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化驗單都主要看什麼指標及各個指標的意義

2021-03-04 08:16:48 字數 6285 閱讀 7569

1樓:低調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

白細胞(wbc)計數:正常**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

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

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病;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

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 e.血小板(plt):正常情況:

(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

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

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樓:叔淑蘭本乙

1.紅細胞(rbc):男性為

4.0x10^12~5.5x10^12/升,女性為3.5x10^12~5.ox10^12/升;

2.血紅蛋白(hgb或

hb):男

120~160克/升,女

110~150克/升;

3.紅細胞壓積(hct.hct,又稱紅細胞比積,pcv):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紅細胞平均壓積體積(mcv):80-100飛昇;

5.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

6.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c):320~360克/升;

7.紅細胞平均直徑(mcd):6-9微米(平均7.2微米);

8.紅細胞體積分佈寬度(rdw):

11.5%~14.5%。

注:上述單位有時用英文符號表示,如l(升〕、fl(飛昇)、g(克)、pg(皮克)、um(微米)

有了這些參考值,就可以對照各自的檢驗結果是否正常。如結果與參考值有差異,這有何意義呢?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主要成分,病態下的

rbc和

hb可出現分離。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約有1/120的rbc

衰亡,同時又有1/120的rbc產生,從而使rbc的生成與衰亡保持動態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個月獻血200~300毫升對健康不會產生影響。多種原因可使rbc的生成與衰亡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導致rbc與hb的數量減少或增多.或質量發生變化。

例如,連續劇烈的嘔吐、嚴重腹瀉、大面積燒傷、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漿中水分丟失,血液濃縮,從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尿崩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對增多。

雖然rbc及hb增多的臨床意義不如減少常見,病情也沒有那麼嚴重,但也是很有臨床意義的。

嚴重的先天性或後天性心肺疾患或血管畸形,如法樂氏四聯徵、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亦可使rbc及

hb的絕對數量明顯增多,原病理性增多。

上面介紹了紅細胞(rbc)及血紅蛋白(hb)增多的意義,而臨床上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更常見,且病情嚴重、複雜。

一般情況下,血液中rbc與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測定方法比較直接、精確,因此常以hb作為優先的參考指標。成年男性

hb小於

120克/升(女性小於

110克/升)為貧血。臨床根據hb減少的程度將貧血分為4級:輕度,hb小於正常值但大於90克/升;中度,hb小於90克/升但大於60克/升;重度,hb小於60克/升但大於30克/升;極度,hb小於30克/升。

貧血又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3個月以後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可因生長髮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對不足,rbc與hb較正常**低

10%-20%;妊娠中、後期的孕婦由於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對增加,可出現輕度貧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漸減弱導致

rbc與

hb含量下降,這些屬於生理性貧血,在臨床上一般不造成嚴重危害,給予對症**可獲得改善。

血常規各項指標怎麼看?

3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診斷參考價值,許多患者在**不明時可以做血常規檢查對其進行輔助診斷。

此外,血常規檢查還是觀察**效果、用藥或停藥、繼續**或停止**、疾病**或痊癒的常用指標。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範圍】

新生兒:(6.0~7.0)×1012/l

嬰兒:(5.2~7.0)×1012/l

兒童:(4.2~5.2)×1012/l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2、血紅蛋白(hb)

【正常參考範圍】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兒170~200g/l

3、血細胞比容(hct)

【正常參考範圍】

男40%~50%;

女35%~45%。

4、白細胞計數

【正常參考範圍】

**(4.0~10.0)×109/l

新生兒(15.0~20.0)×109/l

5、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範圍】

中性粒細胞n0.5~0.7(50%~70%)嗜酸性粒細胞e0.01~0.05(1%~5%)嗜鹼性粒細胞b0~0.0l(0~1%)

淋巴細胞l0.20~0.40(20%~40%)單核細胞m0.03~0.08(3%~8%)6、血小板計數

【正常參考範圍】

(100~300)×109/l

4樓:

1.血常規簡介

血常規包括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4項。

a.血紅蛋白(hb):正常男性為120~160g/l,女性為110~150g/l,新生兒 170-200g/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b.紅細胞(rbc)計數:正常男性為400-550萬/μl,女性為350~500萬/μl,新生兒為600~700萬/μl;

*增高: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嚴重脫水,肺原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山地區的居民,嚴重燒傷,休克等.

降低: 貧血,出血 *

c.白細胞(wbc)計數:正常**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減少常見於流感、麻疹等病毒性傳染病及嚴重敗血症、藥物或放射線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

d.白細胞分類計數(dc,以比值計):白細胞分為5類。

一是中性粒細胞(gran),正常為0.50~0.70,增高或減少的原因與白細胞計數相同;

*增高: 細菌感染,炎症;

降低: 病毒**染*

二是淋巴細胞(lym),正常為0.20~0.40,增多時常見於中性白細胞減少、結核、百日咳等;其減少常見於中性白細胞增多;

*增高: 百日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降低: 免疫缺陷 *

三是嗜酸性粒細胞,正常為0.005~0.05,增多見於寄生蟲病、過敏性疾病及某些**病;

*增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貧血.*

四是嗜鹼性粒細胞,正常為0~0.01,臨床意義不大;

五是單核細胞,正常為0.03~0.08,增多時見於急性傳染病恢復期。

*增高: 結核,傷寒,瘧疾,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e.血小板(plt):正常情況:(100-300)%

*升高: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纖維化,症狀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惡性腫瘤,缺鐵性貧血,外傷,手術,出血,脾切除後的脾靜脈血栓形成,運動後.

降低: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紅斑狼瘡,藥物過敏性血小板減少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破壞增多,血小板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藥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進. *

f.紅細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 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 男性0-8mm/h, 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結締組織病,嚴重貧血,惡性腫瘤,結核病.

減慢: 紅細胞增多症,脫水.

g.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情況:(00.5-1.5)%

*增高: 溶血性貧血,大量出血,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應用維生素b12時.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2.小朋友的血常規

小寶寶最常見的病可能就算是感冒了,一旦不及時**,就會發起燒來,這時候帶寶寶到醫院去,大夫就會讓先驗一下血。為什麼要驗血呢?因為人在生病時,血液中各種細胞的數量會發生變化。

比如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就會產生變化;身體發生炎症時,白細胞的數量就會增加。

主要看哪些指標

血常規的化驗單上往往會有一長串的化驗專案,但有一些是比較專業的專案,對於它們,我們不必去深究。看血常規的化驗單,我們需要重點看三個方面:

紅細胞計數(rbc)和血紅蛋白測定(hgb)

血常規的化驗單的第一項都是紅細胞計數的檢查,我們知道紅細胞的主要作用是給全身的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並把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而完成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紅細胞內的一種蛋白,這就是血紅蛋白(hb)。

一般正常情況下,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對固定的。但在發生貧血的情況下,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發生變化,如發生低色素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含量的降低就會十分明顯,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比例就會升高。所以在看化驗單時,一定要首先注意這兩項的數值。

白細胞計數(wbc)和白細胞分類計數(dc)

血液中的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化驗單中的白細胞計數(wbc)是指測定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分類計數是指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由於各種白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況下,可引起不同型別白細胞的數量發生變化。

一般而言,我們只要掌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n)和淋巴細胞(l)的分類就可以了,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醫生是根據白細胞的數量來判斷身體是否有感染髮生,然後再根據白細胞分類來判斷是什麼型別的感染,應該使用什麼型別的藥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多是細菌性的感染,淋巴細胞數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

紅細胞 血紅蛋白是看有無貧血,mcv,mch看貧血屬於哪種型別,白細胞看有沒有感染,白細胞包括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粒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血小板一定程度反映凝血功能,中性粒細胞一般看感染,主要是細菌 染,嗜酸性粒細胞反映過敏性疾病,淋巴細胞一般看病毒感染。當然這些指...

血常規化驗單懂的進來說下,如何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這個結果可能打錯了,白細胞中基本都是淋巴細胞了,淋巴細胞百分比1.0應該是100 的意思,不是偏低?如果結果沒有打錯,你的血常規很奇怪,白細胞全部是淋巴細胞,建議去醫院血液科複查一下。一般的血常規化驗單臨床上閱讀時主要讀下面幾項 wbc rbc hgb n plt。這幾項主要是反應 wbc 白細胞 ...

高分請專業人士幫忙看下血常規化驗單

1 白細胞 血小板等專案正常。2 紅細胞 血紅蛋白偏低 符合小低貧 可能與你的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有關係。3 功能性子宮出血建議到婦產科 如果願意吃中藥,也可以去正規中醫院請中醫師辯證施治。4 可以適當增加營養,如動物的血 豬血 羊血等含鐵豐富 動物內臟 瘦肉 魚蝦類 多吃蔬菜水果。血象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