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共有多少個省,市 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有幾個直轄市分別是

2021-04-20 08:47:58 字數 6346 閱讀 3002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062

23個省及簡稱:

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吉)、遼寧省(遼)、河北省(冀)、河南省(豫)、山東省(魯)、山西省(晉)、陝西省(陝或秦)、甘肅省(甘或隴)、青海省(青)、四川省(川或蜀)、湖北省(鄂)。

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安徽省(皖)、江蘇省(蘇)、浙江省(浙)、福建省(閩)、臺灣省(臺)、廣東省(粵)、海南省(瓊)、雲南省(雲或滇)、貴州省(貴或黔)。

4個直轄市及簡稱: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

5個自治區及簡稱: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自治區(藏)、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2個特別行政區及簡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直轄市屬省級。分別是上海、北京、重慶、天津。簡稱是滬、京、渝、津。特別行政區分別是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3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抄共有23個省

、5個自治區、襲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23個省及簡稱: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吉)、遼寧省(遼)、河北省(冀)、河南省(豫)、山東省(魯)、山西省(晉)、陝西省(陝或秦)、甘肅省(甘或隴)、青海省(青)、四川省(川或蜀)、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安徽省(皖)、江蘇省(蘇)、浙江省(浙)、福建省(閩)、臺灣省(臺)、廣東省(粵)、海南省(瓊)、雲南省(雲或滇)、貴州省(貴或黔)。

4個直轄市及簡稱: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

5個自治區及簡稱: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自治區(藏)、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2個特別行政區及簡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共有

bai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du市、2個特別zhi行政區。 23個省及簡dao稱:黑龍江省(黑)、吉林省回(吉)、遼寧省(遼)答、河北省(冀)、河南省(豫)、山東省(魯)、山西省(晉)、陝西省(陝或秦)、甘肅省(甘或隴)、青海省(青)、四川省(川或蜀)、湖北省(鄂)、湖南省(湘)、江西省(贛)、安徽省(皖)、江蘇省(蘇)、浙江省(浙)、福建省(閩)、臺灣省(臺)、廣東省(粵)、海南省(瓊)、雲南省(雲或滇)、貴州省(貴或黔)。

4個直轄市及簡稱: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滬)、重慶市(渝)。 5個自治區及簡稱:

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自治區(藏)、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2個特別行政區及簡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別有多少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5樓:匿名使用者

截至2023年底,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51個縣級行政區、39888個鄉級行政區。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3個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臺灣省。

5個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擴充套件資料:

我國現在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這是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事情,厲害一點的甚至能說出各省面積和人口,有的能在紙上畫出大概的中國省級分佈地圖,但肯定沒幾個人能說得出來各省成立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省」這個名字中國古已有之,魏晉時期的中書省和尚書省大家都聽過,三省六部制許多愛好歷史的人也清楚。但這些「省」和我們現在的省概念不太一樣,它們是**權力機構而非行政區域。

省作為地方行政區域名字最早是隋文帝時期,時間很短就廢除了,之後金國開始設立行省,真正形成省級行政概念的應該是學習金國的元朝。元朝之前中國一般都是州郡縣制或唐朝的道州縣和宋朝路府縣,道和路的概念其實和省有些相似,但叫法和管轄範圍差別太大。

1、元朝。

陝西行省和四川行省是忽必烈時期最早設立的,之前一段時間內陝西四川是一體的,叫陝西四川行省,兩者設立時間是2023年。

2023年,唐宋時期的大理國地盤成立雲南行省,2023年江西行省成立,2023年福建由道升級為福建行省,2023年甘肅行省成立,之前的甘肅省叫中興行省。2023年,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在2023年變成山東行省。

以上7個省都是在元朝成立的,其中前6個是元朝第一個皇帝忽必烈設定,最後一個山東行省不但是元朝最後一個在大都統治中國的皇帝元惠宗設立的,設立時的至正年號也是元朝用的最後一個年號。

2023年,我大明太祖朱洪武北伐,元惠宗倉皇逃竄,元朝的統治結束。元朝總共有11個行省和中書省。

2、明朝。

明朝和元朝的最大區別是行省改稱為布政使司,布政使司又分為按察司、布政司和都司,其中按察司管刑名,都司管軍事,布政司是最高長官。如果說元朝形成中國行省概念的話,那麼明朝就是確定了這一概念內涵,現代關內各省的管轄範圍大多沿襲自明朝。

明朝有13個布政使司和南北直隸,也就是15個省。2023年浙江行省成立,之前浙江屬於江浙行省的分省。2023年,屬於江西行省管的廣東道升級成廣東省,同年河南江北行省變成河南省,山西省也是這一年從河東山西道宣慰司變成山西省的。

2023年,廣西省設立,當時的首府是桂林。

上面都是朱洪武時期設立的行省,明朝還有貴州省是在永樂時期的1413成立的。

3、清朝。

清朝時期布政使變成我們今天所用的省,但從15省變成18省,也就是俗稱的關內18省。之前兩湖地區是一個省,叫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在入關的2023年便把湖廣分出湖北省和偏沅省,偏沅省在2023年改名成湖南省。

除了湖廣外,之前明朝的南直隸一開始變成江南布政使司,這是為了降低江南的政治地位。江南布政使司又分為左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司在2023年變成安徽,右布政使司變成江蘇。此後2023年新疆省和2023年臺灣省相繼成立,2023年黑龍江、吉林、奉天、三個區變成省。

這些省份都是因為清廷看到即將失去的危機後匆忙設立的,其中東三省以前更是劃為漢人禁區。但臺灣在設省後8年後便被日本佔領,此後日俄戰爭在東北打響直到九一八事變。

4、**到現在。

**時期第一個變化是直隸省變成河北省,這是在2023年,同年奉天省變成遼寧省,也是在這一年青海省和寧夏省成立。內蒙古自治區在2023年設立,**在清朝時是辦事大臣轄區,在**時叫**地方,直到2023年**自治區成立。

其實新中國建國時我國有52個省級行政區,其後多次變化才形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34個省級行政區。中國最後設立的省份是2023年設立的海南省,此後的變化無非是2023年重慶變直轄和香港迴歸,2023年澳門迴歸。

6樓:匿名使用者

截至2023年底,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省級行政單位:

[華北]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內蒙古自治區[華南] 廣東省 海南省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華東] 上海市 江蘇省 浙江省 安徽省 江西省 福建省 山東省[華中] 湖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東北] 遼寧省 吉林省 黑龍江省

[西北] 寧夏回族自治區 陝西省 青海省 甘肅省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 重慶市 四川省 雲南省 **自治區 貴州省臺灣省

中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一、四個直轄市

1、北京(京)2、天津(津) 3、上海(滬)4、重慶(渝)二、五個自治區

1、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2、維吾爾自治區(新)3、**自治區(藏)4、寧夏回族自治區(寧)5、廣西壯族自治區(桂)

三、兩個特別行政區

1、香港特別行政區(港)2、澳門特別行政區(澳)四、23個省

1、黑龍江省(黑)2、吉林省(吉)3、遼寧省(遼)4、河北省(冀)5、山西省(晉)6、青海省(青)7、山東省(魯)8、河南省(豫)古稱 9、江蘇省(蘇) 10、安徽省(皖) 11、浙江省(浙) 12、福建省(閩) 13、江西省(贛) 14、湖南省(湘) 15、湖北省(鄂) 16、廣東省(粵) 17、臺灣省(臺) 18、海南省(瓊) 19、甘肅省(甘或隴) 20、陝西省(陝或秦) 21、四川省(川或蜀) 22、貴州省(貴或黔) 23、雲南省(雲或滇)

8樓:你就可難看

中國各省省會及簡稱

序號 省份 簡稱 省會 說明

23個省份

1 黑龍江省 黑 哈爾濱 有「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的,也是最東的省份,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裡舉辦冰雕藝術節

2 吉林省 吉 長春 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是中國的「汽車城」

3 遼寧省 遼 瀋陽 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

4 河北省 冀 石家莊 因位於黃河北岸而得名的,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

5 甘肅省 甘 蘭州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位於黃河上游

6 青海省 青 西寧 因境內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

7 陝西省 陝 西安 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稱「秦」或 「陜」。省會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8 河南省 豫 鄭州 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島」中的「豫州」,故簡稱「豫」,有大量古代歷史和文化遺址。

9 山東省 魯 濟南 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省會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10 山西省 晉 太原 有「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

11 安徽省 皖 合肥 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湖筆,為浙江湖州[今吳興]出產的毛筆)

12 湖北省 鄂 武漢 湖北--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水陸交通便利,夏季氣溫高,有「火爐」之稱

。13 湖南省 湘 長沙 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經全省,故簡稱「湘」

14 江蘇省 蘇 南京 位於中國華東地區,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15 四川省 川 成都 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

16 貴州省 黔 貴陽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指的是貴州省,此出產的茅臺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17 雲南省 滇 昆明 同緬甸、寮國、越南相鄰的中國西南邊疆省份,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裡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18 浙江省 浙 杭州 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19 江西省 贛 南昌 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

20 廣東省 粵 廣州 位於中國南部,毗鄰港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大洋州、中近東和非洲等地區的最近出海口。省會廣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曆史,也是中國南方最大商貿中心。

21 福建省 閩 福州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22 臺灣省 臺 臺北 福建省對面是中國的寶島臺灣,臺北和高雄是兩個最大的城市。臺灣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過去的,通用普通話和閩南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

。23 海南省 瓊 海口 有「東方夏威夷」美稱

5個自治區

1 新疆 新 烏魯木齊 維吾爾族,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

2 內蒙古 蒙 呼和浩特 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意指「青色的城市」

3 寧夏 寧 銀川 回族,位於中國的西北部

4 廣西省 桂 南寧 壯族,區內的桂林、陽朔一帶是世界聞名的景旅遊區,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

5 ** 藏 拉薩 **省會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裡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個直轄市

1 北京市 京 北京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2 上海市 滬 上海 位於長江的入海處,是全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商業中心、**中心。上海的東方明珠電視塔的高度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3 天津市 津 天津 是首都北京的門戶,是全國著名經濟中心

4 重慶市 渝 重慶 在長江上游

2個特別行政區

1 香港 港 香港 2023年7月1日迴歸,由三個部份組成:與中國大陸連線的澳門半島,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的?仔島及路環島

2 澳門 澳 澳門 2023年12月20日迴歸,由三個部份組成:與中國大陸連線的澳門半島,位於珠江口南中國海上的孖仔島及路環島

我國有共有多少個省 自治區 直轄市

我國共有23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即4個直轄市 23個省 5個自治區 2個特別行政區 對,就是23省5個自制區2個特別自制區 中國有多少個省 自治區 直轄市?多少省都講不清,上面講二十三個省,下面又講是二十二個省,不要誤導了,不如大家看地圖比你準確多了...

德國共有多少民族,中國共有多少個民族?都有哪些民族

德意志民族與少數民族 德國人口有7700多萬,其中90 以上是德意志人,只有少數丹麥人和猶太人。居民大多信奉 新教和天主教。德語為官方語言。德國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人口高城市化的國家之一。日爾曼人是一些語言 文化和習俗相近的民族的總稱。這些民族從前2千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

中國共有多少個市?求大神幫助

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 全國分為省 自治區 直轄市 二 省 自治區分為自治州 縣 自治縣 市 三 縣 自治縣分為鄉 民族鄉 鎮。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 縣。自治州分為縣 自治縣 市。自治區 自治州 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並規定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