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問候語「吃了嗎?」是哪個年代誕生的

2021-04-02 07:06:11 字數 3664 閱讀 9631

1樓:九分安逸

關於「吃了嗎」的由來,流行的版本是這樣解釋的:過去,中國勞動人民生活艱難,經常想的是能不能頓頓有飯吃,互相最關心的也是能否吃上飯的問題。因此,人們在見面時最常問的就是吃飯了沒有,久而久之,「吃了嗎」就成了見面時的問候語。

這種解釋聽起來挺像那麼回事兒,其實根本不著調。事實上,「吃了嗎」跟惦記肚子是兩碼事。這句問候象徵的不僅不是飢腸轆轆與滿臉菜色,相反,卻是一種紳士風度。

北宋時,陝西藍田的呂大鈞兄弟為人剛正,重視禮儀。為使民風淳樸,鄰里鄉人能夠相互協助救濟,呂氏兄弟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鄉約——《呂氏鄉約》。鄉約的內容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其中有一條規定是:

「凡往見人,入門必問主人食否……度無所妨,乃命展剌。有妨則少俟。」也就是說,不管到誰家去,進門先問人家吃飯了沒有;如果即將開飯,那就等人家吃完再進去;否則,人家吃著飯,您在旁邊瞧,就有蹭飯的嫌疑。

《呂氏鄉約》後來傳播開來,成了其它鄉約的範本。自然,裡面那條「吃了嗎」的規定也開始「行走中國」。比如明朝時,廣東香山人黃佐制定了《奉泉鄉禮》,幾乎全按《呂氏鄉約》複製。

所以,450年前,來中國傳教的葡萄牙人就發現,廣州人見面總是問:「食飯未晒?」(《南明行記》)換成普通話說,就是「吃了嗎?

」直到今天,廣州人見面還不忘客氣一下:「食飯未先?」

到了清朝,「吃了嗎」已流行全國,從鄉約的規定變成了大家的問候習慣。想當年,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會面,雙方就座,李問:「曾進食否?

」伊雲:「無多。」(《馬關議和中日談話錄》)你瞧,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就要簽了,李還不忘問「吃了嗎」?

至於鄉約裡的「食否」怎麼會變成「吃了嗎」,也有一個好玩的解釋:說康熙年間,朝廷搞了一個「千叟宴」,招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年人吃飯。這幫老家貨土的掉渣,不懂規矩,被康熙接見時,紛紛問皇帝吃了沒有,還不會文縐縐地說「食否」,浙江的問「食掉朆」,貴州的問「企莽沒」,福建的問「汝食未」,河南的問「吃罷冇」,搞得康熙暈頭轉向,開金口道:

「以後統一說『吃了嗎'!」

且不說康熙是否真的統一了全國的「吃了嗎」,即便真是如此,估計也是河南話「吃了冇」才對。你看,「吃了嗎」與「吃了冇」,僅一字之差。何況清代前期,全國流行的還都是「中原雅音」。

但不管怎麼說,「吃了嗎」總歸是登上了歷史舞臺。「民以食為天」,國人見面問吃問喝,也不丟份兒!而且依我看,「吃了嗎」比西方人那句「haw are you 」更有人情味兒。

古人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要真關心別人,還是先從「菜籃子工程」做起,多問問「吃了冇」吧。

2樓:男

這是我15年前,大學還沒畢業,寫的一篇雜文,對「吃了嗎」一說進行了考證,並建議對問候語進行改革。此文發在一家市級報紙上,不信,請樓主在網上查一查,也請廣大網友特別是好事者在網上來個「人肉搜尋」,絕對沒有這篇文章。我現在是首發。

文章不長,畢竟是15年前的東西,不成熟的地方請大家共提出批評指正。

別再「吃了」

「吃了?」

「吃了!你呢?」

「吃了!」

街頭巷尾,飯前飯後,逢人便「吃」。似乎人們餓怕了,竟然把餓極了的問題用在冠冕堂皇的問候語上。

據說,此問候語真的與吃有關。東晉康帝年間,大旱禾枯,一些地區百姓竟殘吞弱者,歃血為渴,食肉為飢。某縣災情尤為嚴重,幸虧知縣為官清正,大開公稟,糧以慰民,百姓安業,飢渴無憂。

而知縣與當差卻每日以問語為餐:

「飯否?」

「飯矣!大人乎?」

「飯矣!」

然後相視而笑,遂木然睡去,如是七天之久。皇糧救濟,方脫險境,而問語為餐則傳為佳話。此此典故雖然無法考證,卻在民間得以流傳。

流傳至今,白話替之,則為:「吃了?」「吃了!

你呢?」「吃了!」

此問候語,筆者認為只能是通俗,而不是庸俗。因為它畢竟為大多數中國人所接受、採用而流行。倘若陌生人相遇,用此打招呼明顯失禮。

而熟人用來彼此客套,尚可表示友好熱情,但此問候語畢竟**,二人見面,「您好!」,「您早!」,當然更顯禮貌些。

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更文明更簡潔更符合中國人心理的問候語淘汰通俗的問候語,也勢在必然。但願今後同志、朋友、鄰居之間打招呼不再吃上兜圈子。

3樓:一知齋

至少在夏朝以前就有了,因為那時候吃對人們是一件非常重視的事,遇見朋友來了,最大的關心就是問他吃了沒有,叫朋友吃飽是對朋友最大的回報,所以吃了嗎無從考證!

4樓:煬浴彬

糧食緊張的時候產生的。

問吃了嗎代表關心一個人。

5樓:謎樣

過去中國人見面愛問候:「你吃了嗎?」甚至到了不問時間、場合的程度。

有這樣一個相聲段子,說早起兩個人碰面,一個在刷牙,另一個問:「你吃了嗎?」更有甚者,兩人在廁所前碰面,要進去的那位問剛出來的那位:

「你吃了嗎?」相聲是一門誇張的藝術,但此處的誇張是建立在現實生活基礎

6樓:最愛咖啡豆兒

是*****左右的時候,它們的產生過程上面幾位都查過資料,基本上是這樣了,其實簡單點說,為什麼中國人會用"你吃了嗎?"做為見面禮貌用語,因為在中國貧窮時期,家家戶戶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溫飽水平都難達到,生活過得非常艱難,慢慢地就有了這句習慣用語,表示關心對方.這是我們純中國式的問候哦,外國人就沒這一說,哈哈,該感到驕傲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吃了嗎」的由來?這一句始於何時,已經無從查考。「民以食為天」,出於《漢書·酈食其傳》。

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糧食之意,而世人更願意詮釋為「吃」。縱觀歷史,千百年來從沒有真正的解決溫飽問題,就是歷史上有一定的時間出現過人民能夠吃飽的情況也不能持續時間很長。而「吃了嗎」這句問候就自然代表著普通大眾的美好心願,豐衣足食是善良勤勞人民的願望,自然而然的把這個用在平常打招呼上,其實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祝願自己也祝願別人。

8樓:天天舔舔貓貓

中國是個食文化大國,飲食是中國文化中美感和禮制最古老的源頭。從歷史溯源,人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你吃了嗎"這句問候語會如此盛行;但目前外來文化的衝擊使得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呈日漸衰微之勢;從長遠和大處著眼,各民族文化應該是保持多元互補、共同發展的態勢,而不能趨一求同。

正文快照】:

過去中國人見面愛問候:「你吃了嗎?」甚至到了不問時間、場合的程度。

有這樣一個相聲段子,說早起兩個人碰面,一個在刷牙,另一個問:「你吃了嗎?」更有甚者,兩人在廁所前碰面,要進去的那位問剛出來的那位:

「你吃了嗎?」相聲是一門誇張的藝術,但此處的誇張是建立在現實生活基礎

9樓:匿名使用者

呃。。。還以為自從人吃飽了之後就有這話了呢。。。這種民俗有人考證麼。。。說不定最後就剩下幾個字:不可考。吶。。。。

10樓:尋找小貓頭

學習下·

似乎是 溫飽問題沒解決的年代

11樓:匿名使用者

產生於清朝末期,原因在下方

:中國是個食文化大國,飲食是中國文化中美感和禮制最古老的源頭。從歷史溯源,人們不難理解為什麼"你吃了嗎"這句問候語會如此盛行;但目前外來文化的衝擊使得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呈日漸衰微之勢;從長遠和大處著眼,各民族文化應該是保持多元互補、共同發展的態勢,而不能趨一求同。

12樓:太陽公公

。。 差不多文革以後吧 - -好久沒飯吃 吃不飽了- -

終於有好日子過了啊- -|||

13樓:越彥

這個我只知道地點,大概是在老北京.貌似是清末的時候出的.產生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早上問候語早上溫馨問候語,早上好溫馨問候祝福語

1 天使託我告訴你 你的好運和天上星星一樣多,幸福像海底魚兒一樣多!早上睜開眼,射向你的第一縷陽光即是一切美好開始!祝你開心每一天!2 早上好,吃飯了嗎,沒吃的話,送你一盤鴨,吃了會想家 還有一碟菜,天天有人愛 配上一羹湯,一生永健康 再來一杯酒,幸福會長久 另加一碗飯,愛情永相伴。3 如果星星知道...

女朋友最好的問候語,早上女朋友溫馨問候語

1 願電波駕著我的祝福 幸福,好運送給你。祝你生日愉快!天天愉快!2 王亞洲跟隨浪漫的腳步,遍尋幸福的道路,甜蜜的感覺起起伏伏 傾聽快樂的訊息,凝望愛情的螢幕,無悔的痴心清清楚楚 愛沒有出處沒有結束!嫁給我一定幸福!3 一絲溫柔,一縷柔情,將牽掛留下,一聲問候,一份關愛,將溫暖留下,是你留下片片情,...

晚上問候語及關心話女朋友,給情人晚上問候語及關心話

1 不知道你在做什麼,這樣的深夜,也許只有我這麼痛徹的思念著你,一遍一遍。卻不想打擾你,希望你睡的安然,像一隻無憂的小豬豬。親愛的,晚安 2 愛的,不要讓我等他久.我先去月亮婆婆那等你啊.你快點進如夢鄉來找我.我愛你.嘿嘿 3 在這寧靜的夜晚,寄上我溫馨的祝福,帶去我深深的思念,願我的一聲祝福洗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