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人遇到外國人是怎麼知道對方說的什麼,後來是如何知道的

2021-05-16 07:12:47 字數 5931 閱讀 4568

1樓:剛榮

在地理大發現之前,的確存在著完全沒有交流的國家,兩個國家的語言都無法溝通。

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即使在古代也是如此,如果兩個國家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那就一定有利益、領土的爭奪,而有這樣的利益衝突,對敵國就不可能沒有一點兒瞭解,比如通過第三方。我過古代在西域和西亞強國交鋒,很多時候就是通過當地土著民族,即第三方。

所以,交戰、有外交活動的兩國,一定對對方有一定的瞭解,不會言語不通。

即使在邊境上,發生了一場突然而意外的戰鬥,那在戰鬥後,通過俘虜,也就會對敵人有一定的瞭解了。

2樓:廊橋夢者

這個只能是用用手筆畫了

第一個中國人與第一個外國人怎麼說的話?怎麼讀懂對方的語言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 十九世紀中葉,五口通商的結果使廣州成為中國人從實用角度開始學習英語的最早地方。當時在廣州出現了一本英語教科書,叫做《鬼話》(devil's talk)。

其實,這部旨在教中國人學習英語的課本不過是一種粗淺的、用漢語注音的英語詞彙入門書。例如:把today 注為「土地」,把man注為「曼」。

2023年上海的點石齋石印了一本可以被稱之為最早的英語900句的會話書,書名叫《無師自通英語錄》。這部書突破了《鬼話》只以單詞為核心的編排方式,而代之以譯成漢語的英文句子為核心。當然,它仍採用漢語的字詞來標註英文的讀音。

例如:how many chapters are there in this book? 這句英文被注成了「好美呢卻迫忒兒司阿兒則兒意因祭司不克」。

另外,英文在上海更發展成了以通俗的、類似打油詩一樣壓韻的竹枝詞為載體的不乏趣味的「洋涇浜」英語,這就是所謂的「別琴」竹枝詞。「別琴」這兩個字原本是英文business(生意)的近似漢語讀音,後來英國人惡意地取笑這種不準確的讀音,於是就用pidgin這個發音相近的英文詞來表示胡編亂造的、不規範、不準確的英文。pidgin english便成了「洋涇浜英語」的代稱。

舉個例子博大家一笑:「清晨相見好貓迎(早上見面說good morning),好度油圖噓闊情(相互問候說how do you do);若不從中市歸市(squeeze,意思是敲詐),如何覓市叫先生(先生為mr.)。

」2. 從英語習得史的角度看,在這一英語學習的「啟蒙期」,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特點是:(1)完全以字為中心,簡略之極;(2)完全以漢文化的生存實境來強迫英文就範。

換句話說就是:「字本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以中制夷」。只是,依照這樣的方法學出來的英文真難為了洋鬼子。

3. 2023年,一個名叫馬建中的人出版了一部影響巨大的著作——《馬氏文通》。這是國人寫的第一部漢語語法書,以歐洲語言的所謂「葛郎瑪」(grammar)來系統地解釋古漢語的文言文。

「葛郎瑪」這樣一種總結語言規律的方法被馬建中拿來「以夷制中」,使國人茅塞頓開地感受到漢語文言文亦有語言「規律」可循。從英語習得史的角度看,進入這一以「句本位」為特徵的英語學習的「理解期」後,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一變而為強調「語法」,即注意力轉向到英文詞與詞之間的「構成關係」上,重視完整的句子,旨在理解英文的「意義結構」。對於「啟蒙期」而言,無疑這是一次英語學習方法上的革命

4樓:匿名使用者

肢體語言

或者用**吧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是怎樣學會漢語的?那我們就是怎樣學會英語的啦

世界上第一個遇到外國人的中國人,是如何和外國人交流的?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我想了好長時間啊,以前我也想過這樣無聊的問題,哈哈。我想地域之間或是語言之間,是有共性的,而且是有所謂的過渡性的,總有一種中間的語言有人會懂。

就算不懂,兩個失音的人,也可以交流啊。

7樓:wen喬

舉一個高手回答的例子:

問題:兩個說不同語言的種族,即使a種族指著房子說123,b種族說房子是agsa,那麼a、b兩種族就知道123=agsa。那語法等等怎麼知道???

如何使a種族的人懂b族語言????

解答:首先可以通過象形的方式知道。

比如你說的123是房子,agsa也是房子,那麼他們就知道這個2個詞所描述的內容是一樣的意思。

另外一個族說另一個族的語言,他只需要生活在另一個族中,就象才出生的孩子一樣來聽,學,自然就會另一個族的語言了,然後他自己的語言沒忘掉。

這樣一來,a族指著女人說333,那麼他就會告訴b族,a族在講meili,因為在b族,meili即指女人。

這個問題我想了好長時間啊,以前我也想過這樣無聊的問題,哈哈。我想地域之間或是語言之間,是有共性的,而且是有所謂的過渡性的,總有一種中間的語言有人會懂。

就算不懂,兩個失音的人,也可以交流啊。

8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一個不懂外語的中國人遇到外國人的情形和世界上第一個遇到外國人的中國人沒啥兩樣!

9樓:匿名使用者

恩,就跟那啞語差不多.比畫一下

過去中國人不知道外語 當時中國人不知道外國人說的什麼,外國人不知道中國人說的什麼,怎麼交流的?後來學

10樓:匿名使用者

不至於都不配租知道,過去大多采用間接翻譯。

比如鄭成功與荷蘭人談判時,先找會漢語內的日本人,容由日本翻譯把漢語翻成日語,再由荷蘭在日本的傳教士將日語翻譯成荷蘭語。

清朝在尼布楚與**代表談判時,有兩套翻譯班子。先由滿族官培埋兆員說滿語,由蒙液帶古族**把滿語翻譯成蒙古語,再由**翻譯把蒙古語譯為俄語。另外清朝帶有義大利傳教士,他們把滿語翻譯成拉丁語,再由**翻譯把拉丁語譯為俄語。

11樓:孤獨的長爬者

過去是指什麼時候啊,清朝時裂老候已經有人學外語了

最初是派遣小孩子留學生到國餘塌外,從0開始學,就像我肆毀升們小時候學說話一樣,等他們掌握了外語在研究怎麼翻譯成中文的

12樓:俄羅斯劉文江

最開始只能是用表情等身體語言交流,逐漸過渡到互相理解語言,找到對應的語言。

第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雙方是怎麼交流的?

13樓:ds鐽

16世紀中期,西方傳教士剛到中國,就遇到這種情況。語言中的語法、發音全不一樣,怎麼交流怎麼傳教啊?於是,他們就開始想辦法讓中國人聽懂,開始通過模仿、手舞足蹈和筆畫的形容等慢慢理解其中想要表達的意思。

於是雙方就開始學習慢慢了解,經過長期的接觸,雙方互相大概都能進行簡單的交流。

之後,中國商人和歐洲商人為了談生意,發明出一種漢語和外語雜交的「假語言」, 叫「洋涇浜」或者「皮欽語」。這種語言其實很簡單,用漢語發音,大約有700個單詞。什麼?

你說語法?不存在的,所謂語法,聽從內心的召喚就可以了。

而洋涇浜又分了三個階段,廣東葡語、廣州英語、洋涇浜英語。18世紀,廣東葡語出現在澳門,除了葡萄牙語和粵語,它還混合了閩南語、英語、印度語和馬來語。鴉片戰爭後,廣州英語流行開來,特點是用粵語硬拼英文。

而上海的洋涇浜英語更國際化。

它是以英語和上海話為基礎,夾雜法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奧地利語、印度語和馬來語。而值得一提的是,三個階段都會是漢字發音,沒有語法。其實不得不說,這種語言方式,很中國。

而到了**之後,留學歐美,懂地道英語的人越來越多。

要知道在洋涇浜英語,在其頂峰時期有些英國貴婦為了和中國人交流,也得按這個風格說話。就比如一個外國人,初來到中國,沒人會會本國的語言。

找到一箇中國人,讓他教漢語,指著天。然後他說這個漢語是讀天。地,就是地。以此類推,基本許多名詞都能學會。如果這些名詞學會,可以以這些為溝通基礎破解其他語言障礙。

慢慢的,就會簡單了。因為人類的語言思維在概念上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生活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等用語,其實都差不多。只不過在如果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出來就不同了。基本就是這樣。

14樓:匿名使用者

來自靈魂深處的問題:第一位中國人,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的?

15樓:這些年

眼神手勢肢體語言都可以啊只要想溝通語言不通不是問題

16樓:無奈__折騰

還是有辦法溝通的,應該是用肢體語言來溝通的吧

17樓:寧靜致遠

一直都有問題。第一個來中國的外國人一無所知。他們如何溝通和理解對方的意思。

然後,在未來,他們將進行**、致敬和學習。所以這就是原因。

一開始,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驚訝地看到中國城市的繁榮和市場上商品的多樣性。他們不知道那是什麼。外國人好奇地問,但他們不能相互理解。

他們開始想辦法互相瞭解。人們開始互相模仿、跳舞、用筆觸描述。他們逐漸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此外,當外國人見面時,他們會打招呼。男人見面,中國人見面,他們也打招呼?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會學習的。

經過長期接觸,他們可以簡單地相互理解。為了加深交流,方便傳教士工作,傳教士們開始學習漢語禮儀和漢字,編纂了《葡漢詞典》和《漢英詞典》,為歐洲人指明瞭道路。

此外,還有許多中國商隊在國外做生意,銷售中國的瓷器、技術和種子。由於交通沒有現在那麼發達,一次商務旅行要持續幾年或幾個月,可以說是非常艱苦和孤獨的。商人賺錢。

這裡美女太多了,很難回家。幸運的是,他們結婚了,在那裡有很多孩子。兒童的可塑性最強。

他在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各種語言。考慮到這些原因,你知道中國向世界敞開的大門嗎?

18樓:紫嫣

方式有很多,肢體語言畫畫是都可以用開溝通的

19樓:孫麗

那時候可以用畫畫或者是手比劃的呢,慢慢就明白了呢

20樓:孫麗

可能會有翻譯的專門為他翻譯的呢,很好交流的呢

21樓:青青

其實很好交流的呢,來就是研究好了來的呢就是這樣

22樓:張小爽歪歪

通過手語和肢體語言,慢慢的互相學會理解的吧

23樓:芳飛依夢

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用手語交流都可以的。最好的辦法教她學習中文,入鄉隨俗。

24樓:七月

可以連比劃帶猜的,實在不行就兩個人畫畫表達被

25樓:珊

來到中國慢慢的接觸人用不語言和肢體比劃或是畫畫

26樓:匿名使用者

是用手勢交流的,但是我但是我很好奇,為什麼那些手勢他們是怎麼學的來的?

第一個外國人和第一個中國人見面時怎麼交流的???

27樓:匿名使用者

來自靈魂深處的問題:第一位中國人,是怎麼和外國人交流的?

2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個外國人和第一個中國人見面時怎麼交流的???

外國人說的是外語,中國人說漢語。。那一開

29樓:匿名使用者

浸泡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中,就像一個嬰兒一般學習那個環境所能通用的語言。

當然,有一些肢體語言還是可以使用的(比如食指和中指向下交替擺動表示行走)。

如果說真正學習外語,就是用小孩兒,6.7歲之前在日本之後在中國。長到7.

8歲送回來,他就能學懂,好比現在少數民族的孩子能本民族語言和漢語。是一個道理。當然,大人也可以學,只不過慢些。

希望可以減輕你的一點點疑惑。

30樓:匿名使用者

外國人指著書說「book」

中國人就會明白書在英語裡就是「布克」

中國人指著書說「書」

外國人就會明白書在漢語裡就是「shu」

長此以往 交流不是問題

31樓:天意寂寞

手勢,就像啞巴的啞語一樣

32樓:匿名使用者

是想想把你丟到非洲部落去,你怎麼跟他們交流的?就是問題的答案。

外國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人?

有時候我們的電影啊 啊 會刻意的去扭曲國人 把一種病態的形象展示給外國人 並不是所有外國人都有機會到中國來 就像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有機會到外國去一樣 我們瞭解外國文化的主要手段是通過電視和電影 外國人也一樣啊 他們看了那些電影 會覺得 啊 原來中國人是這樣的 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人?中國地大物博,...

外國人和中國人,國人外國人低頭哈腰手拿條約公文給外國人是什麼成語

成bai 語 崇洋媚外 拼 音 ch ng y dung m i w i 含zhi 義 推崇除了自己國家以 dao外的所有人或事物,向外國人內獻媚。不理解各容 國的文化差異中是各有利弊,會根據自己的缺失或喜好選擇性得無視他國的弊端,有雙重標準之嫌。形容人沒有民族自尊心,屬於逆向種族主義的一種。一個外...

以前的外國人是怎樣欺負中國人的,外國人為什麼老是欺負中國人

三光政策 燒光,殺光,搶光 外國人為什麼老是欺負中國人 由於歷史延續了的原因,外國人總認為中國貧窮,人貧賤,好欺負。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中國強大了,不是人人都能欺負的,如果外國人還是胡作非為,必定受到痛擊。以前中國人被外國人欺凌的事例有麼?有啊,舊社會國人被稱為 東亞病夫 在租界的公園門口經常有 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