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歷史文化

2021-05-17 17:11:05 字數 4995 閱讀 8236

1樓:萬里長城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臺)語支,水族古文字型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相容的特色。

文化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範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在水族社會中,不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物件,或是崇拜形式、信仰儀式,還是原始道德的內容及其形式與傳承方式,都比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與民間知識二者相互雜糅、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特點。

飲食文化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待客以酒為重,主人敬酒時帶頭喊一聲「秀」(即乾杯的意思),眾人也齊聲喊「秀」,將酒飲盡。

服飾文化

水族在服飾上禁忌紅色和黃色,特別禁忌大紅、大黃的熱調色彩,而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水族不喜歡色彩鮮豔的服裝,而是喜歡色彩淺淡素雅,這表達了水族獨特的服飾審美觀,那就是樸素、大方、實用。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縫製,無領大襟半長衫或長衫,長衫過膝,一般不繡花邊。而節日和婚嫁盛裝與平時截然不同,通常肩部、袖口、褲子膝彎處皆鑲有刺繡花帶,包頭巾上也有色彩繽紛的圖案。頭戴銀冠,頸戴銀項圈,腕戴銀手鐲,胸佩銀雅領,耳垂銀耳環,腳穿繡花鞋,素雅文靜。

水族男子穿大襟無領藍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著長衫,頭纏里布包頭,腳裹綁腿。

語言文化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

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臺)語支,共有聲母71個,韻母55個,聲調8個。水語與壯侗語族中的侗語、毛南語、布依語、仫佬語、壯語、傣語和黎語等有親屬關係,尤其與侗語、毛南語、仫佬語更為接近,並有許多同源詞。

水語跟同語族的壯語、傣語相比,內部差別較少,各地水族群眾一般都可以用水語互相通話。水語可劃分為3個土語區,沒有方言差別。第一個是三洞土語區,以三洞鄉板南村水語為代表。

第二個是陽安土語區,以陽安甲乃村為代表。第三個是潘洞土語區,以陽和鄉潘硐村的水語為代表。

2樓:匿名使用者

據三都水族自治縣民族研究所所長潘中西介紹,全國水族人口共40多萬,其中90.8%的水族在貴州,一半左右在三都。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是全國惟一的水族自治縣,有水族群眾20萬餘人,接近全國水族總人口的半數。其餘的水族主要散居在貴州的荔波、都勻、獨山、榕江、丹寨、雷山、從江、福泉、黎平等縣市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的河池地區,在雲南省東部的富源縣古敢鄉一帶也有水族人的蹤影。

關於水族的來歷,目前尚無定論。潘中西告訴記者,在水族研究史上出現過殷人後裔說、兩廣源流說、江南遷來說等等,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使得其古老神祕的輝煌歷史更加撲朔迷離。

1997年貴陽醫學院的遺傳專家對貴州漢族、苗族、布依族和水族等幾個世居民族作了人群線粒體dna多型性進行研究,用三代都是同一民族家庭的150份標本,進行2600餘次實驗,結果表明,水族先民是西北地域民族的血緣。由此推斷水族先民來自北方。醫學界的研究成果,正好與研究「水書」及水族古文字的專家、學者關於水族**的說法相吻合。

專家、學者從對殷商亡國變遷的歷史、水族古文字及水書、水族曆法、水族複雜聲韻母系統、水族語言中保留著大量的中原古音及水族盛大年節——端節等的研究表明,水族先民可能從北方遷徙而來,並且至少在殷商時期就與漢族並列發展。

據介紹,大約在公元前11世紀,水族先民第一次舉族向南遷徙,並且從殷商母體文化中分化出來,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第二次舉族大遷徙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後,這次使水家先民從百越母體中分離出來,逐步由南溯流向西北遷徙,進入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生息,形成現在的分佈格局。 多姿多彩的民俗  水族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節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幾乎每個節日都有其美麗的傳說。

最為隆重的民間節慶當數端節。

水族的民間歌謠唱道:「廣東找食,廣西找錢」。傳說遠古時期,水族先祖在兩廣一帶過著顛沛流離的動盪生活,後渡過紅水河來到三都三洞定居。

年長月久人丁興旺,三洞地窄難容,於是只好散居各地。按家族分支,老大住都勻套頭,老二留住主洞,老三則到拉佑和水東,老四住到了水婆,最後一支定居水潘。兄弟數人各居一方,這樣一來逢年過節相互不便往來。

於是,兄弟聚集商議,在水族端節之時,採取分期分批輪流過的方式,套頭老大理所當然先過,其餘兄弟數人則按地域分批過完。果然,兄弟之間藉此機會相互走訪探望,增進感情。水族端節又稱「藉端」或「借瓜」,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是以水歷來推算過端日期。

而水歷則以陰曆九月為正月,水族以秋實為歲首,認為亥是地支的第十二位,故以之為一歲的終了,新年的開始。一般而言,端節要從農曆的八月持續到十月,分七批過完,從頭至尾長達四十九天,可以說是世界上延期最長的節日。端節之時,正是秋高氣爽,五穀歸倉之時,水族人民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之情,相聚狂歡,以慶賀一年辛勞所得,期盼來年再豐收。

臨近端節,水鄉山寨處處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到了大年除夕,家家戶戶打掃得一乾二淨,人們忙著殺豬宰鴨,磨豆腐,開塘捉魚等等,好不熱鬧。除夕之夜,各家各戶忌葷吃素,進行莊重的祭祖儀式。祭祖儀式頗為講究,在堂屋中設一供席,擺上魚苞韭菜,素煮豆腐、糯米飯、瓜果等特色祭品,有的人家還擺放嶄新的衣帽鞋襪以及柴刀、鐮刀、鋤頭等生產用具,完畢後,一家老少圍坐一團,由長者念頌先祖的功績,然後供奉祖先,最後舉杯相邀,連聲「秀、秀、秀」一飲而盡,以示對祖先的敬重和懷念。

這天晚上,人們通宵達旦,各自小飲,整個村子燈火通明,銅鼓聲聲。

亥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各家各戶敲擊銅鼓笑迎四方賓客,來的都是客,無論是家族親戚還是陌生人,都會受到最盛情的款待。家族之間往來每家必到,彼此圍坐供桌前,舉杯相邀,互賀年節。節日的高潮是端坡跑馬。

午餐過後,身著節日盛裝的男女老幼從四面八方湧向端坡,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們相約成群,穿戴著精美的頭飾、手鐲、項鍊、項圈,銀光閃爍,光彩奪目。一時間,端坡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各路騎手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躍躍欲試。

跑馬之前要舉行一個簡便的祭典。人們在跑道**設一供席,上擺各種各樣的祭品,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長者主祭,長老佇立桌前神情肅穆,端著斟滿酒的酒杯,口中唸唸有詞,大多是對祖先的懷念和吉祥如意的話語。祭典完畢,寨老躍身上馬在跑道上遛上一圈,方宣告賽馬開始。

此時,高原山寨崎嶇的跑馬道兩側人頭攢動,數匹快馬齊頭並進,縱橫馳騁,驚心動魄,吶喊助威聲不絕於耳。賽馬結束後,優勝者用紅綢掛於馬首,以示榮耀。

當夜幕降臨,水鄉山寨星光點點,傳來陣陣歡聲笑語。人們將銅鼓懸掛在堂屋**,敲擊為樂,徹夜不息。趁著夜幕,在端坡上相識的未婚青年男女相約一起,成雙成對漫步在低矮的叢林中或坐在散發著縷縷清香的池塘邊。

他們無所顧忌,縱情歌唱,相互傾吐衷腸,直到夜色吞沒每對戀人的影子……

據潘中西所長介紹,水族過年性質的節日還有卯節和舒寧喜節。

卯節,水語稱「借卯」,意為吃卯,這是荔波水族人的節氣。水族的包辦婚姻色彩較濃,其青年男女的戀愛一般是隱祕的。只有趕場天和節慶日,才有接觸的機會,還要避開長輩與兄嫂。

而卯節卻為青年男女的社交大開了「綠燈」。卯節實際上是歌節,歌聲就是傳媒,未婚男女青年可以盡情地對唱情歌而毫無顧忌。因而它被譽為「古老的東方情人節」

節日之夕,家家戶戶笑聲朗朗,碰杯之聲不絕於耳。鏗鏘的銅鼓和渾厚的皮鼓聲響徹水寨,水家人一邊喝著醇香的糯米酒,一邊唱著比米酒更香的「姨娘歌」。每個水族寨子都設有「歌堂」,女歌手和伴音姑娘坐在房間裡,男歌手與同伴、聽眾坐堂屋中,歡歌達旦,甚至狂歡數晝夜。

舒寧喜節則被譽為「水族兒童節」,時間在水歷史四月,主要做的是修橋補路、積陰德的活動,以達成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願望。 古樸獨特的服飾  水族青壯年婦女平時上衣穿右衽大襟半長衫,衣長過膝,下穿青布長褲,腰繫青布圍腰。袖口、褲腳繡有花邊。

老年婦女與青壯年略有不同,她們上衣是對襟、無領、寬袖的短衣,外系百褶圍裙,腳穿尖鉤花鞋。水族婦女在喜慶節日或結婚慶典上,還另有盛裝,這種盛裝的上衣是古典式對襟、寬袖的黑色短衣,身穿黑色長褲,外套黑色百褶裙,腳穿尖鉤扎金穴花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青年婦女的服飾有很大變化,大都喜歡穿有領的緊身衣褲,無花邊,佩戴銀項鍊、銀手鐲、銀耳環等飾物。

水族老年男子平時多穿對襟佈扣便服和長褲,節慶日時穿長衫外套馬褂,腳穿布鞋。而水族青壯年男子與當地漢族的服裝差不多一樣了。

在水族服飾中,馬尾繡最具藝術魅力。馬尾繡是水族地區一種現存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藝術,人稱刺繡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風、圖騰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貴藝術資料。

馬尾繡的製作方法非常繁雜,用手工將二三根白線纏繞在馬尾上,然後用這種纏好的馬尾線盤在已描繪好的花紋輪廓上,接著又在白線條的凹縫地方繡、挑、補、梭著各種彩色絲線,刺繡藝人憑著自己對生活的積累及對藝術的修養感受,飛針走線地在布面上挑繡著各種圖案,所繡的鳥、花草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馬尾繡的「歹結」揹帶是水族地區公認的最好揹帶之一,往往要經過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人也常常把是否擁有馬尾繡揹帶看作是否體面和富有的標誌。

以馬尾繡為代表的水族刺繡藝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水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  水書是一種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元號,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資訊,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有關專家認為,水書相當於漢族的《易經》,內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外專家、學者認定的水族古文字僅400多個,後來在貴州省荔波縣檔案館注錄館藏的1516冊水書中,又發現了800多個,加上異體字,水書古文字已達1400多個。

水族古文字由三類組成:一是圖畫文字,二是象形文字,三是借用漢文字。早在20世紀初,水族古文字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研究。

1943年,曾在嶺南大學、中山大學執教的著名社會學家岑家梧教授,首開水族古文字系統研究的先河。他認為,水書與殷商甲骨文有姻緣關係,其創始地在西北,後輾轉遷徙而傳入黔,是一種被壓迫民族的文化。1983年,吳支賢、石尚昭撰文指出,水族古文字是屬於表意體系的古文字,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遺產之一。

1999年,王品魁破譯了拉下村水文字墓碑上的水族文字,並推算出墓主死於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用水族古文字書寫的墓碑。

專家通過對現存水書的研究後發現:水書的造字方法多以象形字、會意字為主,字形與甲骨文和金文極其相似。甲骨文與金文已遠離現代文化,而水書至今還在水族地區廣泛運用。

這對於沒有刻板,僅靠民間手抄口授得以傳承數千年的水書而言,不得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潘中西說:「水書不僅是水族人民珍貴的文化瑰寶,同時也是世界古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書的影響正在日益擴大,如何進一步保護、開發、利用水書,以推動水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是當前至關重要的課題。

」其實,何只水書?在現代文明浸淫中日漸消失的民族文化莫不如是!

水族馬尾繡(揹帶)

杭州小吃的歷史文化急),關於杭州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有什麼資料(簡短一些,精練一些)?

杭州鍾靈毓秀,數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 良渚文化 吳越文化 和 南宋文化 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 今紹興 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 與 杭 通假,於是便有了 禹杭 的地名。此後杭州也就因...

關於故詩悠久的歷史文化,描寫中華歷史文化悠久的詩句有哪些?

一 這個問題涉及到古詩的起源,解釋如下 古詩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 詩經 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

有關於歷史文化的調查報告怎麼寫歷史文化的調查報告

您好。歷史村鎮的文化價值和搶救歷史村鎮的重大意義一個村落 一個集鎮的形成,需要幾內百年的容 時間,而特有的歷史環境以及村鎮文化則需要更長時期的歷史積澱才能形成.長沙地區各種不同時期和不同型別的傳統建築與古道 古村 池塘 山崗 寺廟 溪流 小橋以及寬敞的晒穀坪等等相映成趣,構成了長沙村鎮所特有的自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