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政治體制等幾個方面介紹東南亞

2021-03-26 13:14:19 字數 4873 閱讀 4823

1樓:匿名使用者

亞細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α;拉丁語:

asia;法文:asie;英語:asia) 衛星拍攝的亞洲地形**,簡稱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跨緯度第二廣,東西距離最長,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

人口總數約為42億,佔世界總人口的約60.5%(2023年).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烏拉爾河、裡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裡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

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為亞洲的守護神.

亞洲的地勢特點總結為三點:

1.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陸中間多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

亞洲的河流特點為:由於河流多發源於高山地帶,所以亞洲的河流多發源於中部,也導致河流呈放射狀發展.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型別複雜多樣.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

西亞地中海沿岸屬**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自北到南為溫帶、**帶、熱帶季風氣候這三種季風氣候.[4]

亞洲氣候型別複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複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裡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彙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河流發源於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

居民截止2023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自然增長率位於世界第三,僅次於非洲和拉丁美洲.

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佈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

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複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型別.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80%.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省情是一個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歷史、現狀和()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多

2樓:艾康生物

省情是一個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方面歷史、現狀和()的綜合反映,是一個多要素相互聯絡、相互作用,不斷髮展變化的(發展規律、動態)系統。

貴州的經濟,社會文化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有可能後來居上嗎?為什麼

3樓:移動之情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政治為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奴隸制的障礙,工業化和城

專市化程序加速

屬前進。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已經初步完成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美國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後來居上,一躍成為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據統計,2023年,美國的工業比重上升到53.

4%,農業比重下降到46.4%,工業比重超過農業比重。到2023年,美國工業生產總值比2023年增加四倍,打破了英國的壟斷地位,躍居世界首位,凌駕於英國、德國、法國等發達國家之上。

從20世紀初開始,在進步主義運動、羅斯福新政和約翰遜偉大社會計劃的推動下,推進政治改革,治理社會弊病,重建社會和諧,成為美國政治的一項重要歷史使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改革,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的市場競爭秩序和法治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的經濟發展活力十足,成為西方發達國家最為繁榮的經濟體;美國的社會穩定,大多數人豐衣足食,在養老、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都有保障,美國跨入了普遍的「富裕社會」。

造成東南亞各國生活習俗文化多樣性的原因

關於地理因素對於中國歷史變遷的影響

4樓:卓興富

一、地理

環境我們所說的地理環境,是指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地理環境包括兩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又分為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海陸分佈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人們往往難以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區域性地區,它的變化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海嘯、火山爆發之類。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要比自然地理因素髮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這兩種環境各有其特定的內容,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在人類產生之前,地理環境就已經存在,不過那時只有自然環境。在人類產生以後,完全單純的自然環境就不再存在,因為人類的活動總會或多或少地改變自然環境。但在人類漫長的早期,人們對自然的影響畢竟是極其有限的。

所以,地理環境主要的應該還是自然環境。特別是當我們研究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時,更主要討論的是自然地理環境。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人文地理環境逐漸形成,並且越來越起作用。

到了近代,就更難以將這兩者嚴格區分開來了。

二、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它對於人類文化的產生和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地理環境對人類或人類社會的影響,則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決定或不決定,而應該作全面的認識。

從總體來說,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取決於自然環境,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類的任何歷史階段特別是遠古階段,都離不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

2、決定了這一自然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動(包括人類及其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如許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關於人類消亡的話題:核**的威脅、金字塔等早期人類文明的**、佛教關於劫的說法。

3、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受到這一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因素的影響,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4、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只有在這一前提下,人類才能夠更好的利用、開發這一環境,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自身發展的方向轉化。

從具體的地理環境來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在具體的人和物上,地理環境一般只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只要對地理環境的開發利用還遠沒有達到它的極限,人類的發展就擁有相對廣泛的自由。

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創造文化的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加深,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自然環境存在著可供利用的最後限度,而現在的發展已經接近了這個限度。人類雖然通過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改造自身,但成為環境的主人後,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制約。

這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是相互的,人通過改造自然獲得發展文化的機會,但畢竟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教材認為,儘管地理環境提供給人類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人類還沒有超越這一限度,就能夠擁有相對無限的活動餘地(第25頁)。這是一種理想的觀點。

因為:1、它並沒有規定人類從生產到消亡的具體過程、方式和時間。

2、它並沒有確定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傳遞的具體過程、方式和時間。如現在核**已經威脅到人類的存亡。

3、人類只要不違背它的內在規律,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這一環境,實現對自身有利的物質轉化和能量傳遞。如控制核**,發展核電站,和平使用和能量。

地理環境在對人類及人類社會具體地發生作用的時候,由於受到其它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即使是相同、相似的地理環境,所起作用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從縱向的角度看,在人類的早期,即人類基本上還只能被動地適應現成的環境時,地理環境對人類各方面的活動幾乎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能動地利用地理環境,因而地理環境對人類具體活動的決定作用就逐漸減弱。

從橫向的角度看,不同地區的人,對相同、相似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也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因而地理環境對人類或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生產力水平低,生產條件差,人們利用地理環境的程度就低,那麼,地理環境對人類以及人類社會所起的決定作用就大。反之,生產力水平高,生產條件好,人們利用地理環境的程度就高,地理環境所起的作用相對來說就低。

但是,不管是縱向的還是橫向的分析,都是以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為前提的,並且是以不違背它的內在規律為限度的,正如教材所說,是在人類對地理環境的利用還遠遠沒有達到極限的前提下來說的。

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們對地理環境的利用程度、利用方式存在著相當懸殊的差異,這也正是為什麼人類的歷史和文化會如此豐富多采、千差萬別的緣由所在。

貴州的經濟,社會文化與東南亞國家相比有可能後來居上嗎 為什麼

南北戰爭之後,美國政治為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奴隸制的障礙,工業化和城 專市化程序加速 屬前進。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已經初步完成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美國在不到100年的時間內後來居上,一躍成為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據統計,1884年,美國的工業比重上升到53.4 農業比重下降...

假定經濟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為0 75該經濟體gdp原來

是這樣的。政bai府花了 20億,就du有人賺到了20億,zhi邊際消費傾向0.75,意味著他把 dao20億的百分之75花了出去專,然後又有屬人賺到了這15億,又把15億的75 花了,以此類推,這是個等比數列,每次消費都增加gdp,最後算的總和為80億。已知邊際消費傾向為0.8,邊際稅收傾向為0....

現代社會是商品經濟社會,我們不能迴避利益問題。你認為孔子的利

孔夫子的利益觀好像就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吧,具體我也是不很明瞭。現代社會是商品經濟社會,也就是市場經濟社會。也就是說是利益主導一切,只要有利可圖一切皆有可能。在這樣的經濟環境刺激下,人與人之間也比較商品化,有錢可以買到很多東西,所以金錢比較的萬惡。孔夫子對我們的現實指導意義最大方面的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