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黃土高原居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2021-03-26 14:40:36 字數 5322 閱讀 1939

1樓:手機使用者

a、黃土高原位於內陸地區,主食是麵食.故a不符合題意;

b、.黃土高原的居民,挖窯洞居住,既可節省建築材料,又有冬暖夏涼的優點.四合院是北京的典型民居.故b不符合題意;

c、黃土高原上修建了許多公路,汽車已經走向千家萬戶,交通逐漸方便起來.故c不符合題意;

d、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居住在黃土高原深處的人們通過電腦及手機上網,與外界保持密切聯絡.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國家為黃土高原的未來發展、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開展了多項工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坡

2樓:小風愛小灰

黃土高原地區抄十分重視環境整bai治與生態重建工作,針對du水土流失的狀況,國家採取了

zhi一系列綜合治dao理措施,如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將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在溝裡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等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在條件相對較好、人口密集的區域,實施城市化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的戰略.目前黃土高原的人們正享受著現代城市文明帶來的種種便利.

故選:ab.

黃土高原人們的生活情況黃土高原的居民生活是怎樣的

3樓:熱心網友

很榮幸能為你解答!

我看了我們樓上那位秀才說的笑了:感情,你叫秀才沒白叫,幾個世紀前的殭屍復活了吧。不知道可以不說,不要傷害大家的感情,不要造成社會不和諧的聲音。

您問的這個問題有點泛,我就以下幾方面講一下。

城市:城市選址一般會避開山、谷,擇地勢平坦之處,可以說,城市裡的居民生活方式和北方大部分地區差不多,,住樓房,用自來水,沒太大區別。

山區:山區一般農民為主,有小聚居的特點,不會客意選擇住的地方,地勢平坦一點的地方,住普通土木結構房子或者平房或者兩層樓房,依山而居的有窯洞,陝北、寧夏、甘肅、青海、山西、河南都有這種情況。黃土高原的特殊地貌決定了耕地大多數為山地,所以多種小麥,也因為這一點,大都喜歡麵食。

退耕還林後山裡多種經濟作物,如果樹。

總而言之,城市差別不大,農村有較為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

當然,有些貧窮的地方,缺水,比較困難,一般靠水窖解決用水問題,他們也更懂得節約!

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基地。陝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長慶油田,也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源成就了一些創業者,他們的生活我想網上也不上,黃土高原也有豪宅……

由於您問題補充:快!快!暫且說到這裡

希望能幫到你!

4樓:鬱秀英計甲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中部偏北。北緯34°~40°,東經103°~114°。

東西千餘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跨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及河南省等省區,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

地形:以高原地形為主

氣候: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多暴雨,對地表有沖刷;以黃土為主,土質疏鬆;地表崎嶇不平,多溝壑;植被稀疏

人為原因: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開採地下水以及不合理的工程建設導致植被破壞嚴重

水土流失的影響:破壞當地生態環境,使土壤營養物質流失,肥力下降,土地沙化,影響農業生產,加劇乾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進而阻礙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黃土高原的歷史演變

5樓:金果

大約在八百萬年以前,黃土高原地區是一片汪洋的湖泊,其西起青海日月山,東到河南洛陽,南至陝西秦嶺,北到陝北長城,湖面遼闊,水如汪洋,面積有如今的六個渤海之大。

可稱其為黃土原湖。在這巨大湖泊的西岸,是一片廣闊的沙漠,南邊和東邊是一片荒蕪的山,那時期,地球上的天氣乾燥而寒冷,到處吹著強勁的狂風,狂風吹起地上的沙土和塵粉。

漫天飛揚的沙塵被吹落到黃土原湖湖泊,把湖水攪得十分渾濁。慢慢的,沙塵沉到湖底,一點一點,一層一層的累積起來,天長日久,經過上千萬年的積累,湖底的積塵日漸豐厚起來。

積了幾百米至上千米,由於這一地質時期十分寒冷,大陸上吹的是幹寒的西北風,所以風沙塵粉多是由西北向東南執行,在塵粉的執行過程中,大的顆粒總是要先落下來。

中小的和小的依次後落下來,落進了廣袤的黃土原湖,這樣在這湖泊的底部就形成了依西向東,泥土層由粗到細的格局,靠近西北部的地方,泥的顆粒較粗一些,靠近東南部的地方。

泥土顆粒依次較細。隨著千萬年的風吹,湖底的泥土愈來愈厚,在水面湧浪的感應力和重力作用下,泥沙顆粒排布也越來越緊密,這就為以後黃土的堅硬打下了基礎。

當大暴雨的季節,強大的山洪又會帶著山石和鵝卵石以及更粗大的沙粒奔向湖區,將這些石塊粗沙平布在已積堆好的靠近湖邊的粘土層上,而大暴雨過後,風沙塵粒又天長地久的落在湖中。

將那些石塊粗沙蒙蓋好,靠近湖邊的地區經常這樣反覆著,以至可以形成幾層這樣的泥層土、石層結構,這種運動大約持續了上千萬年。

慢慢的,地球上的氣候變得暖和起來,風暴漸漸的不那麼強勁了,吹入湖中的泥灰也就越來越少了,天氣的變暖,使湖邊也就漸漸長起了青草植被,湖中也慢慢有了貝類等小生物。

大約2000萬年以前,這裡便有了數量眾多的生物,而且有了大象犀牛等熱帶動物,動物們常常在了湖邊嬉戲,遊玩進食,偶而間有些死去的動物在湖邊被泥沙埋起來,繼而變成了化石。

時間在推移,地球在變化,大約1500萬年前的時候,這裡的地貌發生很大的變化,從南印度洋推來的地球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發生碰撞,以至把整個湖區慢慢的推升起來。

湖的底部被抬高了,湖水便-渉而下,向東方的底窪地區湧去,流向東海。巨大的洪水帶著泥土在華北平原上堆集,為以後華北平原的形成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礎。

在時間的推移下,黃土湖區愈抬愈高,而湖水變得越來越少,也愈來愈淺了,終於,在大約800萬年的時候,湖水終於乾枯,黃土被抬出地面,而漸漸的成了高原。也就成了今黃土高坡的地貌。

隨著湖水的乾枯,高原的形成,氣候也漸漸變冷,大象犀牛等等熱帶動物也就慢慢滅絕了,就形成了當今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這就是黃土高原的形成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黃土高原位於東經100°24′~114°,北緯34°~40°20′之間,在全國地貌格局中屬於第二階梯。自北而南跨我國溫帶和暖溫帶,從東南向西北包括半溼潤地帶、半乾旱地帶、和乾旱地帶。

其範圍東界為太行山西側,西界為烏鞘嶺、日月山、拉脊山一線,南界為秦嶺—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線,北界為長城。地跨青、甘、寧、蒙、陝、晉、豫七省(區)。總面積為64萬km2。

黃土高原地處黃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黃河流域自古就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但是由於黃土高原地區本身固有的自然環境脆弱,加上長期以來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壞。

水土流失極為嚴重,使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在近二三千年內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成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制約因素。

黃土高原是我國獨特的地理區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顯著的特徵:

1、溝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

黃土高原黃土深厚,疏鬆多孔,富含碳酸鈣質。受長期內外營力的作用,地表剝蝕切割嚴重,支離破碎,溝壑縱橫。

黃土高原氣候乾旱,降水雖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為暴雨,使得黃土高原發育成溝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觀。

2、氣候差異較大

黃土高原的氣溫和降水量的地理分佈都呈自東南部向西北部遞減的趨勢。就氣溫來看,黃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熱、寒暑變化劇烈的大陸性氣候特點。

黃土高原深居內陸,氣候大陸性強,氣溫日較差大,日較差在10℃~25℃之間。就降水來說,黃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於400~600mm之間。

而且降水集中在

七、八、九三個月,可佔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現,其他季節降水少而蒸發強烈,乾旱問題比較普遍。

3、水資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

在乾旱半乾旱的黃土高原地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水面蒸發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黃土高原的特性決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水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4、山地丘陵面積大

黃土高原地區土地以丘陵山地為主,約佔整個地區的80%,而河谷平川只佔土地總面積的20%。這種起伏的地貌構造不適合農耕。

加之該地區貧窮落後,人口增長速度快,農業單一經營、廣種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時,亂墾濫挖現象十分嚴重,形成「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迴圈。

5、植被覆蓋率低

在黃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禿嶺,給人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於過墾山坡,表土流失嚴重,顯露出基岩,而植被覆蓋率的進一步降低更加劇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讀中國部分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土高原居民的傳統民居是______(四合院/窯洞).(2)圖中所示

6樓:index莓

(1)在黃土高原地區

,人們依據黃土的直立性質,挖掘

了冬暖夏涼的窯洞來居住,窯洞也成了黃土高原地區傳統的居所;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改善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應採取的措施有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實施建梯田、修擋土壩等,故黃土高原耕地以梯田為主;

(3)圖中所示地區主要的氣候型別是溫帶季風氣候氣候,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①過度放牧和過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壞;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③開礦;

(4)數碼①表示的省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回族.故答案為:(1)窯洞;(2)梯田;(3)溫帶季風氣候;①過度放牧和過度砍伐,造成植被的破壞;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③開礦;(4)回族.

下列關於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理位置特殊,易產生**、水旱等災害b.由於人

7樓:傷

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大,表現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形破碎、自然災害頻繁、環境破壞後難恢復.根據題意.

故選:b.

黃土高原上的傳統居民______

8樓:水雲間

黃土高原上的傳統民居: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廣泛分佈於黃土高原的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內蒙古、甘肅以及寧夏等省。

9樓:

題目:黃土高原地區人民傳統居住的主要形式是(  )a. 竹樓 b. 冰屋 c. 四合院 d. 窯洞

答案: d.窯洞

解析: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域獨具特色的一種民居,也是人類"穴居"發展演變的實物見證。窯洞建築依地勢而異,有平頂、靠崖和天井三種。

平頂式窯洞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磚石壘砌而成;靠崖式窯洞是將山坡的一面垂直剷平,然後在平面上鑿挖成形;而天井式窯洞¬俗稱天井窯院?則是在平地挖一6至7米的四方深坑,然後再在坑的四壁鑿挖8至12孔窯洞居住。有的窯裡還挖有小拐窯,用於儲藏柴草、蔬菜等雜物,以增加使用面積。

窯裡多用土坯壘成火炕,供人休息。出口是從窯院一角的窯洞內鑿出斜坡通向地面,為住戶進出之階梯式通道。

黃土高原的特徵黃土高原具有什麼特點?

loess plateau 在中國北方,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 陝西 以及甘肅 青海 寧夏 河南等省部分地區,面積40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厚50 180米,氣候較乾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 石油 鋁土儲量大。北...

黃土高原是怎麼形成的,黃土高原的黃土是怎樣形成的?

簡單的說,黃土高原是由於風力沉積作用形成的。詳細的解釋 印度板塊向北移動與亞歐板塊碰撞之後,印度大陸的地殼插入亞洲大陸的地殼之下,並把後者頂托起來。從而喜馬拉雅地區的淺海消失了,喜馬拉雅山開始形成並漸升漸高,青藏高原也被印度板塊的擠壓作用隆升起來。這個過程持續6000多萬年以後,到了距今大約240萬...

黃土高原的海拔有多高,黃土高原的範圍

根據地貌的形成過程和特點,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隴中高原。一稱隴西高原。位於六盤山以西,是一個新生代的拗陷盆地,屬盆地型高原,海拔1500 2000米。地形破碎,多梁 峁 溝谷 壟板地形。隴東 陝北高原。包括六盤山以東,呂梁山以西,渭河北山以北,長城以南的地區。也是一個盆地型高原,海拔800 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