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牛在高原上幹什麼,犛牛生活在高原上被稱為高原之舟這句話是對的嗎

2021-04-23 08:41:55 字數 1450 閱讀 8405

1樓:匿名使用者

在青藏高原上,犛牛被稱為高原之舟

為什麼犛牛被稱為"高原之舟"? 200

2樓:匿名使用者

犛牛是我國青藏高原的特產,在青海的「犛牛溝」, 聚集有許多犛牛。它們夏季大多在海拔五六千米高的山頂荒涼地帶活動,冬季則下到海拔二三千米以下的草地雪原尋找食物。青海、**一帶的藏族牧民很早就懂得利用得天獨厚的畜力。

他們將野犛牛馴養成性情溫順、勤勞肯幹的夥伴,使其成為青藏高原上重要的運輸工具。現在,如果你上青藏高原去,仍能見到犛牛揹負重物自如行走的身影。不論野犛牛,還是家犛牛,它們在青藏高原上都生活得自由自在。

它們能揹負重物,翻山越嶺、爬坡攀巖,靈活得就像船兒在水中漂游一般,所以就有"高原之舟"之稱。全文

3樓:

舟就是交通工具

犛牛食性粗放,力氣大,善爬山,耐高寒。一頭用來馱運的犛牛,一般能負重40~50公斤,有的多達100公斤。每天行走20~25公里,不需休息。

有時可以連續幾天不吃不喝,馱運如常高原之舟(15張)。犛牛的腳趾有一塊堅韌的軟骨,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行走自如。平時,馬跑得比犛牛快,但在海拔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寒地區,由於空氣稀薄,馬反而跑不過犛牛。

尤其在雪原中和冰河上,犛牛比馬行進穩當,老牧民翻越雪山或橫過冰河時,寧騎犛牛而不騎馬。在大雪封山的時候,藏族牧民往往讓犛牛先行,犛牛能用蹄子和嘴扒開積雪,開闢道路,而且犛牛識途,是牧民們可靠的嚮導。最有趣的是,犛牛過草地沼澤,可以像船一般地拖浮著身體,貼著沼澤表面慢慢吞吞地跨越過去;如果陷得深了,它會自動停止前進,另覓新途。

正因為犛牛有這麼多優點,所以藏族牧民親切地稱它為「諾爾」(寶貝之意)。

4樓:匿名使用者

你去**看看就會知道了。

5樓:

犛牛,軀長肢短,腰壯蹄穩,長毛遍體,雄健力大,耐粗飼,耐寒耐飢,不懼風雪,且善走崎嶇小徑,可臥冰天雪地。犛牛渾身是寶,其肉質地細嫩,色澤鮮紅,脂肪低、蛋白高,精肉多,野味濃,是很受人們歡迎的上等肉食。其毛纖維細長,質地柔韌,牧民用來編織小帳房,冬暖夏涼,避風防水,經久耐用,其牛絨綿柔舒適,細膩無比,可供高檔毛料。

其皮可制精美皮革,富有光澤,質料考究,為皮革中上等佳品。其骨熬製骨膠,透明剔亮,粘性強而用途廣。犛牛不僅全身是寶,也是高原牧區牧民喜愛的交通運輸工具之一,故被稱譽為"高原之舟"。

6樓:忽悠已成潮流

因為犛牛在高原生活 解決了那裡生活的居民的很多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青藏高原海拔高於3000米,這裡空氣稀薄,氣壓低,天氣寒冷,生態環境非常嚴酷,在平原地區生活的黃牛、水牛都不能在這裡生存。長期的自然選擇,只有一種具有特強適應能力的犛牛可在高原很好生存下來,犛牛不僅全身是寶,也是高原牧區牧民喜愛的交通運輸工具之一,故被稱譽為" 高原之舟".

犛牛都有什麼優點?

在黃土高原上什麼時候有窯洞的呀,在黃土高原上建窯洞需要什麼條件

窯洞是我國祖先開發地下空間的一大創造,在 隋書 東夷傳 中就有記載,考古工作者曾在寧夏發現一座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窯洞遺址,時至今日,黃土高坡上的人們對窯洞依然情有獨鍾,陝北地區每年新建的民居中,窯洞仍超過半數。目前在中國大路有多少人住在窯洞呢?答案可說是相當驚人!黃土高原六十四萬平方公里範圍,而...

為什麼剛上高原的人紅細胞增多,生活在平原地區的人,剛進入高原地區,紅細胞增加,但在高原地區久後,紅細胞會不會恢復在生平原地區的量

這是因為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所以我們平時所見的新疆人的鼻子都專比較大的,這有利於同屬一時間內吸進更多的氧氣,而氧氣在血液中是靠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作為載體運輸的,所以普通人剛進入高原血紅細胞會急劇增多的原因啊哈,這就叫做高原宗合徵 說白了,人體是靠紅細胞向各組織輸送氧氣的,而高原缺氧,人體呼吸困難,...

在高原上為什麼燒不開水,在西藏為什麼水燒不開

在高原地區,由於海拔過高,大氣壓遠遠低於標準大氣壓值,所以水會在遠低於100 的溫度時就達到沸騰狀態。這種情況下的水,雖然看起來沸騰不止,然而其溫度遠遠不夠100 因此並不能算是我們日常所說的開水。只要用高壓鍋來燒就可以了,因為高壓鍋內的氣壓是模擬平原大氣壓狀態的。一般情況,100攝氏度為水的沸點,...