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性哲學觀,人性是在哲學上是指什麼

2021-05-15 15:25:45 字數 4201 閱讀 4347

1樓:匿名使用者

人性即一切人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對人性的看法如何,是人性觀的問題,歷來不同的哲學家內對此問題容有完全不同的回答。中國古代就有了「性善」、「性惡」和「不善不惡」說。

在歐洲,歷史上對人性的看法基本上有三種:(1)宗教神學把人性歸結為神性;(2)17~18世紀的資產階級唯物論哲學把人性歸結為人的自然屬性;(3)資產階級唯心論哲學大多把人性歸結為精神、意識或理性。人性問題歷來是哲學、社會學、文藝學等眾多學科的研究題材。

人性是在哲學上是指什麼

2樓:手機使用者

人的本性,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旬子則認為人性本惡。

希望採納

3樓:先先

君可讀讀休謨的《人性論》,這是西方論理學集大成的著作,是對18世紀以前西方論理學的概括和衍生。

人性哲學

4樓:逯昕修運晟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基本性格,從而對世界有了褒貶不一的看法,人性也只有在漸漸的不斷磨練中將現實生活所適應。人性的「美」在於它是多種變幻素材,可以良好地將萬物認知與歸位

人性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性格。一人一性百人百性

6樓:匿名使用者

重要的● 人性比金錢重要。討論一下:就那父母輩和現在年輕輩離婚率來說。

父母輩那個時代物質**少,大家基本都是差不多就行了,一種人性(抱團取暖)的好心態。年輕輩的時代物慾橫流**極大,負擔也少,可以有愛,但不一定要愛情。父母輩走心,年輕輩走腎。

雖然父母輩那時候金錢很少,但是人性足,可以不離不棄的相守。現在年輕輩金錢很多,但是欠缺責任感,離婚分手的居多,沒有不離不棄的相守,只有不離不棄的金錢安全感。

● 當然也許會有其他論調,就是現代社會,沒金錢,人性屁都不是。說這種話的人,是沒錢的居多。其實有錢人有時候也會講求人性,比如被女方套路騙婚,或者商業對手陰了,他就會要求人性迴歸的公平對待。

●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相比之下,人效能換到一點金錢,可是金錢就買不到人性。人性集中可以面對所有金錢,所有的金錢不能面對和敵對所有的人性。

孟子的有關人性的哲學主張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歷來是學術界的共識。

孟子所處的時代,人性問題已成為人們議論的熱門話題,出現了立論各異的學說。據《孟子·告子下》載,當時已有「性有善有不善」、「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各種不同的說法。孟子之後還有荀子的「性惡論」,商鞅和韓非的人性「好利惡害」說(《商君書·錯法》、《韓非子·難二》)等觀點。

這些人性學說基本上都是以人的「食色」等自然生理屬性來定義人性的。唯有孟子的人性論獨樹一幟:他對人的自然生理屬性和社會道德屬性作了嚴格區分,認為前者只是「性」,後者才是「人性」,由此提出了自己的人性學說。

孟子是在人與動物的比較中界定「性」與「人性」的。他所說的「人性」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孟子·離婁下》,以下引《孟子》語只注篇名),包括「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他認為,凡是人,不管怎樣,總有此「四心」;無此「四心」就不能算作人。

(《告子上》、《公孫丑上》)可見,「四心」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之所在,亦即人性的具體內容。

人除了具有異於動物的「四心」之外,還有與動物相同之處,對此,孟子並不否認。他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下》),言外之意,人之同於禽獸者必定不少。但他並不把這些看作人的本質屬性,因而也不認為它屬於「人性」,只稱之為「性」:

「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盡心下》)他所說的「性」顯然就是人的感官和肢體的生理欲求,即人同於動物的自然屬性;而「人性」,則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道德屬性,集中表現為能夠把人和動物區別開來的仁義禮智等善德。為顯示這兩者的不同,孟子指稱「人性」時,通常總在「性」之前加上「君子」、「其」等限定語,以免與表明人的「食色」等生理欲求的「性」相混淆,如「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盡其心者,知其性也」。

(《盡心下》)

孟子對人的道德屬性和自然屬性,即他所謂的「人性」與「性」,是有著嚴格區分的。他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

」(《滕文公上》)一味滿足人的自然屬性(即「性」)而不進行道德教化,人就會變得同禽獸相差無幾,足見作為人的生理欲求的「性」為陷人於不仁不義的罪惡之源。所以,一提到「性」和「欲」,他就告誡人們要「忍」、要「寡」(《滕文公上》、《盡心下》);而一談起「人性」或「四心」時,則視為「善端」並讚美備至,極力主張要「養」、要「存」、要「擴充」。(《盡心上》、《公孫丑上》)可見,「性」和「人性」在孟子心目中是涇渭分明、不容混淆的。

他所主張的實際是「人性善」而非「性善」。對於表明人的自然欲求的「性」,在他看來不僅不善,甚至可以說是「性惡」了

休謨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什麼

8樓:點點星光帶晨風

雖然休謨屬於18世紀的哲學家,他的著作中討論到的題材大多與現代哲學界的主要爭論有密切關係,這與其他同時代的哲學家相較是相當罕見的。一些休謨最具影響力的哲學思想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1、因果問題

休謨不贊同大多數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它在那之後而來,故必然是從此而來)的思想觀點。

2、歸納問題

在《人類理解論》一書中,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為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relation of ideas)與「實際的真相」(matters of fact)。

前者牽涉到的是抽象的邏輯概念與數學,並且以直覺和邏輯演繹為主;後者則是以研究現實世界的情況為主。而為了避免被任何我們所不知道的實際真相或在我們過去經驗中不曾察覺的事實的影響,我們必須使用歸納思考。

3、自我理論

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我們也會思考時光究竟可以在不改變一個人自身的情況下,改變一個人內在到什麼程度。

不過休謨否認那神祕的自我與一個人所帶有的各式各樣人格之間是有所區分的。

當我們開始自省時我們會發現:「除非依靠一種特定的感覺,我們從來不可能有任何的意識;人只不過是由許多不同的感覺累積而成的一個集合或一個包裹,這些感覺永遠處在一種快到無法想像的流動速度中互相交替汰換。」

4、實踐理性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些行為比其他一些行為要來的「合理」。舉例而言,吞食鋁箔片在大多數人來看是一種很奇怪的舉動。然而休謨否認那種理性在驅動或排斥特定行為上扮演了任何重要的角色,畢竟理性只是一種對於概念和經驗的計算罷了。

在休謨來看,真正重要的是在於我們如何感覺這些行為。休謨的這個理論在現代被視為是工具主義(instrumentali**)的基本原則,主張一個行為的合理與否應該是取決於這個行為能否達成其預定的目標和慾望,無論這些目標慾望為何。

理性只是扮演著一種媒介和工具的身份,用於告訴我們怎麼樣的行為才能達成我們的目標和慾望,但理性本身永遠不能反過來指揮我們應該選擇怎樣的目標和慾望。

9樓:是嘛

因果問題,休謨不贊同大多數人都相信的只要一件事物伴隨著另一件事物而來,兩件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一種關聯,使得後者伴隨前者出現的思想觀點;歸納問題,休謨主張所有人類的思考活動都可以分為兩種:追求「觀念的連結」與「實際的真相」。

自我理論,休謨指出我們通常會假設現在的我們就和五年前的我們沒有兩樣,雖然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了改變,呈現在五年前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都是同一個人;實踐理性,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一些行為比其他一些行為要來的「合理」。

擴充套件資料雖然現代學者對於休謨的著作研究僅聚焦於其哲學思想上,但是他最先是以歷史學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蘭史》一書在當時成為英格蘭歷史學界的基礎著作長達60至70年。

10樓:匿名使用者

他對兩種知識的區分和對因果關係的懷疑奠定了他在西方知識論中的地位

;他對人性的分析開啟了西方道德哲學中的情感主義,也成就了後來的功利主義;他的懷疑論為康德破除了獨斷主義迷夢;他的經驗主義方法成為維也納學派開創分析哲**動的一個重要法寶。所有這些都使得休謨哲學毫無疑問地成為西方哲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一章,但同時,這也給我們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休謨只是一個高舉經驗主義大旗的人性論者,一個溫和的懷疑論者。

11樓:原風景的憧憬

因果關聯,看他的《人性論》和《人類理解論》

哲學上說的自在狀態是什么,哲學上說的自在狀態是什麼

涉及信仰問題的時候曾經聽一個哲學家說過 自在是指自己就存在的 比如聖經中先知摩西問上帝的名字,他說 我是自有永有的。好像另外一個詞語叫 他在 大概是說要依賴於外在力量才能生存的 比如人類必須要依賴陽光空氣水等等,嬰孩必須依靠父母的照料。一己之見,錯了不要見笑。自在是一種理性的狀態,它不是被動的存在,...

什麼是天人哲學?天人合一的哲學觀解釋

奉天而法古 是董仲舒哲學體系的一條基本線索。由此線索,一方面在 奉天 即法於天道,天道是人道的根據,由此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哲學體系。另一方面在 法古 即法於春秋之道。春秋 是孔子所作,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寄寓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抱負。由此董仲舒承繼春秋公羊一派並且將之發揚光大。天道乃...

什麼是哲學,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

哲學是理論化 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 社會知識 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 的統一。哲學,是研究普遍的 基礎問題的學科,包括存在 知識 價值 理智 心靈 語言等領域。它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於哲學有獨特的思考方式,例如 批判的方式 系統化的方法等,並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其可被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