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與往生極樂世界的關係是什麼

2021-04-21 05:18:45 字數 3547 閱讀 5644

1樓:你本來是佛

只有發菩提心,具足信 願 行,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發菩提心與往生極樂淨土有何關係

2樓:aaa**王

兩回事 菩提心是一種菩薩行的具體體現 就是幫助眾生覺悟佛法的 最後解脫生死輪迴的 往生只是一種發心 發願

3樓:8萬4千法門

****************************************

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上講得太好了,講絕了。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就是菩提心,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般人講發菩提心,他是假的,他不是真的。為什麼?想到極樂世界,這個地方又放不下,這就是假的。

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兒統統放下了,不聞不問,一切隨它去,那是真的,那個管用,阿彌陀佛他馬上就來照顧你;你還有一絲毫放不下,佛不來,來了沒用處,你還有貪戀,你還有情執。什麼時候放下,跟佛就感應道交,就一念相應。有一絲毫沒放下,怎麼唸佛也沒有感應,為什麼?

它障礙。這個法門,凡夫成佛是真容易,簡單,方法太簡單了,容易,一點都不難,善導大師講的「萬修萬人去」,不修就不能去。所以,什麼叫菩提心一定得搞清楚。

什麼叫一向專念?就是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其他全放下了;一個願望,親近阿彌陀佛,我就是想拜他做老師,親近他老人家。我這一生就是這麼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樣的心願就是無上菩提心。

我常常勸導同學,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真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其他念頭就忘掉了,全沒有了。這一念、這種舉動就是自行化他,自行就是化他。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二三集)

菩提心與往生的關係

4樓:t深深海底行

菩提心的內容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上述四個巨集願也叫「諸佛通願」:一切諸佛在因地時都發過這「四弘誓願」。

菩提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成佛之因」。若無菩提心,就表明此人不願成佛,若不願成佛,無論怎麼修都不能走上成佛之道。所以,學佛人一定要搞清發心與學佛的關係,深刻理解發心的重要意義。

這個意義,《華嚴經》說過:「亡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

從這句**來看,唸佛往生顯然不是「魔業」,所以,唸佛往生必然與發菩提心息息相關。

但是,「淨土五經」裡面,末學沒有看到「未發菩提心不得往生」的斷言,比如《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章)》中,並無這方面的描述。但是,發菩提心卻一定涉及往生的品位。若不發心,往生品位一定很低。

經中雖無明確斷言,但是末學以為這是針對那些下下品的人:他們一輩子沒有唸佛,一輩子不懂往生之類的事,而且造作種種惡業,臨終時因為即將下墮惡道,卻因為有善知識為他講唸佛往生的事,這個人因眾苦所逼,急切希望擺脫痛苦,所以唸佛求往生。顯然,他還來不及理解發菩提心有什麼重要意義。

只是懇切唸佛,求佛接引。

所以,如果是生前就希望唸佛求生西方的淨土法門修行人,不應當不發菩提心。

此外,曇鸞大師《往生論注》說:「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上述雖然不是佛經(《無量壽經》中沒有「三輩往生」,《觀無量壽經》才有,而且,三輩九品中沒有說到不發心不得往生),但是,其法義卻說明了發心與往生的關係,並沒有違背佛經的義理。值得讀者深刻理解。

綜上,如果有唸佛人一直不願發心,其目的只是想著西方淨土的殊勝與安樂:去那裡享受。卻能具足信願行,也沒有誹謗正法,應該可以得到下品往生。

但是,這種情況就像《觀無量壽經》中下品下品的那種人一樣:是阿彌陀佛慈悲接引。並非淨土宗的修行方法。

這樣的人,即便往生成功,也需要再「補課」:在西方淨土去發菩提心。而且,這樣的人在成佛之道上會走得很慢。

還有一點很重要,這就是「不謗正法」。若是誹謗正法而無懺悔,毫無疑問不得往生。

淨土宗十六字總綱: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總綱」中略去「不謗正法」「不造五逆」,是因為這兩個條件很低,屬於「不言而喻」:這兩個條件經中有明確說明)。

南無阿彌陀佛

5樓:煩惱即菩提

因為我們往生的目的不是為了享福而是為了學好佛法度眾生,所以唸佛時要發菩提心。

6樓:大克林斯曼

如能當世修為成佛,成大解脫,單獨發願未嘗不可。自己如果都解脫不了,替別人發願有個什麼用,有個什麼說服力。先求自解脫再幫助他人。

7樓:匿名使用者

1)不發菩提心,豈不成了小乘佛教2)自利卻不利他,豈不成了小乘宗教

菩提心的意義與往生淨土的關係

8樓:法藏

對於淨土宗唸佛法門來說,無上菩提心就是願意往生極樂成佛的心!

你願意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願意唸佛,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兩者是一體!

9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心眾生都是本來都有的,可是由於業力所障,現在又是末法時代,凡夫很難發出來,靠自力修行又需要多生多劫的時間!唯有依靠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往生到西方極樂淨土,迅速成就佛果,以大菩提心,乘願速返,救度眾生!南無阿彌陀佛!

菩提心**(3):發菩提心到底是不是往生的必

10樓:aaa**王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修行方法之一   好處很多《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金光師子游戲如來說過···能發起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即是供養佛

用無數真妙的物品 奉獻供養給諸佛

不如以慈悲心迴向給成佛的菩提道 這就是最好的供養其他任何供養都不能超過它 獲得的福報 無量無邊 不可計算髮這種菩提心 必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一定要發菩提心,那麼發菩提心是一切都放下嗎

11樓:菩提老鼠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按照阿彌陀佛的大願,只要你有信心,願意投生極樂世界,加上真心誠意的唸誦阿彌陀佛聖號,就可以往生。到了極樂世界可以在阿彌陀佛的教導下再發起菩提心也可以。這是阿彌陀佛給我的方便。

但能發菩提心往生更好。

菩提心的本體就是利益一切眾生、讓他們獲得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無上菩提之心。

又稱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或略稱道心、道意、覺意。此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是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則得速成無上菩提。蓋此菩提心乃大乘菩薩最初必發起之大心;生起此心稱為發菩提心,略稱發心、發意;最初之發心,則稱初發心、新發意,為菩提之根本。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雲(大正25·362c)︰『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

12樓:90後契約

發了菩提心是死後去西方極樂世界的因~唸佛就是修行~得到的果報就是死後不下三惡道去往極樂世界。一切都放下是修行者必須要有的心態~~ 如果執著人世間的種種樂趣和愛慾,還怎麼去修行呢?種種樂趣和愛慾~都是什麼呢?

您想過否?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怎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任何一個佛菩薩名號的功德都包含了他們累世修行的方法,他們成就的佛國淨土是他們所發別願結出的果,那麼瞭解往生佛國淨土的好處是一方面,著眼點更在於他們的別願,願即是方法,阿彌陀佛的洪德盛名包含了成就48大願無量功德,這個名號若比作生命元素,這個元素直接蘊含了48種獨特的結構,稱念名號使得這些結構在你的生...

為什麼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身體是軟的

為何要糾結這個?希望您認真唸佛,眾惡莫做,眾善奉行,漸斷五欲,自利利他,求生極樂世界!往生者身體柔軟,是否就可證明已順利往生極樂世界了 不能證明。往生天道的人,也可以做到命終身體柔軟,乃至於道教人士,命終也有身體柔軟的。只能說神識離開之時,精神沒有緊張,是徹底放鬆的。我在網上查的是人都會在死亡2天左...

自己往生到極樂世界家裡的親人怎麼辦

自己往生之後,可以倒駕慈航,返回人間,救度自己的親人。我們修行人,要培養博大的胸懷,我們關心我們的親人,但不僅僅是現在的家人,因為我們在億萬年的輪迴中,有過無數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這些親人,現在多數也還在六道輪迴的苦海,我們都應該救度。眾生無邊誓願度 佛經中這句話,就是指修行人努力修行,成佛後,才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