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

2021-04-18 18:23:58 字數 4220 閱讀 3215

1樓:初級提問者

材料二:行省抄

長官:襲「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掌管)之。」

問題. 從材料二看出,元朝行省制有何弊端?明朝行政機構做了哪些改革?有何影響

弊端:財權和軍國重事,掌握在行省長官手裡。

措施:廢除承相制.撤銷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撤銷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屬,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

影響:全**政大權都集屮到了皇帝手裡,加強了封建**主義制度。

從材料二看出,元朝行省制有何弊端?明朝行政機構做了哪些改革?有何影響

2樓:初級提問者

材料二:行省長官:「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版掌管)之。」權

問題. 從材料二看出,元朝行省制有何弊端?明朝行政機構做了哪些改革?有何影響

弊端:財權和軍國重事,掌握在行省長官手裡。

措施:廢除承相制.撤銷中書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撤銷行中書省.設立「三司」將原來行中書省的權力一分為三,互不統屬,從而使行省的權力分散。

影響:全**政大權都集屮到了皇帝手裡,加強了封建**主義制度。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內容與影響

3樓:阿沾

1、原因:元朝領土地域面積擴大,秦的郡縣制無法管轄更多不同民族,無法滿足統治者加強**集權的需要,實行行省制度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

2、內容:

(1) **:中書省-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

(2) 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管轄11個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嶺北行省、管理東北的遼陽行省和西南的雲南行省等)。

(3) 在**設宣政院,**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4) 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今臺灣)。

3、影響:加強了**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行省一詞,源於金朝。金國因地方上戰爭的需要,設行尚書省以分任軍民之事,非定製。元世祖時,開始設定中書省。

中統、至元年間,在各地分置行中書省,作為中書省的派出機構。後逐漸成為固定的地方行政機構,掌管轄內軍政要務。

行省制,就是在**設中書省總理全國政務,樞密院掌管軍事,御史臺負責監察;在地方設行中書省,行省設丞相一人,掌管全省軍政大事。

行省下設路、府、州、縣。元朝在全國共設10個行省,即嶺北行省、遼陽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陝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肅行省、雲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廣行省。而山東、山西、河北和內蒙古等地則稱為「腹裡」,由中書省直轄。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參知政事,其行政機構名稱和官吏品秩與中樞相等,凡一省軍國大事無 所不領。行省轄區不僅地域遼闊,且省界犬牙交錯,使其無山川險阻可依,北向門戶洞開,形成以北制南的軍事控制局面。

因這一措施有助於防止地方割據,故為明代、清代所繼承。元行省所轄路府州縣無固定統屬關係,隨意性很大。有些行省與路之間還設道,屬監察性質。

為加強控制,元在路府州縣均設蒙古事務官「達魯花赤」,監督各級官吏,執掌最高權力。

縣以下設村社和裡甲,常由蒙軍駐村社實行軍事統治。里長通常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用度悉由居民**,成為當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與階級矛盾更加激化,導致元末農民大起義。

元代的行省制度雖然與唐宋以來漢族社會日益強化的**集權觀念確實有很大的牴觸,但它作為元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還是起到了它在加強**集權、鞏固統治的目的,同時也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嶺北與雲南則是分封羈縻制。

4樓:杯中星辰闖天涯

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度

元朝實行行省制度,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唐朝實行的節度使導致權利的分散國家動亂、宋朝時期徹掉所有武官官職全部由文官擔任又太過絕對。總結歷史經驗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

第二就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元朝時期我國疆域空前遼闊,為了更好地管理國家、處理地方與**的關係,使大權收歸**。權利不分割,維護國家平穩元朝實行了行省制度。

進而更好地對國家進行控制管理。

行省制度的影響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來郡縣制的一大發展,它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對明清以及後來政治制度有深遠影響,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一直保留至今天。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裡,各民族的接觸和聯絡進一步加強,出現了我國歷史上又一次民族融合的局面。

行省制度的特點

一是行省的雙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有利於加強**與地方的聯絡,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二是行省制度既有利於**收集,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達到**與地方勢力的平衡。

三是行省的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與長官節制相結合,有利於**的相互制約,也即可以說是實行集體領導與民主集中相結合的領導方式。

四是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地解決了地方勢力坐大的積習。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0·宜昌)我國建立省級行政區制度最早在元朝。

(2010·黃石)小明發現了一張破損的古地圖,依稀能看出「遼陽行、嶺北行省」等字,繪製這張地圖的朝代不早於元朝。

(2015·襄陽)元朝建立並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制度是行省制。

我國古代的一級行政區,漢朝稱為州,如荊州、幽州;唐朝稱為道,如關內道、河南道;宋朝(金朝)稱為路,如京東西路、江南西路等。到了元朝,一級行政區不再稱路,而是稱省,也就是現在省的由來。

元代行省制度 概括說一下該制度有什麼特點 ?

6樓:好木木偶

1、行省的雙重性,即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有利於加強**與地方的聯絡,加強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2、行省制度既有利於**收集,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達到**與地方勢力的平衡。

3、行省的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與長官節制相結合的制度,其有利於**的相互制約,也可以說是實行集體領導與民主集中相結合的領導方式。

4、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地解決了地方勢力坐大的積習。

7樓:貞觀之風

1、行省權力大而不專,較成功地解決了地方勢力坐大的積習。

2、行省制度既有利於**收集,又給地方留出了部分權力,達到**與地方勢力的平衡。

3、行省的雙重性。即是朝廷的派出機構,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機構,有利於加強**與地方的聯絡,加強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融合。

4、行省的領導體制是一署多員與長官節制相結合的制度,其有利於**的相互制約,也可以說是實行集體領導與民主集中相結合的領導方式。

行省制度的實施,既保證了**有足夠的力量統治全國,又保障了地方有適度的權力建設好地方,比較順利地解決了唐末之時的集權弊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8樓:匿名使用者

該體制有三個特點:行省性質具有兩重性又長期代表**分馭各地,主要為中

央收權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權力,所握權力大而不專。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世紀**與地方權力結構的較大變動,對元代社會和後來的明清、近代影響至深。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9分)材料一 天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辦於上」

9樓:匿名使用者

(1)創新:開創皇帝制度,集行政、司法、軍事指揮權於一身;**實行三公九卿制和朝議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6分)

作用:奠定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3分)

(2)程式:中書省草擬皇帝關於此項工程興建的報告,門下省審議此項報告,尚書省將其興建計劃交工部,由工部具體實施。(4分)

趨勢:削弱相權,加強皇權。(2分)

(3)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機構之一,掌管國家政令的草擬,元朝設定的中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機構。(2分)

原因:元朝疆域遼闊,實行行省制度是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2分)

試題分析:(1)直接回答出秦代所建立的**主義**集權制度的具體表現即可,然後再直接回答出其積極作用;(2)根據唐代三省的具體職能聯絡其程式設計,從唐代三省長官均為宰相可知,到了唐代,宰相的職權被削弱,而皇權得到強化;(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元代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關,而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代的中書省僅具有一部分行政職能,即行政的草擬權,聯絡所學知識可以回答元代設行省的原因。

點評:中國古代**主義**集權制度的發展是中國古代史考查內容的重點,高考多以材料題的形式對其進行綜合考查。中國古代**主義制度的加強的顯著特點是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除此之外還有通過以下措施加強**主義**集權:

①加強對地方的控制;②注重對官吏的選拔和監察;③加強思想控制。

材料二中反映了什麼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其

是商鞅變法麼措施 廢除井田,獎勵耕戰,獎勵軍功,重視農業 這道題,圖上的,還有兩題 1.材料二反映可了什麼歷史事件?巨材料二,概括出其主要措施。2.用材料 1 資訊 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出現並推廣。說明 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專。2 事件 屬商鞅變法。措施 廢井田制 獎勵耕戰 獎勵軍功 重視農業。3 作...

材料二中的中的「更張新政是指什麼歷史事件

2014年是甲午中日戰爭爆發120週年。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吸取歷史教訓,正視歷史啟迪,是一個民族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清國之敗 蓋其墨守常經 所致也 前三十載,我日本之國事,遭若何等之辛酸 當此之時,我國去舊治,因時制宜,更張新政,為國可存立之一大要圖。18...

高一歷史題材料二中有關社會保障問題的內容有哪些

1.材料一反映了羅斯福關注低收入 或失業 問題和農業問題。2.有關社會保障問題的內容有 由國家舉辦各種公共工程,減少失業大軍 適當提高勞工地位,改善勞工待遇 勞工組織由與資方談判的權利 僱主必須遵守最高工時和最低工資限額,不得僱用童工 通過更加社會保障來保證就業,保證收入,國民有了購買力之後就可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