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氣候變化的主要責任在於發達國家

2021-05-13 14:21:25 字數 6298 閱讀 6659

1樓:布達佩斯丶丶

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具有不可推脫的歷史責任.自工業革命以來,飛機、火車、汽車替代馬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也被廣泛利用.西方國家在這一二百年內,取得了空前規模的發展繁榮,但高密度地使用化石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也為氣候變化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據一份聯合國相關報告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了2023年的379ppm,這超出了此前65萬年的自然變化範圍——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在過去發展的過程中極大地影響了自然環境,對氣候變化問題難逃干係.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分工的發展,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涇渭也更加分明:在經濟全球化的框架下,為了追求生產成本的降低和利潤最大化,許多發達國家將不利於環境、高排放強度的生產企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原材料、勞動力,為發達國家進行消費品的生產,還要承擔更多的碳排放費用與指責——無形之中,發達國家已將影響氣候變化的大部分現實責任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身上.

顯然,由最終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承擔排放責任更符合邏輯和公平.

面對著人類「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減排問題上的「負重」也大不相同:有些發達國家在減排領域研究多年、資金充足、技術領先,已經佔領了該領域的話語權和制高點.廣大發展中國家缺資金、缺技術,既面臨提高經濟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緊迫壓力,又需要為轉變經濟模式付出巨大代價,在減排問題上處於被動局面.

然而時至今日,發達國家還在減排等方面「玩數字遊戲」,一方面極力推卸自身應承擔的減排義務,另一方面和發展中國家「講條件」,強迫發展中國家按照他們的要求絕對減排;一些發達國家還假環保之名行**保護之實.甚至就連某些發達國家設計的減排路徑也深埋「陷阱」:一些發達國家以氣溫上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影響為由,規定將地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內的閾值,並根據這一閾值,得出全球只能排放8000億噸二氧化碳的結論.

這一減排路徑意味著,佔全球人口15%的發達國家仍能佔用8000億噸中40%以上的排放空間,而佔全球人口85%的發展中國家只能佔用50%多的排放空間,這顯然是完全不公平的.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然而實際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十多年來,發達國家對於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承諾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儘管承諾的資金數額與發展中國家所期待的原本就有很大差距.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所有發展中國家就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資金.

但迄今為止,僅有歐盟承諾從2023年到2023年總共拿出75億歐元,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

如同西方諺語「力量越大,責任也越大」所講的道理一樣,今天,全世界的人們都希望發達國家能夠正視自身所應擔負的責任,率先承擔起解救地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義務.

2樓:我是孤寡老人

發達國家耗能大,就比如說人類活動產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冰川融化,導致了全球氣候變暖,變暖之後會跟著快速降低,加速第二個冰河時代的到來。另外發達國家城市發展水平高,同樣的天然的森林植被土壤破壞就更嚴重些,水泥混凝土影響了地下水位,植被破壞影響氣流,城市高樓大廈熱島效應明顯,氣候調節能力差,就導致了各種不穩定的天氣出現。氣候變化或者氣象災害與其說是自然災害,還不如說是人為的災難,發達國家做出的「貢獻」更大吧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上發達國家為什麼承擔主要責任

3樓:匿名使用者

你認為對嗎

4樓:旺旺和妙妙

落後的地區還在騎bai馬打漁為食du,而發達

國家已經火箭衛滿zhi天飛,就算dao是發達國家的一個普通老內百性,每天消耗容能源和排放的能源汙染都比落後地區一百個人還多,更何況是國家的工業話建設方面就更不言而諭。這就是最明顯的差別。

5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消耗了絕大多數資源 利益和責任是成正比的

氣候變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分別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6樓:匿名使用者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出「共同但有所區別的責任(***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這一概念被廣泛認可和接受。具體是指:

無論從歷史上還是現在來看,發達國家都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排放量還是很低的;發展中國家的排放控制應該和他們的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京都議定書

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的原因。首先是co2的排放

這是2023年的全球co2排放圖(**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data by country: china speeds ahead of the rest )圖中每個圓圈代表一個國家,面積越大排放越多,下面還有全球排名,以及上升或下降趨勢。不難看出中國排第一,還是上升,美國排第二,下降。

下面花花綠綠的**貌似是具體到各個國家的情況,實在看不清了。不難看出,美國,歐盟,日本等老牌發達國家的排放仍舊比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高,但是有下降趨勢;中印等新興國家排放也很多,而且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其它大部分國家紛紛表示躺著也中槍。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咱中國人排放的最多就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或者說咱就按照排放量把責任劃分到位不就得了?

要是這樣就圖樣圖森破了。中國有句老話叫「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洋人也講究羅馬非一日建成的。氣候變化好幾十年了,難道就憑這一年的排放承擔責任嗎?顯然不是。我們看這個:

這是2023年至2023年的碳排放曲線。紅色代表以美帝、歐盟、毛熊、11區、楓葉國、袋鼠國等發達國家,綠線代表中印為主的發展中國家。顯然發達國家的排放一直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一直到21世紀後才被發展中國家超過。

但是我們考慮排放的累積,也就是曲線和時間軸圍成的面積,顯然紅線構成的矩形面積遠大於綠線的三角形。也就是說,在歷史上,發達國家的排放是遠超發展中國家的,或者說,氣候變化的一開始的主要原因還是發達國家排放的碳,後來部分發展中國家的排放增多又使得這一問題更加棘手。

有些同學又問了,那是不是按照歷史的排放算清楚就行了?也不是,還要考慮的問題不少哪

首先,隨著全球化的進行,發達國家逐漸將高排放的生產通過國際**的形式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比如世界工廠——中國

上圖展示了工業生產產生的碳排放被**「消費」了。看到從中國出發到美、歐、日的三個大箭頭了麼?那就是說,中國生產了好多鞋子,產生了好多co2,然後鞋子出口到發達國家,所以實際上發達國家的消費者應該為這些碳排放買單。

上圖是美歐等發達國家和中印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淨排放(*** emission)轉移。(這圖沒看太明白,可能理解會有偏差。上面的英文是原文圖注)正值是排放,負值是減排;黃色是中國,其他發展中國家是其他暖色;深藍是美國,其他發達國家是其他冷色。

顯然發達國家的許多淨排放都通過**的形式轉移了發展中國家。

所以說,就好像美國人坐在辦公室吹著空調,設計了個腎機,然後中國工廠冒著黑煙沒日沒夜地生產出來,再運回美國讓美國消費者使用,這排放能全算到中國頭上嗎?不行的。

不僅是國際**帶來的碳轉移問題,還有其他的因素影響到責任劃分的公平性。比方說,世界上的國家有大有小,能簡簡單單地以國家的排放認定責任嗎?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

上圖表示發達國家(紫色)和發展中國家(綠色)自2023年以來的總co2排放(第一個)、人均排放(中間的)和每gdp(美元)排放(下面的)的情況。雖然總的來說發展中國家的排放越來越多,但是考慮到發展中國家龐大的人口,那麼人均的排放還是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每gdp的排放也是類似,說明,每產生一美元的gdp,發達國家會排放更少的co2。

再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科技水平,讓他們負主要責任也不現實嘛。peter 不是說:

所以說,發達國家理應對全球變化承擔主要責任。但是像咱們中國這樣,說實話離發達國家也不遠了,而且即使除去那些轉移來的排放總量還是很大,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為節能減排作出自己的努力~

全球變暖發達國家為什麼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7樓:匿名使用者

發達國家在之前的發展中就已經以犧牲環境的代價獲取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卻要求發展中國家跟他一起來減少碳排放。這樣發展中國家就會發展緩慢

8樓:匿名使用者

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關心世界大事 你忘本了

全球變暖是發達國家的責任還是發展中國家的責任?

9樓:匿名使用者

全部的國家都有責任,只是責任較大在於發達國家,全球變暖是二氧化碳排放過量

所導致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工業比較發達,比如美國人口只佔世界的4%左右,二氧

化碳排放量卻佔世界的25%.而我國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卻

比一些發達國家還低.另外發達國家應該有實力(經濟,科技等)去緩解這個問題,

但他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處於世界先列,這說明他們的拯救措施不得當.所以

我認為主要責任(不是全部責任)在於發達國家.

10樓:匿名使用者

看來樓主還沒明白什麼叫辯論,辯論的主要是看口才,而不是問題本事,很多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或者答案本來就是雙向,甚至多項的。

例如這個環境的問題,發展中國家的責任還是發達國家的責任呢?

很簡單,首先,任何發達國家,都是經過發展中國家這個階段的。就像一個小偷犯,偷完東西了,然後洗手不幹了,他就沒罪了嗎?

全球變暖,是每個人的責任,而不是以國家劃分,哪個國家的責任,難道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有工業汙染?難道只有發展中國家才有汽車尾氣?

11樓:天籟絕淚

怎麼說呢~~

雖然都有責任

但發達國家在發達之前也是通過破壞環境為前提發展起來的很著名的·工業革命中的倫敦的毒霧事件。

2023年12月 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週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大霧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之後的兩個月內又

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案例,人類才不斷的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2樓:匿名使用者

發達國家大量的開發工廠,製造大量高科技,高科技中化學物質的含量對大氣有危害。so我認為發達中國家責任大。

13樓:閒閒星人

我只能回答大家都有責任

關於氣候變化,發展中國家要承擔什麼責任,,關於模聯要替發達國家說話,請大家想想看

14樓:筱穎n覚fp垍

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具有不可推脫的歷史責任。自工業革命以來,飛機、火車、汽車替代馬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也被廣泛利用。西方國家在這一二百年內,取得了空前規模的發展繁榮,但高密度地使用化石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也為氣候變化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據一份聯合國相關報告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已經從工業革命前的280ppm上升到了2023年的379ppm,這超出了此前65萬年的自然變化範圍——也就是說,發達國家在過去發展的過程中極大地影響了自然環境,對氣候變化問題難逃干係。

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分工的發展,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涇渭也更加分明:在經濟全球化的框架下,為了追求生產成本的降低和利潤最大化,許多發達國家將不利於環境、高排放強度的生產企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原材料、勞動力,為發達國家進行消費品的生產,還要承擔更多的碳排放費用與指責——無形之中,發達國家已將影響氣候變化的大部分現實責任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身上。

顯然,由最終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承擔排放責任更符合邏輯和公平。

面對著人類「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減排問題上的「負重」也大不相同:有些發達國家在減排領域研究多年、資金充足、技術領先,已經佔領了該領域的話語權和制高點。廣大發展中國家缺資金、缺技術,既面臨提高經濟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緊迫壓力,又需要為轉變經濟模式付出巨大代價,在減排問題上處於被動局面。

然而時至今日,發達國家還在減排等方面「玩數字遊戲」,一方面極力推卸自身應承擔的減排義務,另一方面和發展中國家「講條件」,強迫發展中國家按照他們的要求絕對減排;一些發達國家還假環保之名行**保護之實。甚至就連某些發達國家設計的減排路徑也深埋「陷阱」:一些發達國家以氣溫上升對人類和生態系統影響為由,規定將地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內的閾值,並根據這一閾值,得出全球只能排放8000億噸二氧化碳的結論。

這一減排路徑意味著,佔全球人口15%的發達國家仍能佔用8000億噸中40%以上的排放空間,而佔全球人口85%的發展中國家只能佔用50%多的排放空間,這顯然是完全不公平的。

人們常說態度決定一切。然而實際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十多年來,發達國家對於援助發展中國家的承諾只是停留在紙面上——儘管承諾的資金數額與發展中國家所期待的原本就有很大差距。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所有發展中國家就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提供資金。

但迄今為止,僅有歐盟承諾從2023年到2023年總共拿出75億歐元,用於幫助發展中國家。

如同西方諺語「力量越大,責任也越大」所講的道理一樣,今天,全世界的人們都希望發達國家能夠正視自身所應擔負的責任,率先承擔起解救地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義務。

氣候變化的定義,什麼是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指長時期內氣候狀態的變化。通常用不同時期的溫度和降水等氣候要素的統計量的差異來反映。變化的時間長度從最長的幾十億年至最短的年際變化。氣候變化 climate change 是指氣候平均狀態統計學意義上的巨大改變或者持續較長一段時間 典型的為30年或更長 的氣候變動。氣候變化不但包括平均值的...

為什麼說一戰的主要意義恰恰在於它開始了對歐洲霸權的削弱

因為戰爭不僅僅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 德意志第二帝國 奧匈帝國等國覆滅,法蘭西亦被嚴重打擊。以及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 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

為什麼說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

哲學上來說,這個命題應該是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範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包括三個層次的含義 1 世界是統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個 2 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即世界統一的基礎是物質 3 物質世界的統一性是多樣性的統一,而不是單一的無差別的統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以具體物質形態的差異性 多樣性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