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後一句,三十而立,下一句是什麼?

2021-04-17 10:04:33 字數 4204 閱讀 6293

1樓:匿名使用者

四十而不惑

出自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2樓:共享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下一句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樓:湮滅藍顏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為政篇》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八十古來希

6樓:斯萊特林的v殿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樓:匿名使用者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8樓:休弘曲禮騫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三十而立下一句

9樓:北京添禾植髮

三十而立下一句:四十而不惑。

源於《論語·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望採納

10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

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三十而立,是說在前面階段的學習和充實自己修養的基礎上,確立自己在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是說用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的人和事後,對自己的原則不惑,而不是說對什麼都不疑  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命運,現在的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應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時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壞的自己能辨別。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到了七十歲時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時候就基本不會犯錯,而不是說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讀論語是不能粗心大意,不能片面的從文字上理解,而要深入瞭解這些話的用意,並把它應用到生活中去。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意思: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原文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1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樓:匿名使用者

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來稀

三十而立,後面是什麼?(一直到最後)

13樓:曾萱涵

後面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原文: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屬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春秋.孔子《論語·為政》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六十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聽到的一切,到七十歲,可以從心到身自由運作,而又不越出應有的規矩。

擴充套件資料

這段話是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

14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15樓:新蘭

原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回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答不逾矩。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

三十歲能自立於世,

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

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

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

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16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九十耄耋,百歲期頤

男人三十而立後一句是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三十而立 ( sān shí ér lì )

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18樓:如雪雪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男人三十而立~~~~~後面都是怎麼說的?

19樓:匿名使用者

答:「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內,八十耄耋;」容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週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謝謝哈,望採納!

20樓:沒翅兒的螞蚱

這是《論語·copy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三十而立.下一句是什

21樓:南邕

《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22樓:匿名使用者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三十歲了,俗話說三十而立,而我卻一無所有,沒房 沒車 沒事

出去打工唄,還有什麼想的嗎,沒就沒吧,誰說人活著一定要那些東西,憑自己的勞動掙錢吃飯,活的堂堂正正,別被世俗的哪些純物質的東西影響了心情,人就那麼幾十年,該怎麼過怎麼過,都是自己的命,保著淡定的態度來生活才能活出自我 哥們其實我和你一樣,我是做工程機械銷售的,當初做到小有名氣,隨之公司的一些人事鬥爭...

我30了,人說三十而立,我現在在家歇一年了,什麼時候能立起來啊?好迷茫

我都40 了,也常常在家等機會。但生活就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有空閒的時間,多充充電,增加一些知識和本領,一旦有機會出現,才能把握住。另外,擺個小攤,出個早市夜市什麼的,都可以呀。什麼事情都是一步一步起來的,據說肯德基老闆是從60歲才開始創業的,我們還年輕,要相信自己,更要努力奮鬥,天上不會掉餡餅的!...

鷸蚌相爭的下一句是,鷸蚌相爭下一句是什麼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鷸蚌相爭下一句是什麼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後用來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讓第三方趁機佔了便宜。漁人得利 趙國將要討伐 攻打 燕國,蘇代回為燕國去遊說趙文惠王說 今答天我來,渡過易水時,看到有個河蚌剛剛開啟晒太陽,一隻鷸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