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與日本為何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2021-05-14 23:06:35 字數 1322 閱讀 7841

1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儒家思來想作怪,自以致封建鎖國保江山bai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明朝du時候zhi

,鄭和下西洋時dao,正是中國向外學習的最佳時機,而且明成祖朱棣是很開放的皇帝。可惜就是歐洲的工業革命晚了一步,等歐洲工業革命時,中國又回到閉關鎖國的狀態。等到人家強大,開始開闢殖民地時,中國的皇帝還睡在搖籃裡。

但是假如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君主是一位對外善於學習,對內則掌控與手中。那麼出現類似「明治維新」的很可能是中國。慈禧很善於掌管朝政,可惜思想太迂腐不學習。

所以這就是我們國家走向衰弱。

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一次類似「明治維新」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也確實在走向富強。但是大部分老百姓卻成為了犧牲品

2樓:匿名使用者

反對樓bai上的說法 中國的落後與du日本的強大與儒家思zhi想無關

中國曆代都dao是外儒內法版 為何只有清朝末年中權國遭受如此屈辱

根本原因還是中國趕不上形式的發展

日本也是被美國所迫才開始開國的

之前也都是閉關鎖國的

差別在於中國被動挨打

日本主動接受

這就是本質區別的

中日近代社會現代化發展道路為何截然不同? 40

3樓:薄涼換心安

外國是手工業先行,帶動大機器生產,推進工業化。中國是首先從工業入手,最後反而是手工業比較發達。原因是中國學習的速度過快

4樓:儒雅的7毛錢

不能一樣啊,日本已經經過資本主義革命。而我們還在拜皇帝

比較一下近代以來中日兩國不同的歷史發展道路 5

5樓:匿名使用者

19世紀60年代起,中日兩國都開始了近代化改革的程序。這不是偶然的,兩國都是在內憂外患的狀況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逐步強大,中國屢次改革卻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反而加劇了列強的瓜分腳步。

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國家,大化改新中的全盤中化,明治維新中的全盤引進西方文化,將西方先進技術引進國內產業,將西方資本主義制度與國內天皇制相結合而成的具有本國特色的君主立憲制,使日本統一於以天皇為中心的統治階級之下。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1.鴉片戰爭開啟中國國門,先進地主階級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洋務派領導開展了洋務運動;後資產階級改良派提出要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開展戊戌變法運動,要求實行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手機輸不完,抱歉

在近代化恩道路上,中國和日本幾乎同時起步,但是卻走出不同的結果.結合所學知

既然近代中國這麼弱,為何是亞洲少數幾個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

已經可以算部分淪為殖民地了,尤其是抗日戰爭,可以說淪陷區已經是殖民地了。只不過國家民族最危難的關頭,我們挺了過來,沒有被他們徹底 然後挨個地區的收拾。主要原因是列強都想要,最後妥協的結果是 利益均沾 誰也別想獨佔中國為自己的殖民地。另外,滿清朝廷即便到了滅亡的前夕,也還是有相當的實力,比如那北洋新軍...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發生怎樣的變化?

影響經濟結構形成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社會對最終產品的需求,而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結構的變化也有重要影響。近代中國經濟結構變動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農業基礎薄弱,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例失衡,通過優先發展輕工業,擴大高檔消費品進口,加強基礎產業 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中國的經濟結構...

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和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近念團頌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革命發生仔鄭的原因是 中華民族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人民大眾和封建主義的矛盾,這兩對矛盾是中國革命發生的或信根本原因,推動中國社會發展演變。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民不聊生。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徵是什麼 近代中國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