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質粘土路基如何施工

2021-05-13 21:44:27 字數 4453 閱讀 9382

1樓:一生平安

軟土地基路基施工

所謂軟土,從廣義上講,就是強度低、壓縮性高的軟弱土層。在軟土地基上修築路基,若不加處理,往往會發生路基失穩或過量沉陷,導致公路破壞或不能正常使用。習慣上常把淤泥、淤泥質土、軟粘性土總稱為軟土。

軟土的特性主要表現為天然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間,孔隙比在1.0—1.

9 之間,飽和度一般大於95%,液限一般為35%—60%,塑性指數為13—30.

1、軟土路基常用加固方法:

當路堤經穩定驗算或沉降計算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必須對軟土地基進行加固。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1)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是帶有孔道的板狀物體,插入土中形成豎向排水通道。因其施工簡單、快捷,應用較為廣泛。最大有效處理深度18米。

(2)砂井:砂井是利用各種打樁機具擊入鋼管,或用高壓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獲得按一定規律排列的孔眼並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由於這種砂井在飽和軟粘土中起排水通道的作用,又稱排水砂井。

砂井頂面應鋪設墊層,以構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統。砂井適用於軟土層厚度大於5m時。最大有效處理深度18米。

(3)袋裝砂井:井經對固結時間的影響沒有井距那樣敏感。但一般砂井如果井經太小,既無法施工,也無法防止因地基變形而斷開失效。

因此,現在廣泛採用網狀織物袋裝砂井,其直徑僅8cm左右,比一般砂井要省料得多,造價比一般砂井低廉,且不會因施工操作上的誤差或地基發生水平和垂直變形而喪失其連續性。最大有效處理深度18米。

(4)排水砂墊層:排水砂墊層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鋪設一層較薄的砂層。將水從砂層中排出去。最大有效處理深度,路堤極限高2倍。

(5)土工織物鋪墊:在軟土地基表層鋪設一層或多層土工織物,可以減少路堤填筑後的地基不均勻沉降,又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同時也不影響排水。對於淤泥之類高含水量的超軟弱地基,在採用砂井及其他深層加固法之前,土工織物鋪墊可作為前期處理,以提高施工的可能性。

(6)預壓:在軟土地基上修築路堤,如果工期不緊,可以先填築一部分或全部,使地基經過一段時間固結沉降,然後再填足和鋪築路面。最大有效處理深度30米。

(7)擠實砂(碎石)樁:擠實砂樁是以衝擊或震動的方法強力將砂、石等材料擠入軟土地基中,形成較大的密實柱體,提高軟土地基的整體抗剪強度,減少沉降。最大有效處理深度20米。

(8)旋噴樁:利用工程鑽機,將旋噴注漿管置入預定的地基加固深度,通過鑽桿旋轉,徐徐上升,將預先配製好的漿液,以一定的壓力從噴嘴噴出,衝擊土體,使土和漿液攪拌成混合體,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人工地基。最大有效處理深度20米。

(9)生石灰樁:用生石灰碎塊置於樁孔中形成樁體,稱為生石灰樁。最大有效處理深度20米。

(10)換土:採用人工或機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軟土,換填強度較高的粘性土或砂、礫、卵石、片石等滲水性材料。最大有效處理深度3米。

(11)反壓護道:反壓護道是在路堤兩側填築一定寬度和一定高度的護道。它利用力學平衡以保持路基的穩定。

2、施工現場常用處理軟土路基及彈簧土方法:

在施工中經常碰到的情況多數不是軟土地基,因為如果有軟土地基一般情況在設計時應該根據地質資料,提出處理方法。多數情況是有區域性地段地質情況和原來設計不同,出現區域性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或者由於區域性地段含水量過大(原有排水系統不暢,原有地基土質滲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軟彈(翻漿,彈簧土地段)。根據出現的這些情況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換填

這是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最大有效處理深度3米。採用人工或機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軟土,換填強度較高的粘性土或砂、礫、卵石、片石等滲水性材料。換填的深度要根據承載力確定。

(2)拋石填築

就是在有軟土或彈簧土以及有積水的路段填石頭,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處理的路段原有土層(或積水)高度為宜。在填石的過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機把石塊壓實,不能出現軟彈現象。然後再填築土方。

(3)盲溝

就是在要處理的路段根據要處理的路段的長度,在橫向或縱向挖盲溝,盲溝通常用滲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築而成。也可以填入不同級配的石塊起到排水的功能。注意盲溝的出口要與排水溝連線,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

(4)排水砂墊層

排水砂墊層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鋪設一層砂層,作用是在軟土頂面增加一個排水面,在填土的過程中,荷載逐漸增加,促使軟土地基排水固結滲出的水就可以從砂墊層中排走。為確保砂墊層能通暢排水,要採用滲水性良好的材料。砂墊層一般的厚度為0.

6-1.0米。為了保證砂墊層的滲水作用,在砂墊層上應該填一層粘性土封住水不讓水返上路基。

在路基兩側要修好排水溝,通過砂墊層滲出的水通過排水溝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穩定。

(5)石灰淺坑法

由於粘性土含水量影響,施工中經常出現「彈簧土」鬆軟現象。一般較輕的可以採用挖土晒乾,敲碎回填:「石灰淺坑法」可以用於各種不同面積的路段(就是說大面積可以使用,小面積也可以使用)。

具體做法是:挖40cm-50cm方形或圓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內的滲水(最好挖好坑後,第二天清除滲水),放入深為坑深1/3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壓。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輕度彈簧路段為5-6m,在嚴重彈簧路段為3-4m.

以上介紹的幾種工地常用的處理軟基礎以及彈簧土的方法,還要根據工地的具體情況選用那種方法施工,有時幾種方法可以交替或一起使用。目的主要是要保證工程質量,保證工期。

2樓:小狼大象

粉質土一定要做好排水措施,它很容易造成路基凍脹翻漿,特別是在季節性凍土地區

為什麼高液限的粘土不適合做路基

3樓:禾鳥

路基經常受到地質、水、降雨、氣候、**等自然條件變化的侵襲和破壞,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應具有足夠的堅固性、穩定性和耐久性。對於高速鐵路,路基還應有合理的剛度,以保障列車高速行駛中的平穩性和舒適性。

高液限粘土具有非常特殊的物理力學性質,如含水量平均值56%。高液限粘土含水量較高,做路基不夠穩定堅固。所以高液限粘土不適合做路基。

擴充套件資料

路基的構造:

路基主要包括下面幾個部分:

1、本體

路基本體包括用天然土、石所填築的路堤和在天然地層中挖出的路塹,其輪廓及各部分名稱如圖1所示。它直接支撐軌道,承受通過軌道的列車荷載,是路基的主體。

2、排水

地面排水裝置:用來將有可能停滯在路基範圍以內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到路基以外,並防止路基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範圍,以免下滲浸溼路基土體或形成漫流沖刷路基邊坡,如側溝、排水溝、天溝等。

3、防護

坡面防護裝置:用來防護易受自然作用破壞而出現坡面變形的土質邊坡,如鋪草皮、噴漿、抹面、護牆、護坡以及為防護崩塌落實而修建的攔截和遮擋建築物,如明洞、棚洞。

3、路堤

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築而成的路基;

4、路塹

路塹是指全部在原地面開挖而成的路基。

路塹橫斷面的幾種基本型式:全挖式路基、臺口式路基、半山洞式路基。

4樓:小迪迪波波

1,高液限粘土水穩性差,遇水易膨脹軟化,失水會幹縮,且由於其土顆粒細小,毛細水上升高度大,會破壞路基的穩定性,所以不能直接用於路基填料,但目前也有一些改良的研究與應用,但技術不是太成熟。

2,由於高液限粘土由親水性較強的粘土礦物質(包括高嶺石、蒙脫石、伊利石等)、非粘土礦物(石英、長石、雲母)和有機礦物組成,是具有較大的溼脹性、較高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數的粘土。

3,這種土在半固態狀況下強度較高,土塊表面乾硬,但土塊內部含水量較大,很難破碎和壓實。其抗剪強度為典型的變動強度,一旦浸水強度又很低。因此,受生成地質條件、水文、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高液限粘土具有明顯的脹縮性、崩解性、多裂隙性、風化性及強度衰減性等複雜的力學性質,所以不能直接用於路基填料。

黏土性質:

高液限土的工程性質與其母巖成份、含水量、密實度、外荷載大小及作用方式、其他物理化學作用等都有關係。

根據大量工程實踐可知:高液限土透水性較差;乾硬時強度高,堅硬不易挖掘, 不易壓實;毛細現象明顯,吸水後能長時間保持水分,故吸水後承載力小、穩定性差;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弱膨脹性和粘性。

5樓:

因為高液限的黏土不易壓實,透水性很差,吸水後能長時間保持水分,而且吸水後承載力較小,穩定性也很差。而路基填料的要求容易壓實,高強度,水穩定性好。

根據大量工程實踐可知:高液限土透水性較差;乾硬時強度高,堅硬不易挖掘, 不易壓實;毛細現象明顯,吸水後能長時間保持水分,故吸水後承載力小、穩定性差;具有較大的可塑性、弱膨脹性和粘性。

用於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挖取方便,壓實容易,強度高,水穩定性好。其中強度要求是按cbr值確定,應通過取土試驗確定填料最小強度和最大粒徑。

6樓:匿名使用者

無法壓實,壓實密度達不到要求。

7樓:山與水

做路基就要硬度大,粘土顯然不夠好,現在一般很好的路基是泥岩,硬而且資源多,很好的路基原料

8樓:匿名使用者

含水量比較大吧,而且最佳含義率也大,一般不易達到

公路路基施工對土體有什麼要求

9樓:

不同結構的路基對土體要求不一樣,比如透水性呀,壓實效能呀。反正膨脹土,粘性土都不易用於路基填築,如果實在要用看公路等級進行攙料改良。

粉質粘土的粒徑是多少

粘性土應根據塑性指數分為粉質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數大於10,且小於或等於17 的土,應定名為粉質粘土 塑性指數大於17 的土應定名為粘土。注 塑性指數應由相應於76g 圓錐儀沉入土中深度為10mm 時測定的液限計算而得。所謂0.075mm粒徑不超過50 總量的細粒土,可以分為粉土與粘性土 粘性土又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