬上就養成許多好習慣,必須有耐心,慢慢地引導孩子。

比如俏俏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後就喜歡看電視,誰說也不聽。媽媽非常生氣,一見到她看電視,就走過去粗暴地把電視機關掉,任由孩子哭鬧。這樣不但不能幫助孩子養成不看電視的好習慣,還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耐心地給孩子說清道理,花時間陪孩子做一些他感興趣的其他事情,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擺脫對電視的依賴。3、

及時的稱讚

發現孩子無意中有良好的行為表現時,家長應立即給予稱讚以示鼓勵,強化孩子的這種行為。

例如小明玩完了玩具,順手把玩具收拾整齊放回原處,媽媽馬上注意到這件事,對小明說:「小明真乖,真是一個會收拾玩具的好孩子。」小明得到媽媽的稱讚,心裡非常高興,下一次更樂意把玩具收拾好,漸漸就養成這種良好的習慣了。

但家長的讚賞應著重控制在言語和態度上,儘量少用買玩具、買東西吃等鼓勵方式,因為這些方式若使用不慎就會變成一種「賄賂」或交易。4、

良好的示範

家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必須以身作則,時時刻刻給孩子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比如孩子禮貌的行為、早睡早起的行為、整齊清潔的習慣、喜歡讀書的習慣等,都跟家長的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而**不知不覺間做成的不良示範,同樣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

父母喜歡亂發脾氣,孩子的脾氣一定也不會好;父母喜歡常常罵人,孩子自然也會常常罵人。5、

堅決的態度

在孩子面前,家長必須有主見,做每一件事都要態度堅決。家長自己拿不定主意,孩子就會受到影響。

有一位母親很怕她的孩子不吃她準備的食物,每次拿東西給孩子吃的時候,總是很緊張地問:「喜歡不喜歡吃?」長此以往,孩子就養成了挑食的壞習慣。

此外,家長的態度一定要前後一致,如果寶寶今天在桌子旁吃飯,明天坐在臺階上吃飯,後天坐在沙發上一面看電視一面吃飯,我們怎能幫助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6、

默契的合作

大人之間態度的不一致極大地阻礙著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即使**有不同的意見,也要在孩子不在場的時候討論,大家在商談中尋求一個共同的解決辦法。

例如媽媽正在稱讚小華自己吃飯,不用大人幫忙,奶奶走過來說:「別讓他自己吃了,弄得地上全是飯粒,身上又髒兮兮的。還是大人喂他吃飯,又快又幹淨,多省事。

」這樣小華剛剛開始自己吃飯的興味全被打斷了,自助的好習慣又怎能養成呢?除了以上6個基本原則,家長還應注意創造機會,讓孩子重複實踐好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貫徹始終才有成效,決不能一曝十寒。

順便把這個很不錯的**

推薦給你,以後你有什麼疑問就可以直接去上面檢視了,一定會有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的孩子是不可以打的,他的叛逆心裡很重你越打他就會越和你對抗,要經常誇獎他,他做的不對的時候鼓勵他

4樓:匿名使用者

也許你家小孩是吃軟不吃硬的那種啊,不何不換種教育方式呢,小孩不聽話的時候不是隻有打可以解決的,應該學會和小孩溝通。。。

5樓:慾火煎雞蛋

怎麼打都不服氣????那是因為你沒有打的狠。不要經常打孩子,耐心一點和他說,如果他做的確實是錯的,怎麼和他說都沒用,那你就打他,記住要打就打狠一點(打屁股就可以了),事後你告訴他為什麼要打他,記住孩子做對事情了一定要狠狠的誇他,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是該打還是要打

我的孩子剛三歲了,脾氣很倔,講道理又不聽,怎麼改善呢?

6樓:匿名使用者

做為一個大人,我們當然比一個小孩子知道的道理多,對於小孩,不能吵他,他會不聽的,因為他畢竟還小。就算是講道理,他們也是聽不進去的。我們要用些實際性的東西!

你應該多看看這方便的書籍,怎麼教育小孩。。 比如我看的幾個故事,一個小孩和他爸爸的故事,一天這個小孩在梯子上,他爸爸說,你跳下來,我接著你,於是小孩跳了下來,他爸爸卻沒有去接他,男孩被摔哭了。他爸爸就說:

「記著,孩子,有時候別人的話是不可以相信的」;然後又叫那個男孩重新回到梯子上,說,跳下來吧,兒子,我接著你。男孩閉著眼睛跳了下來,結果跌入了爸爸溫暖的懷抱,爸爸就說:「孩子,有時候別人說的話也是可信的」。

也許你也看過這個故事,從這個故事裡你也可以瞭解很多,爸爸用兒子親身經歷的一個故事教育了他。。。。

還有個故事就是,一個小女孩老是去翻臥室裡的抽屜,媽媽說她她不聽,怕夾著手。於是爸爸去了,看著她玩,一會女孩夾著手了,哭哭啼啼的去找媽媽。爸爸就說,記著沒,這東西是不能碰的,後來爸爸就說:

『對於這樣的孩子,教育她她不聽,非的叫她親身體會一下這樣做的後果,她才會聽話』。

具體故事就這麼多了,你應該多看看怎麼教育孩子,孩子是從小教育的,如果教育不好真是一輩子的事!

7樓:看寶媽說育兒

倔強、反抗是幼兒發展過程中常見的一種行為,倔強的孩子較容易有反抗行為,然而倔強的孩子不一定不好。從堅持度來說,倔強代表有毅力,有主見,為了讓他們將來能成為一個「講道理」的人,父母不妨用啟發的方式,慢慢引導孩子把倔強變成一種正向的力量,去做合理的判斷和有效的思考。

8樓:快點花都謝

大一點就好了,現在小也聽不懂道理的

9樓:一抹橙色母嬰

首先自己不要生氣,要有耐心,當跟孩子的意見有衝突時,要靜下心來想想和詢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讓寶寶好好地說出心理的想法,然後給寶寶一個折中的辦法,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改變

10樓:一葉知秋

三歲的孩子對事情有自己簡單的想法,主要想多跟孩子相處,熟悉孩子的一切,再循序漸進的引導加教育,脾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好好引導孩子,戲劇角色的扮演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家孩子現在兩週9個月,已經上學一年了,這是第三個學

期了,以前很乖的,也很喜歡去學校,第三個學期開始變的愛哭,不聽話,不講道理,最讓我生氣的事是,每次我要到樓下去的時候問他去不去,他說不去,我說我自己去了哦!他說好,結果我到了樓下他就開始哭,說要一起去,讓我再上去,我說我在樓下等他一起,他下來之後非拉著我再到樓上一起再下來,如果下來之前不告訴他,他找不到人了也是哭,還是讓我再上去和他一起再下來,一天起碼這樣兩三次,昨天我氣的狠狠的把他打了一頓,而且關在小黑屋裡一分鐘,過了還是這樣,現在下樓我都不知道要不要告訴他了,我都害怕,請各路神媽幫我出出主意吧,救救我吧!

13樓:滴車票送

人物圖(版本三)(7)1/2參考資料

我們家孩子3歲了脾氣暴躁,什麼不依他,他就哭,我該怎麼管管他

寶寶到了3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好奇心強,有了自主的願望,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所以也就進入了最 不聽話 的階段,心理學上稱為 第一反抗期 這是每個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我們小孩子三歲了,脾氣暴躁,什麼不依她她就哭。這個問題不是個別性的,而是許多家庭孩子的問題,確切的說,...

我兒子五歲了,脾氣暴躁,性子很倔,他想要做的必須要滿足他,不然他會不依不饒,很可氣,所以我老打他

家長您好,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這樣的現象是很正常的。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有六個家長寵著慣著,到現在您說的這種情況那是自然而然的,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這也是現在中國家庭教育的一種弊端而且現在的家長對於家庭教育這一塊做的也不是特別的理想。孩子一出現問題,家長的教育方法不是特別得當往往會適得其反。至於您...

孩子六歲了,不聽話,脾氣倔,我不小心把孩子嘴打紫了。婆婆居然打電話給我爸媽,大家說她做的對嗎?

你婆婆打 給你爸媽,這樣處理問題有點欠妥當。家裡的事情,在家裡解決,不要讓外人來摻和,這不利於矛盾的化解,你爸媽拿你也沒有好法子。你把孩子的嘴打紫了,在我看來,這不算什麼事,只要別打殘了就行,孩子的性格是慢慢養成,6歲正是教育的好時機。教育孩子,只要你夫妻意見一致就行。婆婆的事,你還是讓你丈夫與她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