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的分佈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空間分佈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麼

2021-05-23 00:48:44 字數 6125 閱讀 2753

1樓:匿名使用者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回嘉陵江、洛河、渭答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公里,南北寬達100-150公里。

秦嶺山地是古老的褶皺斷層山地,秦嶺北部早在4億年前就已上升為陸地,遭受剝蝕;秦嶺南部卻淹於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時期的沉積。在距今3.75億年的加里東運動中,秦嶺南部隆起,露出海面。

2.3億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運動時,秦嶺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疊紀時,因距今1.95億年的印支運動的影響,秦嶺與海完全隔絕,雄偉的身姿基本成型。

進入中生代以後,秦嶺林區以剝蝕為主,是周圍低窪地區的供給地。距今約8千萬年的燕山運動使秦嶺在形成以斷塊活動為主的南北褶皺帶構造格架後,秦嶺又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強烈改造下,經大幅度的塊斷式垂直升降運動而最終形成了現今秦嶺的格局。

空間分佈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一、點狀地理事物的描述

試題通常以某一區域圖為背景圖來呈現點狀事物的分佈狀況, 在讀圖時要注意從點的 大小、疏密、組成的形狀來觀察點狀事物代表的含義。 描述的角度:疏密+數量+極值+方位。

具體描述:1總體分佈特徵(疏密狀況)總分 結構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2極值區位置名稱(最多、最少、最 集中的地帶在哪,沿什麼線分佈,或者說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區的地區名稱等。)3點組 成的形狀——反應什麼規律。

其他——大小,代表的含義(如城市等級),點的動態變化 等。當然,描述時要看圖說話,突出重點,因題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二、線狀地理事物的分佈

線狀地理分佈圖,常用線狀符號來表示交通線、河流、山脈、等值線等。帶箭頭的表 示動態,不帶箭頭的表示靜態。線段的長短、粗細表示量的大小(或標上數值)。

具體可分為兩類: (1)描述一條線(通常為等值線)的分佈情況 這類試題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線條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線、等溫線等,可從走 向、延伸方向去考慮。讀圖時注意觀察曲線「拐點」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

這類題目大 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國一月 0 °C等溫線」分佈,可描述為:東段大致東西走向, 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西段大致東北——西南走向、近似於與青藏高原東緣山麓平行。 (2)描述多條線狀地理事物的分佈。

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漸變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體分析如下:

1分佈範圍: 最大到最小的地區範圍在哪;2變化趨勢: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漸變大(變小);3凸凹 變化(等值線彎曲情況——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4看極值——看等值線閉合情況,反 映區域性某地區的偏大(或偏小)狀況。

秦嶺南北坡河流水文特徵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1、秦嶺以北為暖溫帶半溼潤氣候,南部為北**

帶溼潤氣候

2、秦嶺-淮河線以南屬於北**帶溫熱溼潤氣候區,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降水豐沛,氣候溼潤。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一月平均氣溫大於2攝氏度,日均溫》10攝氏度積溫在4500攝氏度以上,無霜期24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以上秦嶺-淮河線以北的關中平原屬暖溫帶溫和半溼潤氣候區,熱量充足,春旱嚴重,降水變率大,年平均氣溫低於13攝氏度,一月平均氣溫低於1攝氏度,日均溫》10攝氏度積溫在4000攝氏度以上,無霜期2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以下

3、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揚子陸塊,以北屬華北陸塊

4、秦嶺南坡平緩.長100-120千米,群山毗連,峰巒疊嶂,其間分佈一些山間平臺、盆地。北坡險峻,總坡長不到40千米,因是大斷層,山勢陡峻,形成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

秦嶺最高峰太白山與著名山峰終南山、華山等均位於北坡[5]。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地形以丘陵為主,以北地區以平原、高原居多。

5、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是長江水系,以北是黃河水系

6、秦嶺北側特別是渭河以北是著名黃土區,有較厚的黃土層,厚度數米至數百米,其土體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均不利於抵抗水的破壞力,極易遭受水力侵蝕,使河流含沙量高。而秦嶺南側風化殼較厚,風化物較粗,重力地貌顯著,但該區為石質山區,河流推移質較多,造成漢江河流的含沙量低於渭河河流[5]。總的來說,秦嶺-淮河以南的河流流量豐富,含沙量少,汛期長,冬季不結冰;以北的地區流量較小,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

7、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區,多是各種岩石在原地風化形成的風化殼,並以紅色風化殼分佈最廣崑崙山、秦嶺、山東丘陵一線以北地區,主要的成土母質是黃土狀沉積物及沙質風積物。秦嶺南北成土因子的差異,發育形成了不同的其南北不同的土壤型別。秦嶺北坡為山地棕壤與山地褐土地帶,北面是黃土高原屬於鈣質土(次生砂質黃土);秦嶺南坡為黃棕壤與黃褐土地帶,南面是四川盆地土壤為紫紅色的砂岩和頁岩

8、秦嶺以南的陝南是北**帶氣候,其地帶性植被型別是北**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是我國西北部地區分佈最大的唯一的一片**帶植被型別。秦嶺以北的關中平原,其代表性植被型別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與陝南差異明顯

9、秦嶺-淮河以北地區耕地型別以旱地為主,以南以水田為主;以北以小麥、雜糧作為糧食作物,以花生、大豆作為油料作物,以甜菜作為糖料作物,而以南則以水稻作為糧食作物,以油菜作為油料作物,以甘蔗作為糖料作物;在南方有棕櫚、油桐、枇杷、柑橘、茶葉等,而以北則楊柳夾道,蘋果滿園。以南地區作物可一年兩熟或三熟,以北則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10、以北地區以麵食為主,以南以米飯為主

11、秦嶺-淮河以南水路運輸佔很大比重,由於交通不便,使交流受阻,方言較多。而以北地區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運輸以陸路為主,交通聯絡的方便使老百姓交流機會的,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方言較少

12、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建築也有很大差異,秦嶺—淮河以南聚落分散,沿河帶狀分佈居多。房屋牆體較薄,屋頂坡度較陡,以通風散熱為主。私家園林建築規模較小,佈局精巧,以黑白為主色調,色彩素淡,包括傣族的竹樓、侗族的鼓樓等都比較淡雅,與水鄉風光、溼潤的氣候特點融為一體。

秦嶺—淮河以北聚落集中。房屋牆體較厚,有院落,防風保暖。皇家園林建築以紅黃為主色調,既顯示出皇權的尊容富貴,又與寬闊整齊的地形、多藍天白雲的氣候特點相互輝映。

問秦嶺山脈的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秦嶺是位於中國西北的一座山脈,西起甘肅省境內,東到河南省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南部與四川省北部交界處,呈東西走向,長約1500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秦嶺還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1、山系特點

狹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廣義上的秦嶺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其範圍包括岷山以北,隴南和陝南蜿蜒於洮河與渭河以南、漢江與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以北的地區。

東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陽一帶山脈斷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處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處為大別山,走向變為西北—東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帶為丘陵,走向為東北-西南。廣義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2、地貌特點

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陝西境內嶺脊海拔約2000米,高峰都在2000-3000米,如華山主峰海拔為2400米,太白山主峰為3771.2米,高出漢水及渭河河谷超過3000米之多。

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峽谷。

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秦嶺北鄰渭河平原,其間有大斷裂,為北仰南傾的斷塊構造,因而山勢陡峭,形成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總坡長不到40千米,河流短促,多急流。

3、地質特點

秦嶺北坡是一條極大的斷層,秦嶺循著斷層上升,而渭河谷地則循斷層下降。站在西安一帶平原上遠望秦嶺山脈,山嶺自西向東排列十分整齊,崖陡壁峭,巍然突起,成為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而秦嶺山脈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陽一帶突然中斷,再向東又出現於湖北、河南與安徽三省邊界,這就是桐柏山和大別山。這些山地海拔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東南方向。

到了湖北省的廣濟北面,走向略呈西南—東北向,山勢更低,一般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張八嶺等。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別山連起來構成了一條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脈,因為都在淮河以南,故總稱為準陽山脈。

4、地質特點

在地質構造上,秦嶺是一個掀升的地塊,北麓為一條大斷層崖,形勢極為雄偉;山脈主脊偏於北側,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許多峽谷,通稱秦嶺「七十二峪」;南坡長而和緩,有許多條近於東西向的山嶺和山間盆地。

5樓:暴走少女

一、狹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二、廣義上的秦嶺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其範圍包括岷山以北,隴南和陝南蜿蜒於洮河與渭河以南、漢江與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以北的地區,東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陽一帶山脈斷陷,形成南襄隘道。

在豫、鄂交界處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處為大別山,走向變為西北—東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帶為丘陵,走向為東北-西南。廣義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秦嶺以南屬**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南方型,以北屬暖溫帶氣候,自然條件為北方型。秦嶺南北的農業生產特點也有顯著的差異。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

6樓:裝甲擲彈兵水瓶

1、狹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位於北緯32°—34°之間,介於關中平原和南面的漢江谷地之間,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四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2、廣義上的秦嶺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其範圍包括岷山以北,隴南和陝南蜿蜒於洮河與渭河以南、漢江與嘉陵江支流—白龍江以北的地區。

東到豫西的伏牛山、熊耳山,在方城、南陽一帶山脈斷陷,形成南襄隘道,在豫、鄂交界處為桐柏山,在豫、鄂、皖交界處為大別山,走向變為西北—東南,到皖南霍山、嘉山一帶為丘陵,走向為東北-西南。廣義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山脈分段

西段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

中段陝西秦嶺的中段稱終南山,主要山嶺有四方臺、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錢河等的發源地。由秦嶺樑向東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廣東山,海拔為2675米。

東段陝西秦嶺的東段呈手指狀,向東南。從北向南依次是:太華山、蟒嶺、流嶺、鶻嶺和新開嶺,海拔均在1500—26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銀花河分佈其間,成為山河相間的嶺谷地形。

秦嶺主脊草鏈嶺和太華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嶺東段北坡山澗溪流的分水嶺與發源地。

擴充套件資料:

秦嶺山脈地貌特點

秦嶺由東向西逐漸升高,陝西境內嶺脊海拔約2000米,高峰都在2000-3000米,如華山主峰海拔為2400米,太白山主峰為3771.2米,高出漢水及渭河河谷超過3000米之多。

秦嶺北坡山麓短急,地形陡峭,又多峽谷,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但是因河流多為橫切背斜或向斜,故河流中上游也多峽谷。秦嶺山脈入隴南境內後,其走向為西北-東南,主脈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叢山之間形成一些小的盆地。

秦嶺北鄰渭河平原,其間有大斷裂,為北仰南傾的斷塊構造,因而山勢陡峭,形成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總坡長不到40千米,河流短促,多急流。

地質特點

秦嶺北坡是一條極大的斷層,秦嶺循著斷層上升,而渭河谷地則循斷層下降。站在西安一帶平原上遠望秦嶺山脈,山嶺自西向東排列十分整齊,崖陡壁峭,巍然突起,成為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而秦嶺山脈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陽一帶突然中斷,再向東又出現於湖北、河南與安徽三省邊界,這就是桐柏山和大別山。這些山地海拔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東南方向。

到了湖北省的廣濟北面,走向略呈西南—東北向,山勢更低,一般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張八嶺等。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別山連起來構成了一條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脈,因為都在淮河以南,故總稱為準陽山脈。

地質構成

在地質構造上,秦嶺是一個掀升的地塊,北麓為一條大斷層崖,形勢極為雄偉;山脈主脊偏於北側,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許多峽谷,通稱秦嶺「七十二峪」;南坡長而和緩,有許多條近於東西向的山嶺和山間盆地。

城市的空間分佈特點是什麼,城市在空間分佈上有何特點

商業區居於城市中心以及繁華地段 居民區居於商業區的外圍,其中高檔住宅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工業區居於城市外圍,低價便宜,靠近交通線的地方。城市的空間分佈特點是什麼 商業區居於城市中心以及繁華地段 居民區居於商業區的外圍 工業區居於城市外圍。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

試述澳大利亞人口,城市分佈特點並說明原因

澳大利亞 australia 是全球領土面積第六大的國家,國土比整個西歐大一半。澳大利亞不專 僅國土遼闊,而屬且物產豐富,是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是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很多自己特有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澳大利亞是一個移 家,奉行多元文化,大約四分之一...

肌肉組織結構特點,肌肉組織的分佈特點

肌肉組織的功來能 收縮和舒張 由自特殊分化的肌細胞構成的動物的基本組織。肌細胞間有少量結締組織,並有毛 細血管和神經纖維等。肌細胞外形細長因此又稱肌纖維。肌細胞的細胞膜叫做肌膜,其細胞質叫肌漿。肌漿中含有肌絲,它是肌細胞收縮的物質基礎。根據肌細胞的形態與分佈的不同可將肌肉組織分為3類 即骨骼肌 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